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甘薯小象虫综合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薯是我镇主要作物之一,近年来由于遭受小象虫为害并日趋严重,造成产量下降。针对甘薯小象虫的生活习性和为害特点,应采取积极措施进行综合防冶。 一、生活习性和为害特点 甘薯小象虫属鞘翅目蚁象甲科,主要分布在南方甘薯主产区,为害甘薯等旋花科植物,幼虫俗称“蛀心虫”。幼虫蛀食薯块和粗蔓,形成隧道;成虫咬食茎叶、幼芽、露土薯块和贮藏薯块,影响生长,并易引发病害,使薯块腥臭,影响品质。  相似文献   

2.
应用性诱剂防治甘薯小象虫的试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甘薯小象虫主要在我国东南部一些省市发生危害,其中福建省是甘薯小象虫发生最为严重的省份之一,尤其是沿海各县市受害更大.该虫主要以幼虫在薯块内取食为害,繁殖速度快,为害时间长,是影响甘薯产量和品质的主要害虫.  相似文献   

3.
永春县系位于闽南的一个山区县,甘薯是当地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以种植夏薯和秋薯为主。甘著小象虫是甘薯生长期和贮藏期的重要害虫.近年来为害日趋严重,一般损失率为20%-30%.严重的达到40%以上,有的甚至绝收,必须进行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4.
5%锐劲特防治甘薯小象虫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薯是我省的第二大粮食作物,年种植面积约23.3万hm^2,年产甘薯111万吨。甘薯小象虫是沿海薯区最重要的害虫。成虫和幼虫均能为害,幼虫蛀食粗蔓和薯块形成隧道;成虫咬食茎、叶、幼芽、露土薯块和贮藏薯块,影响生长,并易引起病害。受害薯块发生恶臭和苦味,不能食用或饲用。轻的损失20%-30%,重则达40%以上,甚至绝收。为此,于2003年7-12月在莆田市荔城区北高镇的甘薯地开展锐劲特等药剂防治甘薯小象虫田间药效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5.
黄卿智 《福建农业》2007,(11):26-27
甘薯小象虫俗称"伪蚁"、"甘薯猴"和"臭虫",幼虫俗称"蛀心虫"、"臭心虫"和"臭香虫",二者均能取食为害甘薯,但以幼虫为害较大。成虫为害薯蔓、叶片和幼嫩部位,咬成卵形凹陷斑点,影响生长;幼虫在薯块内或粗蔓中蛀成弯曲隧道,并在其中排泄  相似文献   

6.
1甘薯茎线虫病的发生情况 甘薯足卢龙县第一大主栽作物,常年种植在2.3万hm^2。卢龙县甘薯茎线虫病于1968年通过农民从外地引种未经检疫的薯秧传入的。多年来,甘薯茎线虫病一直呈上升趋势。1980年甘薯茎线虫病发生面积800亩,1984年甘薯茎线虫病发生面积2万亩,1991年发生面积达到6万亩,特别是2000年以来发病率加重,2004年发病达到面积29万亩,2007~2008年普查全县发病面积均达到29万亩,为害轻的减产20%~30%,  相似文献   

7.
甘薯小象虫主要生活习性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薯小象虫成虫俗称“伪蚁”、“甘薯猴”和“臭虫”等;幼虫俗称“蛀心虫”、“臭香虫”等,是国际和国内的植物检疫对象。在莆田市甘薯产区普遍发生,尤其沿海薯区受害十分严重,是影响甘薯优质高产主要害虫之一。20世纪90年代以后由于实施大面积的甘薯“五改”综合配套技术,使此虫发生为害得到有效的控制,保证了甘薯持续增产。但近年来,由于对此虫失去警惕,放松防治,各地田间虫口开始回升,有日趋严重为害之势,应引起十分注意。笔者经过多年对此虫的观察及各地试验示范结果,把甘薯小象虫的主要生活习性和甘薯小象虫综合防治技术初报如下:  相似文献   

8.
该文分析甘薯小象虫发生规律及不同类型田危害程度、不同灌溉方式对其发生的影响,并进行药剂筛选试验。结果表明:甘薯小象虫9~11月发生量最大;甘薯小象虫在旱作区发生较重;灌溉既能提高甘薯产量,同时又可有效控制甘薯小象虫的为害;可使用乐斯本浇灌防治甘薯小象虫。  相似文献   

9.
甘薯天蛾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甘薯天蛾的发生面积广,凡有甘薯栽培的地区,都可能发生为害,另外甘薯天蛾也取食牵牛花、月光花等旋花科植物。近几年河北省薯区高温少雨,加上薯农防治甘薯害虫意识淡薄,致使甘薯天蛾发生越来越严重。薯农应当引起重视,及时防治,确保甘薯丰收。  相似文献   

10.
进行噻虫啉CS防治甘薯小象虫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在甘薯小象虫成虫盛发期内,喷施2%噻虫啉CS1000~1500倍液2次可减少薯块被害26%以上,对薯重损失防治果效可达74%以上,同时提高了甘薯品质。  相似文献   

