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于1992-1995年观测了应用固定日长加蓝光与远红光作辅助光照成功诱导难开花甘蔗亲本的开花习性,并初步探讨了斑茅花粉贮存技术。结果表明:(1)同安果蔗、马鞍果蔗和闽糖70—611的始花期较其它亲本迟一个月,开花率也相应较低;(2)除果蔗外,其余参试亲本均可作父母本兼用,但闽糖70—611作母本需先去雄;(3)当采用硅胶干燥法,鲜花粉含水量<35%时,去湿2h即可,否则以5h为宜,低温(-16~22℃)和超低温(-196℃)贮存花粉均可延长其生活力40d,且后者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道了1998年度云南省甘蔗研究所光周期诱导甘蔗开花及杂交利用结果。本研究以4月1日和6月1日两种起始处理时间,12h25min和12h15min两种固定日长处理,于10月1日起日递减光30s至抽穗时止的光周期诱导技术分别对7个难花亲本和7个常用亲本进行了开花诱导。结果表明:在不同的光周期处理下,粤糖57/423、Co419、闽糖70/611、罗汉蔗等4个难花亲本被诱导开花;7个常用亲本全部孕穗或开花,并提早花期3-4个月。利用诱导开花亲本分别与割手密(S.spontaneum)、斑茅(S.arundinaceum)、滇蔗茅(E.rocki)、芒(M.sinensis)、河八王(N.porphyrocoma)等野生种成功地进行杂交或远缘杂交,获得大量实出苗,为野生资源的利用及优良品种的选育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几个自育甘蔗品种抗寒性测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本所3个自育甘蔗品种闽糖85-68、闽糖86-05、闽糖70-611,以抗寒品种川糖81-548、川糖88-598为对照种,通过模拟冻后种茎萌芽率、离体叶片冻后的细胞质膜透性测定,对参试品种进行抗寒性鉴定。结果表明:参试品种抗寒性强弱顺序为:川糖88-598、川糖81-548、闽糖85-68、闽糖70-611、闽糖86-05。  相似文献   

4.
采用广义联合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对福建省1995-1996年甘蔗新品种区试试验资料的8个供试品种的丰产性和稳定性进行估测和评价。结果表明:闽糖88-103蔗茎产量比对照种增产31.5%,经L.S.R测验,增产达极显著水平,其回归系数接近1,是一个高产稳产、早中熟、适应性广、农艺性状优良的新品种;选50蔗茎产量比对照种增产22.6%,增产达显著水平,回归系数b<1,是一个高产稳产、中晚熟、适应性广的甘蔗新品种;闽糖90-525、闽糖90-913和闽糖85-843个品种蔗茎产量分别比对照种增产12.8%、10.8%、8.7%。除闽糖90-913的回归系数b=1.2901外,闽糖90-525、闽糖85-84回归系数b<1,均属早熟高糖、丰产稳产、适应性广的甘蔗良种;闽糖87-912蔗茎产量比对照种增产15.1%,增产未达显著水平,其回归系数b<1,属丰产稳产、中晚熟品种。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道了云南甘科所(23°37'N,海拔1050米)3年来的光周期诱导技术研究。1991-1993年,在自然条件下不能开花的66个甘蔗品种,经过光期诱导后,有22个抽穗开花,从44个杂交组合中获得52个杂交花穗及大量的实生苗,其中,43个是割手密和斑茅的F1代花穗。结果说明:在高纬度高海拔地区可以成功把进行甘蔗光期诱导开花和有性杂交育种。本文还详细讨论了当地影响诱导开花的因素及其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了 1999年度云南省甘蔗研究所光周期诱导难开花甘蔗亲本开花的研究结果。本研究以 4月 1日和 6月 1日两种起始处理时间 ,12小时 2 5分和 12小时 15分两种固定日长处理 ,于10月 1日起递减光 30秒至抽穗时止的光周期诱导技术分别对 9个难开花亲本进行了开花诱导研究。结果 :在高纬度、高海拔的开远地区 ,首次诱导了热带种克林斯它林那、越南牛蔗开花 ,4 8Mouna、拔地拉孕穗 ;另外 ,粤糖 57/ 4 2 3、Co4 19、闽糖 70 / 6 11在 1998年的基础上 ,继续被诱导开花 ,且始花期提早 ,平均抽穗率提高。本文还讨论了在光周期处理一致的条件下 ,温度可能是影响难开花亲本开花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甘蔗开花诱导研究续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处理时间、株龄、日长递减率、光照和夜温对一些难开花和不开花亲本(Badila、粤糖57/423、粤糖59/65、Co419、华南56/12和华南56/21)的抽穗率和抽穗期的影响。结果表明:(1)提前处理对粤糖59/65有负作用;(2)较慢的日长递减率(15秒/天)可提高粤糖57/423、粤糖59/65和Badila的抽穗率;(3)充足的自然光照可提高所有参试6个品种的抽穗率;(4)在暗期初始阶段,过高的夜温可能会对整个暗期产生非常有害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甘蔗新品种(系)适应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8个甘蔗新品种(系)在1991-1993年两新两宿4个作物季4个生态环境的试验结果进行联合方差分析、互作效应分析和稳定性分析表明,福蔗8710、福农81-745、福农85-1601、福农83-36等为综合性状优良的高产稳产品种(系),其蔗茎产量分别比对照闽糖70-611增产21.17%、19.36%、10.70%、10.12%,蔗糖分比对照分别增加0.06%、0.07%、0.43%和0.08%(  相似文献   

