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研究对华中农业大学野生柑橘上的病害进行鉴定。运用形态学及ITS序列分析方法对病样进行系统鉴定。结果表明,从发病的野生柑橘枝稍病样上共分离到24个单孢菌株,这些菌株根据形态学及ITS序列分析方法分为3种真菌:(1)菌落粉红色,长势非常缓慢,孢子镰刀形,ITS序列分析鉴定为砖红镰孢菌Fusarium lateritium;(2)菌落灰黑色,气生菌丝多,孢子砖格状,ITS序列分析为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3)菌落灰白色,气生菌丝较少,常产生橙色胶滴和黑色小粒点,分子孢子短杆状,ITS序列分析为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利用健康柑橘枝条对此3种真菌进行回接实验时,接种胶孢炭疽菌的枝条出现了跟采样枝条相同的症状,而且从发病的枝条上又分离到同样的炭疽菌;而接种链格孢及砖红镰孢的枝条不发病。该病害鉴定为胶孢炭疽菌C.gloeosporioides感染引起的炭疽病。  相似文献   

2.
湖北省烟草赤星病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湖北省烟草赤星病细极链格孢(Alternaria tenuissima)、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长柄链格孢(Alternaria longipes)和鸭梨链格孢(Alternaria yaliinficiens)4种链格孢属致病菌的代表性菌株进行了生物学特性分析,并分析了不同温度和保湿时间对长柄链格孢菌致病力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链格孢菌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5~30℃;长柄链格孢最适宜的pH为5~6,其他种的最适宜生长pH为6~8。在不同碳源中,以甘露醇和半乳糖作为碳源时鸭梨链格孢生长最快,乳糖、葡萄糖等5种碳源最适宜链格孢生长,长柄链格孢在各种碳源下均生长最慢。在不同氮源中,除长柄链格孢的最适氮源为氯化铵外,其他3种链格孢在蛋白胨作为氮源时生长最快。不同种的链格孢属致病菌的致病力存在差异,除鸭梨链格孢菌株表现为弱致病力外,其他3种链格孢均存在强致病力菌株。不同温度及保湿时间对长柄链格孢菌致病力具有显著影响,最适发病温度为25~30℃,保湿时间与病害严重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链格孢菌在菊科植物上的危害。【方法】2016—2017年,从湖北、北京、安徽及云南各地采集得到菊科千里光族植物瓜叶菊(Pericallis hybrida)、银叶菊(Senecio cineraria)及白子菜(Gynura divaricate)叶斑病病样4份。采用单孢分离的方法从各寄主上分别获得形态相似的链格孢菌大孢子种菌株。随后从各寄主分离物中筛选出1个代表菌株进行致病性、形态学及多基因位点(r DNA-ITS、GAPDH、Alt a 1、EF1-α、RPB2和ATPase)序列分析研究。【结果】4个菌株均可引起其寄主发生病害,且均为瓜叶菊链格孢菌(Alternaria cinerariae)。【结论】这是该菌种在国内的首次报道,也是该菌引起银叶菊与白子菜叶斑病病害的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4.
[目的]红枣枣果黑斑病近几年已成为新疆南疆红枣产区最主要的病害之一.为有效防控该病害的扩展和蔓延,以及明确该病的主要病原.[方法]采用常规组织分离法对病样进行分离,对病原进行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从病果上分离纯化得到了24个真菌菌株,其中链格孢菌15株,所占比例为分离菌株总数的62.5;;其次是青霉3株,占12.5;;镰刀菌2株,占8.3;;根霉2株,占8.3;;其它2株,8.3;.经致病性测定,只有15株链格孢菌株接种后的发病症状与自然发病症状相一致,并从接种的发病株上又分离到此菌.选取代表性菌株进行培养性状、菌体形态的观察和测定,同时利用真菌rDNA-ITS通用引物(ITS1和ITS2)进行PCR扩增并克隆测序,获得序列登录GenBank进行比对分析.[结论]根据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实验结果,将其鉴定为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  相似文献   

