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以抗性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 H.)为对象,研究了几丁质合成抑制剂--苏脲1号与对硫磷、胺甲萘的混合作用及其增效机制。结果表明,药剂混用后,对总酯酶及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的抑制程度均有明显增强。混剂在对棉铃虫体内解毒酶系以及靶标酶活性的抑制水平上的增强,可能是这两种杀虫剂混用后表现增效作用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以抗性棉铃虫(HelicoverpaarmigeraH.)为对象,研究了几丁质合成抑制剂——苏脲1号与对硫磷、胺甲萘的混合作用及其增效机制。结果表明,药剂混用后,对总酯酶及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的抑制程度均有明显增强。混剂在对棉铃虫体内解毒酶系以及靶标酶活性的抑制水平上的增强,可能是这两种杀虫剂混用后表现增效作用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氰戊菊酯与辛硫磷混剂防治棉铃虫的增效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点滴法生测结果表明:氰戊菊酯与辛硫磷1:2混剂对棉铃虫抗性(R)品系3龄幼虫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共毒系数高达330.68。离体条件下测定了各药剂对抗性棉铃虫酯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和乙酰胆碱酯酶的抑制中浓度I50及混剂对上述三种酶的共抑制系数,结果表明,该混剂对棉铃虫增效的机理可能与抑制谷胱甘肽S-转移酶和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4.
B.t杀虫剂预处理缓解棉铃虫对化学农药抗性及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B.t杀虫剂亚致死剂量处理24h后,敏感品系和田间抗性品系的棉铃虫二龄幼虫生长、发育受到抑制,对氰戊菊酯的敏感性分别提高到12.9和34.4倍。B.t杀虫剂预处理和未处理对照之间的棉铃虫二龄幼虫体内α-乙酸萘酯酶和乙酰胆碱酯酶活力无显著差异,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力差异显著。与未处理对照相比较,B.t杀虫剂预处理田间抗性棉铃虫二幼虫的α-乙酸萘酯酶动力学值降低,对乙酰胆碱酯酶特异性抑制剂亲和力增高。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定显示,试虫酯酶同工酶活力预处理组均低于未处理对照组。田间抗性品系中,B.t杀虫剂预处理后棉铃虫二龄幼虫E#-6酯酶同工酶带(乙酰胆碱酯酶同工酶带)消失。这一结果为深入研究生物杀虫剂和化学农药的联合使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转双价基因棉对主要捕食性天敌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转双价基因棉对棉田主要捕食性天敌异色瓢虫、草间小黑蛛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分别用双价棉、Bt棉和常规棉的棉叶饲养的棉蚜混合群体饲喂异色瓢虫4龄幼虫,其日最大捕食量前两者分别比后者增加22.9%和11.3%;幼虫发育到蛹的历期,两种转基因棉处理分别比常规棉处理缩短0.6d和0.2d;发育到成虫的时间,两种转基因棉处理分别比常规棉处理缩短0.6d和0.1d;成虫体重分别为30.9mg、32.2mg、32.9mg。分别用双价棉、Bt棉和常规棉的棉叶饲养的棉铃虫连续饲喂草间小黑蛛,试验结果表明。双价棉处理的棉铃虫饲喂的草间小黑蛛的单雌产卵量比常规棉处理的增加9.2%.Bt棉处理的产卵量比常规棉处理的减少7.4%;双价棉处理的棉铃虫饲喂的草间小黑蛛的死亡率比常规棉处理减少42.9%.Bt棉处理的比常规棉处理的减少16.5%。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两类作用机制完全相反的昆虫生长调节剂(IGR)氟铃脲和抑食肌、米满单用或混用对棉铃虫中毒症状、毒性及作用方式。供试3龄幼虫经氟铃脲点滴处理后,逐渐表现出活动缓慢、反应迟钝、取食减少,最终死亡。共试了龄幼虫经抑食处理后,先也表现为行为与取食减缓,最终死亡的现象。两种药刺混合处理后,部分试虫则表现抑食肼中毒症状,少量个体出现两种症状混合现象。氟铃脲对棉铃虫3龄幼虫的LD50战值(点滴法)和对棉铃虫l龄幼虫的I‰值(叶片法)分别为0.7434μgai./头和2.0592mg/L,表现出很强的触杀作用和胃毒作用:米满对棉铃虫l龄幼虫的LC50值为25.2576mg/L,胃毒作用也较强,但抑食肼对棉铃虫3龄幼虫的LC50值超过39.3633μgai./头,触杀毒力很弱。氟铃脲与米满混合处理后,对棉铃虫的作用以相互独立作用为主,但氟铃脲1mg/L加米满5m/L则呈现增效作用趋势。  相似文献   

