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较多,但对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并不多见。本文以贵州省为例,选取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农业贷款余额、农业保险保费收入以及支农财政支出四个指标,拟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对贵州省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发展是否具有长期均衡关系进行验证。研究结果发现: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呈现显著的正相关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2.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河南省响应号召,积极发展农村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提高农村经济水平。为了提高对农村金融机构资金的合理利用进而提高金融支农效率,不断探索支持河南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金融服务新模式,通过对河南省关键数据指标进行整理,分析河南省农村金融现状和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金融支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和实践进展,发现河南省农村产业融合存在的问题,从金融供给端出发,提出多种形式的金融服务新模式,改变以往单一依靠农村信用社等商业金融机构的局面,提高金融支农效率。  相似文献   

3.
吕晨钟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5):2605-2606
在介绍我国一些学者对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的相关性研究的基础上,以我国四川省为例,依据2000~2007年《四川省统计年鉴》中关于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金融发展的各项数据,建立了农村金融规模指标(存款规模Y1、贷款规模Y2)、农村金融支农程度指标(农业贷款规模Y3、乡镇企业贷款规模Y4)、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指标(农林牧渔总产值X1、乡镇企业增加值X2、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X3)三大指标体系。同时,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四川省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之间的关联程度进行了效用分析,得出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林牧渔业和乡镇企业的影响较大,尤其是对传统农业总产值的影响突出;农业贷款与农村经济增长关联度较高,特别是对传统农业总产值的贡献很大;农业贷款对传统农业总产值贡献很大,农业发展成为农民纯收入增长的直接原因;乡镇企业贷款规模与农民纯收入的增长关联度最差。最后指出由于指标的选取上存在主观性和很多规模巨大的农村非正规金融机构被忽略,未能充分体现农村金融、农村经济发展的全部内容,提出了优化投资结构、开放农村金融市场和完善农村民间金融体系等对策。  相似文献   

4.
提高金融支持农业现代化效率,有助于提升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步伐。基于湖南2005-2014年的相关数据,采用因子分析法和多元线性回归法,分析湖南金融支持农业现代化的促进作用,探讨湖南金融支持农业现代化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人均农业存款越多,越能为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提供资金,金融支农效率就越高;金融从业人员数量越多,说明金融服务的覆盖面越广,有利于提高金融服务水平;而二元经济结构制约城乡协调发展,严重阻碍了农业现代化进程;农村金融机构覆盖率与金融支农呈负向显著关系,这表明仅仅依靠增加金融机构数量不能有效提高金融支农效率。因此,为提高金融支农效率和加快金融支持农业现代化发展,提出扩大金融机构和金融从业人员的覆盖面,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鼓励吸收农业存款,加大对农业现代化的资金供给;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障碍,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等措施。  相似文献   

5.
农村经济发展和增长与农村金融发展之间的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两者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农村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决定了农村金融发展水平,而农村金融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又影响到农业经济发展。农村经济是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是经济发展的润滑剂,在影响农村农业经济发展的诸多因素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该文主要结合实际情况,就农业经济增长和农村金融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更好促进农业经济向前发展有一定助益。  相似文献   

6.
张晓婷  罗剑朝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8):13868-13870
通过实证测算农村金融与农业发展关系。在土地、技术等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每提高1%的农村金融支持将会有0.024 040%的农业增长。这说明在我国目前的金融支农模式下,金融支持可以促进农业发展,但是效果不是很明显,需要进一步提高农村金融支农的力度。最后,提出了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7.
农村经济作用于农村金融,农村金融又反作用于农村经济,二者相互影响、相辅相成。但中国农村经济增长缓慢,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农村金融发展滞后。因此,研究中国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提出现阶段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存在的问题,从强化和完善政策性银行支农功能、鼓励和引导商业性金融支持农村经济、培育和扶持农村合作金融持续发展和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四个方面提出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协调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的关系一直是人们广泛关注的问题。以辽宁省为研究对象,依据辽宁省农村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实际数据,构造和使用金融相关率、金融支农程度等指标,依次使用平稳性检验、协整检验和格朗杰因果检验等计量经济学方法,对辽宁省农村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进行了实证检验,进而明确辽宁省农村金融发展在促进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并以此为依据提出农村商业性金融要多种类型并存与竞争,农村合作性金融要构建纵向合作金融体系,农村政策性金融应拓宽业务与经营范围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国外农村金融组织支农的经验与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的增长、农村的稳定和发展以及农民的收入增长离不开金融支持,但是中国农村金融对"三农"的支持仍然不足,无法满足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本文分析了国外农村金融组织支农的特点和成功经验,提出完善中国农村金融组织支农服务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农村金融在繁荣农村资本市场中起到关键的资源配置作用,在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并存的二元金融体制下,农村金融发展能否促进农村经济增长,非正规金融发展在其中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等问题成为关注的热点。本文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研究非正规金融、正规金融和政策金融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当前的政策金融和非正规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存在长期稳定的正向关系;正规金融发展反而不利于农村经济增长。未来的改革方向是加大财政支农力度,创造非正规金融的合法生产空间,规范农村正规金融的投资导向,完善农村金融体系。  相似文献   

