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推动四川甘薯绿色薯业进一步发展,对四川薯类创新团队在近5年(2014—2018年)甘薯产业上的主要科技创新进行总结与归纳,并提出未来5年(2019—2023年)的研究重点。结果表明:2014—2018年,四川薯类创新团队在优质专用型绵薯系列品种的选育与应用、甘薯高β-胡萝卜素生物强化育种与应用、优质专用甘薯产业关键技术创新与集成推广方面取得较多的成果;2019—2023年将重点在优异种质利用与特色专用品种选育、生物技术在甘薯育种中的应用、脱毒种薯技术研究与良繁体系、周年绿色生产技术体系、主要生产环节机械化技术体系、轻简化绿色综合防控技术体系、调控块根萌芽特性的关键基因及主食化加工产品与加工新技术等方面开展研究。  相似文献   

2.
正日前,在云南昆明举办的2016中国国际薯业博览会上,慕名而来的市民对刚品尝完的土豆蛋糕啧啧称赞。这次薯博会吸引了来自荷兰、美国、加拿大等9个国家的130多家展商参展,全面展示国内外马铃薯、甘薯、木薯、山药等薯类作物在科研、生产、加工、储运、销售等环节的最新产品和技术。中国是世界上薯类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其中马铃薯和甘薯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薯业发展在促进我国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保  相似文献   

3.
我国虽是薯类生产大国,但种薯种苗生产较荷兰、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仍存在一定的差距,由于长期以来薯类种薯种苗作为常规种没有引起足够重视,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薯类质量安全水平的提高以及薯类种薯种苗产业的发展,对此需要加以高度重视。薯类主要是以块根进行无性繁殖,具有高产、稳产、适应性  相似文献   

4.
四川马铃薯现代绿色薯业技术创新链现状与研究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四川薯类创新团队二期(2014—2018年)主要科技创新:马铃薯系列新品种选育与推广;不同世代脱毒种薯生长发育特性与高效扩繁技术;高效种植模式与周年生产技术;主食化关键技术创新与示范。在"构建技术创新链—延伸产业创新链—提升科技价值链"的三链联动转型升级机制指导下,提出薯类创新团队三期(2019—2023年)的研究展望:加强品质育种主攻特色专用新品种,种薯快繁技术创新与良繁体系提升,绿色安全生产技术与周年供给体系优化,农机农艺深度融合机械化技术体系提升,主要病虫害的预警与绿色防控技术优化,休眠萌芽调控与安全贮藏技术提升。  相似文献   

5.
《吉林农业》2005,(7):40-40
4月23-25日秘鲁副总统魏斯曼先生和前任副总统圣罗曼先生专程私访四川光友薯业。魏斯曼副总统一行全面考察光友薯业,还亲身体验了充满激情的光友企业文化活动,并与光友员工共餐、共舞。圣罗曼先生将注资光友薯业,魏斯曼先生和圣罗曼先生自费购买50万元光友薯类加工设备,捐赠给秘鲁薯区农民。并且,双方达成共识长期合作开发秘鲁丰富的薯类资源,研究薯类产品开发,还盛情邀请邹光友董事长到秘鲁激情演讲。临行,魏斯曼副总统感慨“光友不但创造了红薯产业,更创造了精彩的人生,创造了人生精彩的事业!”  相似文献   

6.
马铃薯、甘薯等薯类作物是陕北地区的传统优势农作物,年种植面积23.33万hm~2左右,年产鲜薯350万t以上,是区域农民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之一。笔者分别介绍了陕北榆林市和延安市的马铃薯、甘薯生产情况,提出了薯类作物生产中存在的品种结构单一、病虫害发生较重、精深加工能力不足和产后处理能力不足等问题,明确了今后发展薯类产业的指导思想,并提出品种选育、种薯(苗)繁育、栽培技术、加工、基地建设、营销、贮藏等7方面的发展对策,对做大做强陕北薯类产业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蔬菜产业是四川十大优势特色种植业之一,在保供给、助收入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介绍了近年来四川蔬菜产业发展成效,对蔬菜产业发展的优势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高海拔冷凉干旱山区,在发展薯类作物生产中面临的光照、热量、降水、土壤等自然资源条件和主要制约因素,提出了以建立马铃薯种薯繁育基地为重点,以运用各项综合抗旱、保墒、防病、增产栽培措施为中心的发展薯类作物生产的思路和对策,以促进干旱山区薯类作物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正2018年3月21~22日,由农业部农业贸易促进中心、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和赤峰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18中国国际薯业博览会在内蒙古赤峰举行,展出面积12000m~2,重点展示了薯类作物在科研、生产、加工、储运、销售等环节的最新产品和技术,发布了马铃薯大数据平台,吸引了国内20个薯类主产省(区、市)以及荷兰、美国等10余个国家的200余家展商,为中外薯业的共同发展提供了一个  相似文献   

10.
<正>近日,由农业部农业贸易促进中心主办的2017年第八届中国国际薯业博览会在北京全国农业展览馆开幕。农业部总畜牧师马爱国出席开幕式并在致辞中表示,中国是薯类生产和消费大国,在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以及市场需求拉动和科技创新的有力支撑下,中国薯业发展迅速,产业链条有效拓展,产品种类日益丰富,企业整体实力不断增强,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相似文献   

