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甘肃主要肉用绵羊品种(波德代羊、无角陶赛特、蒙古羊、滩羊、小尾寒羊)DNA分子水平上的遗传多样性。【方法】利用世界粮农组织和国际家畜联合会推荐的11对微卫星引物(CSRD0298、RM0509、URB0038、MCM0130、ILSTS004、MCMA008、MNS0094、CSSM0004、OarAE101、BM1329和OarFCB11),对5个肉用绵羊品种分子水平上的遗传多样性及其与生产性能的关联性进行研究。【结果】11个微卫星位点在5个肉用绵羊品种间均呈现高度多态性,构建的系统进化树NJ聚类图将国内的3个肉用绵羊品种(蒙古羊、滩羊、小尾寒羊)与引进的2个肉用绵羊品种(波德代羊、无角陶赛特)分为2支;系统进化树UPGMA聚类图和主成分的二维散点图进一步证实了NJ聚类结果的可靠性。生产性能关联性分析结果显示,绵羊群体的平均产羔数与微卫星位点OarAE101存在关联性,与位点BM1329没有关联性;绵羊初生质量与微卫星位点ILSTS004和CSSM0004存在关联性。【结论】5个肉用绵羊品种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有很大的选育潜力。  相似文献   

2.
利用微卫星标记OarFCB128对10个绵羊品种,即甘肃高山细毛羊、滩羊、蒙古羊、小尾寒羊、无角陶赛特、澳洲美利奴、德国美利奴、白萨福克、特克赛尔和波德代等羊的基因频率、多态性信息含量、有效等位基因数和杂合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微卫星标记OarFCB128在10个绵羊品种中的平均多态信息含量、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及平均群体杂合度分别是0.901 2、12.544和0.919 8.微卫星标记OarFCB128在绵羊品种中的多态性丰富,该微卫星位点可以用于绵羊遗传多样性的评估.  相似文献   

3.
五个绵羊品种遗传多样性的微卫星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8个微卫星标记对5个绵羊品种(藏羊、兰州大尾羊、蒙古羊、小尾寒羊、无角道赛特)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5个绵羊群体的8个微卫星位点共发现105个等位基因,平均每个位点有13个,其中,在OarFCB128位点检测到的等位基因数最多,在BM8125位点检测到的等位基因数最少.多态信息含量、有效等位基因数及群体杂合度数据表明,小尾寒羊遗传变异最大,其次是蒙古羊、兰州大尾羊、藏羊,无角道赛特变异最小.根据Nei氏遗传距离用NJ法和UPGMA法构建的聚类图表明,兰州大尾羊与蒙古羊聚为一类,遗传距离最近,与无角道赛特距离最远.  相似文献   

4.
利用6个微卫星标记对无角陶赛特、蒙古羊及小尾寒羊遗传距离进行了遗传检测,测定了无角陶赛特与小尾寒羊和蒙古羊杂一代公羔六月龄前的日增重及杂种优势率.结果表明:无角陶赛特与小尾寒羊的遗传距离大于与蒙古羊,这与实际的测定结果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5.
杨俊年 《湖北农业科学》2011,50(10):2125-2127,2132
为了进一步利用绵羊资源,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蒙古羊、甘肃高山细毛羊、滩羊、小尾寒羊4个绵羊品种的6个血液蛋白位点进行了多态性检测,结果发现,Hb、Tf和Es 3个位点为多态性位点,Amv、Alb和Pr 3个位点为单态性位点.通过遗传距离的计算发现,小尾寒羊与蒙古羊的遗传距离最近,与滩羊的遗传距离最远.  相似文献   

