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水稻黑条矮缩病田间发病规律及防控技术初探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通过系统的田间调查,发现水稻黑条矮缩病与秧田灰飞虱特别是灰飞虱成虫的发生消涨关系一致,与大田灰飞虱发生无相关性。在建湖黑条矮缩病只有1个显症峰,距秧田灰飞虱成虫高峰约40~45 d。由于抗病品种发病轻,病穴率低,病株可恢复,成穗多,最终产量损失小,故在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病区可选种抗病品种。此外,还可采取改变耕作方式、秧田覆盖防虫网、科学开展化学防治控灭灰飞虱、选择合适的栽培方式避开灰飞虱传毒、促病株恢复等多种防控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
张娟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4):144-144,172
水稻条纹叶枯病和黑条矮缩病都是由灰飞虱传毒引起的一种病毒病,发病轻重或流行与否主要取决于灰飞虱发生数量、带毒率、感病品种种植面积和气候条件等因素。而赣榆县麦田灰飞虱虫量高、灰飞虱带毒率高、水稻感病品种种植面积大、水稻易感生育期与一代灰飞虱集中迁移期相吻合。因此,2009年赣榆县水稻条纹叶枯病将呈大流行趋势,黑条矮缩病呈中等偏重流行态势。对水稻条纹叶枯病和黑条矮缩病的防治应采取“切断毒链,治虫防病”的防治策略,做到“治麦田保秧田,治秧田保大田”的防治思路,实行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3.
通过品种抗性比较及相关药剂防效对比试验,探索出在灰飞虱大暴发且带黑条矮缩病毒率特高的年份,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综合控制技术,主要包括选用抗(耐)病性较强的品种,应用50%拓胜可湿性粉剂等高效制剂适期防治秧田、本田灰飞虱,结合应用抗病毒制剂等,明显提高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控制效果,防效可达77.63%.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水稻灰飞虱活动猖獗,虫口数量剧增,大量灰飞虱不仅刺吸秧苗汁液。而且传播条纹叶枯病病毒和黑条矮缩病毒,造成条纹叶枯病和黑条矮缩病爆发流行,导致水稻大幅减产。因而秧田期控制灰飞虱虫口数量成为水稻苗期预防条纹叶枯病和黑条矮缩病的关键。为此。我们选用“天斩”系列农药在秧苗期进行杀虫效果试验。以期找出适宜的药剂及其施药方式,为水稻生产提供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5.
正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是一种严重的病毒病,该病主要侵染禾本科水稻、小麦、玉米、高粱。其传毒介体主要是白背飞。水稻黑条矮缩病(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disease)是一种由飞虱为主要传毒介体,在我国南方稻区广为发生流行的一种水稻病毒性病害。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发生流行与灰飞虱种群数量消长及携毒传播相对应。晚稻收获后,灰飞虱成虫转入田边杂草和冬播大小麦危害与越冬,越冬代成虫高峰为3月上中旬,一  相似文献   

6.
水稻黑条矮缩病重发原因分析与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水稻黑条矮缩病是由灰飞虱为介体传播的一种病毒病,近年来在我市水稻上有所发生并逐年加重,由于该病很难防治,所以一旦发生将会造成很大损失,为了搞清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原因,笔者进行了专题调查,在此基础上安排了多点多样试验示范,总结了水稻黑条矮缩病的防治措施,即坚持以“农业防治为基础,药剂防治为重点”的防治策略,切断灰飞虱发生传毒途径,进而控制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危害。  相似文献   

7.
吴正宝  吴庭友  张春云  张桥  王德江  傅文海 《安徽农业科学》2014,(36):13050-13052,13054
[目的]评价吡虫啉种衣剂及其与氟虫双酰胺混用对水稻灰飞虱及黑条矮缩病等病毒病的控制效果.[方法]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吡虫啉种衣剂及其与氟虫双酰胺混用控制水稻灰飞虱及黑条矮缩病等病毒病的效果.[结果]吡虫啉600 FS 83.3 ~125.0ml/hm2及其与氟虫双酰胺混用400 FS150.0 ~ 300.0 ml/hm2在灰飞虱和黑条矮缩病重发生情况下,秧田虫口防效高达45% ~55%,大田病害防效在28.71% ~ 56.52%,结合无纺布覆盖育苗以及秧田期防治灰飞虱,可有效控制病毒病的发生.[结论]为吡虫啉种衣剂的应用及水稻病毒病的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1963~1974年通过对上海地区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us Fallen)的寄主、生活习性及田间发生规律的详尽研究,表明防治麦田和其它越冬场所上灰飞虱的越冬代和第一代是控制水稻条纹叶枯病和黑条矮缩病的关键措施;防治早稻秧田和本田的第一代及单季晚稻秧田和本田上的第一、二代灰飞虱能够有效控制这两种病害的流行。  相似文献   

9.
水稻黑条矮缩病流行与灰飞虱虫量之间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黑条矮缩病流行与灰飞虱虫量之间关系试究结果表明,田间灰飞虱虫量与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的轻重程度有显著的正相关,随着虫量的增加,发病株率逐渐上升,产量损失越大。因此,防治好灰飞虱是减轻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采用水稻防虫网隔离育秧,使秧苗避过苗期灰飞虱传毒高峰期,可切断灰飞虱入侵秧田的传毒途径,培育无病虫的健壮秧苗,提高抗病虫能力,结合本田期防治,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防效达96%以上。  相似文献   

