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5 毫秒
1.
探究段木栽培模式及代料栽培模式对不同灵芝菌株主要农艺性状及活性成分积累的影响,以确定灵芝子实体优质高效栽培模式。分别以段木及代料(木屑、麦麸、石膏)为栽培原料,比较两种不同栽培模式下,不同灵芝菌株菌丝平均生长速度、菌丝长势、菌丝长满菌袋时间、菌丝特征以及灵芝子实体单重、菌柄长度、菌柄直径、菌盖直径、菌盖厚度、生物学效率等主要农艺性状。采用药典及国标方法检测灵芝子实体三萜及甾醇、多糖、蛋白质、16种氨基酸含量,比较不同栽培模式对灵芝子实体主要活性成分积累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6个供试灵芝菌株在不同栽培模式下,菌丝平均生长速度、菌丝长势、菌丝长满菌袋时间、菌丝特征均存在一定差异。不同栽培模式下供试灵芝菌株子实体质量、菌柄长度、菌柄直径、菌盖直径、菌盖厚度、生物学效率等主要农艺性状差异较大,段木栽培模式下灵芝菌株CZ22子实体质量最大(117.15 g),生物学效率最高(7.54%),代料栽培模式下灵芝菌株CZ22子实体质量最大(40.58 g),生物学效率最高(9.02%)。不同栽培模式下相同灵芝菌株子实体三萜及甾醇、多糖含量存在一定差异,代料栽培模式下灵芝菌株CZ27子实体中三萜及甾醇含...  相似文献   

2.
试验对22个不同来源的平菇菌株进行生料栽培,在低温条件下发菌。观察记载了子实体阶段的7个栽培性状,用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的方法确定各性状与平菇产量形成的关系。结果表明菌盖直径、菌盖厚度和菌柄长度3个栽培性状对产量影响最大。在菌株筛选中,应选择具大且薄的菌盖和较长菌柄的菌株;在生产中应通过优化管理调节子实体不同部分的构成比例。  相似文献   

3.
针对目前平菇生产中菌种名称混乱,缺乏简便、科学的菌种鉴定方法的现状,通过对22个不同来源的平菇菌株进行栽培,观察比较子实体阶段的菌盖直径、菌盖厚度、菌柄直径、菌柄长度、菌盖颜色、发菌时间和产量等7个性状,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对试验数据进行处理,提出用遗传距离对菌种分类的鉴定方法.  相似文献   

4.
选用已应用于市场的常规菌草配方,对14株香菇菌株进行常规栽培,测定菌丝的生长速度、长势及子实体的含水量、产量、外观性状等,进行优势菌株的筛选,以获得适合菌草栽培的香菇优势菌株。结果表明:在菌丝的生长速度和长势上,1~3号菌株表现优异,菌丝生长旺盛,颜色纯白;在菌袋重量上,1号菌株下降最少,有利于后期出菇;在子实体含水量上,1号菌株的含水量最低;在子实体的产量上,1和9~11号菌株子实体的鲜重较重;在外观性状上,综合考虑子实体的菌盖直径、菌盖厚度、菌柄长度和菌柄直径,1和9号菌株适合市场化栽培。综合各因素,最终筛选出1号菌株(LC236)为最适合菌草栽培的中温型香菇菌株,其子实体大且饱满,产量高,含水量低。  相似文献   

5.
《山西农业科学》2016,(4):502-505
研究了设施条件下不同p H值和不同培养料配方2种因素对白灵菇菌丝和子实体生长的影响,通过对菌丝的生长以菌饼萌生天数、平均每日菌丝生长长度、菌丝长势进行多重比较,子实体则以菌盖厚度、菌盖直径、菌柄长度进行比较,以筛选出最适宜白灵菇菌丝和子实体生长的p H值范围和培养料配方。结果表明,p H值在6.5~7.5均适宜白灵菇菌丝和子实体的生长,白灵菇菌丝和子实体在培养料以棉籽壳为主料的配方中生长较好。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羊肚菌栽培种、野生种和野生驯化种外观特征的区别,本文对15份采自甘肃省主要产区、不同品种的羊肚菌(鲜品)菌盖高度、菌盖最粗处直径、菌柄长度、菌盖和菌柄纵切面肉质厚度5个特征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同一品种在不同种植区域和不同海拔高度,其基本外观性状表现不同;羊肚菌基本外观性状随品种驯化程度提高而优化;品种间菌盖肉质厚度平均从大到小的顺序均为:栽培种(0.98 mm)野生驯化种(0.28 mm)野生种(0.23 mm),菌柄肉质厚度平均从大到小的顺序为:栽培种(2.00 mm)野生种(0.70 mm)野生驯化种(0.62 mm)。  相似文献   

