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生物多样性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是研究区域生态环境演变的重要部分。为了分析甘肃安西极旱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趋势,笔者等选择保护区建区25年来温度和降水的变化情况及动植物资源的演变趋势,通过调查区域内动植物资源现状和总结区域25年以来年均温度和降水的变化趋势,与建区时保护区动植物资源概况进行对比。结果显示:保护区近25年来年均气温以升高趋势为主,21世纪初较20世纪80年代末升高0.989℃;年降水量整体上呈现下降趋势,21世纪初较20世纪80年代末减少3.3 mm。保护区荒漠植被出现群落面积减少、局部覆盖度下降、群落类型减少趋势;动物出现珍稀濒危数种减少、区系演变和动物种类数量减少的趋势。为掌握和应对气候变化对安西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宁夏引黄新灌区的开垦与昆虫类群的演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9~1991年对中宁县大战场和灵武县狼皮子梁的荒漠草原和垦后不久(约1~5年)的农田昆虫类群进行系统调查结果,鉴定出各类昆虫11目77科260种,其中属荒漠草原原生种88种、与农业共有种85种、农田继生种87种,其中荒漠区优势类群有伪步(虫甲)科、象(虫甲)科;荒漠垦殖后原生类群68.2%的种类消失,其余残存于田埂、渠岸、沟岸和较高的小片荒地上。  相似文献   

3.
重庆奉节天坑地缝自然保护区动植物资源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奉节天坑地缝自然保护区的动植物资源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自然保护区气候和环境质量条件较好,适宜动植物的生存。保护区内植被保护完好,生物多样性丰富。依据1991年版《中国植物红皮书一稀有濒危植物》统计,共有植物1285种,其中国家1~3级保护植物22种;国家2、3级保护动物28种,另外还有未见报道过的新物种。  相似文献   

4.
对湖南泸溪省级天桥山自然保护区动植物资源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天桥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共有野生维管植物1 013种,其中蕨类植物136种,裸子植物3种,被子植物874种,占湖南省种子植物种数(约6 100种)的14.4%,属于国家级保护植物9种;脊椎动物210种,其中两栖动物14种,爬行动物28种,鸟类104种,哺乳动物21种,鱼类43种。该保护区拥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建议进一步加强保护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5.
<正>据2019年初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研究报告显示,自2000~2017年间,中国新增绿化面积占全球绿化面积净增长的25%,其中42%来自植树造林、32%来自集约农业。从几亿人参与的蚂蚁森林虚拟植树,到毛乌素沙漠、库布齐沙漠等荒漠的绿化治理,展现着人们对荒漠复绿的热情。如何实现荒漠到绿洲的转变,本文将从专利申请的角度梳理荒漠绿植的技术发展。2000年以前,荒漠绿植相关专利申请不多,技术手段也相  相似文献   

6.
精河县位于新疆西北部,天山西段北麓,准噶尔盆地西缘,地处东经81°46'-83°51',北纬44°02'-45°10'之间,地形复杂、地貌多样,南高北低。海拔最高为4700m,最低为195m的艾比湖,为新疆第二个低点。属典型大陆性干旱荒漠气候。年降水:平原地区平均降水量仅在90mm左右,80-150mm,山区200-350mm。国土总面积10852km2。天然草原总面积1075万亩,其中可利用面积1038万亩。有11个草地类型:平原荒漠草场,山地荒漠草场;平原草原化荒漠放牧场;山地草原化荒漠放牧场;山地荒漠草原放牧场;  相似文献   

7.
1983~1989年对缅甸入境动植物产品检查结果,鉴定出仑储甲虫25科、110种。其中,外检对象3种,危险性害虫4种,国內尚未分布的害虫16种。  相似文献   

