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由于汉译英影视字幕翻译目前还没有成有体系的理论,本文通过分析汉语电影字幕的独特之处,得出结论:电影字幕翻译的评判标准可概括为:合,达,简。并以电影《风声》为例提出电影字幕翻译策略,包括口语化策略,语义明晰策略,和音画同步策略。  相似文献   

2.
随着世界各国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以及电影事业的蓬勃发展,电影片名翻译已经逐渐发展成为较为重要的跨文化交际活动,并且这一活动受到文化差异的影响,译者只有同时熟悉两国文化,才能够真正保证英语电影片名翻译的文化内涵和艺术性,使翻译获得广泛认同。本文从文化视野下英语电影片名的翻译现状入手进行分析,提出了优化翻译策略,希望能够为英语电影片名翻译提供一定的支持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论电影The Visitor的片名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影融科技和艺术为一体,电影片名翻译介于实用翻译和文学翻译之间。翻译时需要首先认清电影片名的这一杂合性,进而在准确传递影片内容的基础上,使译名满足标题应有的各项功能。从词义来看,2008年法国多维尔电影节获奖影片The Visitor译为不速之客,侧重意想不到的出现或不请自来,是个瞬间性的动作,而过客则强调短暂出现继而迅速消失,指的是一过程,侧重的是结果。不速之客和过客不同的译名体现了译者在创造性叛逆中不同的翻译选择。不速之客琅琅上口,富有中国传统文化韵味。不过比较而言,过客的译名更能传达The Visitor的主题思想,且简洁含蓄,具有较强的感染力,更好地起到了广告宣传功效。  相似文献   

4.
电影融科技和艺术为一体,电影片名翻译介于实用翻译和文学翻译之间。翻译时需要首先认清电影片名的这一杂合性,进而在准确传递影片内容的基础上,使译名满足标题应有的各项功能。从词义来看,2008年法国多维尔电影节获奖影片The Visitor译为不速之客,侧重意想不到的出现或不请自来,是个瞬间性的动作,而过客则强调短暂出现继而迅速消失,指的是一过程,侧重的是结果。不速之客和过客不同的译名体现了译者在创造性叛逆中不同的翻译选择。不速之客琅琅上口,富有中国传统文化韵味。不过比较而言,过客的译名更能传达The Visitor的主题思想,且简洁含蓄,具有较强的感染力,更好地起到了广告宣传功效。  相似文献   

5.
语言顺应论对电影字幕翻译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在字幕翻译中,译者不仅要顺应于译入语的语言结构特征,还要顺应于其文化语境和人物性格等方面。与一般翻译文本不同,字幕翻译具有瞬时性、空间性和无注性等特点,译者应把握好电影作品的语言风格。归根结底,译者要顺应于译入语观众的语言习惯和思维方式,翻译出简洁易懂,通俗流畅的译文,将影片信息最大限度地传达给译入语观众,以便他们能理解和欣赏影片。  相似文献   

6.
片名是影片跨向国际化市场的重要一步,而电影片名的翻译是翻译领域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试图以生态翻译学理论为指导,从翻译的生态环境和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等多维度层面对这一跨语际、跨文化转换活动的翻译实践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狄仁杰在武则天统治时期判决积案、疑案,纠正冤案、错案、假案,是我国历史上以廉洁勤政著称的清官.本文以2013年徐克导演的古装动作片《狄仁杰之神都龙王》为案例,探讨目的论翻译三原则下该影片中的字幕翻译.  相似文献   

8.
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使用不同语言的民族之间必然存在差异。语言与文化的密不可分注定了翻译与文化的密切关系。本文指出,应该从文化的角度去看待翻译,尽量做到文化意义上的翻译等值。  相似文献   

9.
语用翻译理论体系应该建构自己的理论范畴及相应的概念体系,就标志语翻译实践来探索语用翻译理论系统的建构问题,是对翻译学科建设与发展的一个重要补充。就标志翻译活动来说,一方面要明确宏观层次的需求即目的理论特征及其价值原则特征,另一方面要构建起相应的策略原则,包括跨文化准则、等效准则等辅助性与可操作性的原则。在标志语翻译原则的建设中,应注意这样几个问题:一是"需求—目的论原则"是根本性的;二是从价值原则来看,应对文字信息性质、功能、特征进行分类及定性概括;三是主题信息突出策略原则能使翻译文本主题化;四是要建立起相应的辅助性准则和可操作性规则。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隐喻的认知来探讨具体有效的电影字幕翻译策略,使观众进一步体会到英文影片中所孕育的深刻的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从而达到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开展高等非学历教育活动是高校继续教育转型发展的主流趋向,也是落实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当前,高等非学历教育发展基本形成了一定的运行模式,在满足社会成员学习需求、开展社会服务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为高校拓展了经费来源.文章通过分析高等非学历教育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要从创新发展理念、畅通运行机制、强化质量保障、共建合作平台等方面改革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提高农业推广的人才队伍建设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海兰 《北京农业》2011,(15):230-231
我国是农业大国,而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农业推广的目标已经从以往的仅追求产量转变到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环境质量、经济效益,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等。农业推广的服务也从以往的单纯技术和物质,转变到适应社会需求、家庭需求、农民个人需求、经济需求,并需要适应市场的竞争。从我国农业推广人才建设的必要性出发,分析目前农业推广人才队伍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相应策略,完善农业推广人才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3.
借分析杰罗姆翻译模式与贺拉斯翻译模式,对翻译标准“忠实”进行了浅析.杰罗姆模式最初强调字对字的绝对对等,后来主张翻译策略要依据译者自由选择灵活应对;而贺拉斯模式强调要通过协商忠实于“顾客”.从杰罗姆和贺拉斯所处的时代及翻译的实践来看,翻译是一种社会行为,离不开社会的认知需求,翻译标准随着时代的变迁需要不断调整.翻译标准的“忠实”不是绝对的、永恒的和不变的,而是相对的、动态的和历史的.  相似文献   

