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三疣梭子蟹简称梭子蟹,俗称海蟹,属十足目,梭子蟹属。梭子蟹在我国沿海均有分布,是大型食用蟹类,肉味鲜美,营养丰富,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2.
市场行情     
《农家致富》2005,(4):12-12
江苏梭子蟹 丰收连日来.连云港渔民将一批批梭子蟹.发往上海、天津、秦皇岛等地销售。由于黄海近年来休渔成效明显.一年生的梭子蟹得到繁衍,海产品资源恢复较快,形成了多年不遇的梭子蟹丰收汛期。  相似文献   

3.
浙江北部近海三疣梭子蟹生殖习性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 Miers是海洋甲壳动物中重要的捕捞对象之一,我国从南到北广大海域都有分布,资源丰富。浙江省七十年代平均年产量1万5千吨,八十年代以来,平均年产量增长至3万多吨,1985年高达5万6千吨,是出口和内销的重要水产品。研究三疣梭子蟹的生殖习性,对于探索其资源数量变动规律,制订繁殖保护措施,合理利用梭子蟹资源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梭子蟹,学名Portunus trituberculatus,梭子蟹科,全球分布广泛。在舟山地区,梭子蟹的产量尤为巨大。由于产量较大,售价较低,影响了渔民的捕获积极性。同时,受现代保鲜保活技术的限制,梭子蟹捕捞后,不易存活,大量梭子蟹死后被丢弃,这大大浪费了资源,造成了渔民朋友和经销商的损失。为此,高值化利用梭子蟹的生产方式迫在眉睫。梭子蟹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海洋鱼类,同时又富含微量元素。因此,对梭子蟹中的蛋白进行综合开发利用,既可以减少资源浪费,又可以创造更多价值,将会为渔业经济的发展带来新的增长点。以梭子蟹下脚料为原料,优化了梭子蟹抗氧化肽制备的工艺条件,探讨了超声预处理、分子量大小、分离纯化方法同抗氧化活性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本文根据1992-1994对浙江北部近海梭子蟹资源现状和各种渔具渔法的调查,在分析梭子蟹资源波动的基础上,比较了各渔具渔法对俊子蟹资源的损害情况,并提出了梭子蟹资源保护与作业管理的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6.
梭子蟹又名三疣梭子蟹,别名还螃蟹、花蟹、海蟹等,是著名的大型海产食用甲壳动物,在我国南北沿海均有分布。该蟹由于外壳左右两端尖细,中部宽大,形似织布用的梭子,故而得名。  相似文献   

7.
三疣梭子蟹俗称海洋螃蟹,是一种个体较大的海产食用蟹,又是我国沿海业中资源量最大的一种,尤以鲜活的三疣梭子蟹在市场上颇负盛名。安分布面广阔,品种优良,从我国的辽宁、山东、浙江、福建、广东等沿海各地都出产,其年产量也较高,它不但在我国领海内分布广,而且在日本、朝鲜等国也都有它的踪迹。由于可以活销,故是极受欢迎的主要水产品。梭子蟹是虾塘综合利用,改善养殖结构之新品种。  相似文献   

8.
利用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采用注射和投喂方式,对养殖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进行人工感染,以确定WSSV对养殖梭子蟹的易感性和可能存在的潜在危害。结果发现,在水温24—25℃条件下,病毒注射感染组全部发病,10-16d全部死亡;投喂组死亡率33%;对照组未出现死亡。采用荧光定量PCR对各试验组梭子蟹的肌肉和肝胰腺混合物进行WSSV检测,发现注射感染组阳性检出率为100%,均为强阳性;投喂组阳性检出率为50%;对照组的阳性检出率均为O。光镜下可观察到感染梭子蟹的肝胰腺、肌肉组织、鳃组织的靶细胞核肿大、变形,并出现以坏死为主的变质性病变;电镜下病变组织细胞中可见形态、大小与WSSV一致的病毒粒子。由此表明:对虾WSSV可以感染三疣梭子蟹,并表现出明显的病理症状,感染与病毒的数量以及梭子蟹自身的体质、环境条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白斑综合征病毒感染梭子蟹试验及组织病理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采用注射和投喂方式,对养殖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进行人工感染,以确定WSSV对养殖梭子蟹的易感性和可能存在的潜在危害。结果发现,在水温24—25℃条件下,病毒注射感染组全部发病,10-16d全部死亡;投喂组死亡率33%;对照组未出现死亡。采用荧光定量PCR对各试验组梭子蟹的肌肉和肝胰腺混合物进行WSSV检测,发现注射感染组阳性检出率为100%,均为强阳性;投喂组阳性检出率为50%;对照组的阳性检出率均为O。光镜下可观察到感染梭子蟹的肝胰腺、肌肉组织、鳃组织的靶细胞核肿大、变形,并出现以坏死为主的变质性病变;电镜下病变组织细胞中可见形态、大小与WSSV一致的病毒粒子。由此表明:对虾WSSV可以感染三疣梭子蟹,并表现出明显的病理症状,感染与病毒的数量以及梭子蟹自身的体质、环境条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三疣梭子蟹的繁殖与混养福建省平潭县政府科委游克仁三疣梭子蟹,属蝤蛑科,俗名枪蟹、螃蟹,其外形如梭故名。一、生态牲征与繁殖三疣梭子蟹白天多潜伏在浅海,生活在水深10~30米的泥沙质海底上,夜间则游泳觅食,常隐藏在一些障碍物旁或埋伏沙下躲避敌人。喜食动物...  相似文献   

