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利用LbL自组装技术构建了PAH/(NaP5W30/PAH)n多层膜,并采用IR、UV等方法对多层膜进行了结构表征.在多层膜光照变蓝后,通过UV—Vis和ESR光谱对多层膜的光致变色性能及其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NaP5W30在多层膜网络中仍保持Preyssler结构,与聚烯丙基胺盐酸盐(PAH)发生强烈的静电相互作用,经紫外光照后发生电荷转移,[NaP5W30]4-被还原为[NaP5W30]5-.此外,该多层膜还具有良好的光致变色性能,对光有较快的响应恢复速度和良好的可逆重复性.  相似文献   

2.
早春,大棚瓜菜地如遇严寒袭击,会遭受严重损失。为避免损失,可采取以下方法应急。 1.覆盖多层膜。可采取双层或多层保温膜覆盖,也可在棚内再套小棚或盖地膜,还可采用无纺布等覆盖。  相似文献   

3.
采用柠檬皮粉、甘油、羧甲基纤维素钠作为柠檬皮可食用膜的成膜原料,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原理,模拟得到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的预测模型,以抗拉强度为响应值,响应面优化柠檬皮可食用膜的制备方法。得到最佳预测成膜工艺为:柠檬皮粉添加量为1.84%,羧甲基纤维素钠添加量为0.30%,甘油添加量为0.48%。此条件下制成的柠檬皮可食用膜抗拉强度的响应预测值为17.208 5 MPa,验证值为17.475 8 MPa,相对误差为1.55%。通过二次多项式拟合得到的模型决定系数(R~2)为95.02%,在该响应面优化后的条件下,柠檬皮可食用膜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4.
无膜细胞器是缺乏分隔膜的细胞区室。无膜细胞器在多个生物学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包括基因转录、RNA 代谢、翻译、蛋白质修饰和信号转导等。细胞在受到外界刺激时,会产生应激反应,维持细胞稳态。而由液–液相分离 (Liquid-liquid phase separation) 驱动而形成的无膜细胞器具有类液体特性,可以快速响应压力,在细胞应激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以应激颗粒、P–小体、核仁和卡哈尔体为无膜细胞器代表,总结了无膜细胞器与应激反应的关系,以及无膜细胞器与疾病的联系。  相似文献   

5.
将生物技术与微电子技术相结合,研制出了检测克伦特罗的免疫生物传感器样机。在研制抗体膜(感受器)过程中,应用了尿素和SSC处理法对抗体膜进行复活再利用,结果上述2种方法处理的抗体膜的响应电流值与初次利用的抗体膜的响应值差异不显著(P〉0.05),对化学信号的感受性和传导性未发生显著性改变。由此可知,抗体膜用上述2种方法复活后,性能良好,完全可重复再利用。  相似文献   

6.
旨在探究多砾石砂土膜下滴灌玉米的灌溉制度。以灌水定额为变量(30.0 mm、37.5 mm、45.0 mm、52.5 mm和60.0 mm),显著性分析和模糊综合评判为手段,进行膜下滴灌玉米的灌溉试验。结果表明:显著性分析结合生长指标的变化趋势分析表明,52.5 mm灌水定额适宜膜下滴灌玉米株高、叶面积指数、茎粗的生长;模糊综合评判确定52.5与60 mm灌水定额最有利。通过显著性分析发现灌水定额的增加对灌溉利用效率无显著影响;灌水定额由30增加至45 mm处理间的耗水量、水分利用效率与产量显著性差异(P< 0.05),但45至60 mm处理间无显著性差异。模糊综合评判后发现,52.5 mm的灌水处理对膜下滴灌玉米的生长指标、增产指标与节水指标均最优。以节约水资源的理念出发,综合考虑膜下滴灌玉米的生长指标、产量及其构成,认为拔节期后灌水定额52.5 mm,灌溉定额472.5 mm的灌溉制度最适宜多砾石砂土膜下滴灌玉米种植的推广。  相似文献   

