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正2016年,农业结构调整增空间,精准扶贫补短板,返乡创业拓渠道,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保持持续增长,连续7年"跑赢"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6.2%。2016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24万元,增长8.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2%,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高0.6%,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倍差缩小至2.72,比2015年收窄0.01。  相似文献   

2.
魏赟 《安徽农业科学》2021,49(14):220-224,227
利用典型相关分析,对1995—2018年张掖市甘州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业生产投入产出量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农村用电量、人均粮食占有量、大牲畜存栏数及农业人口数等的投入量对该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影响最为重要.同时,根据Fisher最优分割法,将张掖市甘州区1995—2018年的农业生产发展分为3个阶段,分析了每个阶段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情况.  相似文献   

3.
通过利用GIS空间分析、空间自相关分析等方法对宁夏21世纪以来县域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格局的时空演变过程及其特征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21世纪以来宁夏县域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绝对差距不断扩大,而相对差距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各县域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的Moran’s指数值均大于0.56,说明宁夏县域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具有较强的空间正相关性,收入水平相似的地区在空间上集聚;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格局中冷热点区较为稳定,但冷点区集聚趋势不断减弱,而次冷、次热点区具有明显的跃迁现象.文章给出了缩小宁夏县域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差异、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根据2000-2017年数据,运用STIRPAT模型对长江经济带农业碳排放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农业碳排放总量与农业碳排放强度总体上均呈增长趋势,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49%和1.87%,且各地区农业碳排放总量与碳排放强度差异明显。农业产业结构、农业就业人员、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农业技术水平、城镇化率对区域农业碳排放影响显著。分区域看,东部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及城镇化水平推动农业碳减排,中部农业技术水平和人均耕地面积能抑制农业碳排放增长,西部农业就业人员、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城镇化水平造成农业碳排放量增长快。  相似文献   

5.
数字     
<正>1.24万元2016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24万元,增长8.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2%,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0.6个百分点,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倍差缩小至2.72,比2015年收窄0.01。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临夏县按照发展农村经济的总体思路,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调整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狠抓各项有效措施的落实,有效促进了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1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基本情况2018年,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180元,同比增长10.3%,增速较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增速比全国的8.8%高1.5个百分点,与全省的9%高1.3个百分点,与全州的9.9%高0.4个百分点。从农村居民收入构成看,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转移净收入均呈现增长态势。1.1工资性收入较快增长,是农村居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  相似文献   

7.
根据1987~2013年统计数据,选取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一年期存款利率等变量,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对新疆农村居民消费增长情况进行实证分析,探讨了主要影响因素对新疆农村居民消费增长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新疆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与人均可支配收入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关系,新疆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对农村居民消费有促进作用,利率对新疆农村居民消费有非显著抑制作用;目前抑制新疆农村居民消费增长的原因主要是持续增收不足、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等。为提高新疆农村居民消费水平,提出了提高农民收入、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农村消费新热点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采用2014—2016年《甘肃发展年鉴》的数据,对甘肃2010—2015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构成变化、增长趋势和区域分布变化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十二五"期间,甘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构成主要是经营性净收入,其次是工资性收入,两者合计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82.8%。在经营性净收入中,来源于第一产业农业经营的净收入占82.0%。甘肃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的比重逐年增加,经营性净收入所占比重逐年下降。工资性收入已成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重要来源。甘肃各地区经济发展差异大,其中河西走廊的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显著高于其他地区,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由于农业生态条件的限制,发展适度规模的现代农业,推进土地流转和劳动力的转移,提高农民工资性和财产性收入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建宁县作为沿海省份的内陆山区县,以农民增收为重点的"三农"问题比较突出。2016年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649元,比上年增长8.7%。其中:家庭经营净收入135720万元,增长9.8%;工资性收入41290万元,增长7.0%;财产净收入2830万元,增长14.1%;转移净收入11640万元,增长8.4%。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结构上看,上述四项收入构成比例为70.9:21.5:1.5:6.1,家庭经营净收入和工资性收入居主导地位,两项占九成以上。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省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水平低,增长缓慢.制约生活消费增长的因素主要有农村居民收入低,增收难度大,粮食生产成本逐年增加,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教育支出增长过快,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落后等.通过增加可支配收入,加大国家投入,降低农村居民生产性支出比重,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转变消费观念等主要对策,可促进农村居民生活消费较快增长.  相似文献   