8.
不同生境胡杨叶片解剖特征及其适应可塑性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本文对敦煌西湖荒漠湿地与内蒙古额济纳绿洲河岸林的胡杨叶片进行解剖结构数量化研究,比较了两种不同生境中胡杨叶片的适应对策。结果表明:上、下角质层厚度与叶片结构紧密度在两种生境中无显著差异,除叶片结构疏松度外,荒漠湿地中的胡杨叶片各解剖结构厚度及面积等特征显著大于绿洲河岸林;0~30 cm土壤全氮含量对荒漠湿地与绿洲河岸林的胡杨叶片解剖结构特征具有显著影响,而0~30 cm土壤全钾含量对两种生境中的胡杨叶片解剖结构发育均无显著影响;荒漠湿地中的胡杨叶片各结构变异系数及多数结构的可塑性指数均大于绿洲河岸林,其中主脉木质部面积的变异系数和可塑性指数在两种生境中均较大。与生境中物种丰富度更高的额济纳绿洲河岸林相比,敦煌西湖荒漠湿地的胡杨以更大的叶片解剖结构厚度或面积等特征来适应更加恶劣的生境。叶片解剖结构的可塑性是胡杨适应荒漠区脆弱生态系统的重要方式和策略。   相似文献   

9.
荒漠植被类型和条件与啮齿动物的关系,是多年来干旱区动植物关系研究值得关注的问题之一.为较为全面的了解荒漠啮齿类数量与栖息环境间的关联度,明确荒漠啮齿动物与其栖息环境中植物因子的关系,2005~ 2007年,对内蒙古阿拉善荒漠区过牧干扰下啮齿动物优势种种群的密度和植物因子的关系进行了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全年分析发现,小毛足鼠(Phodopus roborovskii)和三趾跳鼠(Dipu s sagitta)均为优势种,平均捕获量比例分别为(38.82±4.34)%和(38.44±4.27)%;同时小毛足鼠密度与沙木蓼(Atraphaxis frutescen)密度显著正相关,三趾跳鼠密度与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密度显著负相关.在春、夏和秋不同季节,小毛足鼠密度分别与沙木蓼密度、霸王(Zygophyllum pterocarpum)密度和红砂(Reaumures soongorica)密度均显著正相关;三趾跳鼠密度在春季与白刺高度正相关,在夏季与藏锦鸡儿(Caragana spinifera)高度显著负相关,在秋季与藏锦鸡儿密度显著正相关.植物因子对阿拉善荒漠区过牧干扰下优势鼠种密度的作用具有明显差异,同时优势鼠种对微生境中植物的利用也显著不同,从而形成相互适应、长期共存的格局.  相似文献   

10.
压砂地西瓜巨膜长蝽发生规律及防控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2008年对巨膜长蝽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初步掌握了巨膜长蝽的发生规律、生活史、发育历期等生物学特性,明确了在宁夏中部干旱带每年只发生1代,危害盛期在5月上中旬,虫源来自周边荒漠草原区,危害途径是荒漠草原向瓜田迁飞,定殖扩散危害;并对不同种植方式的危害程度进行调查分析,提出了合理的种植模式,对巨膜长蝽的危害起到了很好的抑制作用,危害率降低70%左右;对4种无公害农药进行防效比较试验,其中3种药剂防治效果均在85%左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根据实地测定的荒漠植物高光谱和含水率,建立其含水率预测模型,为遥感生态监测和荒漠生境评价提供依据.[方法]实地测定了17种荒漠植物光谱反射率,使用烘干法测定其含水率,对荒漠植物的含水率和反射光谱进行相关分析.[结果]1405-1534 nn波段是荒漠植物含水率的敏感波段.引人吸收深度为参量,分别以978-1030,1405-1534 mn波段水分吸收深度建立荒漠植物含水率线性预测模型,其决定系数分别为R2=0.696和R2=0.928.根据模型计算荒漠植物含水率与真值的误差分别在-16.84;-12.01;和-1.86;-2.84;,[结论]以1405-1534 nm波段水分吸收深度建立荒漠植物含水率线性预测模型可以较准确的反映荒漠植物的含水率.  相似文献   

