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黄河流域油松毛虫发生规律及防治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油松毛虫在黄河流域灵宝境内1年发生1代,以3~4龄幼虫在树干基部的树皮裂缝和树干周围的土缝、枯枝落叶或石块下越冬。3月下旬至4月上旬开始上树危害,5月下旬结茧化蛹,蛹期28~34 d,6月上中旬成虫开始羽化并产粉红色卵,卵期25~30 d,7月上中旬为羽化盛期,8月中旬为羽化末期。7月中下旬出现幼虫,10月中下旬开始下树越冬。油松毛虫发生量的大小与气温高低和天敌数量多少有直接关系。8月下旬在幼虫孵化盛期施放林丹烟剂3次,间隔5 d施放1次,幼虫死亡率达63%。6月上中旬至8月上中旬成虫羽化期内,在林区悬挂频振式杀虫灯和性诱捕器进行诱杀,可有效地控制该虫羽化后的产卵量,但缺点是在大面积防治时困难大,防治费用也高。在2~3龄幼虫期用3%高渗苯氧威与柴油混合喷烟防治,防治效果达85%以上。松毛虫的天敌主要包括大山雀和灰喜鹊,还有蜘蛛类天敌和蝇类天敌,保护和利用这些天敌可以达到控制油松毛虫发生严重危害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从固定标准地调查、性信息素引诱、卫星遥感等3个方面总结了松毛虫灾害监测方法,并从营林技术、生物防治、物理防治、植物杀虫剂防治、化学药剂防治等方面总结了松毛虫防治方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油松毛虫是影响油松的主要害虫,所以,研究与分析油松毛虫的防治效果,对保护松林的健康生长有积极作用。本次研究是通过不同防治方法的应用,对油松毛虫防治效果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本文所选方法对油松毛虫防治有较好的效果,具有一定的推广与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临汾市乡宁县油坊岭油松区的主要虫害油松毛虫的认识和调查及防治措施.主要调查油松毛虫的越冬基数、发生情况、蛹期调查、成虫调查.以及防治油松毛虫时放置天敌赤眼蜂的放蜂方式、放蜂数量和效果调查.和佛庙龄当地油松毛虫的虫情监测、区划类型、分类施策(常发区、偶发区、安全区)和防治技术措施的调查.通过调查发现其存在的问题是树种单纯、连片集中,使得病虫害发生几率极高.加上当地自然条件的影响,油松毛虫的滋生繁衍加快,为彻底消灭该虫,应进行全面治疗,建议加大预测预报和防治费用以及技术人员的专业培训,以保证森林资源安全  相似文献   

5.
新昌县马尾松毛虫的生活史与浙江其它地区马尾松毛虫的生活史基本相似,但结茧习性不同,80%以上在地上结茧。1979年,杜宏彬等人对该县马尾松毛虫的结茧习性及引诱结茧作了调查。为开展防治,我们进行了马尾松毛虫地上结茧的有关试验。  相似文献   

6.
油松毛虫是2007年开始发生危害的,至今油松毛虫处于发展、扩散、蔓延状态,而且为害日趋严重。通过对2009年和2010年油松毛虫在我局林场两次严重危害的综合防治研究出了应对油松毛虫的策略和基本模式以及几种行之有效的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7.
油松毛虫是油松叶部的主要害虫,爆发时可将针叶全部吃光,造成大片的树木死亡。用20%速灭杀丁乳剂做防治松毛虫的试验,结果表明,速灭杀丁防治油松毛虫幼虫见效快、杀虫效果高,每公顷施药135g以上,施药7天后,幼虫死亡率可达99%以上。而且在药物有效时间内一般降雨对药效无明显影响。速来杀丁虽选择性不强,同时,杀伤松毛虫天敌,但是在近年油松毛虫为害严重的情况下,选择适宜浓浓度、用药量,慎重用药,不失为一种  相似文献   

