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属细菌引起的人兽共患的常见传染病.为了预防、控制和净化布病按照《布鲁氏菌病防治技术规范》的要求非疫区以监测为主;稳定控制区以监测净化为主;控制区和疫区实行监测、扑杀和免疫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本试验主要通过对免疫前和免疫后的牛羊用布病虎红平板凝集试验进行定期跟踪监测,以此说明对单头(只)牛羊用注射器进行喂服比将疫苗放到饮水中动物自由饮用免疫效果好.  相似文献   

2.
布鲁氏菌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和动物健康的人畜共患病,人群感染主要来源于感染的动物及被污染的畜产品,目前疫苗免疫仍是控制动物布鲁氏菌病的主要措施。现有国际参考疫苗主要有牛种疫苗株S19和羊种疫苗株Rev.1,这些疫苗为动物群布鲁氏菌病控制提供重要保障的同时也存在关键的技术瓶颈问题,如安全性差,接种动物出现流产;血清抗体体内持续时间较长,干扰常规诊断等。随着布鲁氏菌基因组测序工作的相继完成及DNA重组技术的发展,新型布鲁氏菌病疫苗的开发成为研究的热点。亚单位疫苗本着其较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在动物群布鲁氏菌病控制过程中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笔者综述了布鲁氏菌病疫苗的发展史,并对布鲁氏菌病亚单位疫苗的研究进展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3.
对目前常用的羊布鲁氏菌减毒活疫苗株M5进行了遗传改造,利用同源重组的方法,用卡那抗性基因替换了M5的bp26基因,得到了新的缺失突变株M5△bp26,并对bp26对疫苗株M5的免疫应答和免疫保护效果的影响进行了初步评价.分别用M5△bp26和M5免疫小鼠,与M5比较,M5△bp26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能力均明显减弱,免疫保护效果也显著下降,说明bp26基因的缺失明显影响了M5疫苗株的免疫应答能力及其保护性,即bp26对疫苗株M5的免疫应答和保护效果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布鲁氏菌病是一种严重威胁着人和多种动物生命健康的人畜共患性传染病,致病原为布鲁氏菌(Brucellasp)。我国将其列为二类传染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将其列为B类法定传染病。疫苗在布鲁氏菌病的防治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各国学者在布鲁氏菌病疫苗研究方面取得可喜成绩。  相似文献   

5.
布鲁氏菌病是世界公认的危害较为严重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之一.由于该病防治相对困难,在我国发病形势尤为严峻.尽管我国对于布鲁氏菌病防治采取了积极的措施,但仍然面临着巨大挑战.因此,认清布鲁氏菌病的病原学特征、传播途径以及自然史等流行病学特征,并了解当前布鲁氏菌病的诊断、治疗以及预防现状,对于预防布鲁氏菌病的发生、减少布鲁氏菌病对农业及人类造成的健康财产损害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观察奶牛在布鲁氏菌S19疫苗免疫状态下血清凝集抗体的动态变化规律和免疫后奶牛对布鲁氏菌水解素的皮肤迟发性变态反应差异,并探索两者的相关性,寻找选择布鲁氏菌病抗性牛的方法。选择布病阴性的性成熟青年黑白花奶牛50头,注射S19疫苗1×109CFU/头,定期采集血液测抗体水平,第60天用布鲁氏菌水解素皮内注射,检测变态反应。结果显示,所有免疫牛均能在15天时检测到凝集抗体,30天达到峰值。迟发性变态反应表明,免疫牛对布鲁氏菌水解素具有良好的敏感性,变态反应强度与抗体峰值水平存在相关性,但差异不显著,相关系数为0.235。  相似文献   

7.
<正>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属细菌引起的人兽共患的常见传染病,布鲁氏菌是一种细胞内寄生的病原菌,主要侵害动物的淋巴系统和生殖系统。病畜主要通过流产物、精液和乳汁排菌污染环境,带菌动物尤其是病畜的流产胎儿、胎衣是主要传染源,消化道、呼吸道、生殖道是主要的感染途径,也可通过损伤的皮肤、黏膜等感染,要做好布病防控工作,主要采取以下几项措施。1应免地区要做好布病疫苗的免疫工作按照《国家布鲁氏菌病防治计划(2016~2020  相似文献   

8.
陈小玲  黄志清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2):5521-5522
刺激隐核虫病是海水名优鱼类养殖中的常见寄生虫病,鱼类感染该病后,自身会产生一系列的免疫保护反应。笔者综述了刺激隐核虫诱导鱼类发生免疫保护、免疫反应机制以及刺激隐核虫疫苗的研究现状,以期为防治该病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布鲁氏菌病是一种世界范围内广泛分布的严重人畜共患病。疫苗免疫和血清学诊断是有效控制和净化该病的两种重要措施,但疫苗免疫对血清学诊断存在较大影响。因此,弄清楚不同疫苗免疫在不同检测方法下的抗体消减规律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选取15头6月龄健康母牛,随机分为5个试验组,每组3头,分别为600亿单位A19疫苗注射组、600亿单位A19疫苗口服组、500亿单位S2疫苗口服组、500亿单位S2疫苗注射组和对照组。对不同组试验牛进行隔离饲养,免疫完成后进行一次带牛环境消毒。免疫完成后每月采集牛血制备血清保存,连续采集6个月,分别使用RBPT(虎红平板凝集实验)、iELISA、cELISA进行检测。结果表明,相比口服免疫方式,注射免疫方式的疫苗抗体峰值水平更高,抗体持续时间更长;注射免疫方式下,S2疫苗的抗体峰值水平高于A19苗,但抗体持续时间较短;口服免疫A19疫苗,6个月内三种方法均未检测到抗体。可见,疫苗免疫对布鲁氏菌病血清学诊断有明显的干扰作用,但对cELISA检测的影响时间较短,采用cELISA可有效区分疫苗免疫和野毒感染。针对不同免疫方式的不同疫苗,应选择合适的时间节点。  相似文献   

10.
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一种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畜牧业生产发展的人畜共患病。近年来,布鲁氏菌病的发病几率呈不断上升的流行趋势,而家畜养殖正在朝向规模化养殖方向快速发展,对规模化养殖场布鲁氏菌病的诊断、检测、免疫、综合性防控措施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以期为制定中国布鲁氏菌病综合防控策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