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8 毫秒
1.
设计了基于PLC的水体臭氧浓度在线监测方法,在线监测鼓泡塔中养殖水体氨氮臭氧氧化的过程,以确定臭氧氧化设备和氧化过程的安全性.比较了纯氧产生臭氧和空气产生臭氧2种方法氧化氨氮以后的臭氧残留浓度.结果表明,空气产生臭氧氧化氨氮后没有臭氧残留,而纯氧产生臭氧氧化氨氮后残余臭氧浓度最高达0.025 mg/L.证明利用空气产生臭氧进行养殖水体氨氮的氧化是安全可靠的,可以用于不同的水产养殖系统;而利用纯氧产生臭氧进行养殖水体氨氮的氧化,仅能用于对臭氧残余要求不高的鱼类养殖系统.  相似文献   

2.
利用不同浓度臭氧处理黄沙鳖育苗的水体,在水温27(±1)℃条件下,检测水体的水质变化及黄沙鳖生长、成活情况。结果表明:臭氧能显著降解养殖水体中氨氮、亚硝酸盐氮含量,且能提高水体中的溶解氧含量,水质净化效果显著。投放0.1 mg/L臭氧处理的育苗水体,黄沙鳖的平均体重为17.5(±0.34)g,成活率达到91.33%,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
以JY-100型水产臭氧系统产生的臭氧对罗氏沼虾工厂化育苗水体进行处理,研究不同臭氧处理浓度对罗氏沼虾育苗的效果和仔虾存活率的影响,并与常规抗生素类药物处理的育苗水体进行对照。结果表明,每天6:00~6:20、18:00~18:20投加浓度为0.1mg/L的臭氧浓度处理的育苗水体,罗氏沼虾仔虾的出苗率可达69%,比常规养殖每隔3d投放1mg/L抗菌素类药物组的出苗率要高34%,且苗体健壮,抗病抗逆抗应激能力强,经济效益提升显著。  相似文献   

4.
空心菜生态浮岛对外塘甲鱼养殖水体的修复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牛天新  郑洁敏  查燕 《浙江农业科学》2019,60(11):2096-2099
生态浮床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富营养化水体原位生态修复中。通过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人工浮岛进行改进,应用于外塘甲鱼养殖水体中,首先进行空心菜人工浮岛系统在静态封闭水体中处理模拟甲鱼养殖水体试验,分别就空心菜浮床系统在幼苗期、成苗中期和后期对水体中总氮、氨氮和总磷的影响进行研究,再在杭州市双浦镇分别选择有代表性的甲鱼家庭养殖户和生态休闲养殖塘2种不同形式的外塘甲鱼养殖地进行原位试验,从水质指标的改变考察空心菜生态浮岛的使用效果。结果表明,投加了空心菜生态浮岛的甲鱼养殖池中的污染物质指标浓度显著低于对照池塘。空心菜生态浮床技术可以改善养殖水体水质,减少病害发生率,具有明显的生态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5.
臭氧对赛买提杏贮藏保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给杏果的臭氧贮藏保鲜提供一定科学依据,加快杏产业的发展.[方法]试验以无处理的杏果实为对照,分别采用浓度为100、200和300 mg/m3的臭氧对杏子进行前处理,考察不同臭氧浓度对杏子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在试验范围内,以200 mg/m3的臭氧处理对杏果的贮藏保鲜的效果较为显著.[结论]试验表明,一定浓度的臭氧处理能减缓杏果腐败率的上升,保持杏果TSS、VC和总酸(TA),抑制果实PPO活性,延长贮藏期限,但过高臭氧浓度则会破坏杏果表皮和生理结构,加快杏果实腐烂变质.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在饲料中添加芽孢杆菌对草鱼生长性能和水质的影响,评价指标包括成活率、特定生长率、饲料系数、养殖水体中pH值、氨氮、硝酸盐和亚硝酸盐浓度等.经过42 d的养殖试验,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芽孢杆菌可在一定程度上使水体环境和草鱼的生长性能得到优化,提高养殖草鱼的成活率和特定生长率,降低饲料系数;同时可显著降低水体中氨氮、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含量.添加复合芽孢杆菌效果优于单一菌.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索绿色、无残留、无污染的土壤消毒新方法,研究了微/纳米气泡臭氧水的性质及其对尖孢镰刀菌的杀灭效果。将尖孢镰刀菌番茄专化型病原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lycopersici)配成孢子浓度为2.4×104个·m L-1的菌液后,通入微/纳米气泡臭氧水,对病原菌进行灭菌试验,研究灭菌效果及规律。在此基础上,将培养的尖孢镰刀菌均匀喷洒在营养土中,每7d浇灌1次微/纳米气泡臭氧水灭菌,连续浇灌3次,以自来水为对照。试验结果表明:当水中臭氧浓度为7.3mg·L-1、接触时间2 min时,对孢子浓度为2.4×104个·m L-1的尖孢镰刀菌番茄专化型病原菌的杀灭率接近100%;采用浓度为1.2~1.7 mg·L-1和7.8~8.3 mg·L-1的微/纳米气泡臭氧水,对营养土进行3次连续灭菌后,对尖孢镰刀菌的最终杀灭率分别为76.83%和88.76%。由此可见,利用微/纳米气泡臭氧水对土传病害中的典型致病菌-尖孢镰刀菌具有一定的杀灭效果,可作为土壤消毒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8.
