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采用室内试验方法研究了分散红3B及其代谢产物对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分散红3B浓度不同对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也不同,浓度越高影响越强。在浓度为1、10、40、80μg.g-1时,其影响过程为先激活、后恢复稳定,在试验初期,浓度越低激活作用越强,随着时间的推移,各浓度均达到最大激活作用,且浓度越高激活作用越强。分散红3B的光解产物对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要大于分散红3B原药,随着光照时间的延长,分散红3B光解产物对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减弱,即对供试土壤生态环境影响减弱。  相似文献   

2.
采用室内试验方法研究了分散红3B及其代谢产物对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分散红3B浓度不同对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也不同,浓度越高影响越强.在浓度为1、10、40、80 μg·g-1时,其影响过程为先激活、后恢复稳定,在试验初期,浓度越低激活作用越强,随着时间的推移,各浓度均达到最大激活作用,且浓度越高激活作用越强.分散红3B的光解产物对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要大于分散红3B原药,随着光照时间的延长,分散红3B光解产物对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减弱,即对供试土壤生态环境影响减弱.  相似文献   

3.
毒死蜱及代谢产物对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室内试验方法研究了毒死蜱及其代谢产物对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毒死蜱浓度不同对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影响也不同,浓度越高,影响越强烈。在毒死蜱浓度为10、40、80μg·g-1时,其影响过程为先抑制—再激活—最后恢复稳定,在试验初期低浓度表现激活作用,高浓度表现抑制,且浓度越高,抑制越强。随着时间的推移,各浓度均表现为激活作用,且最大激活作用随毒死蜱浓度的增加而增加。毒死蜱的水解产物对供试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均大于毒死蜱原药,而光解产物对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小于毒死蜱原药。随着光照时间的延长,毒死蜱光解产物对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减弱,即对供试土壤生态环境影响减弱。  相似文献   

4.
通过模拟试验研究了咪鲜胺(Prochloraz)及其制剂施保克(Sportak)和主要代谢物BTS44595、BTS44596和BTS45186对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咪鲜胺和施保克对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抑制作用,大致表现为“抑制(处理后的前3d)→激活(处理后第3 ̄5d)→再抑制(处理后第5 ̄10d)→再激活(高浓度处理有再激活现象,低浓度处理时再激活现象不明显)”,而且处理浓度越高,影响作用越明显。咪鲜胺对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影响的程度稍大于施保克。咪鲜胺的主要代谢物BTS44595、BTS44596和BTS45186对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基本上表现为激活作用,其影响大小顺序为BTS45186>BTS44595>BTS44596。随着咪鲜胺降解代谢过程的进行,咪鲜胺及其主要代谢物对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逐渐由咪鲜胺母体的抑制作用,转化为初级代谢产物BTS44595、BTS44596较弱的激活作用及次级代谢产物BTS45186较强的激活作用。  相似文献   

5.
除草剂氯嘧磺隆对6种土壤酶活性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实验室培养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的氯嘧磺隆对6种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处理(5、10μg/kg干土)能在短期内激活土壤脲酶、过氧化氢酶、酸性磷酸酶的活性,抑制蔗糖酶和脱氢酶的活性,但这种激活或抑制作用很快可以恢复;高浓度处理(20、50μg/kg干土)短期内抑制脱氢酶的活性,之后表现为强烈的激活作用,对其他5种酶都表现为抑制作用,这些激活和抑制作用的程度与氯嘧磺隆的浓度呈正相关。低浓度氯嘧磺隆对各种酶的影响小,试验后期基本能恢复到对照水平,高浓度处理后土壤酶活性则不太容易恢复。  相似文献   

6.
通过实验室培养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的氯嘧磺隆对6种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处理(5、10μg/kg干土)能在短期内激活土壤脲酶、过氧化氢酶、酸性磷酸酶的活性,抑制蔗糖酶和脱氢酶的活性,但这种激活或抑制作用很快可以恢复;高浓度处理(20、50μg/kg干土)短期内抑制脱氢酶的活性,之后表现为强烈的激活作用,对其他5种酶都表现为抑制作用,这些激活和抑制作用的程度与氯嘧磺隆的浓度呈正相关。低浓度氯嘧磺隆对各种酶的影响小,试验后期基本能恢复到对照水平,高浓度处理后土壤酶活性则不太容易恢复。  相似文献   

