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 近年来,一些菇农为探索蘑菇高产栽培新途径,在改平面菇床为立体菇床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尝试,获得了较好的增产效果。立体菇床就是在常规方法堆集、发酵的基础上,对堆料方法进行立体处理。其特点是改善了菇床小气候环境,在不同程度上增加了出菇面积,从而达到增产效果。下面介绿几种菇床立体栽培方法,以供菇农参考。  相似文献   

2.
<正> 在栽培平菇时,无论是露地、床栽或是室内床架立体栽培,往往发现子实体形成时大都是料床两边多,中间少,有些地方菇体成群,有的地方稀少甚无。为了防止平菇这种分布不匀且产量不高现象,笔者曾在菜市场偶尔听到两位菇农在谈心时说,只要在菇  相似文献   

3.
<正> 采用室内框架式栽培平菇,在菇床正反两面同时产菇,可在不增加单位面积培养料,不改变培养料配方和菌种播量的基础上,平均每平方米菇床产菇16公斤,且提早7天左右出菇。 1 菇床框架结构的设置 在室内用毛竹等搭建框架,框架上固定菇床底板,一般框架高2米,设3层菇床,层间距离60~65厘米;双边管理的菇床宽110厘米,单边管理的菇床宽55厘米;菇床底板用薄木板钉制,每根木条之间相距1.5~2厘米。  相似文献   

4.
浙江温岭县栽培蘑菇已有十多年的历史,以往一直采用大床栽培、平面出菇的传统技术。这种传统栽培技术产量较低,又不稳定。近年求该县菇农试验成功了一种新的蘑菇栽培技术——垅条栽培、立体出菇技术,获得了显著经济效益。垅条栽培比大床栽培出菇面积增加80%,而且省工、省料、质量好、产量高。每1000平方米可节省成本2781元,一级标准菇可增加10~20%,平均每平方米面积产菇量达4.5公斤,比传统的大床栽培平均增产50%。蘑菇垅条栽培,是改平面出菇为立体出菇的一种新的蘑菇栽培技术,菇床外形成垅条或立体梯形,  相似文献   

5.
李南 《农技服务》2001,(4):20-20
<正> 平菇的袋栽、床栽和室外覆土栽培,是当前平菇的三大主要生产模式。这三种生产模式各有各的优点和缺点;袋栽平菇朵形端正,出菇均匀,料袋搬动灵活,温度低时可以堆叠旋转,占地面积小。但后期出菇时由于基质水分散失多且难以补充,养分利用率低而造成浪费。床栽平菇一般采用立体式层架栽培。这种栽培方式立体空间利用率高,但出菇朵形不均匀,常出现菇体过分拥挤等现象,影响菇体品质。室外覆土栽培平菇,地表湿度大,水分易保持,菇质细密产量高,但发菌阶段管理不便,易烂料。  相似文献   

6.
佛手瓜立体栽培大球盖菇综合效益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佛手瓜是一种无公害蔬菜品种,在周宁县有悠久的栽培历史。充分利用佛手瓜棚架下的空闲地立体栽培大球盖菇,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这种栽培方法的优势主要表现在:㈠佛手瓜棚下的土壤为大球盖菇的高产栽培提供良好的菌床,  相似文献   

7.
<正> 榆黄蘑菇又叫金顶蘑菇、金顶侧耳、玉皇菇等,原产于东北,近年来,我们通过在露天栽培,认为它不仅品质好,而且生活力强,出菇整齐,产量高,适应性强,适合于农村在露天进行大面积栽培。一、菇床的建造:菇床要选择背风向阳、排水良好的地方,以长6米,宽0.8—1米,深35厘米为宜。床底成龟背形。如果是座北向南的菇床,北端  相似文献   

8.
<正>秋蘑菇收获结束后,如不采取增温措施,继续生产冬蘑菇,那么,菇床就要进入冬季管理阶段了。而菇床冬季管理搞得如何,对来年春蘑菇的收成影响极大。1.搞好菇房的保温和通风。在冬季,菇房的室温最好保持在3℃以上,不使室内结冰,以防冻坏菌丝。为了能使菇房内保持这一温度,在进入冬季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温度对大球盖菇生长发育的影响,为其栽培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研究大球盖菇孢子萌发的适宜温度;采用正交多项式回归分析法构建数学模型,揭示温度对大球盖菇菌丝生长速率、出菇数量及产量的影响。【结果】经过冷刺激(5℃下冷藏30d)后,大球盖菇孢子萌发的适宜温度为28℃;大球盖菇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6.0℃;采用温室栽培,当菌床基质中心温度为18.7℃时,大球盖菇的产量最高、出菇数量较多;菌床基质中心温度在16~19.4℃时,大球盖菇子实体形态较好。【结论】冷刺激及高温是大球盖菇孢子萌发的重要条件,温度是影响大球盖菇生长发育、高产及优质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0.
<正>永州鑫丰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是2012年10月注册成立的一家集育秧、育苗、育菇和种植蔬菜于一体的综合性农业科技公司。公司在祁阳县白水镇、黎家坪镇投资440余万元建设简易育秧大棚14座、总面积5300平方米,连栋立体育秧大棚6座、总面积9402平方米;投资860万元购置了育秧苗床、育秧硬盘、水稻播种流水线、床土整理筛选机、上土机、叠盘机等育秧  相似文献   