5.
对从新鲜冬青卫矛茎内分离得到的链格孢属真菌菌株进行培养.结果表明:(1)菌落在PDA培养基和改良KB培养基上舒展,白色、垫状,后期菌落变暗褐色,孢子黑色,基质呈黑色;(2)菌株在25℃培养14 d后,在白色菌落表面形成暗褐色菌落,为菌株分生孢子所形成,并有黑色色素分泌;(3)菌株属于丝孢纲丝孢目链格孢属的一种;(4)对菌株孢子观察后,发现多型现象,即发现了有性与无性生殖过程,将其有性态定为子囊菌的李维菌属.  相似文献   

6.
以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突变菌株hc-9和出发菌株hc为试验材料,在25℃条件下,将其分别与四种病原真菌(立枯丝核菌、茄镰孢菌、核盘菌和茄链格孢菌)进行对峙培养,以明确哈茨木霉突变株对病原菌的拮抗作用。结果表明:哈茨木霉突变菌株hc-9与出发菌株hc相比,对四种病原真菌(立枯丝核菌、茄镰孢菌、核盘菌和茄链格孢菌)的抑制率不同,但对同种病原菌抑制率相近。由此可知,哈茨木霉突变菌株hc-9拮抗能力没有因抗性突变而降低,且哈茨木霉突变菌株hc-9的重寄生能力与哈茨木霉出发菌株hc相比没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7.
豫南茶树叶部真菌病害及病原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豫南茶园茶树叶部主要真菌病害进行了调查,对病原菌进行了初步鉴定。研究表明,豫南茶树常见叶部真菌病害有8种。其中,茶云纹叶枯病、茶芽枯病、茶树轮斑病、茶炭疽病等病害发生普遍,对茶树危害较重,是当地茶树叶部主要病害。茶赤叶斑病、茶双毛壳孢叶斑病、茶链格孢叶斑病为河南省茶园新发现病害。对病原菌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刺盘孢菌(Collectotrichum camelliae)、拟盘多毛孢菌(Pestalotiopsis theae,P.versicolor)、双毛壳孢菌(Discosia theae)、盘长孢菌(Gloeosporium theae-sinensis)、叶点霉菌(Phyllosticta gemmiphliae,P.theicola,P.theae folia)、链格孢菌(Alternaria tenuis)、黑腐菌(Guignardia camelliae)等为豫南茶树叶部病害的主要病原菌。  相似文献   

8.
对云南省烟草赤星病(Tobacco brown apot)12 个代表菌株进行了培养性状、形态特征和致病力测定以及防治药剂筛选.结果表明:它们属于长柄链格孢菌(Aitemaria iongipes(Elt net EV.) Fisd et wadk)和链格孢菌(Aiternaria alternata (Fr.)keissl.),以后者居多.两者的菌落形态相似,温度反应一致;最低、最适、最高生长温度分别为 5℃,24℃-28℃和36℃.大多数链格孢菌的致病力比长柄链格孢菌致病力强.保鲜剂西奇爱是一种高效无毒无残留的理想防治药剂.  相似文献   