7.
对22株金针菇菌株进行农艺性状对比试验,并对菌株单袋均产量与菌柄长度、菌盖大小、菌盖厚度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F0006、F0016+1、F0111、F0148、F0154菌株为白色,其余为黄色或浅黄色;其中黄色和浅黄色菌株产量比大部分白色菌株要高,且现蕾天数较短,在16~28d,白色菌株除F0016+1号外现蕾天数均在50d以上,F0016+1白色菌株,产量高,现蕾短,菌柄较长,菌盖很厚,菌盖大小适中且不易开伞,性状较好,商品价值高;其中产量与菌柄长度有正相关性,与菌盖大小和厚度没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评价秀珍菇菌株的农艺性状与遗传多样性,为秀珍菇种质资源分类鉴定、遗传育种等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通过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10个秀珍菇菌株进行PCR产物扩增电泳检测,以ISSR聚类图谱分析不同菌株间的亲缘关系;对各菌株开展品比试验,观测各菌株的菌丝生长、子实体农艺性状和产量等农艺性状,并对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0个秀珍菇菌株遗传相似水平为0.47~0.92,在0.69水平上可分为4个类群;依据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表明,各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变化幅度为0.496~1.828,变异系数为7.76%~25.21%,存在着丰富的遗传多样性。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秀珍菇菌株的产量与菌丝生长速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下同),而菌盖宽度与菌盖厚度、菌柄直径呈显著正相关(P<0.05),菌盖厚度与菌柄直径呈极显著正相关。主成分分析表明,4个主成分的特征值均大于1,累积贡献率为84.891%,主成分为菌柄直径、菌盖厚度、产量、菌盖颜色和黄菇病,能较好地解释所有变量包含的全部遗传信息。【结论】依据菌株农艺性状与分子标记分析结果,台秀1号、秀珍菇12和中农秀珍菇菌株可作为品种选育的亲本使用,其中秀珍菇12和中农秀珍菇菌株各项农艺性状均表现较好,可在浙江地区进行推广栽培。  相似文献   

9.
金针菇只长菌柄不长菌盖,俗名金针菇丛枝病,或针尖菇.这是一种非侵染性的生理病害.当栽培袋或菌瓶由菌丝生长转到子实体形成阶段时,出现菇蕾丛生,只长菌柄而不形成菌盖,菌柄伸长到一定长度时,顶端产生分枝,小分枝生长一定时间后又产生分枝,小分枝越长越细弱并下垂,形成一丛似披发状的菌丝,完全不像正常生长的子实体,菌柄向上生长,顶端膨大后形成菌盖.其菌盖停滞在原基发育时的幼小形态,其直径仅1~2毫米.整丛菇体呈胡须状,单个菇体短而尖细,无菌盖,中下部稍粗一些,形似针头.子实体生长受到严重抑制,几乎无产量.  相似文献   

