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意义】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空心化愈演愈烈,根据问题成因提出相应的治理路径,解决农村"空心化"问题,推进农村建设,实现乡村振兴。【方法/过程】运用文献研究法和实地调查法,了解农村空心化的演化程度,分析农村空心化持续恶化的实质,归纳其成因。【结果/结论】农村空心化持续恶化的实质是农村人力资本的存量与质量严重不足,体现在生产建设主体缺失与弱化,社会治理主体内部循环不畅,成因在于制度、经济、社会造成人力资本持续流失及农村人力资本固有投资不足、回报不足造成人才难以流入,从而带来农村各项发展停滞连锁反应。从政策角度提出农村空心化的治理在于"柔性引才",通过内外吸引人才,"软硬兼施"留住人才,培养管理人才与技术人才,就地转化人才为农村所用,以保障农村发展人力需求。  相似文献   

2.
日本农村空心化治理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在20世纪60年代就出现了农村空心化问题,经历了漫长的治理过程,基本经验是以法律为保障,依托政府的制度设计,不断完善农村生产和生活环境,注重城乡统筹发展。初期,日本空心化治理的经济手段主要依靠财政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在国家工业化战略的指导下,引入工商企业到地方城市和农村,为农村人口提供就业机会。近年逐步转向内生性发展,不断探索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中日农村空心化治理面临经济社会条件的差异,然而可以借鉴日本经验,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经营,继续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加强乡村文化建设,努力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空心化治理道路。  相似文献   

3.
宋亭 《乡村科技》2020,(6):28-28,33
近年来,我国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因推力、拉力和个人能力大量流向城市,农村现有人口大多为老人、儿童和妇女,越来越多的农村出现空心化现象,导致乡村振兴过程中存在振兴主体缺乏、留守儿童教育缺失、留守老人养老难、乡村多元治理主体缺乏、乡村文化无力继承发展及乡民生活难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发展乡村经济、传承创新乡村文化、健全乡村多元治理体系、解决乡民生活困难等对策,以缓解农村空心化问题,从而实现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4.
乡村振兴是相对于农村衰落而言。农村衰落主要表现为农村居住人口过度减少而导致的空心化、老龄化等现象。肇庆市广利镇砚州村是珠三角边缘区的典型的传统村落,具有鲜明的农村空心化现象:人口结构的空心化、宅基地的空心化、村民参与的空心化、农村精神文化的空心化。出现了农村青壮年及精英流失,农业经济发展受阻;农村内部虚置,农村管理无法有效实施;传统文化没落,农村内涵式发展难以实现;土地制度不完善,造成土地抛荒,加剧社会矛盾;农村规划不合理,基础设施及社会保障落后,生态宜居难以实现等问题。直面农村空心化所带来的农村凋敝格局,为此提出了在乡村振兴战略下重塑城乡关系,建设新型农村社区;重构乡村空间布局,促进生态宜居社区建设;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促进乡村产业兴旺;提供有效制度供给,创新乡村治理体系;重塑乡村文化魅力,提升农村发展内生动力。  相似文献   

5.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已成为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推手.然而,农村空心化问题严重阻碍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该文从城乡差异、农村布局规划、思想观念以及文化传承等方面出发,探究了农村空心化问题产生的原因;并结合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从加快农村发展振兴,增强农民返乡吸引力;保障农民合法权益,完善惠农政策;培养本地优秀人才,成就新型职业农民;提高思想意识水平,促进农民治理参与度等维度,探讨了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空心化问题的治理路径.  相似文献   

6.
农村空心化是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难题.该文介绍了山东省农村空心化现状,分析了空心村治理的困境,并提出了农村空心化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推进,原有农村生产生活方式和乡村治理模式已不适应乡村治理发展的内在需求。本研究基于在成都市XX社区的实地调研,强调目前乡村治理困境就是空心化问题、农村内部分化,且农地确权对乡村治理主体中的农户,在其失地后身份的转化过程中加剧了乡村治理困境。该研究的经验对于推动其他地区的乡村治理模式探索和"治理有效"目标的实践也有参考价值,同时也验证农地确权因素对于研究乡村治理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农村空心化趋势严重阻碍了农村的发展,为农村的治理带来了很多新的矛盾和问题。农村空心化的治理可以与美丽乡村建设结合起来,统筹城乡发展,在就近、就地解决农民转移、就业、富裕、居住等方面进行实践探索,从自然、经济、文化和社会层面建设美丽乡村,让农民过上幸福生活,最终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9.
在城市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城乡资源流动失衡,乡村结构日益明显,极大阻碍了中国农村发展与新农村建设。具体表现在农村社会、经济、资源与环境等方面。正确处理好农村空心化问题,对解决"三农"问题和新农村建设有极大帮助。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乡村空心化问题,制定有效的调控政策,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2):279-281
随着城镇化发展,农民进城务工和生态移民政策的实施,农村人口向城市逐年流动而持续减少,加之初级农业产业低质量高成本造成的耕地撂荒、宅基地闲置、公共基础设施配套滞后为特征的"农村空心化"现象较为普遍。如何解决"空心村"问题,集约利用农村土地资源,遏制乡村经济衰退,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要步骤。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是乡村"空心化"治理的重要机遇,本文以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吉县郎岔村为例,在国家政策作为基础保障的前提下,剖析郎岔村空心化形成的原因,借鉴国内外相关经验,探求郎岔村可持续性之间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结合点,找出适合郎岔村"空心村"问题解决策略,引导该村能够实现全面振兴。  相似文献   