8.
研究表明:马尾松毛虫年度累计发生面积与冬季最低气温在直观上略呈反向关系,但线性关系不明显。基于径向基函数的神经网络分析表明,冬季最低气温对年度累计发生面积影响呈现明显的非线性关系,对马尾松毛虫的发生面积影响显著。因此,冬季最低气温可以作为马尾松毛虫预测预报非线性建模因子,开展马尾松毛虫精细化短期预报。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介绍了兴城市油松毛虫的基本现状,以及本市对于防治油松毛虫采取的防治措施的基本情况。首先,介绍了本市油松毛虫的现状,在我市的发生和分布情况;其次,详细的介绍了我市防治油松毛虫的具体措施,以营林为基础,采用封山育林、抚育、补植、改造等措施,化学防治,生物制剂防治,生物防治以及一些其他的防治方法。本人作为一名兴城市的林业工作者,有责任和义务对我市的油松毛虫防治工程做出自己的贡献,对工程防治的措施和成果做总结叙述。  相似文献   

10.
乔淑芬  李杰  顾地周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8):13669-13670
[目的]为利用东北雷公藤开发防治森林病虫害的新型植物源农药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均匀设计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的东北雷公藤鲜根乙醇、乙酸乙酯浸提液和水蒸汽蒸馏液对油松毛虫的触杀致死率。[结果]由24h的毒力回归方程可知,乙醇浸提液对油松毛虫的触杀活性高于水蒸汽蒸馏液。由48h的毒力回归方程可知,水蒸汽蒸馏液对油松毛虫已无触杀作用,仅乙醇浸提液对油松毛虫仍有较好的触杀作用。由72h的毒力回归方程可知,乙醇浸提液对油松毛虫仍有显著的触杀活性.当乙醇浸提液的质量浓度为32.5mg/L时,72h后油松毛虫的校正死亡率可迭94.3%。乙醇浸提液对油松毛虫的48和72h致死中浓度分别为7.6035和7.4520mg/L。[结论]东北雷公藤根中含有对油松毛虫具有显著触杀活性的物质。  相似文献   

11.
控制越冬幼虫为主的油松毛虫综合防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报道了1983~1986年期间油松毛虫综合防治研究中,越冬幼虫在树干及地面的分布规律,年发生世代数,幼虫空间格局及其抽样技术和越冬幼虫种群数量变动;文中叙述了控制越冬幼虫的有效措施:塑料薄膜围环、拟菊酯类杀虫剂毒环、毒纸环阻杀越冬下树或出蛰上树幼虫,干基围纸环、干基地面铺石块诱集下树越冬幼虫,施拟青霉菌剂防治越冬幼虫等;文中还涉及到了天敌的调查利用,以及合理使用化学农药等方面的研究结果,并提出以控制越冬幼虫为中心的综合防治系统方框图。  相似文献   

12.
枣球蜡蚧(Eulecanium gigantea)和槐花球蚧(Eulecanium kuwanai)在呼市一年发生一代,以二龄若 虫在枝干上越冬。其天敌有两种:球蚧蓝绿跳小(Blastothrix sericae Dalman) 北京举肢蛾(Beijing utila Yang)。由于蚧虫具有不易察觉、发育速率快、生殖力强的特点,且枣球蜡蚧属于森林植物检疫对 象,因此任何一项单独的措施都难以达到控制效果,要尽可能地协调把所有适当的措施综合在一起加 以运用。对呼和浩特市蚧虫的防治应采取综合治理的原则。  相似文献   

13.
梨瘿蚊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胡长效  贺峰 《安徽农业科学》2004,32(5):953-954,956
梨瘿蚊是为害梨树芽叶的害虫 ,在江苏徐州地区每年发生 4代 ,以老熟幼虫越冬。笔者介绍了梨瘿蚊在徐州地区的年生活史和各虫期的主要生物学特性 ,测定了各虫态在恒温条件下的历期 ,计算出了各虫态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 ;并提出了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4.
墨玉县果树介壳虫发生规律研究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介壳虫是近年来在和田地区严重危害果树的主要害虫之一.常见的种类主要有糖槭蚧、枣大球蚧、圆梨蚧.糖槭蚧、枣大球蚧在墨玉县一年发生1代,以2~3龄若虫在枝条上或隐蔽的树皮裂缝处越冬.梨圆蚧一年发生2~3代,以1~2龄若虫在枝干上越冬.介壳虫的危害盛期,第一次为越冬若虫自树液流动至成虫产卵期(或产仔),此时为化学防治关键适期,最佳适期为3月下旬~4月初.第二次危害盛期为小若虫孵化(或产仔)到若虫进入越冬,此时最佳化防适期为6月5~25日.该虫防治应采用综合防治措施,尽量减少药剂防治次数.  相似文献   