7.
杀虫剂处理对甜菜夜蛾幼虫体内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了乙酰甲胺膦、毒丝本、快灵、氯氰菊酯和抑太保等几种常用杀虫剂对甜菜夜蛾幼虫体内羧酸酯酶和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影响,并对不同龄期甜菜夜蛾幼虫酶活性差异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用毒丝本(1000mg/L)、乙酰甲胺磷(3000mg/L)、快灵(1200mg/L)、抑太保(50mg/L)、氯氰菊酯(1000mg/L)浸渍处理的菜叶饲喂甜菜夜蛾2龄幼虫后,幼虫体内的羧酸酯酶活性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明显抑制,抑制率分别为94.69%、93.12%、71.90%、60.56%和61.83%;不同药剂处理对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影响存在较大的差异,毒丝本、乙酰甲胺膦和快灵对甜菜夜蛾幼虫体内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抑制率分别为84.37%、81.30%和71.19%,显著高于抑太保和氯氰菊酯的抑制率(分别为21.79%和25.46%)。甜菜夜蛾幼虫随着龄期的增大,羧酸酯酶酶比活力逐渐增大,但乙酰胆碱酯酶酶比活力的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1960年我们曾用苏芸金杆菌和苏联杀虫菌粉 3号处理粘虫 3—5龄幼虫,在72小时内未见有因病死亡情况。刘祟乐教授等(1960)用苏芸金杆菌粉(约每克含孢子30亿)1:100—1:1000的稀释液对粘虫3龄幼虫试验,获得90%以上的杀虫效果,并将该菌与六六六混用对粘虫幼虫的致病有增效作用。钱念曾、陈仲梅等(1962)从苏芸金杆菌和腊螟杆菌单用和分别与敌百虫及DDT混用进行试验,结果当杆菌与DDT混用时可达  相似文献   

9.
采用生物测定和酶活力测定方法,研究苦参碱对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 L.的胃毒活性及其对幼虫体内谷胱甘肽-S-转移酶、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苦参碱对小菜蛾幼虫具有一定的胃毒作用。2mg/mL苦参碱处理叶片饲喂小菜蛾幼虫12h校正死亡率为37.93%,72h后小菜蛾幼虫的校正死亡率为95.83%。不同质量浓度苦参碱处理小菜蛾幼虫后,幼虫体内的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和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力与对照相比均产生波动。经125×10 -3mg/mL苦参碱处理4h,小菜蛾体内GSTs活力最高,为1610.72U/(mg·min)。经125×10mg/mL苦参碱处理16h,小菜蛾体内的AChE酶活力最高,为10.63U/(mg·min)。各处理24h,小菜蛾体内GSTs活力和AChE酶活力均有明显降低。说明苦参碱对小菜蛾幼虫体内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力和乙酰胆碱酯酶活力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苏云金杆菌菌液与化学农药混用毒杀菜青虫的增效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t菌液与0.025%敌百虫剂或0.025%乙酰甲胺磷剂以不同比例混用对菜青虫毒杀有不同程度的增效作用。Bt菌液与0.025%敌百虫剂以1∶1,1∶3和3∶1配比混用增效作用明显,杀虫率比Bt菌液单剂提高30%。田间试验表明Bt菌液与敌百虫1∶1混用时防治菜青虫的效果可达88%。  相似文献   

11.
铈对日本沼虾卵子孵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铈(Ce^3 )对日本沼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ese)卵子孵化的影响。结果,发Ce^3 的浓度为0.2mg.L^-1时,孵化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Ce^3 的浓度范围为1.2-2.4mg.L^-1,可提高孵化率13.7%-19.1%,铈对卵子孵化的促进作用是通过卵子对铈的吸收实现的。  相似文献   