水生植物对螃蟹养殖水体原位修复及其强化净化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水生植物对养殖水体原位修复及逐级强化净化效果,以野外实地监测的方式,在螃蟹池塘中设置不同生物量的伊乐藻和水花生进行原位修复试验,并设置养殖池塘尾水逐级经过高密度的水生植物进行强化净化试验,并分析水体理化指标。结果显示:原位修复池塘中,伊乐藻和水花生对池塘养殖水体中氨氮、总氮、总磷的最大去除率分别为68.52%、67.65%、59.26%和66.26%、68.95%、50.00%;且植物平均生物量越大,氮、磷去除率越高。单位生物量的水花生对总氮、总磷的平均去除率都略高于单位生物量的伊乐藻;2种植物对总氮的平均去除率间差异极显著,而2种植物对总磷的平均去除率间差异显著。养殖尾水经强化净化塘处理后,水体的悬浮物、化学需氧量、氨氮、总氮和总磷浓度均下降,其最大去除率分别为65.09%、54.58%、57.61%、69.18%和86.49%,试验结束时净化塘出水可达到《太湖流域池塘养殖水排放标准》所规定的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9.
采用SBR反应器处理污水,对剩余污泥的氮磷元素释放与回收进行了分析。稳定运行中COD去除率均为88.7%,出水达到城镇污水二级排放标准;出水氨氮、正磷酸盐浓度分别为9.8,2.7 mg/L;臭氧对剩余污泥氮、磷元素的吹脱作用均小于其氧化作用,吹脱作用对氨氮、磷元素释放率的贡献值分别6.50%和3.40%。经臭氧氧化后,氨氮浓度由9.56 mg/L迅速增加至23.58 mg/L,释放率为146.75%;磷的浓度在2.93~3.30 mg/L变化,释放率为12.79%,臭氧氧化过程氨氮的释放作用明显高于磷,磷的总体浓度变化平稳,释放率呈现波动趋势;用磷酸铵镁法对臭氧处理上清液中氮磷进行回收,氨氮回收率达6.18%,磷回收率为97.8%,达到了对磷高效回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利用2014年6 ~ 10月养殖塘口记录的饲料投喂量、水体溶解氧量、水温、气温、浊度、降雨量作为模型输入,检测的氨氮作为模型输出,建立了用于养殖水体氨氮模拟的Elman网络.利用2014年11月的观测数据,对模型的模拟能力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建立的养殖水体氨氮预测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水体中氨氮浓度的变化趋势,模拟的绝对误差平均值为0.016 mg/L,决定系数R2为0.74.说明Elman网络建立的预测模型在养殖水体氨氮含量变化预测中具有强非线性动态描述能力,对养殖水体中氨氮的预测有较好的适用性和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11.
氨氮对白斑狗鱼成鱼的急性毒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常规生物急性毒性实验法,研究了在pH7.85、水温8℃条件下,氨氮对白斑狗鱼成鱼的急性毒性。结果表明,白斑狗鱼对氨氮的耐受力不强,氨氮对白斑狗鱼成鱼的24、48、72、96h的半数致死浓度分别为45.85、35.26、27.24、24.92mg/L,安全浓度为2.492mg/L;非离子氨对白斑狗鱼的24、48、72、96h的半数致死浓度分别为0.613、0.471、0.364ms/L、0.333mg/L,安全浓度为O.033mg/L。  相似文献   

12.