15.
佳多频振式杀虫灯防治无公害蔬菜害虫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大范围、大面积试验示范,证明佳多频振式杀虫灯具有诱虫谱广、诱杀虫量大、对天敌安全、对蔬菜害虫防效显著等特点,适宜在山西省大面积推广,而且可用于病虫测报。  相似文献   

16.
玉米诱集带上二代棉铃虫着卵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棉花同期播种的玉米诱集带可有效诱集一代棉铃虫成虫产卵,百株着卵量高于棉田62倍。在玉米上二代卵多集中于植株上部,且幼虫存活率相对低于棉田,便于集中防治,种植玉米诱集带是南疆棉花集中产区综合防治棉铃虫极为重要的一环。  相似文献   

17.
声学通讯是昆虫通讯交流的主要方式之一。昆虫利用鸣声吸引异性、发出警报、避趋天敌。文中对昆虫的鸣声通讯及其研究内容进行了简要的概述,并以分类学为主线,就几种比较典型的昆虫鸣声通讯行为的研究现状进行了介绍,其中包括:直翅目昆虫的鸣声通讯;蝉科昆虫的鸣声通讯;熊蜂的声振授粉;鳞翅目昆虫对天敌的声学干扰;昆虫鸣声通讯的应用研究。对于昆虫鸣声通讯的研究,不仅对理解昆虫的系统演化具有重要意义,也可为我们更好地理解昆虫种间、种内及其与环境间的信息交流模式提供理论依据与基础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18.
截形叶螨春季活动规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截形叶螨在树干上的越冬分布、出蛰后的转移规律、耐饥饿能力、爬行速度、寄主杂草等进行为期2 a的研究。截形叶螨在枣树主干树皮裂缝、主枝和树干基部的土壤缝隙中均能越冬,其中距地面60 cm左右的主干是主要越冬场所,越冬数量占总虫数的70%,主枝次之。从树干不同方位上的越冬情况来看,主干南面越冬数量最多。出蛰后的成螨沿树干转移取食。其耐饥饿时间为24~104 h、死亡高峰期间为56~80 h。这为冬季和早春用树干捆草圈诱杀、刮老树皮、喷洒农药等措施来降低越冬虫口密度和树干涂抹毒环诱杀、阻止转移以及清除灰绿藜等措施来控制截形叶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绿叶挥发物及其生态功能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系统总结了绿叶挥发物的释放规律、代谢途径和对不同生物群落的生态调控功能,包括能诱导植物生成相关防御基因和防御化合物,自身及其诱导生成的虫害诱导植物挥发物和花外蜜露能够在植株间传递预警信号、吸引和驱避植食性昆虫、协同或抑制昆虫信息素、招引寄生蜂,还能影响病原微生物的生长。指出了在田间条件下天敌因受到背景气味、气象条件、害虫种群分布和数量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很难达到理想的生物防治效果。因此仍需对植食性昆虫与天敌的化学遗传学和生态学、不同植物-植食性昆虫-天敌三重营养间的互作关系,以及不同植食性昆虫虫口密度对田间防效的影响等诸多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以明确虫害诱导挥发物中关键物质的多重生态功能,并确定虫害诱导挥发物的田间应用技术。  相似文献   

20.
分析影响海南冬种瓜菜质量安全的原因:高温高湿的气候引起病虫发生严重和使用农药不科学是引发冬种瓜菜质量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生产和流通环节的组织化程度较低,全程质量安全控制难以实施;科研基础比较薄弱:质量安全监管体系不完善等因素也是造成冬种瓜菜质量安全隐患较多的重要原因。提出提高海南冬种瓜菜质量安全水平的对策和建议: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的质量安全意识;发挥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加强认证管理和品牌建设;加强监管体系建设;加强农资市场的监管;加强冬种瓜菜的科研和推广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