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对火黄鱼内耳的形态、听神经分枝及听斑的分布进行一系列的观察研究,探讨矢耳石腹面之蝌蚪形“印迹”的由来及其与听神经后枝在球囊腹面分别构成的前、中、后三个听斑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大黄色内耳的形态、听神经分枝及听斑的分布进行一系列的观察研究,探讨矢耳石腹面之蝌蚪形“印迹”的由来及其与听神经后枝在球囊腹面分别构成的前、中、后三个听斑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成虫长卵圆形,体长3.5~4.0毫米。头、胸红褐色,触角灰褐色。鞘翅基半部黑色,上有2个淡黄色斑,斑前方缺刻较小,鞘翅端半部黄色。胸部腹面黑色,腹部腹面黄褐色,体毛灰白色。幼虫体长6~9毫米,黄白色,前胸背板骨化色深,腹面末端有铲形骨化板。  相似文献   

4.
笔者在镜检新疆蜘蛛标本时,在博湖县林带扬树上发现一种逍遥蛛,经鉴定为我国新纪录,今报道如下: 阿拉逍遥蛛Philodromus alascensis Keyserling,1884(图1—3) Philodromu8 alascensis Dondale & Redner,1975:379—383,figs.30—40. 雌蛛长5.9—7.4毫米。背甲中部黄白色,两侧褐色。两眼列均后凹,各眼大小相仿,中眼域宽大于长,后大于前边。胸板黄橙色,有褐色细点。步足细长,黄橙色,有褐色斑纹。步足上多刺。后跗节后半段腹面及跗节的腹面均有毛丛。腹部椭圆形,背面白色,在两倒部有褐色斜纹,有时可见褐色的心脏斑,腹面白色,外雌器为一倒心形凹坑,边缘绿褐色,后  相似文献   

5.
在活体解剖三斑圆雀鲷的基础上,系统描述了其外部形态特征和内部构造。三斑圆雀鲷鱼体侧扁,体被栉鳞;头小眼大,侧线不连续;背鳍、臀鳍、尾鳍基部具有鳞鞘;鱼体呈褐色到黑色,具有3个白点;背鳍硬棘12支,臀鳍具硬棘,尾鳍形;胃发达呈圆形;具有3根粗大的幽门盲囊;雌雄异体,生殖腺紧贴于膘的腹面。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乙状窦后锁孔入路切除听神经瘤的手术操作技术。方法:15例听神经瘤采用单侧枕下乳突后“J”形皮肤切口.环钻骨瓣成形,显微镜下手术切除听神经瘤。结果:肿瘤全切除12例.次全切除3例。面神经解剖保留13例,2例术中断裂。术后无颅内感染、颅内血肿、皮下积液、脑脊液漏并发症。结论:乙状窦后锁孔入路是切除听神经瘤的一种有效、安全、便捷的微创手术入路。  相似文献   

7.
巨大听神经瘤是指肿瘤直径≥40mm的听神经瘤[1],手术完全切除肿瘤是神经外科的难点,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亦是手术成败的关键.我科自1990年1月至2001年3月共收治巨大听神经瘤22例,现将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听神经瘤是起源于第Ⅷ对颅神经的肿瘤,发病率约占颅内肿瘤的8%~10%。听神经瘤属于良性肿瘤,发展缓慢,病程长,生长过程中可对周围神经结构产生一系列的影响,出现面听神经、三叉神经、后组颅神经及小脑、脑于功能障碍,肿瘤较大时可致脑脊液循环受阻而致颅内压升高。手术切除是目前最理想的治疗方法。围手术期的病情观察及护理,对手术效果和愈后至关重要,1999年1月-2004年1月我科共手术治疗听神经瘤42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2016年在澜沧江景洪段采集到1尾沙鳅科(Botiidae)鱼类,鉴定为尾斑安彦鳅[Yasuhikotakia caudipunctata (TakiDoi, 1995)],为国内首次记录。该鳅主要特征为:身体侧扁,体高较高;下唇腹面中央具1对大圆突,圆突间形成下唇中央缺刻,每个圆突顶端各具1对小乳突;背鳍分支鳍条为8;背鳍后具马鞍形条斑,尾柄具一褐色的模糊大斑块,尾鳍上均匀分布有黑褐色小斑点。凭证标本保存于云南省渔业科学研究院。  相似文献   

