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李,杏及杂种间远缘杂交和亲和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4年对李,杏种间,属间的杂交,分析了远缘杂交的亲和性及杂种的亲缘关系,试验结果指出:李,杏属间有较近的亲缘关系,自然界存在的杂种资源的亲缘关系,母本只能为李;杂种间的交配是可以结实的,回交杏可以结实,但结实率极低,这一研究结果将为李,杏果树的遗传育种,新物种的产生及进化,基础理论研究及资源的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利用杂种公牛作品改有许多优势:一、杂种公牛适应性强,配种能力强,易于饲养管理;二、杂种公牛混合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品种的优势,作种用只要使用得当,仍能产生好的杂交效果;三、杂种公牛来源极广,成本低。一头杂种公牛2000元 ̄3000元,从1.5岁开始配种,2年~3年后屠宰,每年配种100头~120头,每头收费30元,加上牛的增重增肉,其收入完全可抵一个农村劳动力的收入。当然,在利用杂种公牛进行品改时,必须注意杂种公牛品质的选择,因为它的品质直接关系到品改的效果和以后牛品种的选育问题,所以要经当地县级以上畜牧部门鉴定确认后,方可使用。下面介绍…  相似文献   

4.
5.
通过不同类群毛白杨杂种、回交种28个无性系92株花粉和子房育性及杂种毛白杨自由授粉、二次回交结实、出苗和6叶期移栽前存苗的研究证明,毛白杨杂种不育和杂交后代夭亡严重。利用回交法可克服杂种不育和后代夭亡。二次回交使杂交后代结实、出苗和存苗基本正常。  相似文献   

6.
剥去植物细胞的细胞壁就能象动物一样,产生细胞间的融合。有可能发生种内和种间融合,由此产生的异源核体可以成活,经再生细胞壁,可重新产生幼植物。  相似文献   

7.
小麦杂种优势利用的主要途径有 CHA 和 CMS 两种,现国外在生产上推广的杂种小麦中,由两种途径生产的杂种小麦大约各占一半,国内则以 CHA 途径比例较大。CHA 杂种与CMS 杂种哪一种产量优势更大些呢?有人认为由于 CHA 杂种不存在恢复问题,产量优势  相似文献   

8.
植物杂种致死是一种生殖隔离亚类型,属于合子后生殖隔离方式,对物种形成与保持物种的完整性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育种家培育新品种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难题。对存在于多个物种中杂种致死事例的研究,有助于理解生殖隔离的发生机制,并把致死基因应用到作物育种程序中为作物育种提供理论指导。就植物杂种致死事例、致死影响因素、遗传模式研究、基因定位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对现代生物信息学技术应用到杂种致死现象中进行了展望,以期进一步揭示杂种致死发生机制、致死基因的结构和功能。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以四川白鹅为母本,分别与皖西白鹅、朗德鹅、豁眼鹅杂交,组成KS、LS、HS三个杂交组合和SS、KK、LL、HH四个亲本组合。测定在放牧补饲条件下,肉鹅0-12周龄的增重速度;舍饲鹅60、70日龄及放牧70、84日龄的屠宰性能。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结合烹饪加工过程,分别测定了乐平花猪、丹麦长白及其杂种猪生肉、烹饪后肉和加工后肉的还原糖、游离性氨基酸、肌内脂肪和胆固醇等生化成分,目的在于探索地方品种猪食用品质的风味物质基础.结果发现:1.肌内脂肪含量与猪肉保水性能、烹饪加工损失和游离性氨基酸降解有极显著相关,并较大程度影响感官食用品质.因此认为:肌内脂肪是地方品种猪“肉香味美”的重要物质基础.2.乐平花猪生肉游离性氨基酸水平高,加工加热降解程度大.根据迈拉德反应的理论,推测游离性氨基酸作为一种水溶性风味前体物,可能对地方品种肉质特性的形成起一定作用.3.长白猪肉胆固醇和肌内脂肪含量较低于其他两品种.  相似文献   

