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薛晓红 《福建农业》2013,(10):18-19
福安刺葡萄是由野生刺葡萄经人工栽培驯化而来,种植历史悠久,在长期栽培驯化和风土适应过程中产生的栽培种,具有含酸低、风味甜、香气浓、耐贮运、可观赏、抗病虫、长势健壮、耐粗放管理、耐高温高湿等特点,是无公害绿色食品中的佳品,得到消费者的喜爱。  相似文献   

2.
<正>据统计,2011年我国葡萄栽培总面积56.8万公顷,总产量已达917.4万吨,葡萄酒产量165.75万吨,其中鲜食葡萄栽培面积和产量已连续多年雄居世界首位。目前,我国南方葡萄栽培面积与产量分别占到全国总面积和总产量的23%和22%左右,葡萄种植已形成产业规模,葡萄栽培管理技术在全国处于较高水平。湖南省葡萄种植面积3万公顷,年总产量达到57万吨;栽培种类中欧亚种占33%、欧美杂种占42.6%、东亚种群刺葡萄占23.2%左右。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结合南方刺葡萄的生物学特征及栽培经验,介绍了关于其栽培过程中的关于建园定植、水肥管理、整形修剪和病虫害防治等几项关键技术,旨在为南方刺葡萄的种植及增产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金峰"葡萄是金华婺东葡萄良种场从"藤稔"芽变中选育的优质欧美杂交种,1999年平湖市双龙葡萄园艺场引进试种,经3年种植,"金峰"葡萄以其丰产性、抗逆性强及果品质优在同时种植的5个欧美杂交品种中脱颖而出.2001年种植面积为20亩,2002年作为主栽品种面积扩大到85亩,主要采用避雨和大棚促成栽培两种模式.2002年平均亩产量为1250kg,亩产值达13000元,社会、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5.
70团是新疆著名的酿酒葡萄种植基地之一,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大面积栽培,至今已有三十多年的种植历史。随着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葡萄病害的发生从无到有,从点片到大面积,目前主要有葡萄霜霉病和葡萄白粉病两大病害。  相似文献   

6.
聊城地区葡萄不同栽培模式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葡萄种植深受广大农民的欢迎,面积越来越大,模式也从露地栽培向设施栽培转变。聊城地区葡萄种植起步晚,但发展快,以生产高产、优质、高效益葡萄为目的,很快形成了露地栽培、拱棚栽培、卷帘拱棚栽培和冬暖式大棚栽培的四种不同栽培模式,通过对不同模式和综合效益比较分析,设施棚体栽培是农户的较好选择。  相似文献   

7.
广东葡萄设施栽培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葡萄是我国主要果树之一,其营养价值丰富,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随着避雨技术、打破休眠等技术的推广应用,葡萄种植已从传统产区北方逐渐扩展到南方。广东地区通过设施种植葡萄,有效克服了气候条件的短板,具有见效快、收益高等特点,该模式逐渐成为广东农业发展的新亮点。为了解广东葡萄设施栽培状况,从葡萄设施栽培的国内外现状、广东概况、模式、类型、品种、技术、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等方面进行全面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近年来广东葡萄设施栽培面积和产量持续上升,栽培模式和标准化栽培技术方面取得较大发展,但仍存在品种结构单一、设施栽培标准化和规模化程度不高、市场竞争力弱、栽培设施不合理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重点需要进一步加强适宜广东气候条件下种植的葡萄新品种选育,提高设施栽培标准化和智能化水平,开发适合广东地区葡萄栽培的抗台风、避高温的避雨设施,注重品牌发展,实现三产融合,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充分发挥地域优势,推进葡萄生产由“数量型效益”向“质量型效益”转变,推动广东葡萄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江淮之间精品阳光玫瑰葡萄栽培管理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近年精品阳光玫瑰葡萄倍受青睐,价格飙升,江淮之间种植面积迅速扩大,栽培管理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经济效益差距很大的实际情况。结合几年安徽晶鑫葡萄示范园建设的成功经验,从主要特征特性、选择优质苗木、推行健康栽培、精细整地建园、规范整形修剪、严格处理花果、优化肥水管理、绿色防控病虫和运筹采收销售等方面,系统阐述了江淮之间精品阳光玫瑰葡萄栽培管理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9.
王英 《油气储运》2007,(1):15-15
我国与世界多数葡萄种植国家不同,多数国家生产的葡萄大约80%用于酿酒或加工,20%用于鲜食而我国的葡萄则以鲜食为主.占80%左右。仅20%的用于酿酒或加工。从范围来看,我国葡萄栽培面积和产量主要集中在华北和西北地区的新疆、河北、辽宁、山东、河南、陕西、北京、天津等地。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不同海拔高度上刺葡萄物候期、茎叶生长量、果实膨大速度、产量、糖分等观测,总结分析刺葡萄各生长发育阶段有利不利天气条件及指标;建立包括培育刺葡萄健壮树体、防御连阴雨、高温、久旱遇雨等不利天气影响,预防霜霉病为重点的病虫害等关键技术措施,对刺葡萄栽培推广及农业气象服务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湖南山坡地刺葡萄避雨栽培和露天栽培模式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避雨栽培技术在南方各省的鲜食葡萄种植中已经普及,但在山坡地刺葡萄种植中运用较少。对刺葡萄在避雨栽培模式与露天栽培模式下进行物候期的观测、果实品质分析、霜霉病病情发生情况分析。结果表明:避雨栽培模式下刺葡萄的物候期整体延后,避雨栽培比露天栽培条件下果实完熟期延后了20 d,落叶期延后了33 d;避雨栽培模式下的刺葡萄较露天栽培的果实品质更优,其中果实增重11.40%,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升39.74%,果皮变薄17.65%;避雨栽培的病情指数最低为0,低于露地栽培0.75,最高为27.57,低于露地栽培46.37。以上结果表明山坡地避雨栽培是非常好的刺葡萄栽培方式,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一直以来,葡萄深受人们的欢迎,由于它色艳鲜美并且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近年来我国葡萄的栽培面积也不断扩大,其栽培种植技术也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正>湖南省葡萄的种植品种主要以鲜食葡萄为主,种植面积2万公顷,葡萄栽培技术也不断发展改进,形成了较为规范的适合南方葡萄生产的避雨塑料棚设施栽培方式。目前,湖南省葡萄栽培正大力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以适应葡萄的标准化生产和规模化经营要求,全面提高葡萄生产管理水平,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葡萄产业健康发展。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在南方葡萄上的效益主要表  相似文献   