7.
该研究使用不同孔径的有机膜和无机膜过滤设备,对广式高盐稀态酱油产品进行了膜过滤实验。通过与传统烛式过滤机过滤后的酱油在理化指标、微生物指标、感官等方面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膜过滤机处理效果优于传统烛式过滤机处理效果,且无机膜与有机膜的过滤效果并无明显差异;使用0.1~0.4μm孔径的膜过滤机,在保障过滤后的酱油维持原有风味不变的基础上,能有效除去酱油中的微生物和颗粒沉淀。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南方农田残膜回收作业过程中,因土壤粘性强导致残膜夹带土壤多,残膜极易缠绕在机具上,影响机具正常工作。针对该问题设计了一种膜土分离装置,该装置主要由挑膜弹齿、滚筒和凸轮压板机构组成,可在挑膜过程中去除膜上表层土壤并在送膜过程中去除膜下土壤,通过试验分析得到影响膜土分离的主要因素为机具前进速度、挑膜转速和滚筒安装倾角。确定以上述三个因素为试验因素,以含土率和缠膜率为响应值,进行三因素三水平响应面试验。利用Desige-Expert软件建立各因素与缠膜率、含土率的回归模型,分析各因素对回收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因素对含土率的显著性顺序为:机具前进速度>挑膜转速>滚筒安装倾角;对缠膜率的显著性顺序为:滚筒安装倾角>挑膜转速>机具前进速度;同时,对试验因素进行优化,得到因素的最佳组合为:机具前进速度为1.12 m·s-1 ,挑膜转速为92.00 r·min-1,滚筒安装倾角为17.00°,此时的含土率为13.00%,缠膜率为1.70%。通过土槽模拟试验,设置上述最佳工作参数组合,得到含土率为13.45%,缠膜率为1.78%,验证结果与模型优化结果相对误差都小于5%。该膜土分离装置可以解决南方粘性土壤膜土分离困难、残膜率高的问题,为后续膜土分离装置及残膜回收机的设计与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明确农田残膜机械回收过程中膜土分离机理,基于土壤接触理论及土壤黏附力学,建立残膜与土壤颗粒的接触模型和残膜与土壤颗粒间黏结合力变化的数学模型。利用EDEM软件,进行0.01、0.02、0.03 mm厚度残膜与黏附土壤剥离剪切仿真试验。拟合结果表明,0.01、0.02、0.03 mm残膜厚度下,膜土分离剪切力与剥离剪切位移均呈三次方关系,决定系数分别为0.805 9、0.872 2、0.878 4;对台架验证试验结果进行拟合,决定系数分别0.793 2、0.854 8、0.869 0,相对误差最大值为13.77%。  相似文献   

10.
生物分子固定化或传感界面设计技术是研制压电免疫传感器的关键之一.本文结合电聚合膜和聚电解质静电吸附组装技术,提出了一种新的压电免疫传感器中生物分子固定化方法,研制成一种检测补体C3的压电免疫传感器.研究了pH值、抗体稀释比和温育温度等抗体的固定化条件,讨论了传感器采用这种固定化方法的响应与再生性能,并与戊二醛键合固定化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传感器的响应频移值大,在补体C3浓度为7.75μg/mL时。采用该法频移值达239Hz,而采用戊二醛键合固定化法频移值仅163Hz;灵敏度高,最小检出浓度达0.078μg/mL;选择性较好,对同浓度的牛血清白蛋白(BSA)响应很小,仅为35Hz.此外,该传感器能重复使用20次以上,具有较好的再生性能.  相似文献   

11.
应用物元分析理论.构建适于胶园风害灾情评估的多指标物元评价模型,以2005年"达维"台风为例,对海南农垦各农场胶园进行了灾情评估.结果表明,该模型在胶园灾害灾情的评估应用中,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合理性和有效性,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不同施肥模式对早稻季农田氮磷径流流失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探究湖南双季稻区早稻季防控稻田氮、磷养分流失污染的施肥模式,通过田间试验,设置了不施氮磷肥处理(CK)和常规施肥(CF)、有机肥替代(OM)、控释肥减施(CRF)、绿肥还田(GM)4种施肥模式,研究了不同施肥模式对稻田氮、磷养分径流流失的影响。结果表明:相较于常规施肥模式,有机肥替代、绿肥还田和控释肥减施模式稻田总氮径流流失量分别减少了12.80%、16.62%、28.55%,各施肥处理早稻总氮素流失率大小表现为:常规施肥有机肥替代绿肥还田控释肥减施,氮素流失形态主要以可溶性氮为主,占流失总氮的80.48%~91.96%,可溶性氮中以铵态氮为主。控释肥减施和绿肥还田模式均能减少稻田磷素径流损失量,与常规施肥模式相比,总磷径流流失量分别减少了6.26%和28.30%;有机肥替代模式稻田总磷径流损失量较常规施肥模式增加26.33%;各施肥处理早稻总磷流失率表现为:有机肥替代常规施肥绿肥还田控释肥减施,磷素流失形态前期以颗粒态磷流失为主,后期以可溶态磷为主。在4种施肥模式中,控释肥减施和绿肥还田模式能降低稻田氮磷径流流失量,在南方双季稻区推广这两种施肥模式可有效防控农田氮、磷流失污染风险。  相似文献   

