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茄子生长势比较强,侧枝多,尤其在温度适宜、肥水充足的情况下,很容易出现植株徒长、落花落果、果色不良等不良现象,影响茄子品质和产量。通过适度摘叶,可避免以上问题的发生,同时还能降低植株发病率、减少果实腐烂,促进植株健壮生长。一、选好摘叶对象摘叶时,要摘除下部衰老的叶片(下部老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营养不足以满足自身需要,不能为植株生长提供营养)、病虫危害的叶片、枯黄腐烂的叶片。保留中上部叶片、绿色正常的叶  相似文献   

2.
甄俊乔 《河北农业科学》2011,15(2):27-30,45
以温室硬果型番茄‘保罗塔’为试材,对其植株进行不同剪叶程度(剪除叶片的1/2和1/3)、剪叶方位(在植株东、西侧剪去1/2叶)和剪叶部位(在植株的中、下部剪去1/2叶)的处理,比较了不同剪叶方式对植株生长、株幅、群体光分布和坐果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剪叶程度、剪叶方位和剪叶部位对植株长势影响均不大。剪叶程度越大,群体的透光效果越好;剪叶方位对光照影响较大;中部剪叶后,下部的光照值增大,通风透光增强,对植株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剪叶处理后,坐果数略少,但影响程度不大。剪叶处理后番茄株幅降低,种植时可以缩小株行距,有利于增加田间栽植密度。  相似文献   

3.
引起大棚番茄卷叶的原因,据观察,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生理性卷叶。症状:番茄采收前后,第一果穗叶片稍卷,或整株叶片卷曲成筒状变脆。这主要是由于高温干旱,番茄叶片气孔关闭而导致的。防治措施:在植株定植后至坐果前进行抗旱锻炼;坐果后适时浇水施肥并覆盖遮阳网,做到昼盖晚揭,阴天不盖。  相似文献   

4.
日光温室番茄叶霉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危害症状番茄叶霉病主要危害番茄叶片。发病时先从植株下部叶片开始,逐渐向上蔓延。叶片染病,出现不规则或椭圆形淡黄色褪绿病斑;叶背病部初生白色霉层,霉层后变成灰褐色或黑褐色绒状。病斑扩展后,叶片卷曲干枯,甚至脱落。该病偶尔危害果实,染病果实病斑从蒂部向四周扩展,呈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快速检测马铃薯叶片及块茎内的马铃薯卷叶病毒(PLRV),检测叶片的最高稀释倍数为1/128,检测块茎的最高稀释倍数为1/64。马铃薯病株的顶部叶片和底部叶片的病毒含量不同,而又没有一定的规律性。马铃薯感染PLRV后可表现为底叶卷叶、部分全株卷叶或顶叶卷叶,有的品种无症;还有一部分植株虽然表现出各种卷叶症状,但并不是由PLRV所致。我院马铃薯育种圃内常用的杂交亲本的带毒率为31.21%;在黑龙江省的几个主栽品种上均可检测到PLRV。  相似文献   

6.
一、发病症状发病初期植株顶部叶片萎蔫下垂,接着下部叶片凋萎,最后中部叶片凋萎。也有的是一侧叶片先萎蔫或整株叶片同时萎蔫。发病初期,病株白天萎蔫,夜晚恢复,2—3天后全株萎蔫死亡,死株仍保持绿色。病株根部常变褐腐烂,病茎表皮粗糙,茎中下部增生不定根,部分病茎可见1—2厘米大小褐色病斑。纵切茎部可见木质部淡褐色,横切茎部挤压断面有白色混浊粘液溢出。  相似文献   

7.
番茄早疫病也称轮纹病,叶、茎、果实均可发病,但以叶片受害为主,在生长期各阶段都可发生,但多发生在生长的中后期。植株发病多从植株下部叶片开始,逐渐向上发展,严重时下部叶片枯死。果实多在绿果期之前受害,因此造成产量下降,损失较大。  相似文献   