12.
葡萄离体培养及快速繁殖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取“无核白鸡心”“美人指”“甬优一号”等3个葡萄品种0.5cm长的单芽嫩茎作为外植体,接种于不同配方的培养基上。结果表明“无核白鸡心”“美人指”接种于GS分别附加6-BA1.0mg.L^-1和2.0mg.L^-1的培养基,“甬优一号”接种MS附加6-BA1.0mg.L^-1培养基诱导芽,芽的诱导率分别达100%,100%和86%。当芽伸长至1.0-1.5cm时,3个品种种均转接于MS‘附加IAA0.05mg.L^-1,6-BA1.0mg.L^-1和GA32.0mg.L^-1的分化培养基,芽的分化最佳,分化率达80%-865,增殖4.2倍左右,苗生长健壮。将“无核白鸡心”转入1/2MS附加IBA1.0mg.L^-1,“美人指”“甬优一号”转入1/2MS附加IBA2.0mg.L^-1的培养基,生根率达84%-96%,平均根数在5-7之间,根生长良好,表6参10  相似文献   

13.
Ti转化的丹参组培物在MS-HN4培养基(MS中不含硝酸铵,含蔗糖30g.L^-1)上经25度暗培养18d,生长量由大到小依次为:对照(CK),200umol.L^-1水杨酸(SA),4g.L^-1酵母激发子(E)和E+SA处理,其中CK和SA处理的组培物仅产生痕量的丹参酮类物质,而E和E+SA处理的总丹参酮产量分别增加到12.23mg.L^-1和15.07mg.L^-1,表明E处理能促进组培物产生丹参酮类物质,而A可以强化E的这种作用,与上术差异有关的内源激素变化是:培养6-18d ,E SA处理的ABA和iPAs含量均持续高于对照,分别增长了2.8-9.8倍和3.6-5.8倍,而A1+3和IAA 含量分别比对照降低13.2%-56.9%和34.8%-74.6%,高水平的ABA和iPAs及低水平GA1+3和IAA抑制了组培物的生长,有利于促进丹参酮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锐劲特对麦穗鱼 ( Pseudorasbora parva)脑 ACh E活性、敏感性、恢复的影响。结果表明 :分别以 0 .0 1 2 5、0 .0 2 5、0 .0 5、0 .1 mg/L锐劲特处理麦穗鱼 96 h后 ,ACh E活性均无显著变化 ,说明锐劲特不影响 ACh E活性 ;同样地 ,以上述浓度锐劲特预处理试鱼 4 8h,也不影响 ACh E对 5mg/L马拉硫磷敏感性 ;但与单独的 2 mg/L浓度的马拉硫磷相比 ,以不同浓度锐劲特与马拉硫磷混合物处理过的试鱼 ACh E恢复较慢 ,且 1 6 8h后 ,差异显著 ( P<0 .0 5) ,说明锐劲特影响被抑制 ACh E的恢复 ,但是影响程度与锐劲特浓度关系不明显。应该重视农药相互作用对环境生物适合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山核桃愈伤组织诱导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3,自引:8,他引:13  
采用正交设计研究了不同植物激素配比、蔗糖质量浓度、外植体取材部位以及单宁含量等因素对山核桃组织培养中愈伤组织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WPM+BA8.0mg.L^-1 IB2.0mg.L^-1 GA1.0mg.L^-1+蔗糖30mg.L^-1是最适培养基;顶芽和第4芽段为较适宜的山核桃愈伤组织诱导的取材部位;不同芽段愈伤组织的形成率与其单宁含量不相关,而与芽段愈伤组织形成的部位有关,且随着单宁含量的减少。愈伤组织形成的部位向切口上升。选取1年生实生苗茎尖和茎段,配比合理的植激素加以诱导,可提高山核桃嫁接成活率。表5参11。  相似文献   

