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选取江西省贵溪市作为研究区域,运用系统聚类法、层次分析法、模糊数学法、转移矩阵分析和拟合分析,运用GIS软件进行数据的叠加与处理,分析耕地地力评价与农用地自然质量分等结果的关系,得出两者的线性回归方程,实现成果的衔接和转换。结果表明:(1)耕地地力等级和农用地自然等别之间的"级""等"变化差异程度不同,水田区和旱地区同一评价单元的耕地地力等级多数低于农用地自然等别;(2)水田区的"等""级"差异程度远低于旱地区;(3)建立了水田区和旱地区耕地地力评价综合指数与农用地自然等指数之间的衔接模型,水田区衔接模型的相关程度明显高于旱地区。利用衔接模型可以在农用地自然质量等和耕地地力评价结果之间进行转换,实现资源共享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2.
在GIS及计算机技术的支持下,利用土壤图、土地利用现状图及行政区划图叠置划分法确定评价单元,选取立地条件、土壤养分状况、耕层土壤理化性状、土壤管理等4个方面12个评价因子,建立耕地地力评价体系及模型.以重庆市梁平县为研究区,采取专家打分和特尔斐法确定各评价因子的隶属函数,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方法对耕地地力进行综合评价,并就其空间分布进行了分析.另外,还对研究区水田和旱地分别进行地力评价,并对其评价结果及空间分布进行了对比分析,以进一步了解研究区的耕地地力状况.结果表明:在该县775.6 km2耕地中,一至八等地分别占耕地8.04%,9.08%,11.93%,17.15%,18.03%,14.84%,12.56%,8.38%.另外,其水田和旱地的耕地地力表现出一定的相似性,但也存在显著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3.
按照农业部耕地地力评价规程和分级标准,利用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项目获得的桂林市五城区耕地的基础数据,对桂林市五城区水田地力进行评价和等级划分,同时根据《全国中低产田类型划分与改良技术规范》的要求对五城区中低产田进行分类,对各种类型中低产田的障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改良利用措施。  相似文献   

4.
胡晨成  余洋 《湖北农业科学》2014,53(16):3780-3783,3787
在自然条件下,通过比较水田和旱地地块的肥力差异,选择合适的评价模式,以制定合理的耕地利用依据。结合研究区丘陵山地水田和旱地交错的分布特点,依据最小控制斑块面积确定评价单元数,重点分析了水田和旱地在实际耕作中的差异性,并结合操作实践合理分配水田和旱地在评价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系数。结果表明,评价单元数的多少对评价结果的影响比较明显,综合研究区耕地地力实际情况和节约计算耗时的实际,建议最小控制斑块面积在临界值(推荐值)的10%为佳;另外通过水旱分开评价和水旱统一评价两种评价模式的比较,发现水旱分开能使评价结果更加贴近实际情形,反映实际耕地地力状况,能够更加有效地指导农业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壶源江诸暨流域农田耕层土壤进行抽样调查和检测分析,按照耕地地力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地力评价与分等定级,指出了该区域农田存在的质量问题,并提出了提升地力的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了掌握泰州市姜堰区耕地地力以及各等级耕地分布情况,对中低等级土壤改良利用提出对策和建议,在县域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支持下,按照姜堰区耕地地力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对耕地生产潜力进行划分,全区耕地地力共分为4个等级,通过对耕地地力进行评价,得出中低产田分布区域、面积和障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科学提出土壤改良利用措施,旨在进一步提高耕地地力,提升姜堰区的农业生产力。  相似文献   

7.
以德惠市为例,利用支持向量机建立一种新的耕地地力评价模型.在分析德惠市耕地地力等级评价因子的基础上,构建耕地地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此作为支持向量机的模型参数输入,并利用GIS技术使结果可视化.结果表明,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土壤耕地地力综合评价模型具有良好的分级能力,评价结果与研究区的实测结果进行比较,两者较吻合,该方法可...  相似文献   

8.
在分析德惠市耕地地力等级评价因子的基础上,利用单因子指数法、综合指数法,确定了每个评价因子的权重,并利用层次分析法,进行耕地地力的评价,最后利用耕地地力综合评价等级指数确定耕地的级别为6个等级,并根据分级情况提出具体的改良措施,为德惠市耕地退化治理和耕地的可持续利用与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9.
张志宏  任晶 《安徽农业科学》2014,(15):4813-4815
基于GIS平台,运用其空间分析功能采用模糊栅格叠置方法进行耕地地力评价。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模糊数学方法确定指标隶属度,加权求和模型计算耕地地力综合指数,最终得出耕地地力综合指数最大值最小值,利用等间隔法将综合指数分为4级,并对评价结果进行可视化。评价过程是GIS技术方法在农业领域的成功运用,弥补了矢量过程存在的评价单元大小差别太大导致叠加误差大,计算地力综合指数需要在其他信息系统中进行或另外编程实现的缺陷。  相似文献   

10.
以清丰县为例,运用GIS和多元统计分析方法,采用施肥试验中的最高单产为统一衡量标准,研究了农用地自然质量分等成果与耕地地力评价成果一致性问题并对2种评价结果进行衔接。研究结果:清丰县农用地自然质量分等成果与耕地地力评价分等结果空间一致性达到66.43%;引起农用地自然分等成果和耕地地力评价结果不一致的关键因素指标主要有耕地地力评价因素中的地下水矿化度,以及农用地自然得分评价因素中的盐渍化程度;建立了同一地区农用地自然质量指数与耕地地力评价指数之间的衔接模型。研究结论:通过衔接模型,可以实现农用地自然分等成果与耕地地力评价成果之间的相互转换。  相似文献   