10.
香菇9608与一株野生香菇单双杂交及优良杂交菌株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杂交选育出菇早、产量高、菇形好、硬度大的香菇优良菌株。[方法]以香菇9608和野生香菇菌株FP作为杂交亲本,经单孢分离获取9608不同核相的单核菌株,与野生香菇菌株进行单双杂交,获得杂交菌株,对其进行常规栽培,测定农艺性状,筛选优良菌株。[结果](1)27株杂交菌株的菌丝生长速率、菌落长势及生长指数差异显著(P0.05),仅1株生长指数大于2个亲本,有10株生长指数处于2个亲本之间;(2)有24株杂交菌株正常出菇,其子实体形成时间及温度差异较大,19株杂交菌株的子实体形成时间比双亲短,其子实体形成温度均高于2个亲本,其中8株于60 d内形成子实体;(3)不同菌株的产量差异显著,有16株子实体产量超过双亲;(4)成菇数量、单菇质量及菇形差异较大,其中D97FP的成菇数量最多,D106FP和D81FP单菇质量优于亲本,D111FP的菌盖厚度最大,D170FP菌盖直径最大,D21FP的菌柄最短,D178FP菌柄直径最小;(5)不同菌株的菌盖硬度差异显著,18株杂交菌株中,有17株菌盖硬度大于亲本;(6)D100FP和D97FP的选择指数较大,并且与亲本均有拮抗现象。[结论]本研究采用的育种方法有效,筛选优良菌株的手段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筛选出的优良菌株(D100FP和D97FP)具备出菇早、产量高、硬度大等诸多优点,可为香菇生产及菌种选育提供良好的材料。  相似文献   

11.
对11个大杯香菇(原菌株和辐射选育新株系)的7个农艺性状进行了遗传变异分析、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盖质量、菇朵质量、柄质量、盖宽、柄长变异系数较大,分别为45.14%,39.78%,37.66%,28.44%和26.41%;盖厚变异系数较小,为17.04%;柄直径变异系数较小,为8.78%.在相关性上,菇朵质量与柄质量、盖质量和盖宽呈极显著正相关,柄质量与柄长和盖质量呈极显著和显著正相关,盖质量与盖宽呈极显著正相关.主成分分析表明,前4个特征值在7个特征值中累计贡献率达98.70%,即前4个主成分对变异的贡献率达98.70%.在农艺性状选择上,首先对变异大的性状进行选择是极其重要的.在辐射选育新株系时,应注意选择大杯香菇盖质量和朵质量均较大的新株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抗坏血酸(Asc)和吲哚丁酸(IBA)对糯米糍荔枝(Litch chinensis Sonn.)花粉萌发和生长的影响,为荔枝高产栽培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基本培养基中分别添加不同浓度Asc和IBA培养糯米糍荔枝不同批次开花的花粉,统计分析其萌发率和花粉管长度.[结果]添加10.0~40.0、5.0~40.0和20.0~30.0 mg/L Asc可分别显著促进糯米糍荔枝第一、第二和第三批次花粉萌发和生长(P<0.05,下同),其中,以20.0、5.0和30.0 mg/L Asc对应处理的糯米糍荔枝第一、第二和第三批次花粉萌发率最高,30.0、10.0和20.0 mg/L Asc对应处理的糯米糍荔枝第一、第二和第三批次花粉的花粉管最长;添加20.0和30.0 mg/L Asc均可促进糯米糍荔枝各批次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添加2.5~20.0、2.5~5.0和2.5~20.0 mg/L IBA可分别显著促进糯米糍荔枝第一、第二和第三批次花粉萌发和生长,其中,20.0、2.5和15.0 mg/L IBA对应处理的糯米糍荔枝第一、第二和第三批次花粉萌发率最高,10.0、5.0和10.0 mg/L IBA对应处理的糯米糍荔枝第一、第二和第三批次花粉的花粉管最长;添加2.5和5.0 mg/L IBA均可促进糯米糍荔枝各批次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糯米糍荔枝第一和第二批次花粉的萌发率与花粉管长度呈显著正相关.[结论]Asc和IBA促进糯米糍荔枝不同批次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最佳浓度存在差异,生产上在糯米糍荔枝第二批次花开放前或开放时施用5.0~10.0 mg/L Asc或2.5~5.0 mg/L IBA均可促进其授粉受精,保障丰产稳产.  相似文献   