7.
五氯硝基苯对蔬菜大棚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室内试验方法研究了五氯硝基苯(PCNB)对蔬菜大棚土壤转化酶、脲酶、中性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PCNB对4种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不同,高浓度PCNB对转化酶活性表现为抑制作用,且浓度越高抑制越强,低浓度时,转化酶活性表现为“先激活后抑制”2个阶段;脲酶活性在PCNB的作用下,出现"抑制-激活-恢复"的变化过程;PCNB对中性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不显著。建议将转化酶作为PCNB污染土壤的生态毒理学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山西地区土壤施用二甲戊灵对土壤酶活性与微生物的影响,探究其影响的潜在机制,为科学使用二甲戊灵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室内盆栽和大田栽培2种方式种植高粱后的土壤为研究对象,探究不同浓度二甲戊灵处理对4种土壤酶(蔗糖酶、脲酶、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活性与土壤微生物的影响,并通过传统平板计数法和PCR‐DGGE相结合方式对细菌和真菌群落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盆栽和大田栽培2种方式下,施用二甲戊灵浓度在200~800 g·hm-2范围内对蔗糖酶、脲酶、多酚氧化酶均呈激活作用,过氧化氢酶活性表现为不同程度的降低或无显著变化。在400 g·hm-2时,蔗糖酶活性达到顶峰;浓度达到600 g·hm-2时,过氧化氢酶的活性被显著抑制;而浓度达到800 g·hm-2时,脲酶活性达到最大。二甲戊灵对土壤细菌和真菌呈现激活作用,该影响随二甲戊灵施用浓度变化而变化。细菌和真菌群落对二甲戊灵浓度变化较为敏感;施用二甲戊灵会导致土壤生物活性变化。[结论]不同浓度的二甲戊灵对土壤中的蔗糖酶、脲酶、多酚氧化酶...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究除草剂对烟田土壤污染的影响,本研究采用室内模拟法,测定了不同浓度精异丙甲草胺处理后的烟田土壤酶(过氧化氢酶,磷酸酶,脲酶,脱氢酶)活性,并且比较了精异丙甲草胺对烤烟植株根际和非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处理下,试验前期(1~2周),除草剂对土壤过氧化氢酶表现出激活作用,对磷酸酶则表现出抑制作用,作用程度均与浓度成正比,当除草剂浓度高时对脲酶活性有抑制作用,浓度范围在9~12 mg/kg时对土壤脱氢酶具有激活作用。试验后期(2周以后),所测四种酶活性表现为恢复、抑制或激活的变化趋势。根际土壤的4种所测酶活性均高于同期非根际土壤酶活性,且差异显著(p0.05),存在明显的根际效应。试验结果显示,土壤过氧化氢酶和磷酸酶可以在烟田土壤污染早期作为表征精异丙甲草胺残留污染的生物活性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二甲戊灵的安全使用和对农业生态的风险性评估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室内试验研究不同浓度的二甲戊灵对土壤脲酶、碱性磷酸酶、脱氢酶、蔗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培养期间(0~60 d)高浓度二甲戊灵(2 000 g/hm2)对脲酶表现为激活作用,低浓度二甲戊灵(400、800、1 200 g/hm2)对脲酶表现为抑制作用,并且随着浓度的降低,抑制作用逐渐增强;各处理对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没有规律性;各处理对脱氢酶活性与蔗糖酶活性的影响比较一致,浓度越高激活作用越强.[结论]高浓度二甲戊灵(1 600~2 000 g/hm2)对土壤酶活性影响较大,大田推荐浓度800~1 200 g/hm2,对土壤影响较小,对环境安全.  相似文献   

