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要求“树立大食物观”,为我国农业发展转型指明了新的方向,为构建新时代国家粮食安全体系开辟了新的战略路径。我们要深刻认识大食物观的重大意义,准确把握大食物观的科学内涵,切实为大食物观的践行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大食物观的历史背景理解大食物观,需要思考习近平总书记为什么在这个时点提出这一重大命题。  相似文献   

2.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树立大食物观,发展设施农业,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其中,着重强调“发展设施农业”,并首次明确提出要“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这是党中央对贯彻落实大食物观提出的新要求,是将大食物观从发展思想、行动原则,转化为具体的发展战略、行动方案。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上,强调大食物观,体现了党中央坚持人民至上、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初心,更体现了以食物保供打牢农业强国根基、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决心。  相似文献   

3.
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能够稳定和扩大食物供给,满足人们多样化食物需求的要求,促进农业食物系统转型。本文运用大食物观的思路,通过对相关政策、文献和数据的系统梳理,分析我国在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上的主要做法,探讨其不足,提出未来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的对策建议。研究表明,我国在提高国内粮食产量、保障重要农产品的供给、参与农产品国际贸易、树立大农业观和大食物观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同时也存在农产品供给与消费需求不匹配、食物消费多元化不足、国内农产品生产区域布局不平衡、国外农产品进口过度集中、农产品加工多样化程度不高等制约多元化食物供给的障碍。为了更好地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应以大食物观来统筹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丰富优化食物生产和消费结构,拓宽扩大食物来源,合理布局农产品生产区域,拓宽农业食物系统全产业链,统筹利用好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相似文献   

4.
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能够稳定和扩大食物供给,满足人们多样化食物需求的要求,促进农业食物系统转型。本文运用大食物观的思路,通过对相关政策、文献和数据的系统梳理,分析我国在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上的主要做法,探讨其不足,提出未来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的对策建议。研究表明,我国在提高国内粮食产量、保障重要农产品的供给、参与农产品国际贸易、树立大农业观和大食物观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同时也存在农产品供给与消费需求不匹配、食物消费多元化不足、国内农产品生产区域布局不平衡、国外农产品进口过度集中、农产品加工多样化程度不高等制约多元化食物供给的障碍。为了更好地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应以大食物观来统筹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丰富优化食物生产和消费结构,拓宽扩大食物来源,合理布局农产品生产区域,拓宽农业食物系统全产业链,统筹利用好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相似文献   

5.
大食物观要求把牢粮食安全的主动权,以可持续发展为本质要求,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进入新发展阶段,人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食物消费结构转型升级,对保障粮食安全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然而,当前我国面临资源约束加剧、供需数量与质量等结构性矛盾突出、国际环境复杂多变等一系列挑战,端稳端牢中国饭碗、中国人的饭碗主要装中国粮面临诸多考验,树立大食物观具有强大的时代必要性和紧迫性。要以保障粮食安全为基础,强化农业科技创新,着力推进人才培养,为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提供要素支撑。要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引导居民调整膳食结构,优化农业支持政策,促进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探讨了大食物观对农业科学创新的指导意义,分析了当前农业科学创新面临的困境和机遇,提出了以大食物观为引领的农业科学创新的思路和策略。论文认为,大食物观是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方向,希望农业科学创新从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出发,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丰富食物品种,保障各类食物有效供给。论文在大食物观的指导下,分析了当前农业科学创新所面临的困境,包括基础数据少、农业生产与科技脱节、农业人才层次不均衡、农业物流体系革新慢、学科间科研水平不一等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设计了加强基因与表型研究、建立智慧农业平台、培养复合型人才、优化农产品流通渠道、促进跨学科交流合作等对策。进而根据把握粮食安全的主动权的需要,提出了鼓励农业种质原始创新、发展设施农业和智慧农业、发展生物科技和生物产业、促进农业供给体系结构优化、高质高效发展等农业科学创新的具体举措。大食物观指导下的农业科学创新,将成为未来农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为粮食安全和国民健康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7.
<正>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坚持人民至上,从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元化的食物消费需求出发,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要求“树立大食物观”“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大食物观为粮食安全赋予了新的内涵,对农业食物系统(以下简称“农食系统”)转型提出了新的要求。树立大食物观已经成为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  相似文献   