12.
基于TVDI的内蒙古草地干旱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程伟  辛晓平 《中国农业科学》2020,53(13):2728-2742
【目的】 研究内蒙古草地2000—2017年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VDI)的时空演变特征,并探讨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以期为研究区的生态预警和生态修复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基于MODIS增强型植被指数(EVI)和陆地表面温度(LST)产品构建Ts-EVI特征空间,根据该特征空间计算TVDI,对多年TVDI均值采用Theil-Sen Median趋势分析、Mann-Kendall检验等方法来研究干旱的空间分布特征、时间变化特征及时空演变趋势。【结果】 从整体上看,内蒙古草地多年平均干旱程度西南高东北低,各草地类型年均TVDI大小依次为温性荒漠类>温性草原化荒漠类>温性荒漠草原类>沼泽>温性草原类>温性草甸草原类>低地草甸>山地草甸。其中荒漠型草地(温性荒漠类、温性草原化荒漠类和温性荒漠草原类)主要为重度和轻度干旱状态,非荒漠型草地(温性草原类、温性草甸草原类、低地草甸类、山地草甸类和沼泽类)主要为轻度干旱、正常和轻度湿润状态。18年来荒漠型草地整体在缓慢变干;而非荒漠型草地除温性草原类外基本在缓慢变湿。从空间分布上,三类荒漠型草地干旱程度保持稳定以及具有变干趋势(轻微变干、变干、显著变干)的面积比之和分别为44.93%、55.01%;五类非荒漠型草地干旱程度保持稳定以及具有变湿趋势(轻微变湿、变湿、显著变湿)的面积比之和分别为72.19%、24.27%。【结论】 18年来,荒漠型草地的干旱情况主要为保持稳定和持续变干状态,并且持续变干的区域较多,草地生态环境在持续恶化;非荒漠型草地干旱情况主要为保持稳定状态,少部分面积具有变湿趋势,草地生态环境在稳定好转。此外,降水稀少对非荒漠型草地的干旱程度具有显著性影响,但对荒漠型草地的影响并不显著。温度升高则仅对温性草原类以及温性草原化荒漠类的干旱程度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3.
<正>2013年,海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从各类入境货物、交通工具、木质包装、集装箱、旅客携带物和邮寄物等截获动植物疫病疫情及有害生物1 205批次、280种类、2 318种次,同比分别增加65.29%、12.45%和70.44%。其中,检疫性有害生物42批次、13种类、47  相似文献   

14.
撒拉溪喀斯特土地整理区动植物物种多样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撒拉溪示范区动植物物种的多样性,使其在土地整理过程中得到有效地保护,对该区域的动植物物种多样性进行了本底调查,其中动物调查集中于脊椎动物。结果表明,该区域共有脊椎动物89种,植物129种,且分布有18种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和3种国家重点保护植物。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明北疆荒漠、山地、绿洲近55年的气候变化规律及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差异,利用北疆41个气象站,1961—2015年逐日的气温和降水量序列资料,采用线性趋势分析、Mann-Kendall趋势检验、突变检验法、反距离加权插值法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55年北疆地区增温趋势显著(荒漠0.2℃/10年、山地0.24℃/10年、绿洲0.3℃/10年趋势增温),绿洲增温趋势最为显著;近55年北疆地区增湿趋势显著(荒漠8.46 mm/10年、山地7.66 mm/10年、绿洲8.78 mm/10年),绿洲降水量增加最为显著。近55年北疆气温在21世纪初增温最显著,降水量在20世纪80年代上升趋势最显著。北疆荒漠、山地、绿洲气温发生突变的年份均在1993年;荒漠,山地,绿洲降水量发生突变的年份分别是1985年、1987年。近55年荒漠秋季年际增温显著,山地和绿洲夏季和秋季年际增温显著,对年际增温贡献最大;荒漠、山地、绿洲降水量年际变化均为冬季增加显著,对年际增湿贡献最显著。近55年荒漠10月、11月气温对荒漠秋季增温贡献最大,山地、绿洲6月、7月、8月、9月、10月增温最显著,对夏秋季增温贡献最...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水库建设下特克斯河谷动植物资源现状进行评价。[方法]通过实地考察、文献查阅和标本鉴定,研究恰甫其海水利枢纽水库建成后特克斯河谷动植物资源的分布状况,并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结果]在水库影响区内,分布有珍稀动物15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7种、新疆自治区一级保护动物1种、新疆自治区二级保护动物6种;分布有珍稀植物21种,其中国家二级保护植物2种、国家三级保护植物5种、新疆自治区一级保护植物6种、新疆自治区二级保护植物2种、新疆自治区三级保护植物6种。提出了陆生生态环境的保护对策,主要包括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补偿制度给予相应补偿,制定珍稀物种的保护规划,建立自然保护区和人工繁育基地,充分利用水库带来的环境改变培植景观生态格局等措施。[结论]该研究为特克斯河谷动植物资源的保护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荒漠环境是世界上最为严峻的自然环境之一.对动植物来说,都是十分严峻的考验.典型荒漠环境的主要特点是极端温度次数多,昼夜温差大,降水稀少,极为干旱.太阳辐射严重,多风,植被稀疏,自然条件十分恶劣.这对骆驼来说,最为严峻的考验是饲草及水源匮乏,而骆驼由于形态及生理学等各方面的特点,却表现出极好的适应性,是任何其它家畜所不及的.  相似文献   