9.
小麦生态雄性不育系ES—10和ES—8的制种特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为探明小麦生态雄性不育系ES-8,ES-10和恢复系恢17,83-2的部分制种特性,1995~1996年度和1996~1997年度在长沙连续两个年度进行了制种试验.结果表明:利用ES-8,ES-10进行制种,于9月底至10月上旬播种,两年度均稳定不育.不育系和恢复系开花比较集中,单穗一日开花高峰期不育系为:8:00~11:00,恢复系为9:00~12:00,群体开花历期7~8d,单穗开花历期4~5d.就开颖状况而言,不育系ES-8优于ES-10,ES-8在没有接受花粉条件下不闭颖,而ES-10则明显存在“开颖-闭颖-再开颖”的过程,开颖后几分钟张颖角度达到最大值,并可以保持1~2h,此时是接受花粉的最佳时期.不育系的柱头活力一般可以维持8~9d,以开花后第4d或第5d柱头活力最强  相似文献   

10.
在高度霜冻蔗区条件下对国内外119个甘蔗品种的叶宽及与几个主要性状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叶宽多数在4.00-5.39cm之间,叶宽与茎径呈显著正相关,与11月12月糖份呈弱负相关,与宿根发株数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1.
果蔗主要品种的特征特性研究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 1 6个果蔗品种的特征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 ,结果表明 :大部分果蔗品种是甘蔗属热带种 (SaccharumofficinarumL .) ,其株形直立 ,蔗茎粗大 ,体细胞染色体数为 2n=80 ,叶片酯酶同工酶的变异不大 ;少部分果蔗品种是杂交选育的品种。不同果蔗品种的出苗率、分蘖率、产量及品质有较大的差异。夏植“黑皮果蔗”的有效茎数及产量与下种量之间没有明显相关性。文末介绍了若干优良果蔗品种  相似文献   

12.
应用石蜡切片法,对不同种及品种的甘蔗,在个体发育不同阶段的叶片进行解剖处理和观察比较,发现在甘蔗叶片内,两个大型维管束之间,依次间插排列着小型和中型维管束。两个大型维管束之间的距离是随叶位上升而逐渐加大;它们之间的中、小型维管束和具有叶绿体的维管束鞘细胞的数目也是随着叶位上升而逐渐增加;维管束鞘细胞的横剖面积也有这种增加的趋势。变量分析表明:它们之间的维管束鞘细胞的横剖面积,在不同叶层之间,差异是极显著的;在不同种和品种之间,差异是显著的,有性杂交育成的生产栽培品种闽糖70/61的束鞘细胞横剖面积显著大于热带种黑车里本的和割手密、伊里安野生种的。  相似文献   

13.
为了更好地了解闽糖86-2121的特性,为闽糖86-2121大面积示范推广提供技术指导,对闽糖86-2121从品种比较试验、福建省预备区域试验到福建省区域试验的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闽糖86-2121萌芽率为61.32%,比对照种闽糖70-611低5.90%。分蘖率为134.97%,比闽糖70-611高44.21%。株高为305cm,比闽糖70-611高6cm。茎粗2.621cm,比闽糖70-611粗0.078cm。有效茎数为73374条/hm2,比闽糖70-611多11479条/hm2,平均蔗茎产量117.581t/hm2,11-2月份平均蔗糖份14.40%,平均含糖量16.938t/hm2,比福建目前主栽品种闽糖70-611增产28.06%、蔗糖份提高0.19个百分点,增糖29.85%。中晚熟,高产稳产,适应性广。高抗嵌纹病、黑穗病、赤腐病、梢腐病和锈病,抗旱能力中等。遗传组成分析结果表明,闽糖86-2121共含有14个不同基础种质,遗传组成丰富。  相似文献   

