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在养蚕生产过程中,促进蚕儿生长发育整齐一致至关重要。本文立足生产实际,总结了一些促进蚕儿生长发育整齐的技术措施,包括催青、收蚁、给桑、眠起处理等方面内容,以期为养蚕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在小蚕饲养中,小蚕发育快、个体小,容易拉平个体差异,因此,适时正确处理眠起,成了养蚕的关键环节。掌握日眠处理技术,是保温保湿保鲜养好小蚕的中心工作。……  相似文献   

3.
桑蚕微粒子病是一种慢性病.还是一种可由母体经卵传到下一代的病害。我国有的养蚕重点省份.曾因该病的发生而导致蚕业生产遭到重大损失.因此对该病不可掉以轻心。蚕、蛹、蛾、卵都会遭到微粒子病原的侵染而表现出特有的病症。病蚕体躯瘦小.发育缓慢。经卵传染的蚁蚕.重的一龄中死亡.轻的可活至二、三龄。蚁蚕期感染的.出现迟眠蚕和不眠蚕。大蚕期病蚕表现出体壁发皱、体呈锈色.有的体壁上出现黑褐色病斑.还有的呈半蜕皮和不蜕皮蚕。病蚕不结茧或仅吐少量丝.做个薄皮茧。病蛹表皮无光泽.环节松弛.脂肪上有黑褐色渣点。不羽化或羽化较迟。病蛾翅膀不伸展成拳翅.鳞毛不丰满.蛾肚松弛.卵少且小。病卵孵化率低.孵化不齐.孵化的蚁蚕常在小蚕期死亡。  相似文献   

4.
刘太荣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0):2177-2178
概括了做好宣传,建立和完善岗位责任制,做好养蚕前的彻底消毒,搞好补催青,加强饲养管理,搞好蚕体蚕座消毒,保温保湿,做好眠起处理,公平分蚕是保证小蚕共育圆满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蚕儿大眠后,经过7~10天的食桑发育到一定程度就开始吐丝结茧,这时的蚕儿叫做熟蚕.把熟蚕放到簇上使它营茧,这种操作叫做上簇上簇是养蚕生产中最后一个阶段,也是丰产丰收的重要一环.这个环节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蚕茧产量和质量的好坏.因此,上簇技术就是针对这一过程提出的技术和要求,下面就整个技术环节作一个简单的阐述.  相似文献   

6.
歙县是蚕桑产业大县,本文结合歙县小蚕养殖实际,从养蚕前的准备、蚕种领取、补催青、收蚁、眠起等方面阐述小蚕共育配套技术及其推广,以供养蚕户参考,提升养蚕水平。  相似文献   

7.
万飞 《湖南农业》2005,(5):20-20
根据湖南省气候特点,农村一年一般可养5季蚕,春蚕一般在5月初开始饲养。现行的家蚕品种通常都是4眠5龄。在养蚕生产上我们把1龄~3龄蚕叫做小蚕。4龄~5龄蚕叫做大蚕。根据大蚕和小蚕在春季的不同生理特点和习性,我们应采取不同饲养方式。同时,还要考虑降低养蚕生产成本,提高劳  相似文献   

8.
夏、秋季由于高温高湿,养蚕难度较大,尤其蚕室、蚕具的重复使用,病原多,致病力强,加之桑叶质量差,蚕农采叶给桑不合理、蚕儿眠起处理不当等因素影响,导致出现蚕茧产量低、品质差等问题。针对气候与养蚕存在的实际问题,从蚕桑消毒、良桑饱食、适时眠起以及气象条件方面进行了研究,以为武乡县蚕桑业健康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郑健 《当代农业》2001,(7):18-18
在高温闷热的环境中养蚕,蚕容易发生中肠型脓病和病毒性软化病。这两种蚕病发病规律相似,一批蚕种往往同时发生,蚕农把它们统称为“白口病”。蚕患病后群体大小不一。眠起不齐,发育缓慢,个体瘦小,食桑量减少,行动不活泼,粪便变形并有粘液。  相似文献   

