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研究目的]以还原能力和超氧阴离子抑制率为抗氧化指标,确定鹰嘴豆抗氧化多肽与其它抗氧化剂(VE、VC及BHT)的协同抗氧化作用.[方法]以酶解法制备鹰嘴豆抗氧化多肽,用邻苯三酚自氧化法测定鹰嘴豆抗氧化多肽及其它抗氧化剂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协同效应.[结果]VE、VC在低浓度时与鹰嘴豆抗氧化多肽具有协同的还原能力,BHT与鹰嘴豆抗氧化多肽未表现出协同还原能力;VC、Ⅶ与鹰嘴豆抗氧化多肽未显示出显著抑制超氧阴离子的协同效应,但BHT与鹰嘴豆抗氧化多肽表现出明显的抑制超氧阴离子的协同效应;且所有的协同作用随添加量和作用时间的增加而增强.[结论]VE和VC对鹰嘴豆抗氧化多肽的还原能力有显著的增效作用,且VC与鹰嘴豆抗氧化多肽的协同作用较VE与之更强;BHT与鹰嘴豆抗氧化多肽表现出明显的抑制超氧阴离子的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2.
鹰嘴豆为豆科草本植物,起源于亚洲西部和近东地区,是世界上栽培面积较大的豆类植物,因其面形奇特,尖如鹰嘴,故称此名。鹰嘴豆的淀粉具有板栗香味,鹰嘴豆粉加上奶粉制成豆乳粉,易于吸收消化,是婴儿和老年人的营养食品,还可以做成各种点心和油炸豆,其淀粉也广泛用于造纸工业和纺织工业;籽粒可做利尿剂、催奶剂,可治疗失眠,预防皮肤病和防治胆病。从种植方式、播种育苗、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和收获与贮藏等几个方面介绍了鹰嘴豆的高效栽培技术,以期对其他种植户有所参考。  相似文献   

3.
鹰嘴豆耐寒,本文对鹰嘴豆种植的气候条件进行分析,以期为鹰嘴豆的广泛种植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张冬 《吉林农业》2010,(7):36-37
为了防止鹰嘴豆异黄酮的氧化,扩大其用途,文章用分子络合、乳化包埋、复凝聚等方法对超临界CO2流体萃取的鹰嘴豆异黄酮进行微胶囊化研究,确定最佳生产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利用喷雾干燥法,以以鹰嘴豆分离蛋白和麦芽糊精、β-环状糊精和阿拉伯胶及明胶为壁材,喷雾干燥法制备鹰嘴豆异黄酮微胶囊适宜的工艺参数为:进料浓度22-30%,进料温度为50-55℃,进风温度160-180℃。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鹰嘴豆的单产和品质,稳定提高新疆木垒县鹰嘴豆在特色作物中的主导地位,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筛选出适合当地栽培的优良品种,特进行鹰嘴豆品种丰产性、适应性、抗逆性对比试验。  相似文献   

