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7 毫秒
1.
<正> 一、两年花生生产概况为了提高花生单位面积产量,近年来在豫东花生集中产区,开展了创千斤摸规律的科学实验活动,连续出现了千亩平均单产超500斤、大面积亩产超700斤和超1000斤的高产地块.1980年7个超700斤的高产地块,平均单产758.1斤,最高单产925.3斤;1981年9个超700斤的高产地块,平均单产809.9斤,最高单产1038.8斤.两年平均单产增长率6.8%.本文就近两年的研究资料,对单产700斤以上的产量因素结构及栽培上的主攻方向加以探讨,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春油菜是我省油菜生产上的新生事物.三年来,在各地通过试验、试种、示范都获得良好的结果.1973年淮阴地区30个示范点300亩春油菜,一般亩产100—200斤,徐州地区睢宁县试种两年,多数亩产100—150斤.1974年初冬油菜遇到严重干冻,不少单位补种了春油菜效果也良好.南京市遵义林场补种2.3亩春油菜,平均亩产166.2斤,而受灾的冬油菜,每亩只收37.3斤.1975年生产示范面积进一扩大,据徐、淮、盐三地区不完全统计,约种春油菜8000亩.盱眙县三河农场春油菜全部采用机直播.该场周王生产队种31亩,平均单产141斤,小刘生产队43亩春油菜,单产107斤,全场共繁殖6503良种15000斤.在试  相似文献   

3.
杂交水稻在我县大东公社南严大队已试种了两年.1977年在中心生产队试种90亩,平均亩产1158.7斤,比常规水稻每亩增产308.7斤,其中40亩高产田,亩产达1386.5斤.1978年在不同劳力、茬口、肥力水平的10个生产队试种646亩,平均亩产1081斤,比常规稻每亩增产309—322斤,其中中心生产队166亩杂交稻平均亩产1208斤.两年试种结果表明,在现有条件下,无论早茬晚茬、肥茬薄茬,杂交稻都比常规稻显著增产.现就高产栽培中的几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正> 广德县卢村水库、黟县东方红水库是我省养鱼单产较高的两座中型水库.卢村水库养鱼水面2,300亩,1975年开始养鱼,鱼产量逐年迅速上升,1981年达到21.4万斤,1982年又上升达23万多斤.东方红水库养鱼水面1,600亩,1970年开始养鱼,自1972年至1982年11年共产鱼129.0万斤,年最高平均亩产93.75斤,1982~1983年鱼产量仍保持在每亩80斤左右的水平.  相似文献   

5.
自1981年开始,我县杂交水稻以种植汕优3号为主.几年来,汕优3号种植面积逐步扩大,栽培技术不断改进,单产连年提高.1981年32.26万亩,平均单产842斤;1982年32.7万亩,平均单产891.5斤;1983年38.4万亩,平均单产达1032斤,分别比1981和1982年单产增190斤和140.5斤.  相似文献   

6.
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通过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红星公社荣井大队前老生产队继三年连跨三大步、总产净增28万斤的持续丰收之后,1975年又迈出了新的跃进步伐.全年粮食总产由上年的38万斤上升到48万斤,净增10万斤,粮食年单产首次突破了千斤关,平均每人生产粮食2385斤.由于粮食生产的大幅度增长,对国家贡献越来越大,1975年可向国家交售粮食20万斤,其中良种16.3万斤;集体经济不断巩固发展,社员生活水平也有了相应提高.  相似文献   