11.
四川薯类产业发展的技术经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薯类是我国第四大粮食作物,随着国际粮油价格的走高和食品加工业的不断发展,各种薯类产品越来越受人们的青睐,面四川是我国薯类的主要种植区,本文对四川薯类产业竞争力状况以及产业发展中的产业链管理相关情况做了技术经济分析,并基于此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为薯类产业健康持续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应有贡献.  相似文献   

12.
《农家顾问》2010,(2):9-9
农业部定于2010年4月15~17日在北京全国农业展览馆举办“中国国际薯业博览会”。展会立足于展示成就、增进交流、促进贸易、服务生产,将全面展示国际和国内涉及马铃薯、甘薯、木薯、山药等薯类作物科研、生产、加工、储运、销售等各个环节的最新产品和技术。届时将会有从事薯类育种和繁育、薯类生产、薯类产品加工、薯类生产机械制造、薯类产品加工、包装和仓储设备制造、相关农药、  相似文献   

13.
技术类     
一种新型薯类 加工设备 方城县固得威薯业设备厂,经多年努力,研制成功了薯类制粉设备——曲网挤压型薯类制粉机,并于2000年通过专家鉴定。该项目获南阳市科技成果二等奖,并获国家专利(目前该厂在薯类制粉方面共获六项国家专利)。该设备集鲜薯的清洗、粉碎、分离于一体,自动化程度高、节省劳力80%以上,其加工量大,淀粉提取率高、能耗低,生产的淀粉质量高。  相似文献   

14.
马铃薯黑胫病是马铃薯生产上一种重要的细菌性病害,可引起种薯腐烂、植株萎蔫、块茎软腐等,严重影响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随着四川马铃薯产业的发展,显著增加了马铃薯种薯的需求量,而带病种薯造成的马铃薯黑胫病时有发生,对马铃薯种植效益造成了一定影响.本文通过介绍马铃薯黑胫病病原菌种类、侵染循环以及在四川的发生现状,针对性提出绿色...  相似文献   

15.
水果、茶叶、蔬菜是我省三大特色优势产业。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厚植四川优势支柱产业,打造中高端特色农产品,实现产业兴旺、产业兴省、产业强省、产业富民目标,不断满足国民美好化生活期盼,研究提升绿色优质果茶菜供给能力,已迫在眉睫、势在必行。本文旨在综述四川省果茶菜生产现状,从生产情况、销售流通情况、生产供给存在的主要问题、推动果茶菜绿色优质发展对策建议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正>4月18日,2014中国国际薯业博览会暨第六届中国(滕州)马铃薯节在山东滕州奥林匹克体育中心顺利开幕。农业部总经济师钱克明以及主办和协办单位的领导,国内外展商、采购商代表500余人参加了开幕式并进行了实地调研。钱克明总经济师强调,薯类既是穷人的食品,也是富人的保健品,还是重要的工业原料。中国是世界第一薯类生产和消费大国,薯类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解决农村就业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届薯博会与滕州马铃薯节合办实现  相似文献   

17.
<正>7月28日上午,全球马铃薯领域最高级别的学术盛宴——201 5北京世界马铃薯大会在北京延庆开幕,来自37个国家和地区的千余名马铃薯领域专家学者相聚八达岭长城脚下,共同开启世界马铃薯产业发展的新篇章。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北京市副市长林克庆和世界马铃薯大会公司董事局主席大卫汤姆森出席大会开幕式并致辞。韩长赋指出,中国是薯类生产和消费大国。近年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薯业发展,不断加大扶持力度,积极推进技术创新,促进了薯业快速发展。目  相似文献   

18.
<正>6月27日,2019中国国际薯业博览会在北京开幕。农业农村部国家首席兽医师李金祥出席开幕活动并发表主旨演讲。李金祥指出,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薯类生产和消费国,马铃薯、甘薯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薯博会搭建了国际交流合作的平台,在推动中国薯业发展和乡村振兴中功不可没。薯博会已连续举办十届,是目前行业内展览规模最大、展出范围最全  相似文献   

19.
总目次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研究四川农机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问题,通过实地调研表明:四川农机化供给侧存在供给结构不合理、机艺融合不紧密、农机化服务供给不充分和农机科技创新动力不足等问题.以科技创新为抓手,确定以机艺融合、全程全面、智能化、信息化、绿色环保和精细生产为改革方向,推动现有农机装备提档升级,研究机械化生产薄弱和空白环节的农机技术和装备,提出以农机专项资金、金融和政策进行农机科技创新的精准投入和培育为实施措施,改善四川农机发展滞后和不平衡现状,培育科技创新力量,打造科技创新平台,建立以企业为主体,“政产学研用”一体的农机科技协同创新产业链,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和产业集群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四川农机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问题,通过实地调研表明:四川农机化供给侧存在供给结构不合理、机艺融合不紧密、农机化服务供给不充分和农机科技创新动力不足等问题.以科技创新为抓手,确定以机艺融合、全程全面、智能化、信息化、绿色环保和精细生产为改革方向,推动现有农机装备提档升级,研究机械化生产薄弱和空白环节的农机技术和装备,提出以农机专项资金、金融和政策进行农机科技创新的精准投入和培育为实施措施,改善四川农机发展滞后和不平衡现状,培育科技创新力量,打造科技创新平台,建立以企业为主体,"政产学研用"一体的农机科技协同创新产业链,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和产业集群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