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吉林市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已经基本完成。全市明晰产权、承包到户的集体林地面积268万亩,占集体林地总面积的98%。在集体林地经营上存在很多问题,本文主要介绍了林改后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2.
大通地区林下产业发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下经济是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集体林地承包到户,农民充分利用林地,实现不砍树也能致富,科学经营林地,而在农业生产领域涌现的新生事物。本文就大通地区林下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阐述,并对林下产业的发展提出了一些思路与建议。  相似文献   

3.
新一轮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赋予广大林农用益物权性质的集体林地承包经营权.但是,近年来集体林承包经营权正面临着“浪费林地资源、破坏林地生态和改变林地用途”等滥用现象.集体林权流转制度不完善、集体林地经营制度不健全、集体林地监管制度不给力是导致集体林地承包经营权被滥用的制度原因.对此,需要进一步完善流转机制,促进林地充分合理利用;健全经营制度,规范集体林地经营方案;加强林地监管,落实林地保护利用规划.  相似文献   

4.
针对部分林地经营者浪费林业资源、生产效益低下的实际情况,总结了集体林地经营中的常用技术,以期为集体林地经营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隆昌县林权制度改革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明晰集体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的基础上,还要深化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保障收益权的配套改革及重塑经营主体、培育规范林地流转市场体系,探索新型的科学管理和经营发展模式等对策。  相似文献   

6.
对夷陵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中国农村经营制度的又一次重大变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在保持集体林地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将林地经营权交给农民,使农民不仅具有经营的主体地位,而且享有对林木的所有权、处置权、收益权。通过对宜昌市夷陵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的成效及问题进行分析,提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对策建议,以供其他地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参考。  相似文献   

7.
自南方地区集体林区林改以来,林地的各种细碎化问题日益凸显,林地的规模化经营趋势更加显著,对于经营主体也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本文从多个角度,对南方集体林区林地的规模化经营进行了理论分析,并结合现阶段南方集体林区规模化经营的制约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8.
云南腾冲傈僳族社区林地林木资源流转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集体林地林木的合理流转奠定了产权基础,也加快了云南少数民族山区林地林木流转的步伐。然而改革后的少数民族山区由于缺乏相关的经验和能力,在林木资源流转中面临诸多问题。对腾冲傈僳族社区林地林木流转状况的研究得出,只有规范流转管理,形成健全的林地流转市场和合理的流转价格体系;完善流转的监督和管理组织并建立流转的激励机制等,才能引导当地的林地林木资源进行合理流转,才能使当地少数民族从森林经营中真正获益。  相似文献   

9.
为科学合理利用林地资源,提高林地综合经营效益,拓宽农牧民就业增收渠道,加快兴林富民步伐,加强肃南县的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对肃南县的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情况进行分析,提出了林下经济发展的对策,以期更好的满足肃南县林下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为科学合理利用林地资源,提高林地综合经营效益,拓宽农牧民就业增收渠道,加快兴林富民步伐,加强肃南县的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对肃南县的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情况进行分析,提出了林下经济发展的对策,以期更好的满足肃南县林下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1.
正为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破解集体林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我国将探索建立集体林地"三权分置"运行机制,在依法保护集体林地所有权和农户承包权前提下,平等保护林地经营权,建立林地经营权依法向金融机构融资担保、入股从事林业产业化经营相关制度。据了解,这项工作将在新一轮集体林业综合改革试验示范区开展,除建立集体林地"三权分置"  相似文献   

12.
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的指示精神,近几年来在全国开展了农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集体林的产权全部承包落实到户,使农民真正成为林地的经营主体。林权改革工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科学发展观讲的是要发展,而且是要协调的,全面的,可持续地发展,许多农民都分到了属于自己家的林地,林改后林地的保护、培育、开发、利用成为"兴林富民"的主要途径。鼓励扶持农民依法合理利用林地资源,在加强生态建设的同时,积极探索切实可行的林下产业发展模式,使林地效益最大化,达到农民真正得实惠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针对宣城市宣州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林地确权到户分散经营的现状,分析了林苗两用林经营的可行性,从树种规划布局、林苗两用林建设标准和管理3个方面提出林苗两用林培育的方向和措施。  相似文献   

14.
对杉木新造林地套种仙人草复合经营模式进行调查表明,杉木新造林地套种仙人草不仅能保护新造林地土壤,而且显著促进幼林生长,套种仙人草的杉木幼树平均树高、胸径为4.62 m和6.26 cm,分别比未套种林分高27.6%和48.3%。套种模式的短期收益显著,投入产出比在1∶6以上,达到了复合经营目的。本文还总结了杉木新造林地套...  相似文献   

15.
陕西省现有集体林地1.33亿亩,占林地总面积1.84亿亩的72.3%。其中生态公益林地9040万亩,商品林地4260万亩,分别占集体林地面积的67.97%和32.03%。通过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林业三定”、九十年代的“四荒”治理及近年来的改革尝试,1.33亿亩集体林地中8000万亩已经落实到户或其他经营主体经营,还有5300万亩仍由集体统一经营管理。  相似文献   

16.
在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过程中,随着农民产权意识的加强,林产品价格上涨,政府减免农业税等多项惠农政策,经营林业的收益明显增加,相关政府部门和学术界对已租赁的集体林地所进行改革已达共识。在综述我国已租赁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政策法规出台的背景、出台的相关政策法规及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分析认为我国新一轮已租赁集体林产权改革的公开性、农户的参与性高以及林改后农户间经营的林地面积均分化程度有所增强;提出已租赁集体林产权改革演化机理为:由分权到集权再分权的过程,可以概括为从家庭到团队经营再到家庭经营;依据林业经营行业特性,认为其家庭经营模式应是在自愿合作的基础上实现规模经营。  相似文献   

17.
陈绪敖 《湖北农业科学》2011,50(15):3219-3221,3235
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产权理论,指出林权产权改革多维性将会决定着林权改革的深度,林业、林地、林农的特点将决定着林业的经营模式。秦巴山区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在产权明晰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探索多种合作模式,才能真正促使林业经济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林下经济是集体林地承包到户后,农民群众以林地生态环境为基础,充分利用森林资源及林间空地从事林、农、牧等立体复合经营,实现长中短有机结合,上中下综合利用,最大限度地提高森林资源的利用率和产出率。西北贫困地区,地处内陆,自然条件差,经济落后,发展林下经济,因地制宜地组织和引导农民群众积极开展林下种植、养殖、森林休闲旅游和林下产品加工等生产经营对进一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科学合理利用林地资源,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拓宽农民就业渠道,增加农民经济收入,加快兴林富民步伐,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具有重要意义。现根据地区区情并结合林改实践,总结出了干旱地区发展林下经济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相似文献   

19.
农户参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主要基于河南省漯河市调查数据及河南全省的统计数据,通过农户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参与意愿的分析,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效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并给出后期配套改革的建议,旨在构建一个比较完善的林地产权制度体系,以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黑龙江省林药复合经营的林地选择及3种经营模式"幼龄林+药材模式"、"成龄林+药材模式"、"林果+药材模式"进行了论述,希望能为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经济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