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2 毫秒
1.
西瓜小拱棚栽培是指早春低温季节在地膜覆盖的基础上,地上部再加盖小拱棚,从而实现早熟、增收的栽培方式,又称"双膜覆盖栽培"。小拱棚种西瓜具有设备简单、投资少、操作简便、上市早和收益高等优点,在生产中被广泛应用。目前,各地普遍采用这种方式进行西瓜早熟栽培。  相似文献   

2.
西瓜一栽多熟是指一个生长季节种植1次,收获多次,是与常规栽培的一苗一瓜相对而言.西瓜一栽多熟比常规栽培产量提高了1~2倍,消除了上市集中下市早的弊端.早春双膜覆盖西瓜一栽多熟高产技术,利用小拱棚加地膜覆盖,把地膜覆盖和小拱棚栽培的优越性结合起来,在早春温度较低的情况下,可以提早播种和定植,使西瓜成熟期更加提前,对保证西瓜一栽多熟栽培更为有利.  相似文献   

3.
小拱棚西瓜、甜瓜栽培是建立在地膜覆盖栽培基础上的一种早熟覆盖栽培模式,其特点是结构简单、投资少、见效快、作物早熟。利用沙雅县早春季节光照充足、升温快的特点进行小拱棚促早熟西瓜、甜瓜栽培,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生产方式。下面将沙雅县春季小拱棚促早熟西瓜、甜瓜栽培技术做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4.
西瓜小拱棚栽培是早春低温季节在地膜覆盖的基础上,加盖小拱棚,从而达到早熟、增收上市目的的栽培方式,又称双膜覆盖栽培。总结了西瓜小拱棚栽培技术,包括选择早熟品种、提早培育壮苗、整地施肥、适时定植、加强温度管理、整枝、理蔓、压蔓、人工授粉及留瓜、适时采收等内容,以期为西瓜小拱棚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保护地栽植对郁金香生长发育的影响,在江苏省连云港部分地区对郁金香进行了栽培及种球复壮试验,结果表明,保护地栽植均可使供试郁金香品种生育期提前,促进种球成球率,并改善栽培性状。其中,小拱棚栽植效果优于地膜覆盖,其各项指标差异程度因品种而异,早春采用小拱棚覆盖能明显提前郁金香的发芽和开花时间,并有效延长花后种球培养时间,显著提高成球率,使原本大部分丢弃的种球得以重复利用,实现了郁金香种球的国产化。  相似文献   

6.
以"格兰蒂"为试材,研究了小拱棚、小拱棚加地膜覆盖(双膜覆盖)和地膜覆盖的增温效应及对绿芦笋早春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覆盖方式均显著提高地温,促进芦笋提前萌芽出笋,其中以小拱棚增加地温和促进提早萌芽的效应最大。小拱棚和双膜覆盖可提高气温4℃~14℃,使芦笋生长速度加快,采笋期提前10d左右,早期产量是对照的2倍以上。小拱棚覆盖对绿芦笋的一级笋率无显著影响,而双膜覆盖和地膜覆盖的弯笋率比对照增加,一级笋率比对照降低。  相似文献   

7.
西、甜瓜小拱棚双膜促成栽培是建立在地膜覆盖栽培基础上的一种早熟覆盖栽培模式,具有投资少、见效快、成熟早等特点。  相似文献   

8.
以‘费乌瑞它’马铃薯为试验材料, 在冬闲稻田进行地膜覆盖、小拱棚覆盖、双膜覆盖(膜覆盖+小拱棚覆盖)和裸地等栽培田间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双膜覆盖的增温效果最好,出苗期内其平均土壤温度分别比小拱棚覆盖、地膜覆盖和裸地栽培高0.33、1.93、2.89 ℃;双膜覆盖栽培的马铃薯出苗最早,分别比小拱棚覆盖、地膜覆盖、裸地栽培的提早4、21、31 d;覆膜处理的马铃薯植株株高均显著高于裸地栽培,但茎粗和主茎数均显著低于裸地栽培;双膜覆盖栽培马铃薯的总产量和商品薯产量最高, 分别为31.18、28.54 t/hm2,小拱棚覆盖和地膜覆盖栽培次之,覆盖处理的总产量和商品薯产量均显著高于裸地栽培;双膜覆盖栽培的效益最好,为1.222万元/ hm2。  相似文献   