13.
郭爱民  肖玉秀  陈和生 《安徽农业科学》2013,(20):8460-8460,8479
为解决多指标综合优化问题,提出了基于理想值为"0"的多指标零点优化——"多指标零点法"。在食品加工方案优化中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洪灾经济损失快速评估的混合式模糊神经网络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洪水灾害和洪灾损失评估的特点,采用混合式模糊神经网络数学模型对一典型流域洪灾经济损失进行评估,并且与BP网络评估损失模型进行了比较。虽然混合式模糊神经网络模型在洪水经济损失评估中是初次尝试,但评估结果表明模型从收敛速度和评估精度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洪水经济损失评估提供了新的方法、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孙金芳  单长青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1):11443-11444
分别采用Logistic模型法和恢复费用法估算了2001~2008年滨州市生活污水由于COD的污染而造成的价值损失,发现2种方法的估算结果差别较大,年平均损失分别为5287.78万和2663.10万元,前者比后者多了近1倍,认为Logistic模型法的估算结果更加接近实际;2种方法估算的2001~2008年滨州市生活污水价值损失总体变化趋势一致,其中2002年最高,之后开始降低,2006年达到最低,之后又升高。  相似文献   

16.
坡面林地土壤流失系统动力学模型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根据土壤保持原理和系统工程理论及方法,在研究地区坡面林地土壤流失监测资料研究基础上,建立了坡面林地土壤流失系统动力学模型,利用计算机技术,依据系统内各因子行为模拟土壤流失系统状态。该模型可用于长江三峡地区花岗岩坡面不同林地的土壤流失过程、土壤水分下渗和地表径流过程模拟。一般情况下土壤流失量预测相差在5%以下。  相似文献   

17.
清选损失率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乔国春  张义峰 《安徽农业科学》2012,(30):15039-15040,15042
[目的]研究损失率对清选环节的影响规律。[方法]以风机转速、风机倾角、曲柄转速为试验因素,以损失率作为评价指标,在清选试验台上进行水稻清选试验。[结果]得到回归模型。[结论]得到了影响损失率的主因素,为风筛式清选装置的设计及制造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基于DNDC模型的稻田氮素流失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稻田氮素流失是导致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采用测坑定位实验获得的野外观测数据对DNDC模型模拟稻田氮素流失的可行性进行验证,同时重点采用模型的敏感性分析功能对影响稻田氮素流失的关键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DNDC模型能够准确地模拟不同施肥条件下稻田的氮素流失和水稻产量,施肥和降雨是影响稻田氮素流失的主要因素,与稻田氮素流失呈正比。值得注意的是,在目前施肥水平下有机肥的施用对稻田氮素的渗漏流失无明显贡献。此外,稻田氮素的渗漏流失还与土壤硝态氮的含量呈正比,而与土壤有机碳含量和黏土比例呈反比。根据敏感性分析结果可知,在我国稻田目前的施肥水平下,降低施肥量、采用节水灌溉以及增施有机肥等措施均是减少稻田氮素流失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9.
建立小鼠葡聚糖硫酸钠肠炎(DSS)模型,并分析肠炎小鼠中骨质丢失的发生情况.C57BL/6小鼠口服DSS溶液2周以建立肠炎模型,第1周饮用2% DSS溶液,第2周饮用1% DSS溶液.饮用蒸馏水的C57BL/6小鼠作为对照.记录每组小鼠体质量变化,观察粪便和血便状况,μCT分析股骨骨质丢失的情况.结果表明DSS处理组小鼠和对照组相比,出现了明显的骨质丢失,骨量减少,骨小梁数目下降.说明DSS诱导的小鼠肠炎模型可以作为研究肠炎引发骨质丢失的良好模型.  相似文献   

20.
首先在同时考虑两个城市参数的情况下,对一个已存在的经典传播预测模型进行改进优化;然后运用MATLAB软件仿真分析了该模型的路径损耗与各参数的关系,建立了三维立体图,相对于二维图形,它的优势是在一幅图里可以观察到两个城市参数随路径损耗同时变化的情况;最后根据阿克苏与阿拉尔地区的实际地形设置仿真参数,并对其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与理论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