6.
为探索绵羊PGR基因第4外显子的多态性,采用PCR-SSCP技术,对‘德克塞尔羊’、‘无角陶赛特羊’、‘小尾寒羊’、‘蒙古羊’、‘德国美利奴羊’、‘滩羊’和‘藏羊’7个绵羊品种共计414个个体的PGR基因第4外显子进行了遗传多态性检测分析.结果表明:绵羊PGR基因第4外显子存在多态性,发现了AA、BB和AB 3种基因型.不同基因型PCR产物测序结果显示,该多态的产生是由于PGR基因第4外显子扩增序列的第227bp处发生了C→T的碱基突变.基因型和基因频率统计结果表明,‘小尾寒羊’同时存在AA、BB和AB 3种基因型,‘无角陶赛特羊’和‘德国美利奴羊’只存在AA基因型,而其他品种存在AA和AB 2种基因型;在所检测的品种中,AA基因型为优势基因型,A等位基因均为优势等位基因.χ2适合性检验结果表明,7个绵羊品种在该基因座位都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不同基因型在7个绵羊品种间分布的独立性检验结果表明,在该位点,‘无角陶赛特羊’与‘藏羊’之间表现为差异极显著(P<0.01);‘无角陶赛特羊’与‘蒙古羊’和‘滩羊’之间,‘德国美利奴羊’与‘滩羊’和‘藏羊’之间均表现为差异显著(P<0.05);‘无角陶赛特羊’与‘德国美利奴羊’只发现同一种基因型,不存在差异;其他绵羊品种之间均表现为差异不显著(P>0.05).多态信息含量(PIC)分析结果表明,‘无角陶赛特羊’和‘德国美利奴羊’在该位点没有多态,其他属低度多态.  相似文献   

7.
郎侠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4):1746-1747,1764
[目的]研究微卫星标记OarFCB128在5个绵羊品种中的遗传多样性。[方法]利用微卫星标记OarFCB128对5个绵羊品种(藏羊、兰州大尾羊、蒙古羊、小尾寒羊、无角道赛特)的基因频率、多态性信息含量、有效等位基因数和杂合度进行分析。[结果]微卫星标记OarFCB128在藏羊、兰州大尾羊、蒙古羊、小尾寒羊、无角道赛特中的多态信息含量、有效等位基因数及群体杂合度分别是0.8404、0.8922、0.9075、0.9094、0.7728,7.2414、11.5140、12.6820、12.8750、5.2674,0.8619、0.9131、0.9211、0.9223、0.8102。[结论]微卫星标记OarFCB128在绵羊品种中的多态性丰富,可用于绵羊遗传多样性评估。  相似文献   

8.
利用7个微卫星标记对乌珠穆沁羊、小尾寒羊、滩羊、湖羊、同羊、长江三角洲白山羊6个绵(山)羊群体进行了遗传多样性检测,结果显示:6个绵(山)羊群体共检测到224个等位基因,每个座位在每个群体都检测到7个以上等位基因;7个微卫星座位在6个群体中呈高度多态性,总群体杂合度为0.9499;6个群体PIC平均值在0.8452~0.9294之间。根据标准遗传距离和DA遗传距离用UPGMA方法分别对6个群体进行亲缘关系聚类,乌珠穆沁羊和小尾寒羊聚为一类,然后与滩羊聚为一类,湖羊和同羊较近聚为一类,五个绵羊品种最后与山羊相聚。研究结果提示:乌珠穆沁羊就血统而言归属与"蒙古羊"集团,这基本符合品种的育成过程,乌珠穆沁羊和小尾寒羊、滩羊、湖羊、同羊共同归属于"蒙古羊"集团。  相似文献   