16.
[目的]筛选有效防治迹斑绿刺蛾的药剂,为其野外应用提供依据。[方法]测定了25%灭幼脲、30%敌百虫、16 000 IU/mg苏云金杆菌、白僵菌4种药剂对迹斑绿刺蛾2~3龄幼虫的室内防效,并测定了25%灭幼脲、晶体敌百虫2种药剂对海虾的室内毒性。[结果]4种药剂对迹斑绿刺蛾2~3龄幼虫均具有杀虫效果,其中30%敌百虫800倍、1 000倍、1 500倍溶液和25%灭幼脲800倍溶液防效最好。晶体敌百虫溶液浓度分别为0.500、0.100、0.010 mg/L和25%灭幼脲8 000倍、10 000倍、15 000倍溶液对海虾的影响较小或无影响。[结论]30%敌百虫具有速效性且对虾影响较小,适合应急或日常防治迹斑绿刺蛾;25%灭幼脲和16 000 IU/mg苏云金杆菌杀虫速度相对较慢,适于日常防治迹斑绿刺蛾。  相似文献   

17.
研究两种剂量和两种染毒方法对雄性小鼠性腺的影响,结果发现200和800mg.kg^-1.d^-1的随饲料摄入,雄性小鼠业子畸形率均显高于对照,且与摄入时间和剂量呈依赖性关系,后期(30和45d)尤为明显,小鼠睾丸重略有下降,但差异不显,以铈200mg.kg^-1腹腔注射急性染毒,对小鼠睾酮分泌有一定的影响,小鼠血清睾酮浓度较对照为低,而以200和800mg.kg^-1.d^-1剂量随饲料摄入(45D)的小鼠,血清中睾酮浓度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18.
敌百虫对斑点叉尾鮰的急性毒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敌百虫对斑点叉尾鮰的急性毒性情况。[方法]以健康斑点叉尾鮰鱼种为试材,平均体重46.7 g,敌百虫设6个浓度梯度(0.1、0.4、0.8、1.2、2.4和3.2 mg/L),在室内常温静水条件下,对斑点叉尾鮰进行急性毒性正交试验。[结果]敌百虫对斑点叉尾鮰的24、48、72、96 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1.6、1.1、0.8、0.7 mg/L;安全浓度0.07 mg/L。敌百虫毒性强,使用时必须等毒性消失后才能放鱼苗;不同鱼类对敌百虫敏感性有差异很大,斑点叉尾鮰对敌百虫非常敏感,浓度为0.8 mg/L时已有将近50%的鱼死亡,而未死亡的鱼也表现出不同的中毒症状;大剂量使用不仅会出现残留、阻碍鱼类生长,而且还会污染水质。[结论]建议生产上敌百虫与其他药物轮用,使用时须等毒性消失后使用。  相似文献   

19.
以转Bt基因欧洲黑杨叶片饲喂4-5龄美国白蛾幼虫,对其中肠几种重要解毒酶及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中肠多功能氧化酶受到强烈抑制,饲喂4h后,多功能氧化酶的活性比对照降低50.89%,48h后,该酶活性仅为对照的1/6,酯酶及羟酸酯酶的活性也受到明显抑制,饲喂48h后,上述两种酶的活性分别比对照降低73.58%和56.55%,谷胱甘肽S-转移酶变化比较复杂,饲喂24h后其活性出现峰值;48h后与对照持平,中肠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无明显变化,转基因叶片对幼虫中肠解毒酶活性的抑制可能是其毒杀害虫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0.
以茎段为外植体,建立了报春石斛Dendrobium primulinum的离体培养再生体系。结果表明:愈合组织诱导以培养基MS(Murashige and Skoog) + 5.0 mg·L-1 6-苄氨基嘌呤(6-BA) + 1.5 mg·L-12,4-D为最优,诱导率达33.33%;分化和增殖培养基均以MS + 1.0 mg·L-16-BA + 0.1 mg·L-1萘乙酸(NAA) +体积分数10%椰子水为佳,分化率最高可达83.20%,增殖倍数达3.82,外源物质椰子水可促进不定芽的形成及增殖。形成的无根苗转移到1/2MS + 0.5 mg·L-16-BA + 1.0 mg·L-1 NAA + 0.5 g·L-1活性炭培养基上诱导生根发育形成完整植株。图1表4参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