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5个油茶优良无性系的遗传分析与分子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油茶种质资源的合理利用奠定理论基础,为油茶优良品种资源保护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采用SRAP分子标记对来源于江西省的25个油茶优良无性系进行遗传分析与分子鉴别.【结果和结论】11对SRAP引物组合共扩增出347个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332个,多态性位点占比为95.68%.聚类分析结果表明,25个油茶优良无性系的遗传距离介于0.255 6~0.738 4,平均遗传距离为0.599 9,表明这些油茶无性系的地理来源相近.在遗传距离为0.528 0处,可以将25个油茶优良无性系分为5组.利用筛选出的引物构建了25个油茶优良无性系的DNA指纹图谱,每一对引物构建的指纹图谱均可以用于25个优良无性系的分子鉴别.  相似文献   

2.
利用RAPD标记进行杉木无性系的识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目前杉木无性系管理和利用中存在识别困难的问题,利用RAPD标记技术进行杉木无性系的识别研究,19个S系列随机引物对8个杉木无性系的扩增结果显示:共得到157条DNA扩增带,平均每个引物产生8.26条带,其中91条带表现为多态性,占总带数的57.96%,扩增片段长度为200~2500bp,8个杉木无性系间表现了较丰富的DNA多态性;利用5个引物的13个分子标记完全可以对8个不同杉木无性系进行识别,谱带清晰,因此利用RAPD技术进行杉木无性系识别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利用RAPD分子标记手段,研究杨树无性系的遗传多样性。在探讨杨树叶片基因组DNA提纯方法和优化PCR扩增反应体系的基础上,采用18个引物对13个杨树无性系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每个引物扩增的DNA片段数为1~14个,共产生126条带,其中多态带53条,占42%,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出3条多态带。结果表明:通过对126条谱带的聚类,分析了供试杨树无性系的系统发育,并通过比较各品种间的特异带或特征带的差异进行无性系鉴别和测定,运用特殊谱带,建立了杨树无性系的分子检索表。  相似文献   

4.
以大樱桃8个品种为研究对象,利用改进CTAB法进行DNA提取,使用10碱基随机引物,通过PCR进行RAPD(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扩增,建立了鉴定大樱桃品种的分子鉴定图谱。结果表明:较高质量的DNA和理想的RAPD反应体系能够保证RAPD技术具有较好的稳定性;筛选出的不同引物的RAPD扩增谱带组合可用于大樱桃栽培品种的分子鉴定,具有在生产应用的潜在性。  相似文献   

5.
苜蓿基因组DNA的RAPD指纹图谱   总被引:8,自引:6,他引:8  
在建立可靠的苜蓿基因组DNA提取分离和RAPD-PCR扩增技术体系的基础上,筛选具有稳定的多态性位点的RAPD引物。利用RAPD标记检测苜蓿品种(系)的DNA分子标记多态性,构建苜蓿品种的DNA指纹图谱。筛选的引物扩增条带清晰,具有5~10个多态性位点。利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可以便捷地检测扩增的DNA多态性。从大量RAPD随机引物中筛选出36个RAPD引物,确定了180多个多态性位点。对几个抗寒苜蓿进行了RAPD分析,构建了55个苜蓿品种(系)的DNA指纹图谱,用于苜蓿品种鉴定。  相似文献   

6.
黄连木五倍子蚜虫无性系的DNA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黄连木五倍子致倍蚜基因组DNA提取和RAPD-PCR的技术体系,并对13个黄连木五倍子蚜虫无性系的DNA多态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黄连木五倍子形态多样,不同形状倍子的致倍蚜尽管形态特征非常相似,但在DNA分子水平上仍然存在差异,9个引物共扩增出32条带,多态性带百分率达65.6%,任意2个无性系间的RAPD谱带均不相同。无性系间的遗传相似性指数SI变化范围为0.222~0.968。第9号无性系与其它各无性系的亲缘关系较远,SI值为0.222~0.400;其它12个无性系两两间的遗传相似性指数均大于0.58。致倍蚜的分子遗传聚类结果与倍子形态分类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7.
引物对油茶种质资源聚类分析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RAPD技术对90个油茶无性系进行了研究,从中随机选取了12个无性系,探讨了引物数量、多态性比率和所用引物谱带丰富度对聚类分析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聚类分析准确度与引物数量、引物的谱带丰富度有关,多态性比率不是选用引物的主要标志。因此,在利用RAPD技术研究物种间遗传关系时,有必要保证一定数量的引物,且引物谱带要丰富。  相似文献   