9.
利用30个微卫星DNA标记对乌珠穆沁羊、苏尼特羊、内蒙古细毛羊、宁夏滩羊、小尾寒羊和无角多赛特羊共237个体进行遗传距离分析,结果表明:(1)苏尼特羊和乌珠穆沁羊遗传距离为0.0833最小,无角多赛特羊与其它5个绵羊品种的遗传距离在1.0146-1.2876之间,滩羊、内蒙古细毛羊和小尾寒羊彼此之问及与乌珠穆沁羊和苏尼特羊的遗传距离为0.3623-0.6020;(2)聚类图将6个绵羊品种划分为4个分支,即苏尼特羊和乌珠穆沁羊,内蒙古细毛羊和小尾寒羊,宁夏滩羊,无角多赛特羊。(3)6个绵羊品种间遗传距离和聚类图与品种的历史演化和资料记载基本符合,为绵羊种质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绵羊BMPR-IB基因第7外显子多态性与产羔数的相关性,寻找控制绵羊繁殖力的分子标记位点。【方法】以相同饲养管理条件下同龄已有产羔记录的蒙古羊(单胎母羊和双胎母羊)、无角陶赛特羊(单胎母羊和双胎母羊)、小尾寒羊(多胎母羊)为试验材料,采用PCR-SSCP结合DNA直接测序的方法,对BMPR-IB基因第7外显子进行多态性检测与分析。【结果】试验羊只存在AA型和AB型2种基因型;AB型个体在BMPR-IB基因第864位点发生C→T突变,出现T/C的杂合,所有试验样本的优势基因型均为AA型,优势等位基因均为A基因。χ2适合性检验表明,无角陶赛特羊、蒙古羊和小尾寒羊均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BMPR-IB基因第7外显子不同基因型在不同产羔类型绵羊中的分布差异显著,最小二乘法分析表明,绵羊BMPR-IB第7外显子多态性与产羔数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BMPR-IB基因第7外显子第864位点的突变在不同繁殖力母羊群体中分布不同,表明绵羊BMPR-IB基因第7外显子多态性与绵羊产羔数相关,可以作为控制绵羊繁殖力的潜在遗传标记位点进行下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滩羊、蒙古羊和小尾寒羊INHA基因的多态性,分析不同基因型对产羔数的影响,为绵羊繁殖力标记的辅助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PCR-SSCP方法检测和分析3个绵羊品种INHA基因的多态性,通过最小二乘分析方法研究不同基因型对产羔数的影响。【结果】(1)滩羊和蒙古羊INHA基因在5′调控区282核苷酸处发生1处A→G突变(P1位点),在第2外显子的第470核苷酸处发生1处A→T突变(P2位点),3个绵羊品种在第2外显子第903核苷酸处发生G→A突变(P3位点)。(2)滩羊、蒙古羊和小尾寒羊P1位点C、D基因频率分别为0.840和0.160,0.852和0.148及0.162和0.838,均处于中度多态;P2位点E、F基因频率分别为0.784和0.216,0.787和0.213及1.000和0.000,滩羊和蒙古羊在该位点均处于中度多态;引物P3扩增片段中,滩羊和蒙古羊表现为A、B和C 3种单倍体基因型,而小尾寒羊仅表现出A和B 2种基因型。滩羊、蒙古羊和小尾寒羊的A、B、C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136,0.037和0.147;0.800,0.926和0.853及0.064,0.037和0.000,B基因在3品种中均为优势基因型。(3)P1位点DD型小尾寒羊产羔数较CD型提高0.636只,CD型滩羊产羔数较CC型提高0.332只,差异均显著(P0.05),CD型蒙古羊产羔数较CC型有提高的趋势;P2位点EF型滩羊产羔数较EE型降低0.387只,差异显著(P0.05),EF型蒙古羊产羔数较EE型提高0.053只,差异不显著(P0.05);P3位点,滩羊B基因型平均产羔数较A、C基因型分别多0.215只和0.200只,蒙古羊B基因型平均产羔数较C基因型多0.250只,小尾寒羊B基因型平均产羔数较A基因型多0.620只,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3个绵羊群体在INHA基因P1、P2位点均表现一定的多态性;滩羊和蒙古羊P2位点可能为控制产羔数的"不利"突变位点,3个绵羊群体INHA基因P1、P3位点可能为控制产羔数的"有利"突变位点。  相似文献   

12.
为确定SYNJ1基因与牛、羊角的关联性,利用PCR-SSCP技术并以3个牛品种(荷斯坦奶牛(有角)、安格斯牛(无角)、海福特牛(无角))以及3个不同角型的羊品种河北小尾寒羊(元角)、无角道赛特、杂种蒙古羊(有角、无角)为样本,对SYNJ1基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未发现SYNJ1基因C3981T位点的SNP与牛、绵羊角...  相似文献   

13.
利用结构基因座分析小尾寒羊、滩羊群体遗传分化水平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采用中心产区典型群随机抽样方法和多种电泳技术检测60只小尾寒羊、73只滩羊编码血液蛋白17个结构基因座上的变异,引用国内外14个绵羊群体相同资料进行比较分析,探讨其遗传分化水平。研究表明:(1) 小尾寒羊、滩羊结构基因座平均杂合度分别为0.2360和0.2587;平均多态信息含量分别为0.1974、0.2102;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分别为1.5723和1.5751。(2) 4个组合(分别为4个、6个、13个及16个绵羊群体)的基因分化系数分别为0.049323、0.059987、0.1728和0.201256,说明湖羊、同羊、小尾寒羊和滩羊4个绵羊群体结构基因座的基因分化程度低;这4种绵羊与蒙古国绵羊的基因分化程度次之;蒙古羊系绵羊和南亚羊及欧洲羊之间基因传分化程度较高。(3) 前人关于小尾寒羊、滩羊由蒙古羊分化而来的考证得到遗传学实验的进一步证明,湖羊、同羊、小尾寒羊和滩羊受蒙古羊血统的影响递减。群体间亲缘关系远近与其所处地理位置远近并未表现出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14.
试验测定了波德代、无角陶赛特和土种羊第1~3d乳中灰分、钙(Ca)、磷(P)的含量,并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品种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且灰分、磷的含量,无角陶赛特高于波德代,波德代高于土种羊;钙含量土种羊高于无角陶赛特,无角陶赛特高于波德代。  相似文献   