为确保太平洋鳕Gadus macrocephalus人工育苗生产过程中的水质安全,采用换水式水生生物毒性试验方法,研究了总氨态氮对不同规格(体长4.37、4.88、5.83、7.46 mm)太平洋鳕仔稚鱼的急性毒性。结果表明:在水温为8.5~10.0℃、pH为7.96~8.14、溶氧为7.0~8.0 mg/L、盐度为29~30条件下,水中总氨态氮对不同日龄太平洋鳕仔稚鱼的毒性不同;对于4、15、22和35日龄的太平洋鳕仔稚鱼,水中总总氨态氮的安全浓度分别为11.518、9.576、1.982、0.959 mg/L,对应非离子氨态氮的安全浓度分别为0.219、0.182、0.038、0.018 mg/L。研究表明,随着太平洋鳕仔稚鱼个体的发育,其对水中总氨态氮的耐受能力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3.
孙凌  阚元卿  尚志丹 《安徽农业科学》2013,(18):7901-7903,7908
[目的]探讨不同氨氮浓度对水蕹菜生长特性的影响。[方法]通过在营养液中设置不同氨氮浓度(0、0.1、0.5、1.0、5.0、10.0、50.0 mg/L),对优良的水面培植作物——水蕹菜扦插苗展开培养,研究其各项生长指标对氨氮浓度变化的响应及其对氨氮的吸收利用。[结果]氮素缺乏导致水蕹菜植株增高减缓,叶片黄化,分蘖受抑。当氨氮浓度超过0.5 mg/L时,植物快速增高;但超过10.0 mg/L,又会抑制植株增长,根系溃烂,叶片脱落。氨氮初始浓度为1.0 mg/L时,水蕹菜各项生长指标最优,对氨氮净化效率最大,为96.3%。氨氮浓度超过1.0 mg/L时,植株根长偏短,根重偏低,茎叶系统增重明显,总生物量增长状况优于低氨氮处理(1.0 mg/L),但净化效率却随着氨氮浓度的增加而下降。[结论]该研究为鱼虾菜生态养殖模式的推广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在循环养殖系统中设置四种溶氧水平,分别为7.05、8.82、11.84和15.80 mg/L,其中8.82 mg/L为对照组,对虹鳟幼鱼(体长13.0-18.5 cm)的代谢水平及生长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饲养30 d后7.05mg/L的低溶氧使虹鳟幼鱼耗氧率和排氨率下降,11.84和15.80 mg/L溶氧下饲养的鱼耗氧率明显增加,15.80 mg/L使鱼的排氨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并且11.84和15.80 mg/L组虹鳟幼鱼在24 h内都具有高的代谢水平。随着溶氧量提高,虹鳟幼鱼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饲料转化率均随之升高,表现出生长指标的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5.
在循环养殖系统中不同溶氧量对虹鳟幼鱼代谢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循环养殖系统中设置四种溶氧水平,分别为7.05、8.82、11.84和15.80 mg/L,其中8.82 mg/L为对照组,对虹鳟幼鱼(体长13.0-18.5 cm)的代谢水平及生长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饲养30 d后7.05mg/L的低溶氧使虹鳟幼鱼耗氧率和排氨率下降,11.84和15.80 mg/L溶氧下饲养的鱼耗氧率明显增加,15.80 mg/L使鱼的排氨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并且11.84和15.80 mg/L组虹鳟幼鱼在24 h内都具有高的代谢水平。随着溶氧量提高,虹鳟幼鱼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饲料转化率均随之升高,表现出生长指标的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6.