9.
[目的]明确引起喀什地区核桃叶斑病的病原,有效防控该病害的扩展和蔓延,为病害的进一步防治奠定理论基础.[方法]采用常规组织分离法对病样进行分离,对病原进行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从喀什叶城和莎车两个县的8个核桃园中采集典型的核桃叶斑病标本,经分离培养纯化及接种试验,确定了喀什地区核桃生产园叶斑病的病原.选取代表性菌株进行培养观察和测定,并采用真菌rDNA-ITS通用引物(ITS1F-ITS4)进行PCR扩增并测序,获得序列登录GenBank进行比对分析.根据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实验结果,确定引起核桃叶斑病的病原菌为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结论]喀什地区核桃叶斑病主要由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 (Fries) Keissle侵染引起.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重庆地区危害蚕豆叶部的链格孢菌进行鉴定,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方法]从重庆市分离得到蚕豆叶部链格孢属真菌16株,对其中代表性的2株进行形态学观察、分子鉴定和致病性测定,并对该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根据ITS和EF 2个基因序列的比对,明确2株菌分别属于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和细极链格孢(Alternaria tenuissima)。2株病原菌菌丝在PDA培养基上生长最适温度为28℃,最适p H为7。[结论]该研究为重庆蚕豆链格孢病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在分离鉴定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根部相关内生菌的过程中,筛选得到具有生物活性的菌株SHEN20121。通过对其16S rDNA序列的分析,结果显示其与类芽孢杆菌属中97个细菌的序列相似性为97%~99%;系统学分析显示该菌株与多粘类芽孢杆菌聚在一个分支上,bp支持率为100,因此菌株SHEN20121被鉴定为多粘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通过平板对峙实验证明了菌株SHEN20121对多种植物病原真菌:尖孢镰孢(Fusaricum oxysporum),互隔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灰葡萄孢(Botrvtis cinerea),小孢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 microspora),柑橘青霉病菌(Penicillium italicum)均具有抑制作用,其中对灰葡萄孢,小孢拟盘多毛孢和柑橘青霉病菌的抑菌效果明显,尤其是首次发现对拟盘多毛孢属病原菌的抑制作用。作者认为该菌在生物农药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并可能将在植物病害的生物防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明确引起甜叶菊褐斑病的病原菌种类,分析MeJA在甜叶菊响应链格孢菌过程中的作用,为甜叶菊褐斑病的防治及抗病育种提供依据。【方法】对取自江苏省东台市富安镇甜叶菊生产基地的发病甜叶菊植株的叶片进行病原菌分离、纯化培养,观察菌落及分生孢子的形态、大小和病原菌的致病性。采用离体叶片接种的方法进行致病性测定。利用真菌通用引物ITS1和ITS4对7个致病菌株ST1-ST7的r DNA-ITS区进行扩增,对扩增产物进行回收和测序,并利用MEGA 7软件的邻接法(neighbor-joining,NJ)构建基于病原菌的r DNA-ITS序列和Gen Bank中相关链格孢菌序列的系统发育树,确定病原菌的种类。利用台盼蓝染色、光学显微镜观察分析链格孢菌分生孢子在甜叶菊叶片上的萌发状态及侵入叶片的方式。通过向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otato dextrose agar,PDA)上外源添加MeJA分析其对链格孢菌菌丝生长的影响;对甜叶菊离体叶片饲喂MeJA并接种链格孢菌,观察叶片对链格孢菌的抗性;采用q PCR方法分析JA通路相关基因在甜叶菊叶片接种链格孢菌前后的表达情况。