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乡一体化在加快农村发展的同时,也形成土地资源使用矛盾。本文就农村土地整治生态景观现状出发,简要阐述土地整治生态景观建设基础,重点分析农村整治生态景观建设对策,包括重视乡村景观特点研究、强化土地多功能性、加强流域生态过程研究、完善土地整地工程建设以及拓展土地整治项目机制,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立足国内外土地整治情况,分析了我国土地整治的发展趋势,归纳总结了现行土地整治对土壤、灌水排水、植被景观、乡村生态文明、生物多样性的不良影响。通过对现行土地整治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归纳,可知现行土地整治大多侧重工程,而生态景观方面考虑较少,从土壤、水资源、植被、景观和生物多样性5个方面分析了土地综合整治需要加强的方面,以促进乡村生态环境建设和乡村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3.
分析生态文明建设和土地整治工程内涵及其相互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现阶段土地整治工程对土壤、水环境、植被、生物和小气候等环境要素的影响,指出生态文明建设下土地整治工程应加强生态化土地整治理念,生态化土地整治工程技术的核心是土体有机重构,建议采用先进的生态景观建设理论与技术体系,土地整治应由单纯注重数量向质量、生态转变。  相似文献   

4.
土地整治与美丽乡村建设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和有效途径,肩负着各自的职责和使命。本文通过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明晰了土地整治与美丽乡村建设的基本含义,并立足贵州实践,结合目前土地整治取得的成效以及美丽乡村建设的表现形式,从土地整治与美丽乡村建设之间的作用、影响、要求以及互补等方面,阐述了土地整治与美丽乡村建设的依附关系,显现了土地整治对美丽乡村建设做出的贡献,为开展土地整治与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5.
借助CiteSpace可视化文献分析软件,通过2010―2021年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主题为"土地整治"的1 461篇来源于中文核心期刊、CSSCI和CSCD研究文献,绘制关键词共现、研究热点演进时区和主要突变词的知识图谱,开展土地整治的热点研究以及从土地整治到全域整治的阶段分析,探讨两者的理论脉络、重点领域和前沿动态等问题。研究结果显示:2010-2021年,国内土地整治的热点研究始终围绕耕地保护目标,主要集中在土地整治、土地利用和土地综合整治等三个方面;以耕地保护为轴线,2010年以来土地整治的演变过程划分为传统整治、生态转型和全域整治3个阶段。在继续坚持耕地保护目标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提下,本研究提出了调整整治理念、提高整治效率并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等建议。  相似文献   

6.
土地整治生态景观效应评价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定量的评价土地整治前后产生的生态景观效应根据景观生态学相关理论,从景观效应和生态效应的角度,构建了4层级14个评价指标的土地整治生态景观效应评价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通过对比分析法划分指标等级及分值。将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于安徽省含山县某土地整治项目,对土地整治前后的生态景观效应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该土地整治项目对区域的生态景观效应贡献率为13.86%,对区域的生态环境和景观功能起到了一定的改善作用,但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7.
李文波 《安徽农业科学》2018,46(15):167-168,211
依据国家对生态土地整治的要求,将生态理念融入到土地平整工程、灌溉与排水工程、田间道路工程、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工程、村庄整治工程五大工程的设计。同时,分析了生态土地整治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四大问题:生态整治项目生态景观规划设计费规定欠缺,生态整治项目后期维护费规定欠缺,生态整治项目生态景观工程设计规定欠缺,生态整治项目相关费用调整无依据。最后,提出了土地整治要综合考虑生态环境问题,实现农村土地整治数量、质量和生态"三位一体"。  相似文献   