11.
刘娜  唐保宏  张美香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0):9594-9595
[目的]研究百草枯对土壤中蛋白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方法]设4个百草枯处理水平,分别于培养2、6、12、20、30、45和60 d时取样测定蛋白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结果]1 000 μg/g百枯草处理的酶活性低于其他4个处理。100 μg/g百枯草处理的蛋白酶活性的最低值出现在第20天,其余3个百草枯处理的蛋白酶活性的最低值均出现在第12天。1 000 μg/g百枯草处理的蛋白酶抑制率在第20天达51.08%,在第60天为41.48%。200、500和1 000 μg/g百枯草处理均不同程度地抑制过氧化氢酶活性,且其抑制作用随着百草枯浓度的增加而增强。1 000 μg/g百枯草处理对过氧化氢酶的抑制率在第12天达66.18%,在第60天为39.18%。[结论]百草枯对土壤中蛋白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两种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对萼花臂尾轮虫的急性毒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林  刘昌利  韦传宝  李军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3):14172-14174
[目的]研究常见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氯氰菊酯和溴氰菊酯对轮虫的24、48 h急性毒性大小。[方法]以广州品系萼花臂尾轮虫为受试动物,采用标准毒性试验方法进行急性毒性试验,机率单位法测定氯氰菊酯和溴氰菊酯对轮虫的LC50值。[结果]氯氰菊酯对萼花臂尾轮虫的24、48 hLC50分别为3 376.87、5.87μg/L;溴氰菊酯对萼花臂尾轮虫的24、48 hLC50分别为594.56、74.17μg/L。[结论]氯氰菊酯和溴氰菊酯对轮虫24、48 h的急性毒性大小不同;氯氰菊酯和溴氰菊酯对轮虫的48 hLC50值比其24 hLC50值用来监测水体中的此类化学污染物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利用气相色谱—微电子捕获方法(GC-μECD)建立可同时检测香蕉中有机氯和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方法,为香蕉的食用安全提供保障。【方法】香蕉中有机氯和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经乙腈溶液萃取分层,乙腈相浓缩后过弗罗里硅土柱净化,采用丙酮—正己烷溶液5mL淋洗,淋洗液经氮吹仪吹干后,用正己烷定容至5mL,供GC测定。将13种标液混合稀释成1.000μg/mL,六六六、滴滴涕、氯氰菊酯、氟氰戊菊酯、氰戊菊酯和溴氰菊酯稀释为0.005、0.010、0.020、0.040、0.080、0.100、0.200μg/mL,百菌清为0.005、0.010、0.020、0.040、0.080μg/mL,配制成混合标准溶液,以峰面积为纵坐标、质量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图。香蕉样品中加标浓度分3个水平:六六六、滴滴涕为分别0.005、0.010、0.050mg/kg,百菌清、氯氰菊酯、氟氰戊菊酯、氰戊菊酯和溴氰菊酯为分别0.010、0.050、0.100mg/kg进行回收率试验。根据最低加标浓度基线噪声的3倍换算各分析物的最低仪器检出限。【结果】各曲线呈良好线性关系,仪器检出限为0.5-5.0μg/L,回收率为70.4%-118.7%,相对标准偏差为2.45%-11.50%。【结论】GC-μECD方法可同时检测香蕉中13种有机氯和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且具有精密度和准确度高、操作简单方便、分离效果好、回收率高、重现性好等优点,适合香蕉农药残留的检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溴氰菊酯在茼蒿上的残留特性和安全风险。[方法]通过田间试验和室内检测研究溴氰菊酯在茼蒿及土壤中的残留动态及最终残留量。[结果]溴氰菊酯在茼蒿中的半衰期为3.9~4.5 d,药后14 d消解92%以上。溴氰菊酯在土壤中的半衰期为6.5~7.4 d,药后14 d消解79%以上。25 g/L溴氰菊酯乳油18.750、28.125 g a.i./hm~2,施药3、4次,末次施药后5 d收获的茼蒿中溴氰菊酯残留量均低于2 mg/kg。推荐溴氰菊酯在茼蒿上的安全间隔期为5 d。[结论]试验结果为溴氰菊酯在茼蒿上的安全合理使用及制定溴氰菊酯在茼蒿上的最大残留限量国家标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溴氰菊酯残留检测ELISA试剂盒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前期建立溴氰菊酯间接竞争ELISA检测方法的基础上,研制组装出溴氰菊酯残留检测ELISA试剂盒,并以苹果为试样,对该试剂盒的灵敏度、精密度、准确度、特异性进行参数测定。本试剂盒的IC50为3.999-7.709μg/mL,检出限为0.011-0.024mg/kg,检测范围为0.015~100μg/mL,重现性较好,特异性强,以0.1,0.5,1.0mg/kg3个水平添加苹果,回收率为86.2%~105.8%,变异系数为6.0%~9.8%,接近气相色谱法的检测水平,可满足溴氰菊酯残留初筛检测需要。该试剂盒的成功研制为实际样品检测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溴氰菊酯农药在土壤中的残留·迁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文蝶  邓玉君  钱坤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1):12782-12783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的溴氰菊酯农药在土壤中的残留状态和迁移动态。[方法]采用室内柱淋洗法,测定不同浓度的溴氰菊酯农药在土壤中的淋溶过程。[结果]在强度大、历时较短的等量淋溶水的作用下,随着溴氰菊酯农药浓度的增大,溴氰菊酯在土壤中的迁移能力逐渐减小,出现相对残留量最大的深度也随之减小。[结论]溴氰菊酯对地下水污染具有潜在危险性,要合理使用溴氰菊酯农药。  相似文献   