8.
种业振兴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推进中国种业振兴以确保粮食安全,必须坚持大国土观与大食物观,在动态发展格局下解决种业的“卡脖子”问题,在协同发展思路下重视种业振兴的必要匹配条件,在国际竞争与合作视野下拓展种业振兴的发展空间。本文从粮食安全决定因素及其优先序的角度揭示了种业振兴的基础性、关键性与决定性作用;在此基础上,回顾中国种业发展的历程,厘清了种业振兴与粮食安全的关系;在新的粮食安全格局下,解析大食物观下种业振兴的内涵与面临的挑战,对未来中国种业振兴的健康良序发展进行展望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为深刻理解大食物观理念,保障浙江省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本文梳理了国际上食物安全概念演变,对美国、德国、日本、韩国近60年来的食物消费趋势进行了归纳分析,对习近平总书记各时期关于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重要论述进行了整理解读,对我国和浙江省30年来的食物消费数据进行了收集分析,提出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基础上,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优化产业布局,稳定蔬菜、水产品、水果等农产品产能,加大禽肉蛋奶等缺口较大的农产品供给力度等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正>2023年6月26日,2023中国(南丰)龟鳖产业发展大会在江西省南丰县开幕。国务院参事、农业农村部原副部长于康震在致辞中说道,高质量发展龟鳖产业,因地制宜做大做强土特产,既是践行大食物观、推动食物供给向多元化转变,把牢我国食物安全主动权的生动体现,又是丰富国民菜篮子产品、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富裕一方农民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南丰县加快推进“五十亿龟鳖产业”高质量发展目标,在稳定以中华鳖亲本养殖为主的基础上,持续强化科技赋能龟鳖产业,  相似文献   

11.
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的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时提出,要树立大食物观,从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出发,掌握人民群众食物结构变化趋势,在确保粮食供给的同时,保障肉类、蔬菜、水果、水产品等各类食物有效供给,缺了哪样也不行.这一重要论断提示我们,审视粮食安全的视角要从粮食安全向食物安...  相似文献   

12.
<正>国务院办公厅2月10日正式发布《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14—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这是继《九十年代中国食物结构改革与发展纲要》、《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01-2010年)》之后,我国制定的第三部关于食物与营养发展的纲领性文件。《纲要》立足保障食物有效供给,优化食物结构,强化居民营养改善,绘制出至2020年我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的新蓝图。  相似文献   

13.
《农业展望》2008,4(8):25-25
食物发展与居民营养健康问题事关社会经济发展全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局.一直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现阶段,我国正处于和谐社会构建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十分重要的关键时期,今后较长一段时期我国食物生产、消费与营养健康如何协调发展,食物结构如何优化布局,食物产业的发展方向如何选择与政策引导等重大问题,关系到科学发展观的全面贯彻落实,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可能影响2020年全面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建设进程和成效。  相似文献   

14.
<正>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农业装备是“国之重器”,关乎国家粮食安全、乡村振兴和农业强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智能化,给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贯彻大食物观,推进种业振兴,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建设农业强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对农业装备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迫切需要加大力度推进原创性引领性重大农业装备攻关,实现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助力中国式现代化。  相似文献   

15.
随着“四化”同步推进,我国食物生产能力逐步提升,居民食物与营养结构正处于重要转型升级期。从食物生产和营养供给、居民消费和膳食质量评价、消费引导与营养援助三方面系统分析了国内外食物与营养发展现状,深入剖析了国内食物与营养发展中面临的制约因素,并对“十三五”我国食物与营养发展趋势做出了判断。同时立足于我国国情,围绕“产品供求平衡、居民膳食均衡”两大目标,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提出了“十三五”期间加快食物与营养科技创新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6.
浙江省是个经济强省,其中畜牧业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保障食物安全、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农业现代化中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作用。“十五”期间,全省畜牧业快速发展,生产结构和优势区域布局初步优化,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现代畜牧大产业格局初步形成,主要表现为:畜牧业快速发展,成为保障城乡居民食物供应的支柱产业;优势特色畜产品区域初步形成,生产结构不断优化;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我国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食物供需基本平衡,食品安全状况总体稳定向好,居民营养健康状况明显改善,食物与营养发展成效显著。但是,我国食物生产还不能适应营养需求,居民营养不足与过剩并存,营养与健康知识缺乏,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为保障食物有效供给,优化食物结构,强化居民营养改善,特制定本纲要。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  相似文献   

18.
<正>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14-2020年)》。《纲要》指出,我国要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纲要》同时明确了食物消费量目标,到2020年,全国人均全年口粮消费135公斤、肉类29公斤、水果60公斤。明确肉蛋奶消费量《纲要》提出了我国食物生产量发展,我国将在未来6年内,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全面提升食物质量,优化品种结构,稳步增强食物供给能力。到  相似文献   

19.
<正>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报告“坚持系统观念”“树立大食物观”等要求,聚焦我国农业领域高质量发展需要,深化种业专项集群式管理模式,加强项目与项目间、专项与专项间、研发计划与其他计划及平台基地间、研发与企业用户间、农口与非农口间的开放合作、协同联动等融合创新,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和跨领域跨学科协作创新,实现不同专项统筹协调资源共享、成果对接、  相似文献   

20.
<正>耕地数量、质量和健康是支撑国家粮食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的基石。目前,我国耕地建设以“保数量”和“提质量”为主,要全面实现二十大提出的保障粮食安全和绿色低碳发展战略,必须全面管理耕地的环境质量、生物多样性和生态服务功能,开展健康耕地建设。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会议精神,夯实保障粮食安全的耕地基础,推进绿色发展,建议将现行的耕地质量提升行动上升为健康耕地建设行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