7.
1974年,我所开始探索沿江稻麦两熟地区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几年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1974年1.25亩扬麦1号丰产田,亩产683.2斤.1975年7.27亩小麦,平均亩产968.47斤,其中0.78亩扬麦1号,亩产达1008.1斤.1976年7.086亩小麦,平均亩产1007.6斤,其中1.23亩扬麦1号,亩产达1069斤.1978年6.89亩小麦,平均亩产954.5斤,其中1.9亩扬麦3号,亩产1007.3斤,0.9亩扬麦2号,亩产达1093斤(见表1).通过四年来的实践,我们对小麦高产栽培有如下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8.
1972年以来,我县对棉铃虫采取了综合防治的方法,收到了比过去单一化防治无法比拟的效果.三年平均铃害率由1971年的50%左右压低到3%左右,棉花单产逐年上升,1971年为91斤,1972年为116斤,1973年为123斤,1974年战胜了风、雹、水等自然灾害,亩产仍达到112斤.实践告诉我们,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是植保工作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我院工农兵学员、农场工人和教师,在深入开展教育革命的过程中,坚持“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为了学习贫下中农小麦高产经验,探索淮南地区小麦高产栽培的途径与技术,1972年以来开展了小麦高产研究.四年来,各试验田产量情况如下:1972年3.82亩试验田,平均亩产727.3斤;1973年7.2亩试验田,平均亩产737.4斤.其中有1.04亩,亩产812.0斤;1974年10.75亩试验田,平均亩产777.4斤,其中有4.93亩,亩产超过800斤;今年45.72亩试验田和丰产方,平均亩产829.6斤,其中900斤以上田块6.23亩,平均亩产965.1斤,有一块1.32亩,亩产1073.5斤.通过四年研究,我们对淮南稻麦地区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有以下认识:  相似文献   

10.
1981年,丹阳县吕城公社麦、豆、稻百亩连片中间试验结果,村农2号元麦101.2亩,单产400.5斤;大豆101.2亩,单产174.3斤;南粳35号水稻86.5亩,单产857.5斤,三季相加折粮食年亩产1606.6斤(大豆1斤折稻谷2斤计算),比麦、稻两熟制年亩增产粮食186.6斤,比麦、稻、稻三熟制年亩增产粮食56.6斤.现将豆后稻南粳35号的栽培特性初步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1979年我场11278.5亩三麦,总产7978.8万斤,平均单产707.4斤.总产比超历史的1978年增长49.2%,单产也增加了147斤,增长26.3%.平均每个农业工人一季生产三麦4000斤.1979年三麦大丰收,除气候条件比较有利外,与耕作制度、耕作方法的改革有密切关系.现就这两方面的情况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正> 鲁山县蚕业原种场通过三年来的试验探索,初步获得了放养秋柞蚕的技术,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1978年试养1.35斤卵量的秋柞蚕,收茧1.35万粒,平均斤卵产茧1万粒;1979年试养卵量14斤,平均斤卵产茧8300粒;1980年养蚕卵量12斤,在后期严重干旱情况下,仍然有一些试区斤卵产茧1.08万粒的好收成.试验证明,秋蚕的产茧量、重量、质量都有分别接近或超过春蚕生产的典型.下汤公社下纸房社员余廷兴1980年养秋蚕卵2斤,共收茧2.68万粒,平均斤卵产茧1.34万粒,百粒茧重1.3斤.发展秋柞蚕生产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得到  相似文献   

13.
<正> 为在高产旱粮作物区改变粮食结构,增加经济收入,1976年以来,以井灌区大封公社为基点,对麦茬水稻旱种进行了连续7年的试验、示范工作.初步总结出了麦茬水稻早种的栽培经验.1982年共示范450亩麦茬水稻旱种,平均单产达664斤.其中50亩郑州早粳亩产696.7斤,45亩黎优57,亩产823.1斤.1.5亩地膜覆盖亩产889斤.稻麦两熟,年亩产1500斤以上.从而在旱粮区走出了一条发展水稻生产  相似文献   

14.
<正> 为了探索钾肥对大豆的增产效果,从1977年开始,对大豆进行了一系列的施肥试验.试验表明,大豆增施钾肥,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1977年以每亩施硫铵40斤,过磷酸钙50斤,钾肥20斤,菌肥一管拌种,获得亩产量370.5斤,比对照增产51.8斤.同时对大豆不同生育期体内速效养分进行了营养诊断,其N、P、K比例是O.5-O.7∶1∶2.7-5.  相似文献   