14.
测定不同甘蔗品种Co331、桂糖11、粤糖93/159成熟进程中体内激素和糖分含量动态变化的结果表明,在成熟早期的0~40 d,3个品种的IAA、ABA和ZT含量下降,GA3逐步上升并相继达到峰值,同期内的蔗糖含量逐步上升,成熟中后期的40~80 d内蔗糖含量继续提高而IAA、ABA和ZT含量平缓上升,GA3含量则迅速下降。  相似文献   

15.
以龙岩龙津作物品种研究所选育的龙黑果蔗和5个福建省内果蔗地方品种为材料,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方法,测定6个果蔗品种的品质表现及产量,以确定适宜在龙岩市新罗区推广的品种。结果表明,龙黑果蔗产量高,茎秆直立、茎径较粗,节间较长,丰产性好,外观品质、口感等综合性状表现好,商品性好,经济效益高,适宜在当地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6.
中国蔗糖简史——兼论甘蔗起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种蔗制糖起源于中国。据《诗经》记载,公元前十二世纪以前就已制糖。公元前三世纪的《楚辞·招魂》已明确指出甘蔗制糖,表明了长江流域早已种蔗制糖了。公元前三世纪末,闽王已从福建向汉高祖晋贡甘蔗制的砂糖。公元三世纪初,明确黄河流域业已种甘蔗。中国许多古籍,对蔗和糖两个字有不同的写法和称呼,各有约三十种;还记述了不同的甘蔗品种、用途、栽培法以及制糖工具和方法等。外国最早的记载是:亚历山大大王于公元前327年东侵印度时,他的随从执事才记录有:当地人‘咬食一种稀奇芦苇,没有蜂的任何帮助,会产生一种密’。意大利人马可·波罗(1254~1324)于1271年11月踏上旅途往东方,1275年5月到达中国,至1292年夏离开。于1295年冬回到他的故乡。在其《游记》中谈到:旅途所经各地,只有中国几个地方产糖,和印度人来中国买糖的情况。表明了印度开始蔗糖生产比中国迟得多。有许多证明,茶和糖是由中国传到印度去的。说种蔗制糖起源于印度,明显是错误的。以下所述几方面的情况,也是佐证。种蔗和制糖是由中国直接或间接向世界各地传播的。马可·波罗《游记》曾说到,中国泉州是世界最大港口之一。实际上,泉州在宋朝(960~1279)就已经是世界著名港口,就有很多阿拉伯人来往了。传说到泉州就是到了天堂。至今还有阿拉伯人墓的遗址。蔗种和栽培技术以及制糖技术,很可能在那时候已被传去中东,然后经地中海传到意大利和西班牙。哥仑布第二次(1490)去美洲带了蔗种植于圣多·多明哥,逐渐在美洲传播开来。夏威夷‘自1852年起,从中国招来大量的蔗田工人和土法制糖技术工人,至今还留存当时从中国运去的甘蔗压榨木辊’。印尼爪哇和菲律滨等地的种蔗制糖是十六世纪由华侨传去的。日本人乌仓龙治和伊波普猷等的著作中有说到,中国唐朝鉴真和尚东渡扶洋时,把制糖法传入日本。中国台湾省的种蔗制糖是由福建省传去的,并有从漳州聘去熬糖师的记载。世界蔗糖贸易是中国领先的。在鸦片战争(1840)前,中国是世界唯一产糖大国,所产蔗糖畅销世界各地,远达英国、美国。1840年后,降为世界五大产糖国(中国、印度、爪哇、菲律滨、古巴)之一。日本侵占台湾后,再降为蔗糖进口国。果蔗更是中国早有的,也销售国外。“中国种”甘蔗是世界最古老的栽培种。近年来的甘蔗学研究,如 P.H.Moore《蔗属开花的研究Ⅱ.诱导期与叶簇里的叶片数》,A.G.Alexander《蔗属品种的光合活动光谱》(以上两文皆刊载于十五届国际甘蔗技师会议论文集)和周可涌、梁天干、卢川北《甘蔗叶片光合膜面积的比较研究》(福建农学院学报,1981,[2])等的研究结果,已经给予证明。“中国种”甘蔗不是从伊里安传来,更不是在印度东北部由热带种和当地野生种甘蔗自然杂交形成的,是中国农民长期选择的产物。中国解放后的蔗糖业以及甘蔗科学研究情况,因篇幅关系,客另文陈述。  相似文献   