10.
菜博士信箱     
葱类叶枯病是什么样的病 问:我种的大葱经常会发生一些病害,听别人说是叶枯病,请问叶枯病有些什么症状,如何防治?山东省历城县 章平文 答:葱类叶枯病主要症状为多从叶尖开始发病,病斑呈白色圆形斑点。扩大后,颜色变深呈灰黄色至灰褐色,形状不整,大小不一,有时遍及整个叶片。病斑上密生黑色霉状物。霉状物飞散后,病斑呈灰色或浅黄色,以后病斑上产生小黑点。严重时,叶片卷曲、枯死。 该病为真菌病害。病菌随病株残体在土壤中越冬。翌年借气流传播。常伴随霜霉、紫斑病同时发生。 防治方法:①及时清除田间病株残体,深埋或烧埋,减少病源…  相似文献   

11.
东方次睾吸虫体被两种电镜观察:口吸盘有纤毛圆丘型乳突。背面和腹面前3/5体表有鱼鳞状簇生棘,前端密集,后端稀疏;皮层薄,突起小,无分泌腔、管、孔,皮层下有皮层细胞。腹面后2/5体表无棘,皮层厚,突起大,有分泌腔、管、孔,皮层下有分泌细胞。  相似文献   

12.
听神经瘤是起源于第Ⅷ对颅神经的肿瘤,发病率约占颅内肿瘤的8%~10%。听神经瘤属于良性肿瘤,发展缓慢,病程长,生长过程中可对周围神经结构产生一系列的影响,出现面听神经、三叉神经、后组颅神经及小脑、脑干功能障碍,肿瘤较大时可致脑脊液循环受阻而致颅内压升高[1],手术切除是目前最理想的治疗方法。围手术期的病情观察及护理,对手术效果和愈后至关重要,1999年1月~2004年1月我科共手术治疗听神经瘤42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42例中男27例,女15例,年龄32~60岁,平均40·6岁。病程1月~8年,平均1·8年。临床表现为耳鸣及听力减退28…  相似文献   

13.
采用常规组织切片方法研究了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吻部腹面4条须部味蕾早期发育过程。结果表明,15日龄出现发育完善的味蕾;随其生长,味蕾数目、高度及宽度均不断增加;40日龄后增长幅度变缓;50日龄时须部味蕾数量较多,集中在须部不靠近吻部腹面的一侧,这与其食性和摄食方式有关。  相似文献   

14.
蝎子草属3种植物叶腹面的微形态 电镜扫描结果显示;3种植物叶腹面钟乳体和螯毛在形态及数量上差异明显,可以作为种的划分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无电生理监测下听神经鞘瘤显微手术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无电生理监测下作听神经鞘瘤显微手术的4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2例面神经解剖学全部保留,11例部分保留,6例无保留。3例小脑肿胀和1例后颅窝血肿。结果仅4例面神经无保留者面瘫无改善;3例小脑肿胀者,1例死亡,1例放弃治疗,1例遗留有较严重的面瘫及后组颅神经受损症状;1例后颅窝血肿者长期昏迷,出院后死亡。结论显微手术切除听神经鞘瘤,可以获得很好的肿瘤全切除、面神经及小脑保护。  相似文献   

16.
一、形态特征 稻水象甲属鞘翅目象甲科,又名稻水象、稻根象。成虫体长2.6~3.8毫米,体壁褐色,背部呈暗褐色斑纹。喙端部和腹面、触角沟两侧、头和前胸背板基部、眼四周、前中后三对足基节基部、腹部三四节腹面及腹部末端被覆黄色圆形鳞片。喙和前胸背板约等长,有些弯曲,近扁圆筒形。老熟幼虫体长约10毫米,白色,无足,头部褐色,体态呈新月形。  相似文献   