15.
我区1976年试种杂交水稻,经过1977年的多点示范,表现为优势明显,增产显著.1978~1981年,推广面积从100多万亩扩大到200多万亩,亩产连续四年稳定在800斤以上水平.1981年种植236.9万亩,单产847斤,总产20亿斤,单产和总产都达到和超过历史最高水平.在大面积推广杂交中稻的几年中,还涌现了一批高产典型.高邮县1981年种植37.68万亩,单产916斤.该县郭集公社13500亩杂交中稻,单产1006斤.泰兴县永安公社胜利大队,1980、1981连续两年种植700多  相似文献   

16.
我们红旗大队位于骆马湖畔.过去土质瘠薄,易旱易涝,产量低而不稳.一般年份粮食单产只有百把斤,是全县有名的低产队.文化大革命以来,在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指引下,我们深入开展了农业学大寨运动,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和耕作制度的改革,1969年全部实现了“旱改水”.粮食产量从1967年的39万斤提高到51万斤,全年平均亩产从176斤提高到373斤,但水稻平均单产一直徘徊在300斤左右.为了提高水稻产量,我们在广开肥源,大养、大积、大造自然肥料  相似文献   

17.
1973年以中棉所7号为母本,徐州142为父本,进行品种间杂交.1976年自杂种三代选株,1979年育成.1982年3月经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合格,命名为徐棉6号.一、产量表现经多点鉴定,1979年7个试点平均亩产皮棉137.2斤,较对照徐州142每亩增收皮棉18.7斤,增产15.8%.1980年6个试点平均亩产皮棉205.1斤,较对照鲁棉1号原种每亩增收皮棉15斤,增产8.9%.1980年首次参加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全省12个试点全部增产,平均亩产皮棉123.9斤,较对  相似文献   

18.
1978~1980年,我们在太湖地区农业现代化综合科学实验基点吴县越溪一大队进行了三麦机械化栽培试验.实践结果证明,不仅能高产稳产,而且能提高经济效益.1979年915亩三麦平均亩产753斤,比上年增产129斤.1980年三麦生产遇到多种灾害,单产仍然超过大丰收的1979年,亩产达到764斤.100亩小麦机械化高产栽培试验方,亩产848.5斤,其中1.95亩“宁7317”小麦,亩产达到1042.9斤.百亩试验方与人工操作相比,每生产1斤麦子,减少工本费0.04元,降低30%;每工时生产麦子6.18斤,为手工操作的2.75倍.  相似文献   

19.
<正> 1980年新乡县棉田春播单作面积7万亩,棉麦套作6万亩,麦垄点播和麦茬棉2万亩,合计15万亩,平均亩产皮棉196,5斤,还收小麦170多斤.1980年全县向国家交售皮棉2867.4万斤,平均每个棉农贡献95.6斤,比1979年人均贡献45.3斤增加一倍多.棉花总产、亩产、人均贡献都是历史上的最高水平.获得大面积丰产的原因,除适宜的气候条件外,还狠抓了以下几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0.
<正> 我省常年棉田面积900至1千万亩,约占全国棉田面积的八分之一,总产量占全国第三位.但总的来看,单产不高,与全国平均单产相比,有27年低于全国平均单产,一年持平,只有两年略高于全国平均数2-3斤.各地单产也很不平衡,以1980年为例,高产地区单产140斤,低产地区29斤,相差一百多斤;高产县256斤,低产县15斤;公社间相差更为悬殊,高产公社276.5斤,低产公社只有10斤.这些都说明我省棉花的增产潜力很大.现就如何挖掘我省棉花增产潜力,迅速提高棉花产量,充分发挥我省棉花优势的几个关键问题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