17.
云南不同生态型甘蔗细茎野生种育种潜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筛选符合育种目标要求的甘蔗组合或种质,以扩大甘蔗遗传种质血缘,提高甘蔗育种效率。【方法】以云南不同生态类型的10份甘蔗细茎野生种无性系及其与栽培种杂交组配的17个组合有性世代群体为研究材料,应用R软件统计分析其株高、茎径、有效茎数、锤度、蔗茎产量和蔗糖产量等6个主要经济性状的配合力、遗传力。【结果】不同生态型甘蔗细茎野生种(父本)对其杂交后代的影响主要表现为蔗茎产量的改变,对后代主要经济性状的改良主要表现为产量性状的变化,而双亲对后代性状的改良主要表现在锤度、茎径、株高、有效茎数4个性状。在亲本及所配组合中,以不同组合方式对后代性状的影响较大,其次为父本,母本影响相对较小。湿热生态型甘蔗细茎野生种蔗茎产量的配合力表现突出,尤其是云割82-114、瑞割06-7-3,可作为高产育种的重要种质。半湿润半干燥型甘蔗细茎野生种的锤度表现出极高的配合力,尤其是云割83-174、云割83-160和云南1号,可作为高糖育种的优良种质。粤糖93-159×云割82-114、CP65-357×瑞割06-7-3和CP77-1776×云割82-114等3个组合的蔗糖、蔗茎产量和锤度特殊配合力均为正效应,是高糖、高产优良组合,应重点利用。【结论】云南不同生态型甘蔗细茎野生种无性系的蔗茎产量、蔗糖分遗传潜力表现不尽相同,应有目的地选择利用多种类型的甘蔗细茎野生种无性系创新种质,培育新型亲本,尽可能地丰富甘蔗育种遗传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不同辐射剂量对果蔗种芽苗期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 30 Gy、5 0 Gy、70 Gy三种等级的 6 0 Co射线对果蔗种芽进行辐射处理 ,结果果蔗苗期生长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表现为出苗率、移栽成活率、分蘖率低 ,果蔗植株生长、叶片生长慢。并且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加 ,影响程度随之加重 ;6个果蔗品种对 6 0 Co辐射敏感性不一 ,白鳝蔗对 6 0 Co辐射敏感性较弱 ,同安果蔗、白玉蜜蔗较强  相似文献   

19.
【目的】筛选符合育种目标要求的甘蔗组合或种质,以扩大甘蔗遗传种质血缘,提高甘蔗育种效率。【方法】以云南不同生态类型的10份甘蔗细茎野生种无性系及其与栽培种杂交组配的17个组合有性世代群体为研究材料,应用R软件统计分析其株高、茎径、有效茎数、锤度、蔗茎产量和蔗糖产量等6个主要经济性状的配合力、遗传力。【结果】不同生态型甘蔗细茎野生种(父本)对其杂交后代的影响主要表现为蔗茎产量的改变,对后代主要经济性状的改良主要表现为产量性状的变化,而双亲对后代性状的改良主要表现在锤度、茎径、株高、有效茎数4个性状。在亲本及所配组合中,以不同组合方式对后代性状的影响较大,其次为父本,母本影响相对较小。湿热生态型甘蔗细茎野生种蔗茎产量的配合力表现突出,尤其是云割82-114、瑞割06-7-3,可作为高产育种的重要种质。半湿润半干燥型甘蔗细茎野生种的锤度表现出极高的配合力,尤其是云割83-174、云割83-160和云南1号,可作为高糖育种的优良种质。粤糖93-159×云割82-114、CP65-357×瑞割06-7-3和CP77-1776×云割82-114等3个组合的蔗糖、蔗茎产量和锤度特殊配合力均为正效应,是高糖、高产优良组合,应重点利用。【结论】云南不同生态型甘蔗细茎野生种无性系的蔗茎产量、蔗糖分遗传潜力表现不尽相同,应有目的地选择利用多种类型的甘蔗细茎野生种无性系创新种质,培育新型亲本,尽可能地丰富甘蔗育种遗传基础。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川蔗系列品种的细胞质源、基础种质和亲缘系数。结果表明:川蔗系列品种的细胞质源主要集中于班扎马新黑潭和黑车里本2个热带原种;遗传组成源主要由甘蔗属的11个热带种、2个印度种、3个割手密种和2个中国种共18个原种构成;亲缘关系中,与热带种的亲缘系数为50%-65%,与野生种(割手密)的亲缘系数为10%-30%,其野生种与热带种血缘的比值相对于亚热带和南亚热带的品种为高,这与四川蔗区的生态实际相一致。在今后的甘蔗育种工作中,应注意扩展细胞质源,增加遗传组成源,注意父母双亲遗传组成源的互补性,引入野生或近缘种质,并注意遗传基础中野生种与热带种血缘的合理比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