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植物组织培养始于20世纪初,是以德国植物学家G.Haberlandt的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的理论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作为一种十分有效的植物快繁方式,植物组织培养具有普通繁殖方法无法比拟的技术和产量优势,在当前倡导高效现代化农业发展模式的形势下,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生产高质量的种苗具有十分广阔的市场前景。但一直以来,植物组培产业流传着一句话就是“组培组培越组越赔”,这其中的原因除了发展思路和经营不善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组培成本太高,无法满足市场对高质量组培苗低价位成本的需求。因此,如何降低组培成本是决定组培效益的关键所在,也是组培技术得以健康发展的首要条件。本文对近些年来备受关注的开放组培技术和极具生命力的无糖暴露组培技术做一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2.
《植物组织培养》课程作为高职园林技术和园艺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其理论性和实践性结合较强, 与现代组培企业岗位所需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较为紧密。本文主要以现代组培企业岗位需求为导向,对该课程进行 针对性的教学优化,提高该课程教学实效,通过教学实践,培养出高素质的技能型组培人才,以期满足现代组培企业对 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3.
猕猴桃组培中控制细菌污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成功运用于木本植物苹果和李组培中的Viss筛选法,用于猕猴桃组培外植体的带菌鉴别,结合植株生长和健康速度的观察,对升汞控制猕猴桃组培中的细菌污染作了测试,发现一定浓度与处理时间五,升汞对抑制细菌感染有一定的作用,未对要植株造成严重的毒害,植株能够以接近正常水平的表观健康度继续生长,组培生根也不受影响。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近年来银柴胡组培快繁研究进展的综述,总结当前银柴胡组培快繁存在的组培途径单一、药材品质不详、遗传稳定性未知等问题及其解决思路,以期促进人工栽培银柴胡产业可持续、高质量、规模化的发展,为银柴胡种质资源的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热带农业科学》2010,(10):F0002-F0002,F0003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种苗组培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位于海南省儋州市,隶属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是海南省最早从事种苗组培研究、开发与推广的企业。已在海南省主要香蕉种植区设立香蕉组培袋装苗生产基地15~18个,基地面积约11hm2。到2007年,中心香蕉组培苗海南市场占有率已超过40%,成为海南省香蕉种苗供应最大的企业。  相似文献   

6.
植物开放式组织培养研究初探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本试验旨在探索并建立一种植物开放式组织培养模式,使植物组织培养脱离严格无菌的操作环境.在自然、开放的有菌环境中进行操作,从根本上简化组培环节,降低组培成本。实验证明,通过抑生素的应用.不用高压灭菌和超净工作台接种,在不影响组培效果的情况下,能够将污染率控制在10%以下的可接受范围内。  相似文献   

7.
金丝小枣组织培养快速繁殖的研究   总被引:45,自引:0,他引:45  
该文通过对良种金丝小枣组织培养快速繁殖的研究,选出了枣树组培的最佳外植体,并首次将WP培养基应用于枣树组培,筛选出最适的启动、增殖和生根培养基,使其试管苗的增殖在40d内达到4.5倍,生根率达到90%以上。在生根苗移栽试验中,摸索出了适合的基质及移栽管理程序,移栽成活率达96%,试验还就光照方向、温度及继代周期对枣树组培的影响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8.
《热带农业科学》2009,29(11):112-113
热作两院种苗组培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是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以下简称热科院)为了充分发挥科技力量.强化科技成果转化的平台,于1992年组建、1999年扩建而成。中心是省内规模最大、设备最齐全的现代化种苗组培工厂,年生产能力达3600万株,也是海南省最早从事种苗组培的研究、开发、推广和生产的企业。  相似文献   

9.
牡丹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牡丹因花大色艳,深受广大人民喜爱,市场需求也不断增大,开展牡丹组培工作是满足人民需求的一个重要方法。作者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开展的针对牡丹的组织培养研究进展。包括牡丹无菌苗的培养、启动、增殖、生根和管苗的驯化等方面。同时牡丹组培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褐化现象、玻璃化、茎尖及叶片坏死、生根难等,这些问题都影响着牡丹组培的成功。  相似文献   