8.
<正>1茄子黄萎病1.1症状。茄子苗期即可染病,多在开花、结果期后陆续显症。染病植株首先从下部叶片的叶缘及叶脉间组织开始出现褪绿呈淡黄色不定形的斑块,晴天午间伴有轻度失水状萎垂,傍晚及清晨仍可恢复。随着病情发展,病斑扩大转为深褐色,叶缘向上微卷呈勺状,萎蔫加重,而渐渐枯死脱落。病状从下部叶逐渐向中上部叶发展,严重的全株叶片脱落成光杆。一般染病植株只能结少而小的果实,严重的不结果而枯死。拔出病株见侧根少而变黑褐色。剖开茎基和根部,可见到维管束变棕褐色。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 I-KI 染色法检测了马铃著卷叶病毒(PLRV)。通过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比校表明:马铃薯不同品种或育种材料的初侵染和再侵染植株的顶部叶片和底部叶片对 I-KI 染色的反应不同,无一定的规律性;感病植株的顶部叶片和底部叶片对 I-KI 染色的反应差异较大;I-KI 染色对不同卷叶症状的植株检测效果不同。  相似文献   

10.
一、发病症状 番茄病毒病是番茄生产中的常见病害,在田间症状主要有6种。花叶型:叶片上出现黄绿相问,或深浅相间斑驳、叶脉透明、叶略有皱纹的不正常现象,病株较健株略矮。厥叶型:植株不同程度矮化,由上部叶片开始全部或部分变成线状,中、下部叶片向上微卷,花冠加长增大,形成巨花。  相似文献   

11.
在田间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杏褪绿卷叶病株的光合特性以及叶片叶绿素含量、单叶面积、含水量等生理指标与正常植株的差异,并对其叶片结构进行了解剖观察。研究结果表明,光合特性的各指标在正常株与感病株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但感病株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均低于正常株,而蒸腾速率则高于正常株。光响应曲线表明感病株光饱和点1 860μmol/(m2.s)高出正常株1 120μmol/(m2.s)50%以上。感病植株的叶绿素含量、叶面积、总含水量等各项指标均低于正常植株。解剖学研究表明,感病植株的叶片厚度和栅栏组织的厚度极显著性低于正常植株。上述结果综合反映出感病株叶片光合能力的衰退和减弱。  相似文献   

12.
1 常见病害的发生及防治 1.1细酉性病害 1.1.1溃疡病初期下部叶向上纵卷,萎凋下垂叶片边缘及叶脉间变黄,但叶不脱落。茎基部表现有狭长病斑,髓部变褐。果实上表现白色圆形病斑渐渐变褐,中央粗糙有凸起,周围有白色晕圈,植株在发病高峰期出现一侧或部分小叶萎调。植株生长缓慢,发病田整体表现高低不齐。  相似文献   

13.
研究表明:小豆植株叶片功能期长短表现为植株中部>植株下部>植株上部,主茎叶片>分枝叶片;叶片叶绿素含量(a、b、a+b、a/b值)较高的部位表现在:幼苗期第1节,分枝盛期第5、6节,开花期植株中上部,鼓粒期植株顶部;单一叶片的叶绿素含量高峰值出现的时间随其着生节位的提高而推迟,中下部叶呈单峰曲线变化,中上部叶呈双峰或多峰曲线变化;全株一生叶绿素含量呈三峰曲线变化,始花期含量最高,达4.06+10~(-2)mg/cm~2;摘除上部或下部叶片,残留绿叶的叶绿素含量比对照增加,摘除中部叶片,残留绿叶的叶绿素含量比对照减少,摘除全部花朵,绿叶叶绿素含量与对照相比将大幅度地增加,从而延长了功能期.  相似文献   

14.
西瓜枯萎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主要症状:苗期发病,中午气温升高时,从下部叶片开始,似失水状萎蔫,傍晚逐渐恢复,次日又重复如此,5-6天后整株叶片枯萎下垂,不能恢复,幼茎基部变褐缢缩,子叶、幼叶萎蔫下垂,突然倒伏。成株发病,病株生长缓慢,下部叶片发黄,逐渐向上发展。发病初期,白天萎蔫,早晚恢复,数天后全株萎蔫枯死。枯萎植株基部的表皮粗糙,根茎部纵裂。潮湿时,茎部成水浸状腐烂,出现白色至粉红色霉状物,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座和分生孢子。防治方法:防治西瓜枯萎病应采取以农业防治为主,药剂防治为辅,防重于治的综合防治措施。1.实行轮作倒茬,及时拔除病  相似文献   

