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给出了村庄整理的涵义和形式,提出了三种不同类型的村庄整理运作模式,指出目前应实施政府主导型的村庄整理运作模式,并分析了其必要性、可行性及对策。  相似文献   

2.
村庄整理是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需要对村庄整理项目进行效益评价,为今后的村庄整理规划提供借鉴。津市保河堤镇中南村村庄整理项目是常德市第1个增减挂钩试点项目。基于模糊数学理论,结合项目区的实际情况,将评价体系根据需要分成若干个指标,建立了权重集、隶属函数模型和评价集,对中南村项目实施进行综合评判,通过对最大隶属度原则法、加权平均原则法的比较,采用加权平均原则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南村村庄整理项目为优良项目,对社会效益的评语为"优",经济和生态效益为"良",建议后续建设过程中注重三者效益协调发展,使综合效益达到最优。  相似文献   

3.
对白兔潭镇村庄用地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结合丘陵山地区特有的自然环境条件和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提出了适合丘陵山地区村庄整理的模式,为确保村庄整理模式的顺利实现,进一步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4.
对白兔潭镇村庄用地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结合丘陵山地区特有的自然环境条件和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提出了适合丘陵山地区村庄整理的模式,为确保村庄整理模式的顺利实现,进一步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5.
我国农民集中居住整理模式的探讨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民集中居住是加快新农村建设、推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工程。在实施这项工程的过程中,需要借助不同的整理模式。通过对全国目前存在的各类居民点整理模式进行汇总和归类,界定了其特点及适用范围,并进一步分析了我国各类村庄进行集中居住整理的可行性,最后列举了各种模式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与方法建议。  相似文献   

6.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实现乡村振兴的主要途径。以西安市临潼区为例,立足乡村发展要素和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建设要求,开展乡村综合发展潜力综合量化评估指标体系;结合区域内各类村庄基础条件、发展潜力特征,支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模式选择,提出不同乡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模式建议。  相似文献   

7.
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潜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阎良区2010年土地利用现状数据以及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补充调查的基础上,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对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潜力的构成、测算方法和分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全区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潜力为226 hm2,主要来源于:(1)人口总数在200人以下的村庄;(2)人均建筑面积过大的村庄;(3)不符合中心村建设、分布散乱、布局不合理的村庄;(4)位置偏僻,生产、生活不方便的村庄。并根据新增耕地系数划分阎良区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潜力分区情况。  相似文献   

8.
以广州市白云区为例,分析了大都市边缘地区村庄发展特征及存在的问题,结合都市发展以及城镇发展的需求,提出了城镇整理型、搬迁发展型和保留发展型3种村庄发展模式,探讨了不同发展模式下村庄发展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9.
淮北市新农村村庄绿化模式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结合淮北市新农村建设的实际,阐述了新农村村庄绿化要求,并对新农村建设中村庄绿化的主要模式及绿化管理等相关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土地整理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惠及百姓的好事,要想把好事做好,把实事做实,必须严格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求,积极开展对农田、水渠、道路及村庄的综合整治工作。作为国土资源部门,提高耕地质量,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将会有力地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本文根据松原市土地整理工作中的问题,提出相关的意见。  相似文献   

11.
土地整理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惠及百姓的好事,要想把好事做好,把实事做实,必须严格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求,积极开展对农田、水渠、道路及村庄的综合整治工作。作为国土资源部门,提高耕地质量,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将会有力地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本文根据松原市土地整理工作中的问题,提出相关的意见。  相似文献   

12.
农村建设用地整治对于优化建设用地布局、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该研究以北京市大兴区农村建设用地现状为基础,综合考虑大兴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新城规划、村庄体系规划等相关规划,确定农村建设用地腾退规模;然后结合土地整治战略分区,分区域科学估算了大兴区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潜力;根据各区农村建设用地整治的特点,提出了迁村并点整治模式、城镇化整治模式和村庄内部整治模式3种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模式.  相似文献   

13.
宅基地整理工作已在全国多个省份展开试点,根据农户的意愿制定适合不同地域不同发展阶段的宅基地整理模式是当前趋势所在。本文以山东省30个行政村为研究对象,采用实地问卷调查和描述性统计相结合的方法,将其划分为工矿型和普通型两种村庄类型,并对两种类型村庄农户当前福利需求、闲置宅基地上交意愿和现居宅基地退出意愿进行了对比分析,藉此探讨了各自宅基地整理模式,得出结论如下:工矿型村庄在地形、公共服务设施、交通便利度以及集体经济实力等方面优于普通型村庄;两类型村庄农户都十分看重家人的健康、工资收入和社会保障三项福利,福利需求已由物质性需求向精神性需求过渡,且工矿型需求层次略高于普通型;71.93%的工矿型村庄农户和64.86%的普通型村庄农户认为闲置宅基地可以上交,但是希望当地政府给予经济补偿,工矿型村庄农户对宅基地依赖性更大,普通型村庄农户更加缺乏宅基地相关知识,90%以上的工矿型村庄农户和普通型村庄农户在政府给予一定的经济或其他形式的补偿措施下愿意退出现居宅基地;适合工矿型村庄的宅基地整理空间技术、组织管理、资金筹集和建制变动模式分别是迁村并点、政府组织、政府市场共同出资和建制式;普通型村庄依次为村庄改造控制、政府组织、政府投资和改造式。  相似文献   