10.
园艺植物组培是利用细胞的全能性原理,采取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在人工创造条件下进行无菌培养、快速繁殖植株乃至创造出新物种的过程。此过程可划分为几个阶段,其中无菌培养建立阶段是指无菌培养环境条件的创造,外植体表面消毒及正确的无菌操作,这些都是防止染菌、保证组培材料正常生长及分化的关键,是组培工作中最基本的技术。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80年代后期,日本千叶大学的Kozai教授在原有的植物组织培养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组织培养方法——无糖组织培养(Sugar-free micropropagation),又称光自养微繁(Photoautotrophic micropropagation)。该技术是环境控制在农业生产中的典型应用,其特点是采用人工环境控制手段,用CO2代替糖作为碳源,提供适宜植株生长的光、温、水、气、营养等条件,促进植株的光合作用,从而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快速繁育。此法优点在于:培养基中不用添加糖和生长调节物质,只是通过提高培养器内的光照度、CO2浓度以及气流交换速度等来增强组培植物的光合速率。由于该技术尽可能多地依靠组培苗自身的光合能力,解决了传统组培技术由于培养器内CO2浓度过低、气体交换不足以及弱光环境等对组培植株的光合能力提升的制约,简化了培养程序,植物苗的成活率和质量大大提高。同时,该技术的应用也为组织培养的工厂化、规模化提供了契机。然而,良好的环境控制是该技术高效应用的前提,而目前我国对组培物理环境因子的调控及其控制系统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且多数研究集中于大型组培箱及其强制供气系统,组培间环境控制方面研究较少,有关组培室内物理环境综合调控技术的相关报道也比较欠缺。因此,有必要对组培室内温度、光照、相对湿度和CO2浓度等物理环境因子变化规律、相互关系及其综合控制技术进行深入研究,以推动光独立组织培养技术在我国的推广与普及。其中,首先应开发组培间环境控制技术,使得光独立组织培养技术的实用化、规模化、自动化的商业应用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2.
草莓组织培养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从草莓不同组织器官组培快繁、外源激素在组培中的应用、不同草莓品种的组培快繁、草莓组培快繁培养基表面消毒时间等方面,对近年来草莓组培快繁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着重对脱毒率、成活率及褐化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花卉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了组培环境因子及其影响效果,以及组培设施和环境控制技术的研究进展.叙述了花卉组培快繁与产业化发展现状,提出当前花卉组培快繁产业化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4.
应用脱毒组培技术,提供竹姜脱毒良种,建立脱毒竹姜种的三级繁殖体系;研究竹姜生产期调节,病虫害防治技术:进行脱毒组培竹姜与普通竹姜产量,综合性状和抗逆性对比;生姜优良品种的引进试种。  相似文献   

15.
浅析大豆组培系统与基因转化受体系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大豆子叶节组培系统和幼胚子叶组培体细胞胚胎发生系统 ,重点阐述了组培系统和受体系统的内在联系和不同点 ,同时提出这两个组培系统作为受体系统时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木本植物组培技术的研究一直是研究的热点。现主要通过对木本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发展状况及特点的分析,归纳了其在林业科研与生产中的应用与局限性,为我国试管快繁技术发展提供更好的理论依据,大力推进我国组培技术在林业中的发展及应用。  相似文献   

17.
为完善半夏组培快繁技术体系,对组培半夏不同底肥施用量与产量的关系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施肥量对组培半夏的产量有显著的影响。其中,施肥量40 000~60 000 kg/hm2为组培半夏栽培的最适底肥施用量。  相似文献   

18.
进行组培种藕与常规种藕对比试验,比较两种种藕地上、地下部分生长情况,种植经济技术指标。组培种藕具有体积小、成活率高、不带病菌、繁殖系数高、节约成本等常规种藕不可比拟的优势,深受藕农的欢迎,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章姬草莓的脱毒及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章姬草莓的脱毒检测及组培快繁进行研究,提出了用热处理法脱毒、用指示植物嫁接法检测、用已脱毒苗的茎尖进行组培快繁的有效技术,该技术可使组培苗100%无病毒,外殖体成活率达80%,成苗率90%以上。  相似文献   

20.
山东省胶州市建立了60多公顷(1000亩)的大花蕙兰基地,前几年大花蕙兰小苗依赖韩国进口,自2003年开始,我们自己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成功地组培繁殖了大花蕙兰,并成功地进行大规模商品化栽培生产,现将组培方法简介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