6.
鹰嘴豆较耐寒,本文对鹰嘴豆种植的气候条件及鹰嘴豆生长期气象灾害进行分析,并提出了鹰嘴豆高产对策,以期为鹰嘴豆的广泛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鹰嘴豆主要病虫害发生概况及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诱集、网捕、田间观察等方法对木垒县重要经济作物鹰嘴豆上主要发生的虫害,进行了调查研究,明确了鹰嘴豆的主要虫害和病害种类及发生情况.开展了综合防治试验,由多种药剂拌种防治根腐病试验结果表明,适乐时、敌萎丹对鹰嘴豆根腐病有明显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8.
田春元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5):11992-11994
[目的]研究鹰嘴豆的组织结构。[方法]通过植物制片方法,对鹰嘴豆的根、茎、叶和种子等器官进行切片,制作成永久装片。[结果]鹰嘴豆根为四原型构造;茎中韧皮纤维和髓部发达;根、茎中以网纹导管居多,也有螺纹和孔纹导管;叶中栅栏细胞组织1-2层,海绵组织细胞3~5层;种皮表皮细胞1列,栅状,上端有1条光辉带,子叶细胞中有不定形的草酸钙结晶。[结论]首次报道了鹰嘴豆的组织解剖结构,可为鹰嘴豆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科学资料,其组织结构特征可作为鹰嘴豆生药鉴定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9.
田春元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6):12551-12552
[目的]研究鹰嘴豆种子的粉末特征。[方法]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观察鹰嘴豆种子的粉末。[结果】鹰嘴豆种子的粉末中有椭球形的单粒淀粉粒、栅状细胞、支柱细胞、导管和子叶细胞等组成单元。[结论]鹰嘴豆种子粉末中的淀粉粒、栅状细胞、支柱细胞和导管等的结构特征可为鹰嘴豆种子的生药鉴定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不同培养基对鹰嘴豆褐斑病菌(Ascochyta sp.)菌丝生长发育和产孢量的影响,筛选适合鹰嘴豆褐斑病菌生长及繁殖的培养基.[方法]采用7种培养基,即PDA、SCSC、CZ、EA、EPDA、M、ZM,观测鹰嘴豆褐斑病菌丝生长和产孢情况.[结果]EPDA培养基对菌丝生长最好,其次为ZM培养基,CZ培养基最不适合鹰嘴豆褐斑病菌菌丝的生长.ZM培养基最适合鹰嘴豆褐斑病菌分生孢子的产生,其次为SCSC培养基,CZ和PDA最不适合鹰嘴豆褐斑病分生孢子的产生.[结论]ZM培养基为最适宜该菌生长和繁殖的培养基.  相似文献   

11.
岳西高山区生姜立体栽培小气候效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为岳西高山区姜农提高生姜的产量和产值提供新的解决方案。[方法]对20062、007年在岳西县高山区进行了为期两年的生姜立体栽培,将试验田分为传统方式栽培、套种豇豆和遮阳网栽培三部分,进行试验对比分析。[结果]间作区比对照区增产8.1%,遮阳网区比对照区增产30.7%。但采用遮阳网对高温有减缓作用,但遮荫成本大,经济效益不高;间作生产成本低,土壤保温效果高于一般区,经济效益高;传统栽培经济效益最差。[结论]立体栽培方案有效地改善了温热等小气候条件,产量显著提高,建议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早春鲜食马铃薯免耕栽培技术及经济效益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改变传统种植模式,探索马铃薯栽培新途径,提高马铃薯单产和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选用脱毒马铃薯费乌瑞它早熟品种进行稻田免耕、稻草覆盖的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免耕栽培比传统起垄栽培增产224.9 kg/667m2,增产幅度为16.2%;对免耕种植进行分次收获,选择较大薯块提早上市,可使实际纯收入大幅增加,达2 681.5元/667m2,获得了更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色素万寿菊覆膜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近年来东北地区色素万寿菊栽培面积发展很快,而生产中多采用传统种植管理方式,导致单产不理想,为充分发挥色素万寿菊的增产潜力和完善其高效栽培技术模式,提出地膜覆盖是东北地区色素万寿菊高产、高效栽培的一项有效措施,为大田生产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王光宇  朱丽君  张扬 《农学学报》2020,10(12):78-84
基于安徽省淮北平原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示范区农户调研数据,探明小麦-玉米连作种植模式的主要碳排放环节,为实现该模式低碳农业提供理论依据。运用农业碳足迹理论,依据生命周期法,分析集成的小麦-玉米创新模式与传统模式单位面积碳足迹及构成、单位产量碳足迹,并分析创新模式碳足迹与种植规模关系。结果显示:单位面积碳足迹传统模式高于创新模式2.11%,达到2159.50 kg(CO2-eq)/hm2;无论是创新模式还是传统模式,单位面积碳足迹贡献序是一致的,为化肥>N2O>柴油>种子>电力>农药;单位产量碳足迹传统模式高出创新模式25.18%,达到0.1402 kg(CO2-eq)/kg;创新模式单位面积碳足迹与种植规模构成显著负相关。说明创新种植模式具有一定的减排效果,化肥是影响模式碳排放的主要因素,种植规模影响碳排放。  相似文献   

