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农户和农业企业构成了农业产业整个链条中最为重要的力量,二者既相互联系又有各自追求的利益目标,合理的农企利益联结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核心内容。以农业大省河南的农企利益联结为例进行分析,发现在农业产业中,农企利益联结机制依然存在利益分配机制有失公平,利益约束机制缺乏,利益保障机制建设不够等问题,需要从健全利益共享机制,完善诚信建设长效机制,强化利益保障机制等方面完善农企利益联结机制,进而推进农业产业化的最终实现。  相似文献   

2.
北京市农民合作社联合社运行机制绩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深入了解农民合作社联合社运行机制现状,推动新型经营主体的发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法】基于北京市农民合作社联合社调研数据,利用评分法进行运行机制绩效评价研究。【结果】研究表明,联合社人力管理机制欠缺、资金筹集与运转机制不完善、利益联结与分配机制不健全。【结论】要健全人力管理机制,积极拓宽筹资渠道,探索利益联结与分配机制多元化发展。  相似文献   

3.
潜山市积极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成为贫困农民就业的主渠道和脱贫致富的重要载体,增强了贫困农户的自主发展能力,日益成为农村产业发展和脱贫攻坚的的主力军。但目前多数经营主体的发展后劲不足,带动脱贫的力度不大,稳定的利益分配和保障机制还没有形成,融资难、融资贵也制约了经营主体发展。未来必须科学谋划推动,着力形成潜山产业特色优势;强化各项措施,提升经营主体带贫能力;加大金融扶持,满足经营主体融资需求;创新结合模式,完善经营主体间利益联结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以专业(技术)协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代表的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迅速发展,但其在利益联结机制、利益分配机制、决策和监管机制上还存在诸多问题。通过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各种运行机制和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探索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不同利益联结机制、规范和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利益分配机制、创新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决策和监管机制的三种问题解决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现阶段在我国发展订单农业具有战略意义 ,为促进订单农业规范、持续地发展 ,必须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 ,即利益分配机制、风险保障机制、法律约束机制、信誉保证机制、配套服务机制及宏观调控机制。  相似文献   

6.
农村"三产"融合利益联结机制包括利益产生、分配与保障机制,能够通过分工内化、契约安排、制度约束确保利益实现。数字技术可以赋能分工协作、破解资金约束、提升主体素质、适度规模经营,助推利益产生;可以赋能要素价格决定机制、平等议价决策机制,促进利益合理分配;可以防范生产违约风险和道德风险,保障利益实现,推进农村"三产"融合发展。为此,要加快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利益联结信息服务;加强主体数字技术培训,构建紧密利益联结机制;建立信息沟通平台,防范利益联结风险。  相似文献   

7.
农民合作社的组织经营模式创新是否能够推动合作社规范发展,进而推动合作社带动产业减贫,本研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假设,选择南疆A县两家参与产业减贫的典型合作社进行案例实证分析,深入探究合作社组织经营模式创新差异对减贫成效的影响。结论表明,由合作社技术创新、融资创新、产权利益联结机制、服务利益联结机制构成的组织创新经营模式的差异,是不同合作社对产业减贫效应存在差异的根本原因。基于结论,合作社应从技术创新和融资创新入手,完善产权利益联结机制和服务利益联结机制运行水平,从而提升合作社带动产业减贫成效。  相似文献   

8.
关于农业产业化利益联结机制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宁 《甘肃农业》2003,(11):15-16
在农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 ,利益分配机制是决定产业化经营能否长期坚持下去的“瓶颈”因素。因此 ,如何建立有利于确保农户利益的分配机制 ,是当前十分突出的现实问题。本文分析了利益联结机制建设的必要性 ,并提出要从利益机制、合同管理、约束机制、组织制度等方面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9.
新疆番茄产业化过程中的合作模式变迁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振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4):7584-7586
综述了有关新疆番茄产业发展的文献,介绍了新疆番茄产业化合作模式的发展概况及合作模式的划分。分析了新疆番茄产业合作模式和运行机制的变迁:经历了由新疆地方的"公司+农户"、"公司+产销大户+农户"、"公司+村委会+农户"模式向新疆兵团的"公司+农场+农户"模式的转变,在这一过程中,公司的主体利益处置权较大,利益分配和成本分担不均;利益分配机制随着产业化组织结构的变化而变化,股份合作约束机制和租赁约束机制将成为新疆番茄产业化深入发展的表现,保护价格制度和风险基金制度是新疆番茄产业化变迁的趋势。研究显示,新疆番茄产业化合作模式将会由松散型、半紧密型向紧密型合作转化,合作将由订单型向中介型、车间型模式转化。其中,车间型模式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新疆番茄产业化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业存在以各种投入品和产出品为联结纽带的技术经济联系,两者间具有耦合发展的天然必要条件。本文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为典型代表,从耦合系统的要素互动机制、产品匹配机制、系统协同机制、保障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等5个方面探讨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业耦合系统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1.
农民合作社是助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关键主体,也是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重要力量.调研发现,河南省农民合作社存在基础服务型与多元服务型两种模式,其在引导带动、农产品增值、村社协同共建等方面均有相应的做法及成功经验,但也存在一些困境,如政策落实不到位,内部管理不够规范,农户缺乏合作意识,合作社与农户利益联结不够紧密,专业人才匮乏等.因此,农民合作社提升服务能力需要完善相关政策措施,重视合作社组织内部构建,培养农户合作意识,重塑利益联结机制,完善人才培养体系等.  相似文献   