11.
乐冰馨 《安徽农业科学》2018,46(2):201-202,209
"十三五"以来,美丽乡村建设为乡村的未来指明了方向。在针对南京市高淳区、溧水区和江宁区等地进行实地考察,并与区镇领导召开座谈会的基础上,提出空心化的治理必须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将乡村依据空心化程度分为两类:近郊空心化程度不严重的乡村和远郊空心化程度较严重的乡村。在拆迁资金投入,盘活建设用地指标和与当地农民利益共享的方法等方面采取不同的方式,实现空心化治理与美丽乡村建设的双赢。  相似文献   

12.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人口空心化治理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涵盖了诸多关于"三农"的新概念、新要求、新表述,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心系"三农"的情怀,并切实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党的奋斗目标。同时,它也为农村人口"空心化"治理提供了新契机、新思路。因此,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可通过加快农村经济振兴,吸引农民返乡置业;保障农民土地权益,加大支农惠农支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重构农业生产主体;调动新乡贤积极性,充实村庄治理主体等路径来推动农村人口"空心化"治理。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和城镇化的不断发展,农村人口市民化将成为必然趋势,同时这也给农村带来了空心化问题。本文解释了空心化的含义,从空心化的现状分析入手,提出了相关的治理对策,如完善农村养老保障和社会保障体系、整合和优化乡村教育的综合实力、推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文化的传承和培育新时代农民这五个方面。只有把每个方面解决好,才能更好地解决农村空心化问题。  相似文献   

14.
以"南陵水改"为例,对"项目理事会"的实际运作中存在的组建和运作不畅、政府部门和村委会的潜在影响多、农村"空心化"制约乡村治理进程等问题进行了研究。指出在乡村治理体制创新上应激发农民参与乡村建设的自主意识,严格规范和完善"村民自建"制度,大力发展乡村经济、培养新型农民。  相似文献   

15.
经济领域和政治领域改革的深化带来了社会的全面转型,中国逐步进入了一个后乡土时代,农村社会日渐凋敝,空心村现象越来越普遍。从乡村振兴战略视角出发,通过查阅苏北刘村的档案资料和对部分村干部与村民的深度访谈发现,空心村表现出全面"空心化"的困境,具体体现在地理空心化、人口空心化、产业空心化、政治空心化、文化空心化5方面。空心村问题的形成是土地监管不严、人口流动加剧、招商引资困难、治理能力低下、良风美俗销蚀这5方面的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刘村的实践为空心村问题的治理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启示,根据乡村振兴战略二十字方针,可以从集中居住、政策扶持、土地流转、合作共治、文化复兴等5个方面综合发力,把空心村转变为实心村。  相似文献   

16.
统筹城乡发展中乡村旅游开发与农村空心化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空心化是近些年来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一个突出现实问题,严重影响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乡村旅游开发凭借其独特的乡村规划、文化传承和就业拓展等功能,对缓解农村空心化、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发展潜力。乡村旅游开发在吸引农村青年劳动力、荒废土地重置利用、农村风貌改善和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等方面作用显著。因此,乡村旅游可在旅游经济体的集聚、乡村土地利用规划和旅游小城镇综合建设等农村空心化问题治理方面发挥有效作用,同时需要在战略规划、农民参与、具体实践、制度完善、生态文化保护等方面强化配套。  相似文献   

17.
乡村治理是中国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在中国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乡村治理出现了一系列新形势、新问题,比如人口"空心化"、人口流动常态化、乡村社会阶层多元化等。在这一背景下,新型农民合作组织的快速发展,正深刻改变着乡村治理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态。本文在充分认识到新型农民合作组织在乡村治理中的积极作用的前提下,构建了一种新型的乡村治理结构——合作共治治理结构,实施"丰"字型的乡村治理运行机制,并提出了巩固乡村党组织的领导地位、充分发挥新型农民合作组织核心纽带作用、大力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破除人才瓶颈。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导致农村人口不断流向城市,造成农村人力资本空心化现象,影响农村发展。本文以陕西省回龙村为例,分析人口因素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农村人力资本空心化这一背景下,乡村振兴战略实施面临农业产业化发展受阻、乡村基础文化教育缺失以及基层治理不健全等困境,应采取加强土地流转,培育新形式教育,强化人才扶持以及进行资源整合等策略。  相似文献   

19.
为加强农村空心化治理,助力乡村振兴,以舟山市嵊泗县为例,采用田园调查方法,分析乡村振兴背景下海岛渔村空心化现状。结果表明,舟山市嵊泗县海岛渔村存在青壮年人口不断减少、产业结构单一化,公共设施滞后等空心化问题,建议通过优化环境,打造生态化渔村,细分村类、发展特色化渔村,创新科技、发展智能化渔村等发展路径助力振兴海岛渔村。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新农村的建设和农村工业化道路的推进,乡村经济得到极大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显着提高,但繁荣的同时,也引起了新一轮的治理问题,比如农村发展"空心化"、土地纠纷矛盾愈发频繁、农民自治形同虚设等等,为乡村治理带来了危机和挑战。本文采用文献分析和个案研究的方法,以传统小农经济为视角,研究发现,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有农村精英大量外出、土地产权不明确、村民自治体制机制不完善等等。笔者对问题的原因进行综合分析,结合实际提出加强乡村精英治理、加快土地确权工作、理顺乡政村治关系等措施,以促进乡村发展,优化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