【结果】从甜叶菊发病叶片上共分离到7个菌株,所有菌株在PDA培养基上呈近圆形等径辐射生长,气生菌丝较为发达,初期为白色,后期逐渐变为不同程度的灰黑色,分生孢子单生或成链,多为近球形、倒棒状或倒梨形,大小为(20.5—45.5)×(6.5—16.0)μm。将所分离得到的菌株接种于甜叶菊离体叶片上,发现7个菌株对甜叶菊叶片致病程度存在一定差异,ST2、ST3和ST7 3个菌株侵染叶片后病斑扩展速度快,致病力较强。3个致病力较强的菌株的r DNA-ITS序列长度分别为569、570和570 bp,通过系统进化树分析,ST2、ST3与菌株KY814634.1、DQ491089.1等(Alternaria alternata、Alternaria sp.,链格孢)的相似度达到99%—100%,ST7与菌株HQ402558.1(Alternaria tenuissima,细极链格孢)的相似度达到99%。对接种细极链格孢ST7分生孢子的甜叶菊叶片台盼蓝染色后的观察结果发现,分生孢子可以从孢子的头部、侧面、尾部多个位置萌发,从叶片的气孔和表皮细胞间隙侵入叶片表皮细胞内。外源施加浓度高于200μmol·L~(-1)的MeJA能有效抑制细极链格孢菌丝的生长;甜叶菊离体叶片饲喂100μmol·L~(-1)的MeJA后接种细极链格孢,病斑面积明显小于对照,表明MeJA可增强甜叶菊对细极链格孢的抗性;JA通路相关基因LOX3和JAR1在甜叶菊接种细极链格孢后上调表达,JAZ1和JAZ4反之下调表达,表明JA通路参与甜叶菊对细极链格孢的响应。【结论】江苏省东台市富安镇甜叶菊生产基地甜叶菊褐斑病的致病菌为链格孢菌。细极链格孢菌丝可以从叶片的气孔以及表皮细胞间隙侵入表皮细胞。外源施加MeJA能够有效增强甜叶菊叶片对细极链格孢的抗性,在甜叶菊褐斑病的防治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从采摘后贮存自然发病的赣南脐橙中分离出4种病原真菌,根据菌株形态学观察和rDNA-ITS序列分析进行鉴定,这4种病原真菌分别为意大利青霉(Penicillium italicum)、指状青霉(Penicillium digitatum)、柑橘链格孢(Alternaria citri)和芽枝状枝孢(Cladosporium cladosporioides)。生物保鲜剂2-苯乙醇(2-PE)可有效地抑制这4种病原真菌的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但对不同致腐菌抑菌效果差异显著(P0.05)。2-PE对芽枝状枝孢霉、指状青霉菌、柑橘链格孢和意大利青霉菌菌丝生长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1.4、1.8、2.2和2.4 g/L。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新疆红枣缩果病和枣果黑斑病两种病害的主要致病菌交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e)产生的主要毒素种类,以及栆果黑斑病病果中的毒素种类和含量,为红枣加工和食用的安全性评价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10株链格孢菌产生的毒素种类及含量,并对枣果黑斑病不同严重度发病枣果和人工接种果实中毒素种类及含量进行测定。【结果】10株交链格孢供试菌株可产生4种毒素,分别为链格孢酚(alternariol,AOH)、交链格孢酚单甲醚(alternariol monomethyl ether,AME)、交链孢烯(altenuene,ALT)和细交链格孢菌酮酸(tenuazonic acid,TeA)。TeA、ALT、AME和AOH在不同病级发病枣果和人工培养条件下均有检出,其中TeA检出含量最高,范围为3.1×103~5.5×103mg/kg;AME、AOH和ALT的含量范围分别为7.2×102~6.4×102mg/kg,1.2~3.8×102mg/kg和0.09~5.08 mg/kg。人工接种链格孢菌后,无伤、有伤枣果内均检测到大量TeA。不止在发病枣果中检测到了毒素,无伤接种未发病枣果亦发现大量毒素,且未接种健康枣果中亦有少量链格孢霉毒素。【结论】新疆红枣枣缩果病和枣果黑斑病病原菌两种病害的主要致病菌交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e)均可产生链格孢霉毒素,且产毒量高,危害严重,影响了新疆红枣的产量及商品价值,患病枣果无法安全食用。在红枣鲜食加工和风险评估中应引起关注和重视,并在红枣种植和贮存期间减少病原菌侵染,以避免更多的污染。  相似文献   