11.
1菇畦的准备菇畦设在塑料大棚内,大棚上盖好薄膜及草帘保温保湿。菇畦宽1米,长度不限,菇畦间距30厘米,既做人行道又做蓄水沟。在畦上横向挖凹陷式菇床,菇床宽30厘米,深加厘米,菇床之  相似文献   

12.
<正>1菌丝生长停滞原因是菌种老化、弱化;菇床温度过低;培养料过湿等。防止措施:栽培时,选用适龄健壮的菌种;适当调节菇床温度和培养料湿度。2不出菇在平菇栽培种,有时会出现菌丝长得很好,外观料面洁白无杂色,无异常现象,但就是长期无子实体分化,即不出菇。  相似文献   

13.
草菇是食用菌中唯一的高温型速生品种,栽培料以稻、麦草为主。其栽培新法如下:1.菇畦的准备。菇畦设在塑料大棚内,大棚上盖好薄膜及草帘。菇畦宽1米,长度不限,菇畦间距30厘米.既做人行道又做蓄水沟。在畦上横向挖凹陷式菇床,菇床宽30厘米,深20厘米,菇床之间留20厘米小土垄,菇床内喷0.2%敌敌畏和0.1%多菌灵灭菌杀虫。  相似文献   

14.
采用室内框架式栽培平菇,在菇床正反两面同时产菇,可在不增加单位面积培养料,不改变培养料配方和菌种播量的基础上,平均每平方米菇床产菇16千克,且提早7天左右出菇.  相似文献   

15.
双孢菇是一种草腐大型真菌,中卫城区设施栽培主要以日光温室搭架、阴棚搭架立体栽培为主,也可利用闲置鸡舍进行设施立体床栽,均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生产技术主要以当地现有的设施条件搭架、并选择合理的配方、适宜的温湿度管理、适时采菇等一系列农艺流程进行无公害生产.  相似文献   

16.
<正> 采用室内框架式栽培平菇,通常只在菇床正面产菇,产量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如果在框架式菇床上进行正反两面同时产菇,可在不增加单位面积养料、不增加重量、不改变培养养  相似文献   

17.
平菇栽培过程中,发菌成熟的菇床迟迟不出菇,或采过1~2潮菇的菇床,不再正常出菇的现象较为常见,其原因有以下几种: 1.料温偏高。菌丝培养成熟的菇床,若无较低温度的影响.其料温下降的速度很慢。若料温高于出菇温度范围,则原基不易发生。这种现象在秋栽的低温型品种中最为常见。  相似文献   

18.
正首先是提高菇床温度。1月寒冷,提高菇床温度,提供适宜出菇温度是关键。菇房菇棚外增加一层薄膜,夜间再加盖草帘或保温被等覆盖物,能提高菇房温度5-10℃。其次是补水控湿。香菇、平菇经秋季生长,菌棒失水40%-50%,应及时补水。补水前应敞开棚通风3-4 d。补水以井水为宜,喷雾状水,菇多多喷,菇少少喷;蕾期多喷,采收期少喷。蘑菇冬季基本上不需要补水。  相似文献   

19.
秋蘑菇收获结束后,如不采取增温措施,继续生产冬蘑菇,那么,菇床就要进入冬季管理了.而菇床冬季管理搞得如何,对来年春蘑菇的收成关系极大.因此,一定要把菇床的冬季管理搞好.  相似文献   

20.
蘑菇白腐病是食用菌栽培中发生最为普遍、为害最严重的一种病害,秋季发病重于春季,种植户应加强防治.具体措施如下: 1.在菇床温、湿度不影响蘑菇生长发育的条件下,应经常开窗通风,降低房内温、湿度,将房内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95%以下,温度保持在18℃以下.这样,既有利于蘑菇的生长,又不利于病菌的繁殖与侵染,可有效地减轻病害. 2.为预防病害的发生,在蘑菇出土前用1∶2∶230倍波尔多液均匀地喷洒菇床表面,也可按每10平方米的菇床用10克多菌灵或20克甲基托布津加水15千克喷洒菇床表面,能有效杀灭菇床表土病菌,大大降低病菌的感染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