8.
乡村环境保护和管理的景观途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恢复和提高生态服务功能已经成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论文介绍了景观方法,探讨了乡村环境保护和管理景观方法途径,包括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生态服务功能提升、农业生态系统生物关系重建、乡村景观特征提升、小流域面源污染控制景观综合管理以及构建以农户为主体的生态景观管护制度.结合海淀区土地整治绿色基础设施规划、北京市都市型现代农业万亩示范区生态景观建设规划设计案例,分析了乡村环境保护和管理需要从田块尺度提升到景观尺度的必要性,需要从区域生态景观战略规划、景观尺度上空间格局规划、生态景观化工程技术应用3个层次上,提高生态景观服务功能,保护和修复乡村生态环境.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加强不同的土地经营者、管理者以及利益相关者合作,推进综合景观管理.  相似文献   

9.
基于空间协调发展的河北省土地整治分区及策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评价河北省不同县域空间协调发展程度,明确土地整治侧重点,采用熵权法和协调发展度模型对河北省各个区县进行人工-生态空间协调发展程度评价,依据评价结果划分土地整治类型。结果表明:1)以人工空间和生态空间2个子系统构建的生活空间、生计空间、生产空间、自然空间4组指标综合评价各县域的空间协调发展水平,为空间用途管制提供新思路;2)河北省有20个县为过渡发展类生态滞后型,2个县为过渡发展类经济生态同步型,15个县为过渡发展类经济滞后型,87个县为失调衰退类生态滞后型,3个县为失调衰退类经济生态同步型,41个县为失调衰退类经济滞后型;3)河北省土地整治类型包括生态空间优先整治型、人工空间优先整治型、生态空间重点整治型和人工空间重点整治型。  相似文献   

10.
为因地制宜进行土地整治,实现土地空间布局优化,本研究以山西省左云县南辛窑村为例,从全域土地整治视角,运用MCR模型和GIS软件结合的方法分析村域土地资源利用功能适宜性,依此划定土地整治分区,结合村庄规划定位提出相应的土地整治发展策略。结果表明:MCR差值≤0表示生态适宜性较强,差值>0表示建设适宜性强,按照MCR差值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确定土地利用适宜性方向;在国土空间规划“三线”约束下,将研究区划分为小杂粮生产示范区、林草生态保护区、工业生产开发区、宜居核心整治区4类整治区,面积分别为232.02、529.14、5.85、5.88 hm2。整治分区后的土地资源分布格局呈现圈层夹散点的布局结构,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性,生态适宜性由中心向四周逐渐增强,与当地生态环境本底相吻合。研究表明,应用MCR模型实施土地整治分区,符合集聚提升型村庄发展要求,实现了耕地集中连片、居住用地集约高效、生态环境充分保护、产业发展有保障的目标,为村庄规划的科学编制和分区土地整治策略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1.
传统型土地整治项目向生态型土地整治项目升级已是必然趋势。以贵州省为研究区,基于绿色生态视角,通过资料查询与实地调查等方式,总结归纳贵州省土地整治项目灌溉与排水工程建设现状、类型及存在的问题,提出生态优化建议,以期为贵州省生态型灌溉与排水工程建设提供参考,推动土地整治项目升级,丰富生态型土地整治研究内容,拓展土地整治内涵。  相似文献   

