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间混作效果定量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间混作是耕作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生产中广泛应用的种植模式。在剖析间混作土地当量比的基础上,本文针对间混作群体的特点,对间混作效果定量评价的理论与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间混作当量的概念、计算公式,对其应用范围及内涵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不同种植方式土地利用效率的定量评价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目的】针对目前土地当量比在间作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土地当量比概念的实质是评价不同种植方式的土地利用效率。【方法】采用理论分析与田间试验结果相结合的方法。【结果】在研究土地当量比内涵的基础上,结合实例进一步就应用土地当量比评价复种套作、间混作及轮作等不同种植方式的土地利用效率进行了深入探讨,明确了土地当量比是评价不同种植方式土地利用效率的客观指标。【结论】复种套作、间混作及轮作的土地当量比分别为1.68、1.38和1.21,三种不同的种植方式土地利用效率较单作分别提高68%、38%和21%。  相似文献   

3.
董云松 《吉林农业》2013,(3):270-270
人类自进入农耕时代,开始以成片地种植作物进行生产。作物生产的目的,在于大面积丰收。因此,从生产角度来说,最有实际意义的不是作物的单株,而是单位土地面积上所有单株的总和,也就是作物群体。群体各层之间存在着有机的联系,不论在作物体内或体外都有物质转运与相互影响。群体常在发生发展之中,不同生育时期,各层的结构和关系也不相同,对环境条件的反映也不同。农业生产的任务就在于作物群体发展的各个时期,调节群体中个体间以及群体各个层次之间的关系,使之协调发展,达到优良的群体生产结构。群体的生产结构不同,其物质生产力也有差别。  相似文献   

4.
基于GIS的县域不同作物土地综合生产力评价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根据曲周的农业生产情况,以地理信息系统为平台,通过相关性和回归分析,筛选和确定影响不同作物产量的评价指标,并对筛选的指标进行量化分级和指标权重的量化,对影响与制约土地生产力的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进行综合评价。通过土地评价及其分析得出:(1)同一因素对不同作物有不同的影响;(2)同一地块对不同作物生产力综合评价等级不尽相同;(3)按照土地适宜性、各类土地利用特点以及区位、经济因素,进行作物种植分区。  相似文献   

5.
土地当量比是耕作学重要概念,目前仅在间混作中初步应用,且不同教材看法不一。本文在分析间混作土地当量比应用现状的基础上,揭示了土地当归比的实质,对不同复处方式土地当量比的定义,计算公式及其进行了阐述,对土地当量比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甘肃沿黄灌区马铃薯/大豆套作效应分析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应用土地当量比、产量当量、产值当量等不同量化指标,对甘肃沿黄灌区马铃薯套作大豆产出效果进行分析,通过测定薯豆套作复合群体光合参数、土壤养分、微生物数量及作物品质及调查间套作系统中杂草生长状况等,研究马铃薯间套作大豆的生理效应及微生态效益。结果表明,马铃薯套作大豆的模式(薯/豆)显著提高了日照利用率、≥10℃温度利用率、绿色期降水利用率及地面覆盖期利用率,可提高土地复种指数及土地利用率,具有良好的产出效果,单位面积产量间作当量比、产值间作当量比分别为1.53和1.49。由于马铃薯对氮素和钾素吸收量大,而大豆对磷素比较敏感,马铃薯/大豆套作模式具有很强的养分吸收互补特性,可显著提高作物对养分资源的高效利用,降低化肥施用量。马铃薯/大豆连续套作可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促进土壤微生物活性和酶活性,有效改善土壤微生物结构,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马铃薯连作障碍;还能降低马铃薯淀粉含量,极显著降低还原糖的含量,提高商品薯率、维生素C和蛋白质含量。马铃薯套作大豆栽培模式实现了土地、劳动力、土壤养分和水热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集约化利用,具有提高土地产出量及可持续利用性的优势,同时能适应机械化作业,显著提高生产效率,适宜在西北沿黄灌区大面积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7.
土地当量比和复种指数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地当量比是耕作学中的重要概念,目前仅在间混作中初步应用,且不同教材看法不一。本文在分析间混作土地当量比应用现状的基础上,揭示了土地当量比的实质,对不同复种方式土地当量比的定义、计算公式及其应用进行了阐述,对土地当量比的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为评价作物生产的生态经济适宜性,提出了生态容量潜势和市场容量潜势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建立了适用于不同作物-地区组合的、各指标阈值具有动态性的生态经济适宜性评价指标阈值体系,构建了单生态经济指标适宜性指数及反映最小因子定律的综合生态经济适宜性指数、表现作物生产现状的表观生态经济适宜性指数和地区综合表观生态经济适宜性指数的计算方法。选取江苏12个典型县进行实例分析,得到77组作物-地区生态经济适宜性指数和表观生态经济适宜性指数。经比较分析,评价结果可用于作物在各决策区间进行生产安排优先顺序的指导依据,评价方法可用于不同作物一地区组合的生态经济适宜性评价。  相似文献   