10.
试验利用4种桑树品种,在稚蚕期和壮蚕期进行养蚕,对稚蚕就眠率和壮蚕4龄起蚕结茧率、死笼率、茧质成绩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桑品种叶质优良的顺序为荷叶白>安选3号>裂叶岩桑>全叶葫芦桑;安选3号、裂叶岩桑可以用来饲养小蚕和大蚕,养蚕成绩与荷叶白基本一致;全叶葫芦桑的养蚕成绩较差,只能作为养蚕缺叶时的临时替代品。  相似文献   

11.
不良气候对蚕桑生产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不良气候对蚕桑生产的影响,从加强桑园管理和及时进行桑园病虫害防治、全面彻底做好养蚕消毒工作、加强小蚕和大蚕的饲养管理、灵活进行栽桑养蚕生产处理等方面提出应对措施,以期为蚕桑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蚕种的发领与补催青是养蚕生产的前奏,其技术环节处理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蚁蚕的孵化齐一与否,关系到蚕体的强健与否,也关系到蚕的好养与否,注重发领种和补催青工作,为养蚕生产打下良好的基础,才能达到好养、优质、高产的养蚕目的。  相似文献   

13.
蚕种的发领与补催青是养蚕生产的前奏,其技术环节处理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蚁蚕的孵化齐-与否,关系到蚕体的强健与否,也关系到蚕的好养与否,注重发领种和补催青工作,为养蚕生产打下良好的基础,才能达到好养、优质、高产的养蚕目的.  相似文献   

14.
6.核型多角体病蚕的病症表现如何? 核型多角体病蚕又称脓病蚕,典型病症表现为体色乳白、体躯肿胀、狂燥爬行,体壁易破.流出乳白色的脓汁而死。因发病时期的不同还表现出不同的病症。①不眠蚕。在各龄蚕的催眠期间,病蚕体壁紧张发亮,体色乳白.不食桑叶,爬行不止,久久不眠,最后流脓而死。②起节蚕。在各龄的起蚕期发病.病蚕的节间膜肿起,并向后部环节套叠。蚕。4~5龄期易发生此病.节间膜和各  相似文献   

15.
养蚕过程中,会有成熟蚕不结茧的现象发生,给养蚕生产带来一定损失.  相似文献   

16.
<正>蚕4眠起生长发育经过8~9d将上蔟结茧,上蔟结茧是养蚕的最后一个阶段,也是保证蚕茧优质高产最关键的一个环节,上蔟方法得当,技术处理合理,蚕结茧率高,质量好,蚕茧均匀、洁白,上车率高。要保证蚕茧质量,提高结茧率,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技术工作:1掌握适熟蚕上蔟的标准5龄蚕食桑经过8~9d,食欲逐渐减退,停止食桑,躯体缩短,排出绿色软粪,胸部透明,爬向蚕箔  相似文献   

17.
马积彪  李健男 《新农业》2004,(10):47-47
眠起不齐时要把眠蚕和青蚕分开,方法是在蚕就眠后.1~3龄8~12小时.4龄不超过15小时加提青网.将网上青蚕提起适当拼匾后放在蚕架上层温度较高处饲育。  相似文献   

18.
养蚕环境与蚕病防治情况的调查与分析——以宜州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萍  安慧 《广东农业科学》2011,38(1):141-143
以宜州为例,分别选择科技力量较高、中等、较低的3个乡镇,进行了养蚕环境与蚕病防治情况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3个乡镇在桑园管理、蚕沙处理、技术指导方面有显著差异;在养蚕规模、蚕病防治技术方面无显著差异;在消毒环节,部分项目有显著差异.整体来看,宜州市的养蚕环境及蚕病防治情况并不理想.  相似文献   

19.
研究表明,在柞蚕3龄起添食咪唑类化合物GD,可使四眠蚕诱变为三眠蚕.三眠蚕全龄经过缩短8~9d,其茧丝纤度为4.157D,比对照四眠蚕细1.522D,获得了细纤度柞蚕丝。三眠蚕的产卵量为对照的43.8%,但其产出卵率明显提高.三眠蚕的后代仍为四眠五龄,对其产量、质量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20.
福尔马林液配焦糠防治蚕血液型脓病效果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液型脓病多见于蚕3龄后,特别是在5龄中期至上蔟前后发生较多。蚕感染该病后会给养蚕生产带来很大的损失。我乡从1992年起,连续8年试验使用福尔马林配焦糠进行蚕体、蚕座消毒防治蚕血液型脓病,效果较好。主要操作方法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