11.
性诱剂在甘薯小象虫防治上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甘薯小象虫是福建薯区重要的害虫。研究表明,甘薯小象虫在福州薯区年发生有5个高峰期,分别在4月中旬、7月上旬、8月中旬、9月下旬和10月下旬;甘薯小象虫性诱剂对雄成虫具有很强的引诱活性,持效期达110d,引诱范围达15m;选用橡皮塞诱芯、2%洗衣粉溶液和1.25L可乐瓶制作的诱捕器诱捕效果较佳,在莆田、惠安两地薯区进行周年诱捕结果,田间雄成虫数量分别下降了55.4%和57.7%,防治效果分别为69.5%和72.6%。实践证明,应用甘薯小象虫性诱剂防治小象虫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防治新方法。  相似文献   

12.
<正>甘薯是我街道主要作物之一,近年来由于小象虫为害日趋严重,造成产量下降,为此,在总结多年防治经验的基础上,针对甘薯小象虫的为害特点,积极制定有效措施进行科学防治,取得了喜人成效。  相似文献   

13.
甘薯是东山县重要粮食作物之一,全县常年种植近2700公顷,不仅种植春薯和秋薯,而且还普遍种植冬薯,即9月以后种植,翌年3~4月收薯,因而整年田间甘薯生长不断,有利于甘薯小象虫的发生和连续为害,严重影响甘薯产量和品质。根据2002~2004年全县普查,该虫几年来有回升加重的趋势,一般田块常年受害损失达10%-15%,严重的损失30%以上,个别田块损失可达90%以上,已成为东山县甘薯生产最重要的害虫。  相似文献   

14.
甘薯小象虫又称甘薯蚁象,幼虫俗称“蛀心虫”等,是国内植物检疫对象。近年来。由于有的地方耕作粗放,对该虫失去警惕。田间虫口开始回升,为害日趋严重。一般田块常年受害损失达10%-15%,严重的损失30%以上,个别田块损失可达70%以上,已成为连江县甘薯生产重要的害虫。  相似文献   

15.
甘薯超高产栽培与规模化储藏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卢龙县甘薯产业一直以甘薯生产一淀粉加工~粉条加工一条链为主,栽培品种也以高淀粉型为主。高淀粉品种的连年重茬种植,造成甘薯茎线虫病为害日趋严重,种植成本增加,总体效益下滑,同时,大量使用高毒农药,农业污染问题更加突出。生产实践证明,甘薯茎线虫病的发生与为害程度和甘薯品种淀粉含量呈正相关关系,淀粉含量越高,线虫病为害越重。  相似文献   

16.
唐蕾 《河北农业》2011,(9):14-16
近几年,卢龙县甘薯栽种面积一直在16万亩左右,比2000年前后的38万亩减少一半,甘薯面积下滑的主要原因是甘薯茎线虫病危害严重、品种单一退化等,导致种植成本提高,种植收益下降,种植甘薯与玉米的比较效益已由1.5:1下降到1.2:1,针对卢龙县甘薯生产变化趋势,卢龙县农牧局提出了通过多品种多用途开发、努力提高单产、实现效...  相似文献   

17.
主要介绍甘薯小象虫的生活习性、为害特点、发生条件,分析了近年在本地区日趋严重危害的原因,提出了切实可行的综合防治措施,以促进甘薯优质高产。  相似文献   

18.
2010~2012年对河北省甘薯主产区易县和雄县甘薯田蛴螬的发生和为害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蛴螬在易县和雄县甘薯田普遍发生,主要种类为暗黑鳃金龟、铜绿丽金龟、黄褐丽金龟、华北大黑鳃金龟,一般地块蛴螬对甘薯的为害率10%,严重地块为害率20%,最高可达49.1%。易县暗黑鳃金龟成虫的发生高峰期为7月,铜绿丽金龟成虫的发生高峰期为6月下旬~7月下旬,黄褐丽金龟成虫的发生高峰期为6月下旬~7月上旬。  相似文献   

19.
中国各大薯区甘薯病虫害分布及危害程度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详细阐述了中国三大薯区甘薯病虫害的种类、分布、为害程度和防治现状,北方薯区以甘薯黑斑病、甘薯根腐病、甘薯茎线虫病、蛴螬和金针虫为害为主;南方薯区以蔓割病、薯瘟病、疮痂病、蚁象为害为主;长江中下游薯区处于南北交接带,靠近南方薯区的地方病虫害多与南方薯区相同,中间地带则主要是一些贮藏期病害的为害。  相似文献   

20.
<正>甘薯自清咸丰年间引入卢龙县,至今已有百余年的种植历史,甘薯产业是目前卢龙县农业第一大主导产业。2015年卢龙县甘薯种植面积15万亩,占全县总耕地面积的23%,其中地膜覆盖栽培面积6万亩,亩产鲜薯2 000多公斤,亩产值达2 800元以上,总产值达到3.6亿元以上。但是由于甘薯连年重茬种植及盲目调引薯苗、薯种、薯干等,甘薯茎线虫病危害逐年加重,一般发病田可减产3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