11.
可支配性收入是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居民的可支配性收入与消费性支出的金额与比例都呈现出了巨大变化。本文以河北省为例,选取了省农村居民1992年—2015年间,运用最小二乘法,分析了河北省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对消费需求的影响。结果表明,河北省农村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对其消费需求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本文立足于河北省经济发展的特点,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以寻求能够进一步提高河北省农村居民的可支配收入。  相似文献   

12.
未来肉制品消费保持增长 2007年.中国城市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增长了14.2%.农村收入增长13.3%。随着居民收入提高,饮食结构中肉制品将不断上升。尽管仍有大量的农村居民不能大培消费肉食品,但是,农村居民的肉食消费量将能够赶超城镇居民。  相似文献   

13.
国家统计局今日发布数据显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全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速快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个百分点,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倍差2.75,比上年缩小0.06。这已经是农村居民收入增幅连续5年超过城市居民。  相似文献   

14.
选取2001—2016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支出数据,运用Stata软件,对农村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支出关系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支出变量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交通通讯、教育文化娱乐、生活用品及服务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应该成为新消费刺激的热点;随着农村居民收入的增加、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观念的改善和城镇居民消费示范效应的显现,农村的消费更加多元化,消费结构不断调整和优化。未来建立农村居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对于刺激新消费热点,以及进一步优化农村消费结构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5.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19):98-100
基于2005~2016年安徽省农村居民生活能源消费和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基础数据,核算了在此期间安徽省农村居民生活能源消费产生的碳排放总量,并利用Tapio脱钩指数分析了农村居民生活消费碳排放与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之间的脱钩关系。结果表明,安徽省在此期间农村居民生活消费碳排放与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之间绝大多数处于脱钩状态,脱钩状态较为理想。因此,安徽省应大力发展减排技术,调整能源结构,在稳步提高居民生活水平的同时,实现安徽省居民生活消费碳排放的减排目标。  相似文献   

16.
农民收入直接影响农民生活水平,农村居民收入问题不仅关系到民生福祉,也关系到国家经济的长远发展,研究新疆农民收入问题对于新疆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新疆统计年鉴》中2012-2021年的数据为基础,对新疆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现状、收入结构进行了分析,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从农产品产量角度探讨了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问题。结果表明:粮食产量、特色林果产量、禽蛋类产量对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7.
在国家大力实施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农民收入状况则成为检验乡村振兴实施的效果,通过对对可能影响的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进行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针对影响农村居民收入因素提出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提高农林畜牧渔总产值;发展壮大农业产业;支持主要农作物生产机械化,大力提升农机装备水平;大力推行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等相关政策建议,帮助提高农村居民收入,实现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8.
旅游是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一个重要指标,而收入是促进农村居民旅游消费梯次升级的经济基础。利用1994—2016年国家统计数据,基于绝对收入假说、相对收入假说、持久收入假说、生命周期假说、理性预期假说等居民消费理论,实证分析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对其国内旅游消费支出的影响。结果表明,持久收入假说下的可支配收入作用最大,预计2019、2020年中国农村居民旅游消费支出将分别达到136和147元;持久收入、生命周期、理性预期假说下,工资性收入的拉动作用最大,而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分别在绝对收入假说和相对收入假说下的促进作用最大;整体上,农村居民的工资性收入对旅游消费支出的贡献最大。  相似文献   

19.
为了更好地预测和分析农村居民的收入问题,以陕西省农村居民2013—2018年的可支配收入数据为基础,利用灰色GM (1,1)预测模型进行预测分析。进行光滑性和级比检验,数据符合模型建模的条件,然后对数据序列先后进行了GM (1,1)模拟,并对结果进行了精度检验,结果表明,在分析陕西省农村居民收入这个问题上,该模型精度达到了99%以上;对2020—2024年陕西省农村居民收入进行了相应的预测,得出在未来5a居民收入会持续稳定地增长。  相似文献   

20.
12142亿斤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粮食产量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12142亿斤,我国粮食总产量实现“十一连增”。农业的稳步向好,鼓了农民的“钱袋子”。今年前三季度,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8527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7%。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044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9%。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增幅高于城镇居民2.8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