8.
银杏16个主要栽培品种的分子鉴别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16个银杏栽培品种的单倍体胚乳DNA为材料.用筛选出了高效引物进行RAPD分析.确定了各品种的标记基因型.在此基础上.可利用单倍体种子胚乳或二倍体叶片等材料实现对银杏无性系品种的有效分子鉴别.为银杏的良种鉴别、保护和登录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油茶DNA提取及RAPD分析最佳反应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阙生全  张芳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3):902-903,905
[目的]为建立油茶RAPD分析的最佳反应体系。[方法]分别用改良SDS法和CTAB法从12个油茶品种的新鲜幼叶中提取基因组DNA。通过测定OD260和OD280来比较两种方法提取DNA的纯度。建立油茶的RAPD反应程序,通过优化反应条件获得油茶RAPD分析的最佳反应体系。[结果]CTAB法提取的油茶基因组DNA纯度高于SDS法。油茶RAPD分析的最佳反应体系为:1.0 UTaq DNA聚合酶、1.5 mmol/L MgCl22、00μmol/L dNTP1、0 pmol/L随机引物2、0 ng DNA模板2、μl 10×PCR buffer,加重蒸水至20μl。油茶的RAPD反应程序为:95℃预变性3 min;94℃变性1 min,40℃退火1 min,72℃延伸2 min,40循环;72℃延伸7 min。[结论]该研究所用DNA纯度较高,反应条件控制严格,试验中扩增稳定性较好,是适合油茶RAPD分析的最佳反应体系。  相似文献   