17.
蝮蛇又名土公蛇,是我国各地均有分布的一种小型毒蛇,它除食用外,还有很高的医药价值。蝮蛇种源易得,养殖方法不难,是值得大力开发的一项新型养殖业。一、主要习性蝮蛇体长60-70cm,头略呈三角形。背面灰褐到褐色,头背有一深色"∧"形斑,腹面灰白到灰褐色,杂有黑斑。平时行动迟缓,当受到惊扰时体变扁平,尾尖颤动。常栖息于平原、丘陵、低山区或田野溪沟的乱石堆上或草丛中,弯曲成盘状或波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了对新疆帕米尔地区6种真藓科植物进行解剖学研究。[方法]应用石蜡切片和电镜扫描技术,对6种真藓科植物茎、叶的微结构进行了较详细地观察和分析。[结果]垂蒴真藓茎横切面的边缘平整,细胞排列整齐;叶细胞角质层厚,表面较粗糙,有细小的颗粒状和鳞片状附属物分布。灰黄真藓茎表皮细胞强烈凹陷,茎横切面边缘不整齐,细胞镶嵌排列;叶背、腹面相邻细胞的细胞壁呈"菌褶状",细胞表面较光滑。宽叶真藓茎横切面五角形;叶片背卷,多数叶细胞中内含物浓厚,叶背、腹面细胞壁呈规则"网格状",叶背面有细小的附属物零星分布,角质层皱折不多;叶腹面细胞表面较光滑。紫色真藓茎横切面不规则多边形;叶背、腹面细胞壁上零星分布着一些不规则的附属物,背面细胞排列呈不规则"网格状",腹面细胞排列呈整齐的"竹节状"。拟三列真藓茎内皮部具体积大的薄壁细胞,中轴分化明显;叶背、腹面细胞壁凹陷相对浅些,3~5个单疣或分叉疣分布于凹陷的细胞壁上,疣上有条状纹饰。湿地真藓茎细胞壁薄,均有角隅加厚现象,叶边内卷,叶背、腹面细胞壁呈挤压状不规则排列,角质层纹饰细小,数量较多。[结论]6种真藓科植物的茎、叶的微结构均存在一定的差异,具有重要的分类学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不同样品制备方法对茶树叶片扫描电镜观察的影响,选用3个茶树品种的老叶和嫩叶,分别用烘箱干燥法、硅胶干燥法和真空冷冻干燥法进行处理。对茶树老叶的扫描电镜观察中发现,烘箱干燥法和真空冷冻干燥法处理后的样品背腹面的微形态特征均保存完好,硅胶干燥法处理后部分样品气孔密度异常;在对茶树嫩叶的观察中发现,采用烘箱干燥法和硅胶干燥法处理后的样品背、腹面均发生严重的皱缩,气孔密度增加,而采用真空冷冻干燥法处理后的样品微形态特征自然,能表现出真实的叶表微形态特征。因此,在茶树品种微形态学等相关研究中,对于老叶研究材料,建议采用烘箱干燥法进行扫描电镜样品制备;对于嫩叶研究材料,建议采用真空冷冻干燥法进行扫描电镜样品制备。  相似文献   

20.
1.斑枯病症状及发病条件 1.1 症状:本病主要危害叶片,其次是叶柄、茎部等.叶片受害时先出现淡褐色油浸状小斑点,后逐渐扩大.扩大后的病斑表现出两种类型:一种是小型斑,即病斑较小,直径2~3mm,边缘黄褐色,中间为黄白色,病斑外部常有一圈黄色晕环.病斑上散生许多小黑点(即分生孢子器1.另一种是大斑型,病斑较大,直径可达3~10mm,病斑颜色较小斑型深,中间呈灰褐色,边缘红褐色,多没有黄色晕圈,病斑上小黑点也比较少.叶柄、茎上发病时,病斑为长圆形,灰褐色,稍凹陷,其上密生小黑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