11.
12.
遵照毛主席关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破除迷信,解放思想”的教导,我们于1972年开展了甘兰型油菜自交不亲和系杂种的选育工作。在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指引下,在省农办、省科委、省农业局的大力支持下,在教育革命实践中,实行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采用“南育”、“北育”一年两季的办法,到1975年,初步育成了“211”、“271”“2I9”等自交不亲和系,并开始试配组合、测定产量。经过个三生长季的初步鉴定,优良的杂种组合一般比对照品种增产20—30%。1976—77年在我省试种约2000亩。1977—78年扩大试种约1,2000亩。甘兰型油菜自交不亲系和系杂种的初步育成,是无产阶级教育革命的又一成果,是毛主席革命路线的胜利!  相似文献   

13.
大麦杂种优势利用的研究始于60年代,目前,应用雄性不育系生产杂种的研究已取得较大的进展。在美国,平衡三级三体(BTT)法生产的杂种大麦种植面积曾达到2万公顷(Ramage,1983)。关于大麦杂种产量优势,各地学者报道的结果不尽一致,一般认为,通过选择适当的亲本,可以获得20—40%的产量优势,高氮肥条件下具有较强的杂种优势。  相似文献   

14.
至1951年,杂种玉米的播种面积占美国玉米的75%以上。同年,科学家们发现了导致小麦雄性不育的遗传机理。接着很快又发现了能恢复花粉育性的基因。然而细胞质雄性不育和花粉育性恢复(细胞质遗传)系统的研究进展比较缓慢。直到1962年,堪萨斯州立大学的学术研究者才发表了他们的乐观结果,也就是目前仍在利用的细胞质遗传系统。这一进展使一些大学、私人公司和种子基地都开始寻求商业上能够接受的杂种小麦。但是,在生产上很难发现显著优于优良纯系品种的杂交组合;其次,即便培育出具有增产潜力的杂交种,仍有许多如何使种子生产商品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采用5(不育系)×3(恢复系)的NCⅡ设计,对杂种小麦产量、产量构成因素以及蛋白质含量的生理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成熟期植株总氮同化量生物产量与蛋白质产量和单株产量相磁显著,而与蛋白质含量无显著相关,收获指数与产量呈正相关,与蛋白质含量呈显著负相关;氮收获指数与产量正相关而与蛋白质含量无关,穗粒数对穗粒重的作用明显大于千粒重,克穗粒数、穗粒数、穗草比对穗粒数的作用大于花前同化物量;其中粒重的大  相似文献   

16.
杂种小麦优势及其栽培技术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本文根据两年多点和大面积的试种示范,对杂种小麦的优势表现及其相应的栽培技术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同时,对如何加快推广步伐提出了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17.
为探寻新疆平欧杂种榛焦叶发生的主要原因,以2个平欧杂种榛主栽品种为研究对象,对焦叶发生程度、栽培环境因子进行测定,利用相关性和回归分析等方法探析环境因子与平欧杂种榛焦叶发生的相关性,以及对焦叶率影响较大的环境因子。结果表明:(1)在生长季内,C园平欧杂种榛没有焦叶现象发生,A园和B园焦叶发生均在9月达到高峰(焦叶发生率≥80%),此时2个品种焦叶发生程度均为‘新榛3号’大于‘新榛1号’,其中A园平均焦叶率分别为15.15%、6.75%;B园分别为:37.09%、33.2%(2)与焦叶率存在极显著相关性的环境因子包括:光照强度、温度、相对湿度、土壤含水量和速效钾(P<0.01)。(3)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新榛1号’焦叶率受各环境因子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温度、相对湿度、土壤含水量、速效钾、光照强度;‘新榛3号’从大到小依次为相对湿度、土壤含水量、光照强度、速效钾、温度。  相似文献   

18.
作物的杂种优势是普遍存在的。利用小麦杂种优势增加小麦产量、改善小麦品质是本世纪农业科学取得的重大成就之一。随着杂种小麦向农业生产和商品市场的不断推进,人们意识到:只有在优质的基础上高产,杂种小麦才有生存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化杀杂种小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20.
从形态鉴别法、化学鉴别法、同工酶鉴别法、分子标记鉴别法几方面,综述了目前国内外关于柑橘材料鉴定方法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