14.
幼龄山葡萄栽培与管理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鞠巍  池兆臣  刘永军 《吉林农业》2011,(3):164+196-164,196
吉林省栽培山葡萄的地区主要集中在通化、集安、长白、吉林左家等地区,随着山葡萄栽培技术的不断完善和经济价格的不断提高,近年来辉南县山葡萄的种植规模不断扩大。文章介绍了山葡萄的栽培与管理技术要点,以供生产实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的葡萄种植面积已达78万公顷,年产量85万吨左右,其栽培面积和产量居苹果和柑橘之后排第三位.作为时令新鲜水果,加上不耐贮藏,因此,葡萄的保护地栽培具有巨大的开发价值与市场前景.例如山东寿光2002年5月日光温室生产的葡萄运到广州、厦门地区批发价格为25元/500克.抚顺地区5月下旬批发价格也达到6元/500克,经济效益非常可观.所以日光温室栽培葡萄是当前农民提高生产效益的良好方式之一.下面将抚顺地区生产经验及存在问题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赵海 《河南农业》2022,(7):22-23
葡萄温室栽培可以通过日光温室自身优势调节葡萄的上市时间,增强市场竞争力,提升种植户的收益.近几年,河南省葡萄种植面积逐年上升.由于温室栽培葡萄长期生长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更容易诱发病虫害,再加上农药、农资等投入品使用不规范,严重影响葡萄的产量与质量.实施绿色防控技术,可有效控制主要病虫害的发生,葡萄的产量、质量和经济...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设施葡萄栽培发展迅速,成为农民增收的新途径。乐都区现有面积6.67公顷。设施葡萄栽培起步晚、技术含量低,种植面积小,成为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因素。在推广面积的同时,注重环境、品种、管理、病虫害等要素,因地制宜,使种植规模、产量、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8.
江苏省果树设施栽培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苏省近年来果树设施栽培有较大发展 ,栽培种类有草莓、葡萄、桃等。但生产中仍存在种植面积不大、品种结构不合理、设施结构差、栽培技术不到位等问题。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今后江苏省果树设施栽培的发展方向和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9.
湖北省公安县是全省葡萄种植面积最大的县,针对目前还没有开展葡萄种植专业气象服务的现实,本文在分析公安县农业气象要素特点的基础上,结合葡萄种植对气象条件的要求,得出如下结论:公安县农业气象条件虽然满足葡萄种植,但会频发农业气象灾害,如营养生长期的低温寡照、连阴雨天气、高湿环境引起病虫害;生育生长期引起的高低温、高温日灼等灾害,最后分生育期给出了葡萄栽培专业气象服务内容和指标。为公安县开展专业气象服务提供相应的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20.
葡萄无核化技术于上世纪50年代末首创于日本,60年代和70年代在生产上逐步推广,主要应用于日本主栽品种玫瑰露上,巨峰、高尾、先锋等品种也有一些应用。到90年代,玫瑰露有70%的面积实行无核化栽培,面积达10万亩以上。目前,日本葡萄无核化栽培已经占到葡萄栽培总面积的三分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