15.
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板电泳法测定了河南大尾寒羊、河南小尾寒羊和山东小尾寒羊血红蛋白(Hb)和转铁蛋白(Tf)的遗传多态性,计算了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和群体间的标准遗传距离并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三地方寒羊的血红蛋白和转铁蛋白均表型出多态型,每个位点各出现3种表型,分别受1对共显性等位基因控制,基因分布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河南小尾寒羊与山东小尾寒羊亲缘关系较近,两者与河南大尾寒羊亲缘关系均较远。作者认为河南小尾寒羊与山东小尾寒羊应归属于同一地方品种,河南大尾寒羊是另一个独立的地方类型或品种。本试验观察到,Tf和Hb电泳图谱的区带数目与以往报道不同,作者认为这是由电泳方法不同所致。  相似文献   

16.
一、本品种的概念及其品种特征(一)陶赛特羊的概念陶赛特羊是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用雷兰羊和有角陶赛特羊为母本,考力代羊为父本进行杂交,杂种羊再与有角陶赛特公羊回交,然后选择所生的无角后代培育而成的肉用绵羊品种。(二)分类陶赛特羊按有无角分为有角陶赛特羊和无角陶赛特羊两种。有角陶赛特羊因饲养管理不方便,被澳大利亚首先育成了无角陶赛特羊。按头部颜色分为白头陶赛特羊和黑头陶赛特羊两种。无  相似文献   

17.
对宁夏牧区陶赛特、得克赛尔、萨福克、滩羊、小尾寒羊、滩寒杂种羊6个绵羊群体间杂种优势进行预测,结果显示:在进行肉羊杂交羊生产中,母本品种以滩寒杂种的效果最好,滩羊次之,小尾寒羊最差;杂交父本的选择为得克赛尔、萨福克、陶赛特。  相似文献   

18.
为评估5个绵羊群体(160只个体)的遗传多态性,对5个微卫星座位(BM2113,ILSTS0004,GC101,Bulge5,471U)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共发现了82个等位基因,其中在471 U座位的等位基因数最多(23个),ILSTS0004座位的等位基因数最少(13个).多态信息含量、期望杂合度和观察杂合度分析表明,5个绵羊群体均存在遗传多态性,各座位等位基因均较丰富.德国美利奴羊和滩羊的遗传多样性比较丰富,蒙古羊的遗传多样性较低.以Nei氏遗传距离(DA)构建NJ系统发育树,蒙古羊和滩羊、德国美利奴羊和德美寒杂交一代分别先聚为一类,最后才与小尾寒羊聚为一类.  相似文献   

19.
以引进的无角陶赛特羊与滩羊、小尾寒羊和蒙古羊不同杂交组合的后代(F1、F2及F3)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已培育出的西北肉用绵羊新品种群部分杂交组合生长发育性状以及在不同月龄的体重、体高和体长等指标进行测定与分析,探讨培育新品种的最佳杂交组合模式.结果表明:杂种三代生长发育速度快于对应杂种二代,杂种二代生长发育速度快于对应杂种一代;3种杂交组合改良小尾寒羊和蒙古羊效果都好,尤其是高代或三元杂交经济效应更为显著.选择理想型的三代或二代杂种羊进行横交固定培育新品种的技术方案是可行的,培育的新品种群是国内肉用绵羊育种计划最具代表性和遗传性能表现最好的育种基础群和最宝贵的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无角陶赛特肉羊在青海高原地区与当地藏羊和小尾寒羊杂交F<,1>代的生长发育情况.结果表明,日增重陶寒F<,1>最高,为140.6 g,藏羊最低,为85.7 g,各组之间差异极显著(P<0.01);体长指数和胸围指数表明,无角陶赛特羊与当地绵羊杂交改良效果良好,无角陶赛特羊与小尾寒羊的杂交F<,1>代对高原地区独特的生态气候条件有很好的适应能力,该杂交模式可在青海省局部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