12.
农牧业产业化经营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是利益联结机制。利益分配不公对于农村牧区产业化经营和农牧民增收有着很大的影响。加快建立能够确保农牧民利益的分配机制,使龙头企业、经济组织与农民之间尽快形成合理的利益分配格局,是产业化经营的关键所在。对通辽市如何构建龙头企业与农民利益联结机制的工作方法、联结模式、存在问题进行调查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加快标准化基地建设、规范发展专业合作组织、建设诚信体系、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等对策。  相似文献   

13.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机制运作的前提条件是合作双方通过合作可按低于市场的价格获取对方资源以优化各方利益,故其合作本质符合虚拟企业的组织特征。研究探索将虚拟企业理论用于分析高职院校校企深度合作机制问题的适应性;从文化对接机制、资源整合机制及利益分配机制等角度给出虚拟企业框架下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中暴露出的若干问题;提出建构基于文化对接、资源整合及利益分配的虚拟企业型校企合作机制的若干策略。  相似文献   

14.
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是中国现代农业产业化的创新体制,通过聚合各经营主体的力量形成产业发展的大动能,其中农民合作社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分别对联合体起着纽带作用与支撑作用。国外农民合作组织经验丰富,其运营模式对中国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的高水平、高质量发展极具借鉴意义。中国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建设一方面要结合中国农业发展特征;另一方面要顺应农业多功能与农民合作多需求的趋势,更新理念并积累经验,合理发挥政府作用、拓展合作组织业务范围、创新利益联结形式、构建区域性农业协同体系。  相似文献   

15.
农村产业融合利益联结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趋势发展迅速,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多样化、经营主体多元化格局基本形成。但是总体而言,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还没有形成完善的利益联结机制。而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能否顺利的发展,关键在于利益联结机制。通过分析农村产业融合主体的特点,总结出其在农村产业融合中的功能定位,建立农村产业融合利益联结框架,从利益分配机制、激励机制、权益保护机制三个方面提出农村产业融合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6.
农业产业化自上世纪90年代在我国出现以来,逐渐成为我国现代农业发展进程中的一种组织和制度创新,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国内学者对农业产业化中的利益机制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其中,利益联结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成为关注热点。朱金鹤等人认为利益联结机制在很大程度上是决定产业化经营能否长期运行的下去的关键因素。[1]范亚东等学者认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核心问题是在产业化经营中龙头企业必须与农民结成共同利益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农村三产融合是实现产业兴旺的关键路径,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是农村三产融合的难点问题。【方法】从分工、交易、契约的视角构建了农村三产融合利益联结机制,以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为例,深入考察了农村三产融合利益联结在分工内化、费用节约、契约选择三个层面的现实表现与主要困境。【结果】研究发现,合理契约安排有利于产业分工内化和交易费用节约,产业分工深化与交易成本节约促使联结利益产生,合理契约方式选择保证利益合理分配降低联结风险,最终实现农村三产融合利益稳定联结;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中的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依据各自的资源优势进行密切分工,通过分工内化减少联合体内交易的不确定性、资产专用性、交易频率和信息不对称,从而降低交易成本,通过商品契约、要素契约、服务契约、超市场契约等紧密型契约保证主体之间的利益合理分配,规避利益风险,实现主体间利益共享;主体之间依然存在分工地位不平等、要素供给不足、利益分配不均、风险约束不对等困境。【结论】需要密切主体分工协作机制,真正形成利益共同体;完善主体交易融合机制,切实破解要素融合瓶颈;强化主体契约安排机制,有效降低联结利益风险。  相似文献   

18.
资产收益扶贫是在实践中探索的精准脱贫新路径,尚处于不断摸索的时期,亟需加强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资产收益扶贫机制包括动力机制、决策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最核心的内容就是利益分配机制,优化和完善利益分配机制有助于资产收益扶贫的进行。资产收益扶贫实施的过程一般要经过识别、规划、帮扶、管理、考核等5个阶段。山西省资产收益扶贫机制的典型模式主要有龙头企业主导型和合作社主导型,对这2种类型的绩效进行比较,得出增强实施主体和贫困户之间的利益联结,对增加贫困户的股份收益、增强新型经营主体规模、实现山西省脱贫攻坚任务的顺利完成和现代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农村"三产"融合是实现产业兴旺的关键路径,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是农村"三产"融合发展的关键。当前农村"三产"融合典型利益联结模式主要有以合同为纽带的契约型、以合作社为中介的合作式、以要素融合为特征的股权制三种模式。现有模式不能有效兼顾农村"三产"融合各主体的利益,尤其是小农户的利益得不到保障。河头镇股份经济合作社联合社的案例表明,股份合作社联合社在平衡农村"三产"融合各主体利益方面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科学性和先进性,是农村"三产"融合紧密型利益联接机制的有效载体。  相似文献   

20.
【目的】农民合作社是农村人口脱贫的理想载体,也是有效的反贫困经济组织。然而作为促进农 民合作、提高农民生产力与创造力的主要途径,合作社正面临着资金短缺、融资困难的困境。将供应链金融的 思想引进合作社融资是解决这一困境的有效途径,为进一步揭示农民合作社在供应链融资模式选择上的黑箱, 对农民合作社融资模式的选择作一个新的解释。【方法】运用案例分析法对 6 个典型案例进行分析,从融资渠 道和融资方式两个维度构建了 6 种新模式:特色农业融资、标准化农业融资、上游特色农业融资、下游特色农 业融资、上游标准化农业融资和下游标准化农业融资。【结果】研究发现,现有的成功案例中,农民合作社虽 然规模大小不同、从事农业方向不同,但只要把握好农民合作社本身基因,如合作社资金需求大小、资金缺口 阶段以及资金需求时长等,农民合作社供应链融资模式选择并非无迹可寻。【结论】突破了以往单纯从经济绩 效探讨的局限,从源头说明供应链金融视角下的农民合作社融资模式,为农民合作社对不同融资模式的选择提 供了一个参考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