14.
自1992年中韩两国建交以来,我国图书馆界对韩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状况给予了持续的关注,发表了为数不少的引介文献。从作者分布、期刊分布、内容分布三个方面对我国学者引介韩国图书馆发展状况的文献进行了分门别类的统计,并进行了简要的评述,认为在专著引介、原文翻译、服务理念与服务做法的引介、人物及其作品的评介等方面,还有较多的欠缺,以后应该针对这些欠缺有重点地予以弥补。  相似文献   

15.
水源林经营系统是一个复杂系统,关系着中国的水资源和生态安全,意义重大。为适应祁连山水源林经营管理实践和西部生态建设的需要.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采用复杂性科学的新理论与新方法提出了一个有科学依据的、定量化、可操作的祁连山水源林经营模式,创新了原来的经营模式。该模式融合了水源林经营理论、水源林目标体系、水源林经营原则、水源林目标结构体系和水源林经营技术体系。该模式通过改善水源林结构,实践水源林的可持续经营.逐步实现水源林经营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目标,从而提供中国河西走廊地区稳定的优质水资源。促进该地区可持续发展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根据该模式.对祁连山水源林区现有青海云杉Picencrassifolia林经营提出了经营建议。该模式对提高该区水源林的经营水平和经营效益具有现实指导意义。表1参30  相似文献   

16.
2000年后,中国的电影市场逐渐繁荣。在众多的中国电影中,女性角色呈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样式:一种是呈现女性的优秀品质,另一种则是女性主义一直所反对的,将女性塑造成社会畸变的产物以吸引男性的眼光。本文通过对《非诚勿扰》、《女人不坏》、《白银帝国》、《十分完美》、《花木兰》等五部电影里的女性角色进行分析,从女性主义电影的角度将中国电影对女性角色的两极分化呈现做一个说明。  相似文献   

17.
本文针对当前学术界普遍对重农抑商政策持否定态度这一情况,提出不同的见解。文中引用管仲、李悝、商鞅等我国历史上著名经济思想家的理论,说明重农抑商主张的提出与逐步完善,是从我国当时具体的国情出发,反映了中国这个农业大国的经济规律,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社会经济曾起过调节和促进作用。文章对重农抑商政策的涵义作了进一步明确的解释,强调其实质是重视农业,限制商业的过头发展,以保证农工商各业的比例平衡,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8.
对美棉在中国引种和发展近150年的发展历程进行考察与梳理,美棉自1865年传入中国以后,其发展经历了3个阶段,即晚清时期的引种;民国时期的引进、改良与推广;新中国成立以后,对美棉的引种、选育与推广。可见,引种美棉是中国棉花生产发展的第一步;改良美棉和选育美棉新品种,是提高棉花产量和改善棉花品质的关键;推广美棉是中国棉花生产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9.
运动休闲产业在中国是一个新兴产业,它受到西方休闲理念与休闲文化的影响。从世界运动休闲产 业发展的历史来看,经济、环境、社会心理因素是影响运动休闲产业发展的三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在不同 社会、文化背景下的不同国家,这三要素对运动休闲产业发展的影响是不同的。我国目前环境因素成为运 动休闲产业发展的最致命的影响因素。三要素平衡影响力是运动休闲产业发展的理想状况。  相似文献   

20.
Green food in China refers to a wide array of primary and processed agricultural products that are safe, nutritious and of high quality for human consumption. Green food has been certified and produced following the principle of sustainability since the 1990s, making historic achievements in providing quality food, protecting the environment, increasing farmer income, and nurturing agricultural brands over the past 30 years in China. Today, the green food industry enters a steady-growth stage in terms of cultivation area, product number and sales. This article summarizes the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green food in China and current achievements, analyze major challenges that may hamper further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y, and propose strategies to address these challenges, i.e., optimization of the food supply chain, deep food processing, and utilization of food wast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