9.
华北地区、冬春两季气侯干寒,是早春蔬菜生产的限制性因素,也是长期以来造成我省蔬菜淡季长、早春缺菜严重的根本原因。为解决淡季蔬菜供应,鲜菜提前上市、品种多样化。提高小拱棚覆盖栽培的经济效益。作者自1983年起连续两年采用简易的小拱棚覆盖,一膜两用,甘兰、西葫芦两种作物均获高产,经济效益显著增加,其方法是;先盖早熟甘兰一个月左右,然后,再用同一设备隔畦覆盖西葫芦,这样做不仅操作方便,节省材料,降低成本,同露地相比,鲜菜可提前15天左右上市,同时本文详尽的分析了棚温的变化规律和两种作物产量形成与棚内生态因素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冬春马铃薯大拱棚、小拱棚、地膜三膜覆盖栽培,一般于12月份催芽、播种,翌年3月底收获,亩产马铃薯3500-4000公斤,比早春地膜覆盖的马铃薯提前1个月上市,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1.
针对甘肃省旱作农业区年降水量少、季节分布不均匀、玉米生产中春旱严重的问题,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了4种不同覆膜时期对旱地玉米生育期、土壤水分变化、水分利用效率、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全膜双垄沟秋季覆膜优于顶凌覆膜、春覆膜和播前覆膜,即早覆膜优于晚覆膜。全膜双垄沟秋覆膜增加了降水利用率和水分利用效率,降水利用率为70.21%,产量为10039.34 kg/hm2,比播前覆膜增产24.81%,水分利用效率30.19 kg/(hm2?mm),比播前覆膜提高15.26%。全膜双垄沟秋覆膜可明显减少冬春季土壤水分的无效蒸发,增加土壤水分含量,使玉米的经济性状明显改善,增产增收,是旱作区进一步挖掘降水潜力和高产田创建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王可  梁许清  刘强  李丹  章骏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6):7110-7111,7120
[目的]研究皖南地区揭膜与全程覆膜对烤烟农艺性状的影响。[方法]采用田间试验。试验品种为云烟87、云烟97、K326。试验地点为新田镇新田村、文昌镇福川村、寒亭镇通津村、养贤仁义村、泾县榔桥镇浙溪村,土壤类型分别为冲积沙壤土、冲积沙壤土、黄泥田、麻沙土、粉砂土。设栽后40 d揭膜培土和全程覆膜2个覆膜处理。[结果]覆膜方式对不同土壤类型烤烟农艺性状的影响存在差异,其中覆膜方式对新田烤烟茎围、有效叶数及养贤有效叶数的影响存在极显著差异;覆膜方式和品种互作效应对新田茎围、有效叶数、中部叶长、中部叶宽、上部叶长、寒亭上部叶长、上部叶宽、养贤中部叶长的影响存在极显著差异;覆膜方式对泾县、寒亭、文昌烤烟农艺性状的影响无显著差异。[结论]该研究可为确定烤烟大田生产行之有效的农事操作方式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13.
地膜覆盖导致番茄早衰的生理机制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地膜覆盖导致番茄早衰的生理机制,结果表明:地膜覆盖使番茄叶片叶绿素含量在采收始期以前增加,在采收盛期以后显著降低,使伤流量在全生育期都增加,使叶片光合速率和根系活力在采收始期以前提高,在采收盛期以后降低。地膜覆盖还使叶片氮、磷和钙素含量在全生育期都提高,叶片钾素含量在青熟期之前提高,在采收始期以后降低,效应以收获结束期最为显著;地膜覆盖使叶片叶绿素含量在全生育期都降低,效应也以收获结束期最大。生育后期植株发生早衰,可能与植株缺钾及可溶性糖在叶片中的积累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使鲜食花生能够早收提前上市,增加经济效益。[方法]设露地播种、地膜覆盖、双膜覆盖3个处理研究徐淮地区早春气温对鲜食花生生长的影响。[结果]徐淮地区花生采用双膜覆盖栽培法可在3月20日前后播种,6月底7月初即可收获鲜果上市,经济效益较高,在此之前播种的,则会出现不出苗或出苗率极低的现象;采用地膜覆盖栽培法应在4月20日前后播种,7月20日以后收获鲜果上市,产量高,经济效益也好;4月20日露地栽培的出苗期需要17d以上,出苗率仅为80%左右。要使花生正常发芽出苗,其播种期应在4月底至5月上旬为宜。[结论]为徐淮地区鲜食花生的生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将蚕豆‘青海13号’有效地整合到青海旱作农业系统,并配套地膜覆盖种植技术提高旱作农业系统蚕豆的综合生产能力,对有效扩大青海蚕豆种植区域具有重要意义。在旱作农业区通过地膜覆盖和裸地种植两个处理分析了地膜覆盖种植对‘青海13号’蚕豆的增产作用。结果表明:地膜覆盖后明显改善了耕作层的土壤温度和土壤湿度,平均土壤温度提高了2.4℃,土壤湿度提高了14.1%,有利于旱作农业区蚕豆的出苗,促进了蚕豆生长发育,生育进程提前了约1周;同时,地膜覆盖种植蚕豆后,株高、干物质积累明显提高,成熟期干物质积累增加了148.14%。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单株产量分别提高了121.7%、87.4%、90.4%,从而使‘青海13号’蚕豆在地膜覆盖种植后产量增加了23.55%。  相似文献   