旨在研究氨氮对异育银鲫‘中科3号’的毒理作用,为生产提供可参考的理论依据。采用水生生物毒性方法,在室内静水条件下,开展氨氮对异育银鲫‘中科3号’幼鱼的急性毒性试验,并检测各组幼鱼肝脏组织中过氧化氢酶(CAT)、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和丙二醛(MDA)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异育银鲫‘中科3号’幼鱼经氨氮胁迫后,其24、48、96 h的总氨氮半致死浓度分别为276.51 mg/L、190.62 mg/L和148.62 mg/L,非离子氨半致死浓度分别为2.52 mg/L、1.74 mg/L、和1.36 mg/L;总氨氮安全浓度为14.87 mg/L,非离子氨安全浓度为0.14 mg/L。在氨氮胁迫下肝脏组织中MDA含量上升,比对照组提高了26.20%、18.68%和17.08%;而CAT和T-SOD活性则均显现先激活后抑制的趋势,高浓度、长时间氨氮胁迫对幼鱼肝脏抗氧化酶活性影响较大,导致机体抗氧化能力的减弱。研究结果表明,异育银鲫‘中科3号’对氨氮的耐受性高于青鱼、草鱼、鲢鱼和鲤鱼等其他常见大宗鱼类,但是氨氮急性胁迫破坏了幼鱼肝脏抗氧化系统,长期处于氨氮胁迫下将不利于幼鱼健康生长。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枯草芽孢杆菌、植物乳杆菌及二者等比例混合剂的应用对中华鳖养殖池塘水质及总异养细菌数量的影响.[方法]在试验池塘分别施用1 mg/L枯草芽孢杆菌、1 mg/L植物乳杆菌,枯草芽孢杆菌(0.5 mg/L)和植物乳杆菌(0.5 mg/L)的混合剂,研究其对中华鳖养殖池塘水体的亚硝酸盐含量、氨氮含量、溶解氧含量、pH及总异养细菌数量的影响.[结果]施用这些有益微生物对养殖水体的溶解氧及pH没有明显影响.混合剂对养殖水体的氨氮及亚硝酸盐的去除效果最为明显,氨氮及亚硝酸盐含量分别降低42.37%和45.56%.其次为枯草芽孢杆菌和植物乳杆菌,可使水体中的氨氮及亚硝酸盐含量分别降低34.60%、31.63%和14.54%、15.59%.混合剂、植物乳杆菌、枯草芽孢杆菌添加组和对照组的总异养细菌数量分别为3.02×105、3.09×105、3.13 × 105、3.45 × 105 cfu/ml,各试验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使用混合剂不仅能有效地改良水质,而且水体总异养细菌数量最少.  相似文献   

18.
非离子氨对红鳍东方鲀的急性毒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半静水生物测试法,研究pH值为7.5~7.7,溶氧7 mg/L,盐度32,温度(24.3±2)℃条件下非离子氨对红鳍东方鲀的急性毒性。试验鱼体质量为(8.5±0.5)g。急性试验设定氨氮浓度梯度为0、56.99、64.89、73.84、84.10、95.74、109.00mg/L,对应的非离子氨浓度分别为0、0.95、1.08、1.23、1.40、1.59、1.81 mg/L。结果表明:在急性试验中,氨氮对红鳍东方鲀产生了毒性,暴露24、48、72、96 h LC50分别为97.61、87.22、78.62、72.38 mg/L,安全浓度为7.24 mg/L。非离子氨对红鳍东方鲀的24、48、72、96 h LC50分别为1.62、1.45、1.31、1.20 mg/L,安全浓度为0.12 mg/L。  相似文献   

19.
主养草鱼池塘水质指标的变化规律和氮磷收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以草鱼为主要养殖品种的8个标准池塘中分别投喂两种商品饲料,进行为期283d的养殖试验,饲养期间分10次对养殖池塘水质进行检测,起捕后对生长性能和氮、磷收支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养殖时间的延长,水体中氨氮、硝态氮、悬浮物含量逐渐增大,9月23日时达到最大值,亚硝态氮、总氮含量在11月1日时达到最大值,之后均显著下降,水体总磷含量持续升高,在试验结束时达到最大值。〖JP2〗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总氮、悬浮物和总磷含量在整个养殖期间变化范围分别为0.28~0.92mg/L,0.03~0.13mg/L,0.08~0.75mg/L,2.24~3.92mg/L,29.33~90.67mg/L,0.19~0.63mg/L,养殖结束时含量比养殖前含量分别升高104%~114%,74%~122%,687%~694%,48%~52%,121%~131%和215%~238%。池塘中以鱼体形式产出的氮、磷分别占投入总氮、总磷的354%~37.9%和18.9%~20.2%。  相似文献   

20.
温室池塘高密度循环水养殖系统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索一种经济可行的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模式,设计了一种将温室大棚养殖与水质净化设备以及增氧设备涌浪机等合理搭配的简易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以加州鲈鱼为养殖对象,分析了养殖期间系统水质指标、鱼类生长状况以及系统经济前景。结果表明,经过4个月的养殖,该系统鱼类养殖密度由初始2.12 kg/m3增加到5.86 kg/m3,成活率达到95.1%。水质监测结果表明,养殖期间氨氮、亚硝氮和溶解氧平均浓度分别为(0.66±0.35)mg/L、(0.19±0.089)mg/L和(6.64±0.25)mg/L;水温维持在27.34~28.00℃,pH为6.73~7.34。经济分析表明:每667 m2池塘养殖利润可达17.42万元/年,投资回报期为2.75年,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若选取价格更高的海水鱼类,市场前景更广。该研究表明,温室池塘循环水养殖系统是一种经济可行、高效、节能减排的养殖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