12.
在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战略背景下,土地整治逐步成为协调城乡用地结构和布局的重要手段,并由单纯的补充耕地向建设性保护耕地与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相结合转变。该研究以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平市为例,对该区域土地利用现状及整治潜力进行分析,剖析城乡发展一体化进程中土地整治面临的新形势,从土地整治模式、管理体制、融资渠道、土地整治激励机制、加强公众参与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提出相应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在梳理我国土地整理项目生态建设方面问题的基础上,对构建农业生态系统以及将生态理念融入土地整理当中进行了剖析。论述了目前我国在将生态理念融入土地整理项目的过程中对生态的理解,以及生态景观建设当中存在的误区,之后从景观生态、生态系统和生物群落等3个层次讨论了在土地整理中以农业生态系统构建为总目标的景观生态规划设计途径。最后提出了我国今后进行生态化土地整理的建议:(1)加强相关规范和标准的研究制定,以增加可操作性;(2)在规划设计阶段按照不同层次进行生态化设计的体现,在规划设计方案中将生态理念进行融入,项目规划设计和评审中增加生态学方面的专家,同时设计方案应该尽量细化;(3)施工阶段生态措施的落实和监督;(4)后期维护阶段的生态系统管理和监控,是保证项目区生态系统结构完善和功能正常发挥的关键,这也是目前的项目管理中最为薄弱的环节,今后需要大力加强。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内涵,从功能实现、实施内容、作用机制等方面与传统土地整治进行比较,并总结了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在成都、上海和浙江的具体实践。基于此,提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应坚持突出产业支撑优势、构建宜居生活空间、优化生态网络体系的总体策略,并从规划引领、制度供给、资源整合、工程设计等方面予以保障实施,以期为构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理论和实践体系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5.
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归纳总结法,将人地和谐理论的发展划分为古代朴素的人地协调理论、近代地理学中的人地关系理论以及现代人地和谐理论3个阶段。在此基础上对我国人地关系进行分析,发现当前我国人地关系面临的挑战主要有:人口分布与土地资源承载力在空间上不匹配;耕地数量、质量不断下降;城镇建设用地不断扩展,土地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农村建设用地布局不合理,乡村生态景观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退化。进一步从土地资源管理的角度提出构建人地和谐的土地管理机制,主要有:加强土地承载潜力研究,合理引导人口布局;加强耕地保护,大力建设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基本农田;明晰土地产权,提高土地资源配置效率;强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优化城乡建设用地布局;加强土地生态安全建设,完善土地生态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16.
土地整治是人类在土地利用实践活动中不断建设土地和重新配置土地,对土地利用进行外部干预,以实现土地优化利用目标的过程,也是一项推动农村发展的有效工具。本文在充分考虑宣城市经济社会条件、土地利用现状的基础上,立足于宣城市土地整治的发展条件,确定了宣城市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推进城乡建设用地整治、开发土地复垦力度、利用土地后备资源的土地整治战略目标。根据宣城市各县(市)区土地整治潜力、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差异,将全市划分为中心城建设用地整理功能拓展区、北部平原农用地整理区、中部丘陵综合整治区、南部中低山水源涵养生态修复区4个土地整治分区,并提出各分区土地整治方向与整治重点。  相似文献   

17.
生态文明形势下的土地整治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文明和土地整治都是当前建设和谐新农村的重要内容,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提出为土地整治赋予了新的历史任务,这就需要我们对生态文明形式下的土地整治进行探索。在分析土地整治和生态文明内涵的基础上,研究了生态文明建设和土地整治的相互关系,指出生态文明是土地整治的新目标,土地整治是生态文明的促进因素。针对我国传统土地整治工作所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外土地整治的经验,初步探索了生态文明形式下土地整治新的历史任务和具体目标,提出了生态文明形势下土地整治的建议与措施。  相似文献   

18.
分别从社会、经济、生态3个方面选取13个指标建立土地整治效益评价体系,选取6个位于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境内的土地整治与土地整理项目作为评价单元,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及其综合模型,对评价单元的综合效益进行评价和排名.结果表明:6个土地整治与土地整理项目效益排名从高到低分别为大格勒乡整治项目、北郊复垦整治项目、郭勒木德镇新乐村土地整治项目、河东河西农场整治项目、柯鲁克镇土地整理项目和茶汉村土地整理项目,且土地整治优于土地整理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9.
区域土地整治水平的定量表征及其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江苏省大丰区为研究区,从土地整治实施力度、实施深度、实施保障度3个方面,科学评价了区域土地整治水平,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地整治度沿海地区高于内陆地区,随着整治活动的持续推进,土地整治水平随时间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对区域土地整治水平的时空特征差异定量、综合表征,可以更好地优化指导土地整治实践。  相似文献   

20.
以江苏省大丰区为研究区,从土地整治实施力度、实施深度、实施保障度3个方面,科学评价了区域土地整治水平,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地整治度沿海地区高于内陆地区,随着整治活动的持续推进,土地整治水平随时间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对区域土地整治水平的时空特征差异定量、综合表征,可以更好地优化指导土地整治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