15.
文山三七根腐病病原真菌的鉴定与药剂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云南文山三七药材基地感染根腐病的三七组织获得分离物,并对其进行培养和纯化,并运用科赫法则(Koch’s Postulate)进行病原菌回接感染,得3株致病明显的菌株,后对此菌株进行生物学和18S-rDNA全序列分析鉴定及室内药效防治。结果表明,此3株菌分别是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茄病镰刀菌(Fusarium solani)和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甲基硫菌灵、根康、多菌灵对茄孢镰孢菌、尖镰孢菌的抑菌效果最好,腐霉利、甲基硫菌灵对链格孢菌的抑菌效果最好。该研究可为尖孢镰刀菌、茄病镰刀菌和链格孢菌引起的三七根腐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对云南省烟草赤星病12个代表菌株进行培养性状、形态特征和致病力测定以及防治药剂筛选。结果表明:它们属于长柄链格孢菌和链格孢菌,以后者居多。两者的菌落形态相似,温度反应一致;最低,最适,最高生长温度分别为5℃,24℃-28℃和36℃,大多数链格孢菌的致病力比长柄链格孢菌致病力强。保鲜剂西爱是一种高效无毒无残留的理想防治药剂。  相似文献   

17.
淡紫紫孢菌菌株的分离、鉴定及其对柑橘木虱的致病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柑橘木虱中分离出一株对柑橘木虱具强致病性的菌株ZJPL08,观察该菌株的培养特征和形态特征,克隆并分析其rDNA ITS序列,并测定该菌株不同浓度的分生孢子悬浮液对柑橘木虱的致病性。结果表明:ZJPL08的菌落在PDA培养基上呈淡紫色至深紫色,富生粉质状分生孢子;3~5个轮生瓶梗,大小为(7.5~9.0)μm×(1.8~3.0)μm;分生孢子卵形或纺锤形,大小为(1.5~2.8)μm×(1.3~2.5)μm。该菌株的rDNA ITS序列与GenBank中多个淡紫紫孢菌菌株的对应序列相似性达100%,因此,菌株ZJPL08鉴定为淡紫紫孢菌。在相同浓度条件下,接种后培养时间越长,柑橘木虱的死亡率越高;培养时间相同时,孢子悬浮液浓度越高,柑橘木虱的死亡率越高。  相似文献   

18.
对辽宁省多个地区的红花黑斑病进行了病害调查,对病田中采集到的大量病组织进行分离、纯化得到了一种半知菌亚门的链格孢属真菌。在进行了形态学和生长特性等初步研究后,根据柯赫氏法则,用该菌接种健康的红花叶片,最终致使叶片发病,由此确定红花黑斑病的病原菌为半知菌亚门、从梗孢目、链格孢属真菌红花链格孢菌(Alternaria carthami Chowdhury),在试验中还发现伤口有利于病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沧州枣的主要品种金丝小枣、冬枣、梨枣果实病害危害症状、影响因素及防治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金丝小枣主要病害为浆烂果病、黑疔病、褐皮病3种病害,病原菌包括梭壳孢菌、胶孢炭疽菌、细极链格孢和链格孢。5月中旬侵染枝条和叶片,5月下旬侵染枣花,7月上旬侵染枣果;冬枣主要病害为黑斑病、软腐病、溃疡病、苦痘病和缩果病5种病害,病原菌为细极链格孢和梭壳孢菌。5月下旬侵染枝条和枣叶,6月上旬侵染枣花,7月侵染枣果;梨枣主要病害为铁皮病和缩果病,病原菌为链格孢、细极链格孢和橄榄色盾壳霉,5月下旬侵染枝条和枣叶,6月上旬开始侵染枣花,7月中旬侵染枣果。  相似文献   

20.
从南方红豆杉(Taxus chinensis var.mairei)根部树皮内表皮中分离得到69株内生真菌,通过HPLC检测发酵液中紫杉醇含量,共获得7种紫杉醇产生菌,同时,通过形态学分析以及ITS序列分析确定分别属于链格孢属(Alternaria)、葡萄孢盘菌属(Botryotinia sp.)、刺盘孢属(Colletotrichum)、拟茎点霉属(Phomopsis)和枝孢菌(Cladosporium),其中链格孢属真菌紫杉醇产量最高,平均为271.54μg/L,是目前见诸报道的产量最高的链格孢菌,亦是从红豆杉根部树皮中筛选出的紫杉醇产量较高的野生菌株之一。该菌株的发现为紫杉醇高产菌的选育提供了又一优良的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