11.
三疣梭子蟹,俗称梭子蟹、白蟹,属于甲壳纲、十足目、梭子蟹科、暖温性多年生大型蟹类动物,也是中国最大的一种蟹类.梭子蟹生长迅速,体大肉多,味道鲜美,膏似凝脂,富含蛋白质、脂肪及多种矿物质,是中国主要养殖品种,是重要的出口畅销品之一.  相似文献   

12.
加强梭子蟹养殖过程中的疾病防控,对确保梭子蟹养殖效益至关重要。本文先简单介绍了梭子蟹的生活习性;然后对梭子蟹疾病发生原因进行分析;最后针对梭子蟹疾病类型及防控措施,进行详细分析探讨,重点强调了养殖池塘水质环境保持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正>"金九银十"不但是指吃大闸蟹的时节,也是梭子蟹集中上市季。记者注意到,2017年梭子蟹价格一路走低,批发市场内肥美的高等级梭子蟹价格同比去年跌去三成,而普通品质的梭子蟹20元/公斤的批发价,可谓卖到了"蔬菜价"。业内人士指出,东海"禁捕"使得生态得以保护,加上  相似文献   

14.
方兴  江俊伟 《新农村》2013,(7):22-22
梭子蟹养殖在玉环县并不少见,但大多是以暂养的方式,每年必须要等到梭子蟹旺发的季节从渔民手中收购,因此梭子蟹的养殖很受局限。而玉环县干江镇东渔村养殖渔民鲍学春就有这样大胆创新思索:能不能把梭子蟹从小就"圈养"起来呢?最终他通过自己的摸索,建立了从蟹苗到成品蟹的全程养殖模式,经过前期试  相似文献   

15.
泥质底质是造成池塘养殖三疣梭子蟹存活率偏低的重要原因。根据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的潜伏和蜕壳习性设计出一种适合泥底质的蟹礁,拟为池养梭子蟹个体提供躲避栖息的庇护场所,并在室内养殖条件下对该蟹礁的潜在应用能力进行检测。蟹礁主体由多块具有一定强度抗腐蚀性的长方形PVC板组成。蟹礁的选择性试验结果表明,作为人造的躲避栖息场所,缸体内的梭子蟹个体可以自由出入,蟹礁的选择比率较高,因此,投放蟹礁有望有效解决池养梭子蟹底质的潜沙问题,本试验进一步证实了其在梭子蟹池塘实际养殖过程中的潜在应用价值;而蟹礁与土坑并存的选择性试验不仅说明养殖户投放传统隐蔽物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实用性,而且预示着在实际生产中为梭子蟹提供更为多样的庇护场所,可能会进一步增加梭子蟹的养殖收益。此外,苏北地区拥有广袤的淤泥质滩涂,底质问题的有效解决使实现我国海捕梭子蟹资源滩涂化养殖的目标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6.
图话     
<正>赣榆梭子蟹俏销本刊讯近日,江苏省赣榆区黄海海域梭子蟹喜获大丰收。渔民们将梭子蟹及时分拣装筐,在保证当地市场供应的基础上,大部分梭子蟹通过充氧、冷藏销往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图为赣榆区渔民们正在港口渔业码头分拣外销的梭子蟹。(图文:张正友司伟)  相似文献   

17.
李东芹 《现代农业科技》2007,(18):175-175,179
在阐述葫芦岛地区发展梭子蟹养殖产业重要意义的基础上,从自然资源、技术优势、政策保障、交通条件及人力资源等多角度,系统地分析了葫芦岛地区开展梭子蟹养殖的诸多优势,进而证明了在该地区发展梭子蟹养殖产业的可行性,并提出了发展梭子蟹养殖产业的几点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8.
梭子蟹,营养丰富,味鲜色美,深受消费者欢迎。将鲜梭子蟹进行速冻后,不仅利于运输和贮存,而且能出口创汇。目前,冻鲜梭子蟹在国际市场上十分走俏,已成为我国重  相似文献   

19.
螯虾肽膏在三疣梭子蟹土池育苗中应用试验结果表明,与常规投喂相比,三疣梭子蟹土池育苗中投喂螯虾肽膏不但能促进三疣梭子蟹的变态生育,还提高仔蟹的产量和出苗率,显著提高育苗生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东海近海蟹笼逃逸口类型对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逃逸行为的影响,本研究使用红外水下摄像装备,对入笼的三疣梭子蟹在不同行为阶段对安装于侧网靠近笼底一侧的刚性矩形逃逸口(40mm高×200mm宽)和网目逃逸口(由2个位置较低的40mm×60mm和1个位置较高的60mm×60mm破目构成)的行为反应进行了观察。根据三疣梭子蟹探索、发现并接近、穿越企图和穿越逃逸口个体连续行为的4个阶段观察结果显示:相比刚性矩形逃逸口,三疣梭子蟹在网目逃逸口实验蟹笼中的探索行为持续时间更长;在笼底探索的个体能定位、发现并接近2种不同类型逃逸口,但发现并接近网目逃逸口时距离入笼的平均时间(P<0.01)和平均次数(P=0.061)均大于刚性矩形逃逸口;约85%发现并接近逃逸口的三疣梭子蟹企图穿越逃逸口,且在逃逸口类型之间没有显著差异;三疣梭子蟹在网目逃逸口前停留了更长的时间(P=0.006),且这一时间显著影响着个体是否企图逃逸的行为。所有个体均采用侧身姿态穿越逃逸口,对于刚性矩形逃逸口,个体甲高与逃逸口高度的关系是决定个体能否成功逃逸的关键因素;对于网目逃逸口,个体优先尝试穿越较低逃逸口,并最终全部逃逸。实验结果表明网目逃逸口可以作为蟹笼渔具逃逸装置,生物可降解材料应用可成为缓解蟹笼幽灵捕捞问题的技术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