10.
应用ISSR分析油茶无性系的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23个油茶无性系叶片的DNA作为实验材料,从6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0个最优引物,并扩增出102条谱带,其中多态性谱带70条,多态性比率为68.6%,谱带大小为200~2000bp。Shannon遗传信息指数为0.4793,平均观察等位基因数和有效等位基因数分别为2.000和1.519;遗传距离为0.1542~0.6931,油茶无性系之间具有较高多态性。运用平均聚类法分析23个油茶无性系的亲缘关系及多样性,在遗传距离为0.392时,23个油茶无性系聚为4类:湘林156、湘林210和湘林4号等18个油茶无性系为第1类;岑软2号和湘林97号为第2类;湘林34号和湘林11为第3类;湘林81号单独为1类。其中,湘林4号与湘林29的亲缘关系最近,湘林34与湘林78的亲缘关系最远。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油茶ISSR聚类结果与油茶农艺学性状的关系,从而为油茶优良无性系甄别、亲缘关系分析以及种质资源利用,在分子水平上积累了有效证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从基因组水平了解茶花品种间的遗传差异。[方法]利用15种十聚体随机引物,对14个特色茶花品种进行基因组水平RAPD分析。[结果]结果表明,15个随机引物在14个品种中共扩增出111个条带,平均每个引物7.4条,多态性条带82条,多态性程度达73.9%;14个样品间遗传距离在0.2698~0.4709;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64时,14个样品可以划分为两个聚类,其中鹤项红等3个样品聚集在一个类群,花佛鼎等9个样品聚类在另一个类群,而样品玫瑰莲、海云霞游离在两个类群之外。[结论]该研究可为茶花品种鉴定、科学分类与分子育种等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30份山茶属种质资源进行分类分析.[方法]利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研究30份山茶属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并进行分类分析.[结果]17个RAPD引物共扩增出138条带,多态性条带为129条,多态性比率为93.5%,材料间的遗传相似系数(GS)变化范围为0.605 ~ 0.855.[结论]利用NTSYS软件对RAPD扩增结果进行聚类分析,可将30份资源分为5大类群,其分类结果与张宏达分类体系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3.
探讨了采用RAPD 分子标记法进行茶树及其近缘种分类和亲缘关系鉴别的可能性。结果表明, RAPD 能有效地区分物种间和茶树种内变种间的差异, 阿萨姆类型茶树和中国类型茶树的特异性RAPD 分子标记分别为1 200 bp 的WKA-24 a 和610 bp 的WKA-24 b 。日本茶树品种与中国茶树品种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部分越南茶树品种为中-印杂种。图1 表1 参4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来自中国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主产区的94个油茶品种(无性系)花期物候的观测,将花期物候数据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94个油茶品种(无性系)明显分为三大类:早花类、中花类和晚花类。早花和中花类型油茶品种(无性系)的盛花期持续时间明显早于晚花组,授粉期间受低温霜冻影响较晚花组可能要小。在此基础上筛选出经济性状好、抗性好的油茶对于提高湖北油茶产量有重要意义,同时亦可为湖北油茶造林品种配置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报道了用RAPD技术鉴定大蒜种质遗传特性和蒜种纯度的研究结果。从 10 5个随机引物 (OperonNo 1~ 5 ,OPE1~ 2 0 ,OPF1~ 2 0 ,OPG1~ 2 0 ,OPH1~ 2 0 ,OPI1~ 2 0 )中筛选出 12个有鉴别作用的引物。用筛选出的引物与 80份来自澳大利亚、泰国和我国 17个省、市的大蒜种质进行RAPD测定。确立了大蒜PCR反应体系、条件和程序 ,制定了凝胶电泳操作规程。所得RAPD带谱具有良好的多态性和特异性。大蒜种质的RAPD带谱差异与其农艺学性状差异吻合。根据RAPD带谱分析了大蒜种质的遗传特性和亲疏关系 ,研究区分了同物异名、同名异物的大蒜种质 ,进行了蒜种纯度鉴定试验。试验证明 ,RAPD技术是鉴定大蒜种质遗传特性和蒜种纯度的有效技术之一  相似文献   

16.
Discrimination of 24 wild tea germplasm resources ( Camellia sp. ) using RAPD markers was conducted. The result showed that RAPD markers were very effective tool and method in wild tea germplasm discrimination. There were 3 independent ways to discriminate tea germplasms, a) unique RAPD markers, b)specific band patterns and c) a combination of the band patterns or DNA fingerprinting provided by different primers. The presence of 16 unique RAPD markers and the absence of 3 unique markers obtained from 12 primers made it possible to discriminate 14 germplasms. Using the unique band patterns of primer OPO-13 could discriminate 10 tea germplasms. It was of much importance using minimum primers to obtain maximum discrimination capacity. All the 24 wild tea germplasms could be discriminated easily and entirely by the band patterns combination or DNA fingerprinting obtained from OPO-13, OPO-18, OPG-12 and OPA-13, including two wild tea trees of very similar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chemical components.  相似文献   

17.
该试验利用油茶在芽苗时期细胞生命旺盛,易愈合,成活率高,而且主根直、粗、长、愈合力强的特点,采用芽苗根和芽苗砧作砧木,进行山茶花嫁接育苗。通过2年的对比试验,掌握了油茶芽苗根分段嫁接技术,对提高油茶优良无性系嫁接繁殖系数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割手密RAPD指纹图谱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选用6个随机引物,对采自我国不同纬度、不同海拔高度、具有不同染色体数目和形态特征的32份割手密无性系作了多态性分析.并对各无性系的指纹图谱进行了聚类和相似性分析.结果表明,割手密野生种具有丰富的RAPD多态性,供试的32份割手密无性系可划分为9个类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