15.
幼苗、成株期均可发病,以成株期受害重,主要为害叶片。病叶由植株下部向上蔓延,最初叶上产生淡黄色近圆形或多角形病斑。潮湿时,叶背病斑长出白霉即病菌孢囊梗和孢子囊,有时蔓延到叶片正面,后期病斑枯死变为黄褐色,致全叶干枯。  相似文献   

16.
扶绥县是广西南宁地区重要的龙眼主产地之一。近几年 ,龙眼生产发展迅速 ,种植面积达数千公顷。但是 ,由于部分果农忽视适地适树原则 ,缺乏科学管理技术 ,许多山地果园在龙眼果实发育期 ,结果母枝的叶片经常出现自下而上急剧变黄脱落的现象 ,有的甚至整株叶片脱落 ,干枯死亡 ,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针对这个问题 ,笔者走访了许多龙眼果园 ,认真进行全面调查研究 ,并提出具体的预防措施。1 龙眼果实发育期叶黄化的原因1.1 持续性天气干旱在龙眼果实发育期的 7月中下旬若出现持续7— 10天以上的无雨高温天气 ,土壤水分缺乏 ,就不能满足植株果…  相似文献   

17.
    以3个主栽烤烟品种为材料,分析植株不同部位叶片的光合作用、叶绿素荧光参数以及与碳氮代谢有关的硝酸还原酶(NR)和蔗糖转化酶(INV)活性,以明确烤烟不同部位烟叶品质差异的生理机制.结果表明:打顶至此后40 d内,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在3供试品种中均表现为上部叶显著大于下部叶,且随着生育进程而下降,但下降速度因品种和叶位而异;叶绿素含量(SPAD值)在各品种间差异显著,但均表现为上部叶大于下部叶,且在生育过程中呈下降趋势,品种K326在后期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品种云85和云87;量子产量(Fv/Fm)在品种间差异明显,云87在后期下降快于其他2个品种,下部叶片在生育期间的差异大于上部叶片,表现为打顶后先增大,后期变小;硝酸还原酶活性在生育期间呈下降趋势,3个供试品种之间差异明显,以K326的NR活性最大;各品种的蔗糖转化酶活性在上、下部叶片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品种间以K326的差异最小.上述结果表明,烟叶光合特性和相关酶活性在不同叶位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而这种差异程度因品种而异.  相似文献   

18.
通过摘叶处理,探讨黑穗醋栗叶片和果实AsA积累的关系。对3个AsA含量差异较大的黑穗醋栗品种摘除总植株叶片数50%的叶片,测定叶片和果实内AsA含量以及AsA-GSH循环代谢相关酶的活性。结果表明,摘叶处理显著提高了处理后剩余叶片的AsA含量,但果实中AsA含量明显低于对照果实。AsA和GSH含量均是在坐果后第3周最高,随后随着果实的发育而降低,至成熟时趋于稳定。DHAR、MDHAR和GR活性变化与AsA含量变化相一致,与APX活性变化相反;摘叶增加了叶片DHAR、MDHAR和GR活性,且品种AsA越高,差异越显著(P0.05),降低了果实中这3种酶的活性。表明摘叶处理能显著增加黑穗醋栗剩余叶片AsA含量,而果实中AsA含量减少,叶片和果实之间可能存在AsA长距离运输。  相似文献   

19.
症状识别该病症状主要有3种:花叶型,叶片上出现黄绿相间或深浅相间斑驳,叶脉透明,叶略有皱缩,植株略矮;蕨叶型,植株不同程度矮化,由上部叶片开始全部或部分变成线状,中、下部叶片向上微卷,花冠变为巨花;条斑型,可发生在叶、茎、果上,在叶片上为茶褐色的斑点或云纹,在茎蔓上为黑褐色条形斑块,斑块不深入茎、果内部.此外,有时还可见到巨芽、卷叶和黄顶型症状.  相似文献   

20.
甘肃葡萄扇叶病毒和卷叶病毒的检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 DAS-ELISA 检测方法对甘肃地区的葡萄主要品种进行扇叶病毒和卷叶病毒的调查和测定。结果表明,这两种病毒病在甘肃地区的主要葡萄产区均有发生。兰州地区和一些老的葡萄产区葡萄带病毒病较严重。通过对比植株下部枝条的幼叶、幼茎、老叶和老茎病原的检测结果,说明植株下部幼嫩组织是卷叶病毒最适的检测部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