14.
中国的城镇化和工业化快速发展致使大量农村人口从农村流向城市,村庄宅基地出现闲置、废弃等现象,进行农村居民点整理对于农村土地合理利用和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以江苏省宜兴市217个行政村为研究单元,以自然、经济社会、空间形态3个维度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权法与AHP综合确定指标权重,计算得到农村居民点整理适宜性综合分值。通过综合分值运用空间自相关模型得到结果与人均居民点用地面积分区结果作为划分依据,将宜兴市划分为优先区、次先区、适度区和优化区四类区域,从整理时序、模式、土地利用安排等方面提出差别化管理措施。研究根据适宜性分值空间分布状况与居民点人均面积叠加进行农村居民点整理分区划定,对今后土地整理规划制定与农村居民点整理安排提供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15.
江国逊  沈山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5):9363-9367
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空心化村庄的概念、演化形式、成因、整治模式以及治理对策进行梳理,提出应从以下5个方面加强空心村治理:一是村庄空心化水平的界定;二是空心化村庄类型的划分;三是空心化村庄废弃地整理潜力;四是空心化村庄整治模式总结;五是空心化村庄治理对策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孙丽娜  王珊珊  梅昕 《安徽农业科学》2013,(28):11526-11527
农村宅基地整理是土地整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宅基地点多、面广、量大,一直是土地管理中的难点,管好、用好农村宅基地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该研究以东台市溱东镇为例,分析了宅基地现状,指出了宅基地存在问题及其原因,最后基于土地规划中居民点整理专项方案,提出了宅基地整理的几种模式:城乡统筹示范村集中安置模式;整体搬迁型土地整理模式;村庄内部整理模式。  相似文献   

17.
农村居民点整理技术模式是农村居民点整理的前提和基础,影响着居民点整理效益的大小甚至成败.本文对其进行了较深入地研究,提出了居民点异地搬迁、迁村并点、村庄内部改造控制和城镇化四种整理模式,探讨了各模式的适用条件,并以胡集镇胡集办事处15个村为例进行实证研究,提出了各村适合的技术模式.本研究成果丰富了农村居民点整理理论,对胡集镇居民点整理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基于组合特征的黑龙江省村庄用地整理分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村庄用地整理分区研究是村庄土地整治和科学实施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对指导村庄用地合理有序整理具有重要意义。以黑龙江省为研究区域,从规模、结构、形态三个维度构建村庄用地组合特征,运用指数模型与GIS空间分析测算76个县(市)平均规模、结构信息熵、平均形状指数,叠加分析确定村庄用地组合类型与整理适宜性,基于人均建设用地标准法测算村庄用地整理潜力与分区。结果表明:1)黑龙江省村庄用地规模、结构、形态特征差异显著。平均规模普遍较大,整体规模西高东低;仅油煤工矿区与农林区结构较丰富,其他地区普遍单一;分布形态与地形联系紧密,平原区较山地丘陵区更为规整。2) 12种村庄用地规模-结构-形态组合特征,以大规模-较单一-较规整、中规模-较丰富-较规整、大规模-较丰富-较规整三类为主,占比高达57.24%;3)依据用地适宜性与整理潜力,全省村庄用地划分为四个整理区:优先整理区、重点整理区、适度整理区以及优化调整区。提出了规模、结构、形态特征导向下的省域村庄用地区域差别化的整理策略,从而实现乡村地域要素集聚、结构优化与功能提升,可为推进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与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随着集约节约利用土地及大力发展新农村建设等要求的提出,上海市各部门相继开展了小城镇发展试点、农村宅基地置换及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等,分析不同农村居民点整理模式以及整理机制,并从工作机制、财政投入、产权、退出机制等各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生态新农村建设应坚持生态优先、生态与经济兼顾的方针,大力开展乡村庄道路、庭院和村庄生态林建设以及小公园等规模绿地的建设。该文介绍生态新农村绿化模式,包括村庄绿化规划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规划内容及要求、彩叶树种资源等方面内容,以期为完成小康绿化指标、实现生态新农村绿化目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