11.
南方丘陵地区水田土壤养分变异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Excel以及ArcGIS中的地统计模块的数据统计分析功能,对江西省奉新县第二次土壤普查中的养分数据以及2006年耕地地力评价中采集的养分数据进行统计特征分析以及级别面积统计分析,找出该县水田土壤养分的变异规律.结果表明:该县有机质和全氮基本持平,变化不大处于丰富水平,其中平均值变化处于0.06个单位以内;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有了极大提高,其均值提高幅度分别达到45.28、11.19、37.53个单位,基本扭转了该县少磷缺钾的局面,但是还有相当一部分的水田处于缺钾状态,导致不能满足作物的需求,缺钾水田占全县水田面积的19.52%,;土壤酸化趋势明显,酸碱度均值下降了1.08个单位,已成为制约奉新县耕地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以清丰县为例,运用GIS和多元统计分析方法,采用施肥试验中的最高单产为统一衡量标准,研究了农用地自然质量分等成果与耕地地力评价成果一致性问题并对2种评价结果进行衔接。研究结果:清丰县农用地自然质量分等成果与耕地地力评价分等结果空间一致性达到66.43%;引起农用地自然分等成果和耕地地力评价结果不一致的关键因素指标主要有耕地地力评价因素中的地下水矿化度,以及农用地自然得分评价因素中的盐渍化程度;建立了同一地区农用地自然质量指数与耕地地力评价指数之间的衔接模型。研究结论:通过衔接模型,可以实现农用地自然分等成果与耕地地力评价成果之间的相互转换。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新造水田土壤的质量状况,为区域耕地地力提升提供依据,在浙江省西北部丘陵地区选择17块代表性新造水田,通过挖掘土壤剖面,分层调查了丘陵地区新造水田的土壤理化性状,并与同一地区老水田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与老水田比较,新造水田具有土壤砾石含量较高、土体较为浅薄、黏粒含量较低、土壤酸度较高、土壤有机质和团聚体含量及阳离子交换量较低、耕作层较厚、渗漏系数较高等特点。新造水田上下层之间土壤游离氧化铁含量差异较小,其耕作层容重高于老水田,但犁底层容重低于老水田。新造水田土壤有机质主要集中分布在表层,心土层较为松散,普遍存在漏水、漏肥现象。同时,新造水田土壤速效钾、有效磷空间变异较大,不同农田之间肥力相差较大。分析认为,采用石灰校治酸度,增加有机物质投入、平衡施肥进行水耕熟化是新水田土壤质量提升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基于MAPGIS的耕地地力评价系统的建立及应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以山西省闻喜县为例, 运用GIS技术建立了闻喜县耕地资源数据库系统。耕地地力评价单元通过叠加土地利用现状图、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图和土壤图所形成的图斑组成。针对闻喜县的实际情况, 筛选出15项指标进行评价。用15项耕地地力评价指标计算每一个评价单元的综合评价指数, 以该指数作为耕地地力评价依据, 并针对耕地的不同等级所存在的障碍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为耕地地力建设与土壤改良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文章结合水田耕整地农业技术要求,设计了水田耕整地机组技术经济性能的评价指标体系,并探讨了指标的计算方法和机组技术经济性能的综合评价方法。应用前述方法对北方水田耕地机组的技术经济性能进行评价分析,不但完善了机组技术经济性能的评价理论和方法,而且结合实际的评价结论为相应地区选择合适的水田耕地机械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6.
参照《浙江省标准农田地力调查与分等定级技术规范》,对诸暨市规划建设的21 339.7 hm2粮食生产功能区进行地力评价,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地力提升措施。  相似文献   

17.
按照《耕地地力评价指南》的要求,柘城县在进行耕地地力评价时,选取质地、质地构型、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灌溉保证率、排涝能力作为评价因子,该文主要分析了各因子选择的原因,并对评价结果进行总结,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光泽县水田土壤肥力现状及培肥地力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光泽县地处福建省西北部,武夷山脉北段,土地总面积22.37万公顷,其中水田面积1.23万公顷。自1981年第二次土壤普查以来,随着种植结构的调整和复种指数的改变,水田土壤肥力发生一定的变化。为了摸清我县水田土壤的肥力现状,为指导农民科学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我站于2000至2002年对本县水田土壤肥力进行了动态调查,并提出培肥地力对策。 一、土壤肥力现状 1.土壤有机质:据第二次土壤普查结果和2000—2002年水田土壤养分动态调查结果(下同),全县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为30.6克/公斤和32.5克/公斤,增加1.9克/公斤。其中:有机质  相似文献   

19.
<正>土乃"八字宪法"之首,为持续开展农田基础设施和耕地内在质量建设,进行了耕地地力调查和质量评价。报告如下:汤原县乡镇耕地总面积为89790.8hm2,旱田面积58980.8hm2,占耕地面积的65.7%;水田面积30810hm2,占34.3%。这次耕地地力调查和质量评价,将汤原县乡镇耕地土壤划分为四个等级:一级地20177.82hm2,占22.48%;二级地34510.11hm2,占38.43%;三级地22558.14hm2,占25.12%;四级地12544.75hm2,占13.97%。其中:高产田为一级地  相似文献   

20.
南方丘陵地区水田土壤养分时空变异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利用奉新县水田土壤1985年的土壤普查数据和2006年耕地地力调查数据,选取了水田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4个养分因子,在SPSS统计软件对其统计特征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地统计软件GS+7.0进行半方差分析,最后在利用ArcGIS软件的空间插值和空间叠加功能对土壤养分变化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由于土地利用、管理方式以及耕作方式等改变促进奉新县水田土壤养分整体上有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