16.
不同覆盖种植模式对春油菜苗期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提高中国北方春油菜的抗旱、抗寒出苗能力,实现及早播种、培育壮苗,采用黑色和白色两种地膜与不同播种方式相结合,以甘蓝型油菜‘青杂5号’为供试品种,设计5种不同种植模式与传统常规露地条播进行比较,分析春油菜幼苗生长和光合特性,筛选最有利于春油菜幼苗生长的覆盖种植模式。结果表明:白膜平铺穴播种植方式下春油菜苗期叶片大,可用于壮苗培育;叶片光反应下叶绿素浓度高,暗反应下叶绿素浓度低,具有较高的光转化效率;蒸腾强度和气孔开放程度低,光合作用能力较强;光合速率、水分利用效率、羧化效率、光能利用率和油菜籽产量均明显高于露地条播种植,也优于其他覆盖种植模式,是一种资源利用率较高的种植模式,可在北方春油菜产区作为抗旱、抗寒栽培的有效措施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7.
苹果根系生理和叶片光合对地面不同覆盖物的差异反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揭示苹果根系和叶片对地面覆盖稻草苫等材料的差异性反应,为果园地面合理覆盖提供依据。【方法】于春季将稻草苫、农用地毯、园艺地布和透明塑料膜覆盖在3年生‘红星’苹果树地面,以清耕为对照,于翌年仲春、夏末、中秋和初冬调查根系活力、根系一氧化氮(NO)生成速率、根系硝酸还原酶(NR)和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以及叶片净光合速率(Pn)等生理参数的变化,在秋冬季分析植株生长量及根系构型等。【结果】苹果根系活力、根系NO生成速率和叶片Pn等生理变化对4种覆盖物的反应存在明显的季节差异。春季,4种覆盖物均提高了根系活力、根系NR和NOS活性及NO生成速率,其中透明塑料膜和农用地毯的效果更显著;夏季,稻草苫和农用地毯覆盖显著提高上述所测根系生理参数值,而透明塑料膜使这些参数值显著降低;秋季,4种覆盖均显著提高根系NR和NOS活性;初冬,稻草苫、农用地毯和园艺地布覆盖均显著提高所测根系生理参数值。除了春季,4种覆盖物对根系生理参数的提高,均以稻草苫的效果最显著。4种覆盖物均降低根系生理参数的变异性,其中,农用地毯覆盖下各参数变异最小,透明塑料膜覆盖下变异最大。4种覆盖物均显著提高夏末、中秋和初冬的叶片Pn及秋季叶片水分利用效率(WUE),增大初冬根系表面积、直径、总长度、体积和根系分形维数,促进新梢生长和干径增粗,稻草苫和农用地毯的效果更显著。稻草苫改善根系生理特性和根系形态构型,提高夏秋季叶片Pn及促进植株生长的效果最突出;农用地毯对根系分形维数的提高与稻草苫相近且高于园艺地布和透明塑料膜,对根系生理变化的稳定作用最突出;园艺地布对夏秋季叶片Pn的提高作用仅次于稻草苫,对根系生理参数的稳定效果不及农用地毯;透明塑料膜在夏末和中秋季节降低根系活力,对秋季叶片WUE的提高及对植株生长的促进作用最小,对根系生理变化的稳定作用也最小。