13.
天目山紫楠种群年龄结构与点格局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天目山紫楠Phoebe sheareri种群年龄结构和空间分布格局,有利于更好地保护天目山紫楠种群,为森林管理提供依据。  方法  基于浙江省天目山常绿阔叶林1 hm2(100 m×100 m)样地调查数据,分析了优势种紫楠种群的年龄结构,并按胸径(DBH)将其分为5个径级,分别为径级1(1.0 cm≤DBH<2.5 cm)、径级2(2.5 cm≤DBH<10.0 cm)、径级3(10.0 cm≤DBH<20.0 cm)、径级4(20.0 cm≤DBH<30.0 cm)、径级5(DBH≥30.0 cm)。同时,应用点格局方法分析了不同径级个体的空间分布格局以及空间关联性。  结果  ①径级1和径级2低龄个体较多,占总统计量的68.95%,径级3个体占23.71%,径级4和径级5高龄个体较少,占7.34%。种群的存活曲线接近DeeveyⅠ型,属于增长型发展模式。②径级1、径级2、径级3、径级4个体以聚集型分布为主,且随着研究尺度的增大,聚集性也越显著,径级5以随机分布为主。③各径级间关系密切,以正关联为主。从小尺度观察,径级1与径级4个体在0~5 m尺度内是负关联,径级3与径级4个体在0~8 m尺度内是负关联,径级3与径级5个体在0~4 m尺度内是负关联。除此之外,其他径级个体之间皆为正关联。从大尺度观察,天目山紫楠种群各径级个体之间基本都呈显著正关联。  结论  天目山紫楠种群属于增长型的发展模式,各径级都呈集群分布,不同径级间的关系密切,以正关联为主。图5表2参24  相似文献   

14.
草珊瑚实生苗年生长规律和分级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1年生草珊瑚实生苗的生长规律和形态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苗木质量评价和分级标准进行探讨。结果表明:7~10月是地径和苗高生长旺盛期,75%遮荫度的生长量最大,50%遮荫度的地径生长呈现双峰趋势,在9月间有一个低谷;地径、苗高、根系长和根系数量能直观反映苗木质量,可作为苗木质量评价的分级指标,并以此建立了苗木分级标准,即Ⅰ级苗地径≥0.30 cm、苗高≥20.0 cm、根系长≥15.0 cm、根系数量≥10条;Ⅱ级苗地径≥0.20 cm、苗高≥15.0 cm、根系长≥10.0 cm、根系数量≥8条;达不到Ⅱ级苗标准的为不合格苗。  相似文献   

15.
镉对姬松茸农艺性状及矿物质元素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探讨不同浓度的镉对姬松茸子实体农艺性状、显微结构及部分矿物质元素吸收的影响,在培养料中添加不同浓度的外源镉进行出菇试验,研究了姬松茸子实体农艺性状、显微结构及部分矿物质元素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添加镉浓度的增加,柄量、柄直径、盖重、盖直径、朵重等农艺性状先增加后减小;子实体孢子和囊状体大小也是先增加后减小;子实体中锌含量逐渐降低,铜和铁的含量均先增加后降低,但是含量均高于对照,钙、镁的含量均先降低后增加。低浓度镉(2.5 mg·kg~(-1))促进农艺性状,而高浓度镉(2.5 mg·kg~(-1))抑制农艺性状,镉通过影响农艺性状影响产量;低浓度镉(2 mg·kg~(-1))能促进子实体孢子和囊状体的生长,而高浓度镉(2 mg·kg~(-1))对孢子和囊状体有毒害作用;镉对锌的吸收具有抑制作用,能促进铜和铁的吸收,低浓度镉抑制钙、镁的吸收,而高浓度镉促进钙、镁的吸收。  相似文献   