11.
农村经济增长与农村金融发展密切相关。对河南省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河南省农村金融发展水平仍比农村经济发展相比明显滞后,农村金融发展不足是制约河南省农村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在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大背景下,河南省作为传统的农业生产大省,要想实现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发展,就离不开农村经济的增长,而农村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农村金融的支持。在分析河南省农村金融发展的现状的基础上,基于1981~2011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运用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对河南省农村资本投入、农村金融规模和农村金融效率三个衡量农村金融发展水平的指标与农村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在长期内具有协整关系。基于此提出促进河南省农村经济增长在农村金融领域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3.
论农业经济增长与农村金融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代的进步,让农村经济发展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国内经济专业的学者对改革开始以来的农村经济增长和金融发展的关系做出研究,结果表明两者之间存在长期的相互平衡关系,农村的金融发展对于农业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但是农业经济的增长不一定就能够推动农村金融发展。所以,分析农业经济增长与农村金融关系,还需要进一步探讨,才能推动两者的协调发展。本文在分析农村经济与农业金融相互关系的基础上,分析了农村金融对于农业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希望能够对两者有更深层次的关系认识。  相似文献   

14.
依据1985~2012年数据实证研究了我国金融支农对农业收入增长的有效性状况,结果发现金融支农规模、金融支农效率、农业资本存量和财政支农水平与农业收入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其中,金融支农规模对农业收入增长存在负向影响关系,而金融支农效率在较大程度上促进了农业收入的增长;财政支农对农业收入增长起促进作用且贡献度不断提高,而农业资本向农业收入转化受阻。短期来看,上述因素均不是农业收入提高的直接影响因素。据此给出了注重金融支农效率、巩固财政支农政策、突破资本转化阻碍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从上海市农业发展现状出发,结合上海市2000—2013年的时间序列数据,着眼于农业现代化水平、农业生产效率、农业产业结构、农业产业市场化、生产经营规模化水平等农业产业化指标和历年农业贷款的金融支农指标,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因子分析和回归分析,得出上海市农业产业化与农村金融机构支农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然后根据上海市金融支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上海市农村金融机构支持农业产业化的对策建议:一,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打破正规金融机构垄断格局;二,创造性地发展多种渠道进行资金筹集,减少农村资金外流;三,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完善规范机制。  相似文献   

16.
基于Granger因果检验的农村金融发展与经济效率提升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曾国平  徐新方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8):15972-15975
以协整检验理论为基础,采用Granger因果检验法,选取金融相关比率(FIR)、金融效率水平(LFE)、金融发展水平(LFD)等为度量农村金融发展的指标,采集1979~2007年的农村贷款余额(RLB)、存款余额(RDB)、农村总产出(TRO)、固定资产投资(FAI)、金融相关比率(FIR)、经济效率(EE)、金融效率(LFE)和金融发展水平(LFD)数据,用图示法直观的表达了相关指标的历史轨迹及发展趋势,并用Granger因果检验法实证检验了1979~2007年我国农村金融发展水平与农村经济效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农村金融发展水平对农村经济增长作用显著,而农村经济增长对农村金融发展却没有显著影响;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效率提升作用不显著。由此得出结论:虽然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一定贡献,但这种贡献仅仅体现在总量而非效率方面。为此,应进一步强化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效率的提升作用,逐步构建农村金融与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体系。  相似文献   

17.
我国金融与经济的不相适应性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该研究以湖北省为例,从农业的投入和产出关系的角度对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进行了测度,并运用现代农村金融发展理论,对如何构建新型农村金融资源配置体系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研究表明:我国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较低,在加大金融支农投入的同时,提高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才是改善农村金融环境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新形势下我国农业经济面临着挑战和机遇,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为了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农业,着力于解决"三农"基础问题,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方向,将发展"普惠"农业金融作为重点支持农业发展。我国农村金融改革过程中,农村信用社向农商银行转变,支持农村经济建设不断建立多种金融机构,孕育出适合农村经济的新的金融模式,例如:农村金融。伴随着国家惠农政策的出台,关于如何进一步创新农村金融,不断探索支农惠农的农村金融道路,才能推动现代化新农村经济发展,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9.
“三农”问题一直是中央政府关注和扶持的重点,财政支农资金也因此呈现逐年增长的态势.通过对1981-2012年统计数据的实证分析,得出财政支农与农业经济发展存在长期协整关系,是农业产值增加的格兰杰意义上的原因,财政支农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同时,影响农业经济发展的其他几个主要因素,也是农业产值增加的格兰杰原因,但其支农绩效小于财政支农.为提高财政支农对农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王朗  沙景华 《广东农业科学》2013,40(23):195-199
基于河南省18个地市的面板数据研究了财政支农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首先对河南省18个地市财政支农总额进行现状分析,而后构建了面板数据模型估计各地区财政支农和农业GDP的关系。结果显示,河南省绝大多数地区财政农业支出对农业经济增长有显著促进作用,但不同地区贡献程度不同,作用最强的是鹤壁地区,最弱的是驻马店和周口地区。就其余农业生产要素而言,劳动力对各地农业经济增长没有显著贡献,说明农业劳动力相对富足;资本投入在相当一部分地区没有显著作用袁说明目前河南农业有无效投资等现象;耕地面积对农业经济增长作用显著,是重要的生产要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