【结论】从改善苹果根系活力和根系构型、提高叶片光合作用和水分利用效率、促进植株生长及稳定根系生理变化的综合效果看,稻草苫的覆盖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寻不同垄体覆盖方式对文山地区烤烟产质量的影响。[方法]以烤烟云烟87为材料,在大田条件设计4种不同垄体覆盖方式,研究对其烤烟生理特性、品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与CK相比,烟草生长前期采用地膜覆盖,团棵期揭膜后覆盖玉米秸秆的处理方式可以提高上、中部叶总糖和还原糖含量,降低烟碱含量;改善烟叶主要化学成分的协调性,并且揭膜后覆盖秸秆(T_2处理)的烤后烟叶产量、均价、产值和中上等烟比例等的均优于其他处理。[结论]揭膜后覆盖秸秆为文山烤烟生产中较优的垄体覆盖方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求不同颜色地膜和种植密度对东北雨养区春玉米田间地温、耗水量、产量和降水利用效率的影响,进一步挖掘旱作雨养玉米水分生产潜力。【方法】 2016—2018年开展了3种覆盖处理(裸地、透明地膜覆盖和黑色地膜覆盖)和3种种植密度(60 000、75 000和90 000株/hm 2)的栽培试验,定位监测0—25 cm土壤耕层温度和0—120 cm土壤水分动态变化,结合作物产量分析农田水分利用效率。【结果】 在生育前期,透明地膜覆盖处理土壤耕层积温显著高于黑色地膜覆盖处理,黑色地膜覆盖处理土壤耕层积温显著高于裸地处理;种植密度的增加使得玉米拔节期以后的土壤耕层积温下降;从全生育期耗水量看,黑色地膜和透明地膜覆盖处理间无显著差异,但均显著低于裸地处理;无论在平水年还是枯水年,玉米耗水量均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黑色地膜覆盖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平均较透明地膜分别高4.3%和4.6%,较裸地分别高9.2%和13.3%;在相同覆盖处理下,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在高密度处理下,地膜覆盖明显提高经济效益,黑色地膜覆盖平均比透明地膜覆盖获得的利润多807.82元/hm 2【结论】 黑色地膜覆盖结合高密度(90 000株/hm 2)栽培模式,在保证玉米高产的基础上,水分利用效率达到最高,本研究可为东北雨养旱作玉米进一步挖掘降水生产潜力及增产增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短期地膜覆盖以幸干旱区春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区,以旱地春小麦进行短期地膜覆盖试验,结果表明:地膜覆盖可明显提高小麦生长前期的土壤温度,有效防止春季低温对作物的伤害,促进分蘖成穗,并显著提高结实小穗数和穗粒数,从而达到增产目的。播种后1-30d左右为旱地春小麦最佳覆膜时间。覆膜时间增长,增温效果减弱,产量有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