18.
以荒漠植物骆驼刺、铃铛刺、碱蓬、盐穗木、柽柳等13种植物的根为材料,利用SCA培养基分离其内生放线菌,通过菌株16S rRNA基因测序,分析荒漠植物内生放线菌物种多样性。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细极链格孢菌、大丽轮枝菌和尖孢镰刀菌为靶标,通过琼脂扩散法和平板对峙法开展抗菌活性筛选。从13种荒漠植物分离出533株内生放线菌,鉴定的361株,分布于6个目,7个科,9个属,77个种,另有3个潜在新种,其中链霉菌属为优势类群,冢村氏菌属与伦茨菌属首次从植物中分离得到。研究表明13种荒漠植物内生放线菌多样性有明显差异,骆驼刺内生放线菌最丰富,分离到6个属27个种,链霉菌属有20个种;老鹳草分离到的菌株数量最多,有3个属;铃铛刺分离到2个属,其中的链霉菌属有28个种;猪毛菜、盐穗木等植物只分离到链霉菌属。抗菌活性筛选显示80株放线菌有抗菌活性,其中链霉菌74株,拟无枝酸菌3株,拟诺卡氏菌、糖霉菌和链孢囊菌各1株。本研究为寻找新型抗菌活性化合物,为生物医药和生物肥料提供菌株来源。  相似文献   

19.
<正>《特种经济动植物》原名《国外特种经济动植物》(1982年创刊),1998年更名为《特种经济动植物》,是由农业农村部主管、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主办的特种经济动植物专业性国家级科技类期刊,为中国农业核心期刊,吉林省科技期刊30强,吉林省一级期刊。本刊为中国学  相似文献   

20.
宁夏贺兰山东麓荒漠草原区五种生境鸟类资源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保护贺兰山东麓荒漠草原区的鸟类资源,2010年1—12月采用路线统计法,对宁夏贺兰山东麓山前洪积扇荒漠,东至西干渠区域的鸟类进行了调查,共记录到鸟类144种,隶属于17目39科.其中,古北界鸟类110种,占调查区鸟类种数的76.4%,东洋型19种,广布种14种,居留型主要以夏候鸟和留鸟为主,占调查区鸟种70.6%.结合鸟类栖息地的生境类型,将贺兰山东麓鸟类的生态型作了研究,其中涉禽36种,鸣禽43种,游禽35种,攀禽4种,猛禽16种,陆禽9种.国家一级保护鸟类大鸨、黑鹳、金雕是分布在保护区内的鸟类.为贺兰山自然保护区鸟类的群落研究与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