11.
采用水稻防虫网隔离育秧,使秧苗避过苗期灰飞虱传毒高峰期,可切断灰飞虱入侵秧田的传毒途径,培育无病虫的健壮秧苗,提高抗病虫能力,结合本田期防治,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防效达96%以上.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索不同药剂配施防治灰飞虱、白背飞虱以及控制水稻黑条矮缩病、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效果,2013年于徐州市铜山区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70%噻虫嗪可分散粉剂(锐胜)进行种子处理,并在水稻1叶1心期、2叶1心期、4叶1心期、6叶1心期分别喷施25%吡蚜酮、25%噻虫嗪、40%毒死蜱、25%吡蚜酮,对稻飞虱(包括灰飞虱和白背飞虱)及水稻黑条矮缩病的防治效果较好,水稻增产显著。  相似文献   

13.
水稻条纹叶枯病和黑条矮缩病均是由灰飞虱传毒引起的水稻病毒病,严重发生时可致水稻大幅度减产。甚至绝收。上海市于2005年水稻条纹叶枯病严重发生以来,目前发生仍趋高位,水稻黑条矮缩病2008年在上海市局部地区有发生。根据今年3月下旬全市抽查931块田内越冬代灰飞虱发生量和带毒率结果分析。今年水稻条纹叶枯病仍呈偏重发生趋势,黑条矮缩病将开始上升。为此,要求各区县必须认真做好水稻病毒病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4.
用嘉兴秀洲区不同乡镇秧田和麦田及江苏武进农科所麦田5月底采集的长翅型稻灰飞虱,黑尾叶蝉,分别在高密度(60目)尼龙丝网罩栽培的水稻幼苗上接虫饲养,一直到成虫自然死亡,秧苗在网罩的盆内恢复生长一段时间后移栽到大田继续用高密度尼龙丝网罩住并直至所有分蘖抽穗。结果接种稻灰飞虱的水稻秧苗出现比接种黑尾叶蝉更明显的直接伤害,表现植株瘦小、茎秆上棕黄色斑点密布、叶鞘和部分叶片枯黄。接种稻灰飞虱的秧苗,条纹叶枯病首先显症,约比黑条矮缩病早10~15d;而接种黑尾叶蝉的秧苗,始终都没有矮缩病显症。试验表明,近年浙江嘉兴地区开始大面积发生的矮缩病和江苏武进水稻上发生的矮缩病是由同一传媒稻灰飞虱传播的黑条矮缩病;嘉兴秀州区范围内的黑尾叶蝉不引发矮缩病。搞清楚矮缩病的种类和病原,有利于进行合理的防治和有效地开展抗性品种的选育。  相似文献   

15.
盐都区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及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黑条矮缩病主要是由灰飞虱传毒引起的一种病毒病,其发病率与带毒灰飞虱的虫量、水稻的抗病性及栽培方式相关密切。在防治上选用抗病品种、扑杀带毒虫源、适当的栽培方式等综合防治对策,能够有效防治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发病与流行。  相似文献   

16.
水稻黑条矮缩病是由灰飞虱传毒引起的病毒病,由于受耕作制度改变、气候条件变化等因素的影响,黑条矮缩病在本地部分地区发生较重。为有效控制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发生与蔓延,本文作者进行了水稻黑条矮缩病田间发病消长规律试验,结果表明,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与水稻灰飞虱带毒虫量、水稻品种感病性及水稻秧苗的秧龄关系十分密切。  相似文献   

17.
对自选水稻新品系0891进行病毒病抗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品系对条纹叶枯病、黑条矮缩病具有一定抗性,与推广品种淮稻9号相近,达到中抗水平。在秧田期进行适当用药防治灰飞虱,即可有效控制条纹叶枯病和黑条矮缩病的严重发生。  相似文献   

18.
由灰飞虱带毒、传播的水稻黑条矮缩病自2005年起在盐都区水稻生产上危害,且有逐年加重趋势,为有效防治该病,植保站就该病的发生原因、影响发病条件进行了调查研究,提出了优化耕作制度防治灰飞虱、控制水稻黑条矮缩病的绿色防控技术。  相似文献   

19.
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发病原因及综合治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黑条矮缩病主要是由灰飞虱传毒引起的一种病毒病,其发病率与水稻品种的抗病性、栽培方式及带毒灰飞虱的虫量密切相关;通过选用抗病品种、采用适当的栽培方式、扑杀带毒虫源等综合防治对策,能够有效地防治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发病与流行。  相似文献   

20.
水稻黑条矮缩病是由灰飞虱为介体传播的一种病毒病,是由媒介灰飞虱吸毒获毒带毒感染发病而难以控制的病毒病.它以成为继水稻条纹叶枯病后水稻安全生产的又一隐患.对水稻生产构成极大威胁。如果不能开展有效防治,将会带来水稻严重减产。一、水稻黑条矮缩病防治措施1、水稻黑条矮缩病的持续控制技术水稻黑条矮缩病的持续控制是在病害流行区通过应急预防病情得到基本控制后,通过以生态调节为基础,结合其它病虫害防治兼行"治虱防矮"措施,使水稻黑条矮缩病的株发病率持续下降并保持在3%以下水平;或在轻病区(晚稻平均株发病率小于3%),或初见发病区控制其不流行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