15.
山茱萸是我国的常用大宗中药,其推广栽培具有重要的经济、社会、生态意义。然而,在长期的栽培过程中,山茱萸产量的提高进入瓶颈期,且由于各产区的环境、栽培技术、加工方法等存在明显差异,造成了山茱萸药材质量良莠不齐、管控管理没有统一明确标准等问题,质量因素已经制约了山茱萸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从生产基地选址、种质种子要求、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与采收加工等方面进行了总结介绍,以期为山茱萸种植户提供技术参考,在保证高产的同时提升山茱萸质量,推动山茱萸产业向规范化、标准化发展。  相似文献   

16.
鄱阳湖区冬马铃薯免耕栽培技术效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鄱阳湖区免耕稻草覆盖、少免耕及常规栽培(CK)等模式下冬马铃薯生长特征、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免耕栽培模式下(免耕稻草覆盖、少免耕)马铃薯表现出出苗早且生育期短的特征;免耕稻草覆盖和少免耕马铃薯的个体重量的变异系数较对照分别降低了0.13和0.08,同时分别节省用工67.5和37.5个工/hm2,增加纯收入分别达2610和1383元/hm2,分别提高经济效益12.8%和6.8%。  相似文献   

17.
[Objective] The aim was to explore a suitable cultivation approach for cas- sava in Hunan province. [Method] With SC9 (Southern China 9) as test materials, the test included four treatment methods, as follows: control group by traditional cultivation with crops uncovered (CK), treatment 1 by traditional cultivation with mulch coverage, treatment 2 by powder ridge cultivation with crops uncovered, and treatment 3 by powder ridge cultivation with mulch coverage. Water and fertilizer managements were kept the same. [Result]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cultivation (CK), the treatment by powder ridge cultivation with mulch coverage performed bet- ter. Specifically, yield per unit area reached 44 790 kg/hm2, increasing by 86.38% (20 760 kg/hm2) than that of control; starch content grew by 17.24%. The cultivation method considerably improved cassava yield and quality. [Conclusion] Powder ridge cultivation with mulch coverage is a cultivation approach suitable for cassava in Hu- nan province.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根域限制栽培模式对库尔勒香梨叶片光合和荧光特性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为塔里木盆地绿洲干旱盐碱区域库尔勒香梨的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方法】以8年生库尔勒香梨为试材,比较根域限制栽培模式与传统的根系互享栽培模式的叶片光合特性和果实品质差异,研究库尔勒香梨根域限制栽培模式的可行性。【结果】2种栽培模式下,库尔勒香梨叶片的Pn日变化曲线均呈“双峰”型,存在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根域限制栽培的库尔勒香梨叶片Pn日平均值高于传统根系互享栽培模式,Gs和Tr相对较低,不同模式间差异不显著。Ci日平均值显著低于、Ewu日平均值显著高于传统模式,对照组的Ci日均值高于限根植株,达203.93μL/L,并且两实验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不同栽培模式对库尔勒香梨水分利用率有较为显著的影响,限根植株的Ewu日均值达1.36 mmol/mol,两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限根植株的Fo、Fm、Fv/Fm、Fv/Fm、ΦPSⅡ、CNPQ均大于传统栽培模式。限根植株的果实品质与对照组单果重、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9.
袁彦云  张保军  徐福利  汪有科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7):1405-1406,1408
采用5种保墒灌溉栽培方式,以传统耕作栽培方式为对照,在小麦灌浆期测定旗叶叶绿素含量、MDA含量、SOD含量、水分利用效率等值。结果表明:不同保墒灌溉栽培方式对冬小麦均有增产作用,平均增产13.46%,其中穗长平均增加7.15%,不孕小穗数平均降低21.78%,结实小穗平均增加11.42%,穗粒数平均增加10.82%,千粒重平均增加11.05%。保墒灌溉栽培方式的冬小麦灌浆期旗叶叶绿素含量降低减缓,MDA含量降低,SOD含量增高,水分利用效率平均提高24.03%。以免耕留茬方式增产幅度最大,水分利用效率最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解决劳动力资源短缺,提高果农收入,探讨泰沂山区传统栽培模式的经济效益。[方法]选取泰沂山区32个有代表性的、常规管理的、盛果期的乔化富士园进行调查,分析投入产出与经济效益。[结果]泰沂山区劳动成本的投入占总成本的63.7%,而劳动生产效率仅为203.4%。[结论]传统栽培模式制约果业经济的发展已经开始显现,该区栽培制度的变革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