9.
麦类作物分层施肥沟播套种技术适用于半干旱农区的农业生产,可以显著提高土地当量值,增加种植业收入。  相似文献   

10.
同种作物不同品种混作由于表现出比单作在产量及其稳定性、抗病性、品质等方面的优势而受到广泛关注,在国内外已做了大量研究,其中尤以对麦类作物研究较多。回顾了麦类作物不同品种混作的研究成果,评述了麦类作物不同品种混合群体的生产性能,并对产生各种效应的机理进行了总结,最后对麦类作物混作的应用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大田作物轮作效果定量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轮作是耕作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合理的轮作能够实现农田的持续增产.本文在剖析轮作实质的基础上,对轮作效果的定量评价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轮作当量的概念及其计算公式,并对轮作当量的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三农”视角下陕西种植业保险市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陕西种植业保险市场的发展现状,表明陕西种植业保险的开展情况并不理想。分析了陕西农村种植业保险发展中面临的突出问题,一是种植业风险种类多,发生频率高,损失大;二是商业保险公司种植业保险的有效供给严重不足;三是农户的有效需求受到制约;四是政府对种植业保险缺乏制度化支持。基于"三农"视角,提出了陕西种植业保险发展的策略选择:鼓励商业保险公司积极介入种植业保险市场,建立完备的农业再保险体系;加强种植业保险的宣传力度,加快农业产业化的进程;加大对种植业保险的政策支持力度,推动种植业保险发展。  相似文献   

13.
利用野外风洞设备,以翻耕地为对照,对科尔沁沙地东部农田的4种不同作物茬地抗风蚀效果进行了测试,对风蚀主要影响因子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作物留茬可显著提高地表抗风蚀能力;在相同风速条件下.抗风蚀能力大小依次为燕麦茬地>玉米茬地>向日葵茬地>绿豆茬地>翻耕地;与翻耕地相比.燕麦茬地、玉米茬地、向日葵茬地和绿豆茬地的起动风速分别抬高了53.3%、17.8%、11.1%、8.9%.结果表明,风蚀量与土壤地表覆盖度、土壤0~5 cm表层含水量、地表粗糙度、土壤容重、土壤坚实度呈负相关关系,其中与前三者呈显著高度负相关关系.采用免耕留茬措施可以有效地抑制农田土壤风蚀,有利于防治农田荒漠化.  相似文献   

14.
介绍一个具有数据库、知识库、方法库与模型库,用于精细农业中变量施肥的决策支持系统VRF-ISDSS。系统包括农业区的基础地理信息、作物生产知识、作物生长养分需求的教学模型和分析方法。系统利用知识库的知识对决策方案进行调节和优化,实现了智能决策。系统是在Arc View GISA地理信息系统平台上进行二次开发而成的,能够处理与分析作物生长环境参数的空间分布和作物产量的空间分布等信息,并能锌生成相应的分布图和变量施肥处方图。能够进行精细农业变量施肥的智能决策与空间决策,使得本系统不同于传统的农业决策支持系统以及单纯的农业地理信息系统。VRF-ISDSS还具有信息服务与科学计算等功能。  相似文献   

15.
作物栽培与耕作学科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阜  赵明 《农学学报》2018,8(1):59-63
近60年来中国作物栽培与耕作学在理论建设、技术创新和技术体系构建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围绕作物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生产需求,在作物生育调控理论及技术途径上不断取得突破,在多熟种植、作物布局和种植模式优化上不断创新发展,并通过技术集成应用有效支撑中国粮、棉、油等农产品生产能力稳步提升。面对当前及未来中国农业转型发展的战略需求,如何将资源高效、环境安全与作物高产高效并重,构建用养结合、生态高效、生产力和竞争力持续提升的作物生产体系,是作物栽培与栽培学科创新发展的总体目标和艰巨任务。  相似文献   

16.
气候干旱与作物干旱指标体系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8  
介绍了降雨量、干燥度、湿润指数、水热系数、水分指数等气候干旱指标体系和降水量、土壤含水量、作物形态、叶水势、气孔开闭度、伤流量、细胞汁液浓度、冠层湿度、作物缺水、旱涝指数、作物旱情等作物干旱指标体系的研究进展情况;讨论了气候干旱指标体系及作物干旱指标体系在农业生产中的适用性、实用性与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7.
GIS在农作物管理领域的应用及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简要介绍了GIS技术的基础上,从农作物规划、农作物估产和长势监测、作物种植适宜性、病虫害防治、精准农业等几个方面,综述了GIS技术在农作物管理领域的研究应用,并作了进一步的展望。  相似文献   

18.
四川省农用地分等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理论与实证研究的方法,对农用地分等中的标准耕作制度分区、评价单元划分、分等指标体系构建、产量比系数、土地利用系数等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将四川省标准耕作制度分区为盆西平原区、盆东丘陵区、盆周山地区、川西南山地区、川西北高原区,充分反映了四川省土地资源与农业生产的地域分异规律;将海拔高度引入评价指标体系中,体现了四川省地形主导因素对农用地质量的影响;地块法是土地评价单元划分的一种普遍适宜的方法;提出了基于作物光温水生产潜力的产量比系数计算方法、利用影响因素建立模型修正土地利用系数的宏观控制方法。这些关键技术已应用于四川省农用地分等实践中,为科学评价四川省农用地质量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