17.
生物菌肥对采煤沉陷区复垦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用量的生物菌肥对晋城大张村采煤沉陷区复垦1年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生物菌肥施入量的增加,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逐渐增强,且各处理显著高于对照(P0.05);生物菌肥施入量为20g/穴时,土壤脲酶活性最强,达到了0.57mg/g,且与对照之间差异显著(P0.05);生物菌肥施入量为10g/穴时,土壤蔗糖酶活性最强,达到了58.83mg/g,且与对照之间差异显著(P0.05)。研究表明,生物菌肥对采煤塌陷区复垦土壤的酶活性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其结果可为在采煤沉陷区合理有效的开展生物复垦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高山杜鹃的耐热性,给高山杜鹃的引种栽培提供依据,通过对秦岭高山杜鹃外施植物生长调节剂,测定高温胁迫下不同浓度外源茉莉酸甲酯处理杜鹃幼苗叶片的热害指数,并测定叶片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丙二醛(MDA)、脯氨酸含量及质膜透性。结果表明:在高温胁迫下,随着茉莉酸甲酯浓度的增加,SOD、POD及CAT活性及脯氨酸含量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且茉莉酸甲酯浓度在100μmol/L时SOD、POD及CAT活性达到最大,分别为107U/g、92U/g和12.74U/g;MDA含量、质膜透性呈先降后升的趋势,茉莉酸甲酯浓度在50μmol/L时质膜透性和MDA含量最小,分别为20%和8.92μg/g。不同浓度的茉莉酸甲酯均能缓解高温对高山杜鹃幼苗的伤害。茉莉酸甲酯浓度为50μmol/L和100μmol/L时对高温胁迫下高山杜鹃各项生理生化特征有较好的缓解作用,可减轻高温对高山杜鹃的热伤害,提高其耐热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不同臭氧浓度(30、60、80、100和120μg/L)对M9T337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为培育抗臭氧矮化砧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盆栽矮化自根砧木M9T337作为试材,通过OTC气室中处理3 h后,研究不同浓度臭氧对M9T337叶绿素含量、 抗氧化酶活性以及丙二醛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结果]随着臭氧浓度的升高,M9T337叶片中叶绿素的含量逐渐降低;SOD(超氧化物歧化酶)、CAT(过氧化氢酶)的活性成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而POD(过氧化物酶)的活性与MDA(丙二醛)的含量均逐渐升高.[结论]综合分析各项指标表明,盆栽M9T337幼苗可以忍受短时间(﹤3 h)内低浓度的(﹤80μg/L)臭氧胁迫,当臭氧浓度超过80μg/L时会对M9T337产生严重的伤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