16.
为进一步拓宽桑枝食用菌化的实用范围,以中低温香菇品种‘明60’为栽培菌种,以常规杂木屑配方(木屑80%、麸皮18%、石膏1%、菌菇素0.5%)为对照,设置桑枝替代木屑不同比例(5%、15%、25%、35%、50%、75%、100%),探究桑枝替代量对香菇性状的影响。结果显示,香菇菌丝平均生长速率随着桑枝替代量增加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菌丝满袋时间、袋鲜菇总产量、菌盖质量、菌盖厚度、菌盖直径、菌炳长度、单菇质量与桑枝替代量呈反比,但桑枝替代不影响香菇的外观性状和颜色。当桑枝替代比例为5%~50%时,香菇的生长性状、商品性状以及经济效益明显高于对照,当替代比例为15%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7.
虹鳟肌肉纤维组织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虹鳟肉质评定提供参考。[方法]用显微镜对组织切片进行观察,研究不同体重的虹鳟肌肉纤维组织学特性(背最长肌)。[结果]体重60~90 g虹鳟的肌肉纤维密度达到峰值,为(698.47±9.75)n/mm2;体重90~120 g虹鳟的肌肉纤维密度为(644.31±14.23)n/mm2;体重120~150 g虹鳟的肌肉纤维密度为(610.86±15.45)n/mm2;体重150~180 g虹鳟的肌肉纤维密度为(578.51±16.38)n/mm2;体重180~210 g虹鳟的肌肉纤维密度为(521.22±13.27)n/mm2。体重60~90 g虹鳟的肌纤维直径为(41.13±1.93)μm;体重90~120 g虹鳟的肌纤维直径为(43.67±1.49)μm,体重120~150 g虹鳟的肌纤维直径为(44.92±2.33)μm,体重150~180 g虹鳟的肌纤维直径为(46.38±0.94)μm,体重180~210 g虹鳟的肌纤维直径为(48.22±1.38)μm。[结论]随着体重的增加,虹鳟的肌纤维密度减小、肌纤维直径增加,但其变化幅度由营养状况、年龄和体重决定。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不同香菇菌株各出菇性状间的关系,以期得出可推及香菇菌株性状间联系的一般性结论,为香菇栽培提供参考.[方法]以68支香菇菌株进行栽培出菇管理,测定20个性状指标,采用SPSS 17.0对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对20个出菇指标的方差分析表明性状指标间差异极显著(P<0.01).通过因子分析将出菇性状指标按照因子得分归纳为6个因子成分,包括产效因子、单菇质量因子、结构因子、着生及潮次因子、营养生长因子和菌丝菌棒互作效应因子,可以解释73.223%的性状变量信息.通过通径分析得到单棒菇数、菌盖直径、污染率等3个出菇性状指标对单棒产量有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的量化结果,分析结果表明自变量与因变量关联程度大小为单棒菇数>菌盖直径>污染率.[结论]68支香菇菌株出菇性状的信息可以用6个因子成分表征,性状指标与单棒产量之间关系的多元回归方程为y=-96.616+5.389x1+3.087x2+ 131.744x3.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镉对原代大鼠肝细胞的毒性作用。用二步灌流法获得大鼠肝细胞,肝细胞暴露于浓度为2.5、5.0、10.0、20.0μmoL/L的醋酸镉中12、24 h,应用四甲基偶氮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醋酸镉对肝细胞存活率的影响及培养上清液中乳酸脱氢酶(LDH)的活性变化。结果表明,肝细胞暴露于浓度为2.5、5.0、10.0、20.0μmoL/L的醋酸镉中,细胞相对存活率显著下降(P0.01),LDH的释放量增加,且具有剂量效应关系。提示一定浓度的醋酸镉可引起肝细胞的毒性损伤。  相似文献   

20.
液滴体积对水稻叶面接触角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接触角是衡量液滴在水稻叶片上润湿展布效果和滞留能力的主要指标,为了准确测量液滴在水稻叶片表面上接触角(θ)大小,研究了液滴体积对水稻叶面接触角的影响。通过试验测量不同液滴体积下的水稻叶面接触角、液滴高度(h)和液滴接触面直径(d),分析接触角随液滴体积变化的规律。结果显示,液滴体积对4种被测水稻叶面接触角均有显著性影响。在液滴体积上升的初期(1.0~7.5 μL),液滴高度随液滴体积变化的速率(h'v)与液滴接触面直径随液滴体积变化的速率(d'v)的比值h'v/d'v>h/d,水稻叶面接触角增大;在液滴体积继续上升的后期(7.5~20.0 μL),当h'v/d'vh/d时,水稻叶面接触角基本不变,当h'v/d'v<h/d时,水稻叶面接触角略微减小,最后接触角趋于稳定。由此得出,液滴体积对水稻叶面接触角有显著影响,且接触角的变化趋势与液滴高度和接触面直径及二者的增长速率密切相关。最后还提出了水稻叶面接触角试验统一使用的液滴体积应大于水稻叶面最大接触角所对应的体积,且最好控制在7.5~20.0 μL,水稻叶面最大接触角在液滴体积7.5~10.0 μL、首次h'v/d'vh/d时近似测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