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为了进一步加强长株潭城市群的土地管理,促进长株潭城市群土地利用与经济协调发展,通过对长株潭19962008年来土地利用变化和社会经济发展资料进行整理、分析与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经济发展是土地利用变化的最主要因素,集中表现在耕地的减少与建设用地的增加;2、人口是长株潭城市群土地利用变化的重要因素,主要表现在居民点及工矿用地的增加及交通用地的增加;3、政策是长株潭城市群土地利用变化的又一重要驱动力;4、土地合理利用要以政府为主导,各方参与,如此才能真正达到土地的集约节约利用。  相似文献   

2.
随着长株潭城市群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以及"两型社会"的构建,集约利用城镇建设用地已成为促进长株潭城市群城镇化进程的内在要求。经查阅相关文献,结合长株潭城市群相关实际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引入相关数学模型,最终运用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方法综合评价分析长株潭城市群城镇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状况。  相似文献   

3.
长株潭城市群土地生态承载力评价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文利用生态足迹的原理和模型计算了长株潭城市群2006年的生态足迹和土地生态承载力,结果发现,2006年长株潭城市群人均生态足迹大大超过其土地生态承载力,出现了生态赤字。从横向比较看,长株潭城市群的人均生态足迹超出全球和中国平均水平,由此可见,长株潭城市群生态发展处于不可持续状态。为适应建设"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的需要,必须建立起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消费生态型的新型社会经济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4.
合理的长株潭物流园区规划建设对长株潭城市群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长株潭物流园区规划建设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并经过数据分析,提出了长株潭城市群物流园区的合理选址、数量、规模与功能定位,从而减少城市交通与环境压力,节约园区土地使用,增强园区交通便利,提升园区规模与集聚辐射效应,为长株潭两型社会城市群一体化物流发展提供了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5.
中部地区城市群建设用地利用综合效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红梅 《安徽农业科学》2014,(25):8766-8768
随着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中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对建设用地的需求也不断增长,建设用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建设用地利用效益问题也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该研究建立了建设用地利用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利用min-max标准化法和TOPSIS法,对中部地区6大城市群2011年建设用地利用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中部地区城市群城际之间建设用地效益存在明显差异,区域发展不平衡。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需要不断优化产业结构、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6.
选取长株潭城市群1996~2009年的建设用地面积、经济、人口及城市化等方面的数据进行分析,运用SPSS软件对长株潭建设用地面积与经济因子进行相关性研究,以探求长株潭14年来建设用地扩张的驱动力所在,得出以下结论:地区生产总值、非农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总人口、城镇人口是推进建设用地扩张的核心驱动因素,研究结果有利于从驱动因素着手指导城市规划的编制。  相似文献   

7.
结合两型社会建设,从宏观层面对长株潭城市群城镇土地利用潜力进行评价。分3个项目层,选取18个指标构建土地利用潜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加权求和的综合评判法计算长株潭城市群范围内3个地级市、4个县级市和8个县的中心建成区范围内的所有土地的相对土地利用潜力综合水平,其中权重采用客观附权法———改进的熵值法求得。结果表明:长株潭城市群中,土地利用潜力大的是长沙市区;土地利用潜力中的是宁乡县、湘潭市区、炎陵县、韶山市、株洲市区、望城县、湘潭县、株洲县;土地利用潜力小的是攸县、醴陵市、茶陵县、湘乡市。  相似文献   

8.
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是土地资源优化配置、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现实要求,其收益分配至关重要。基于长株潭城市群的社会调查发现,其流转收益分配上存在着利益主体关系复杂、收益分配秩序失范、监督管理权利空置等问题,主要归结为法律制度瑕疵、流转平台缺失和农户信息劣势。完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收益分配机制,应基于自愿、公开、科学、公平的分配原则,明确流转收益分配主体及转让收益分配注重产权、增值收益分配注重公平的分配思路,建立健全法律制度保障机制、土地交易平台机制、流转程序机制、收益分配激励机制、多元监督问责机制。  相似文献   

9.
赵京  胡贤辉 《浙江农业科学》2020,61(11):2397-2401
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本文基于熵值法分析湖南省土地利用结构分异规律,测度了湖南省及所辖14个市州的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均衡度和优势度,为区域土地利用优化配置,协调农业用地与建设用地的用地矛盾,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理论参考。研究结果表明:2010—2017年,湖南省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稳中有升;长株潭城市群对于湖南省的土地利用结构熵值起到主导作用;湖南省土地利用结构呈现空间分异特征,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的高低受到区域自然资源禀赋及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基于研究结果提出协调人地关系、促进耕地资源保护,突出湖南省粮食主产区特色以及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两型产业是两型社会建设的核心,改善长株潭城市群传统的金融体系,为两型产业营造一个良好的投融资环境是两型社会建设的首要任务。构建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金融支持体系需要政府、金融机构、资本市场三方共同参与,立足于城市群金融体系发展现状,结合湖南特色和实际,大胆先试先行。  相似文献   

11.
简要介绍台湾土地银行的发展过程,分析了台湾农地金融制度的特点,从中得出有益的启示和借鉴:(1)农地金融制度建立与农地制度改革并行;(2)进一步明晰农地产权关系,推动农地流转市场发展;(3)建立完善的农业金融法律体系;(4)加大政府支持农地金融和商业银行服务农业的力度;(5)组建专业的土地金融部门。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开发区经济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伴随着改革开放和开发区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土地对其制约瓶颈作用越来越明显。文章在认真分析我国开发区土地利用和管理的特点、现状的基础上,对我国开发区经济存在的土地管理制度宏观失调、规模集聚效应不明显等问题进行剖析,进而从科学评价开发区土地资源、推进管理制度创新、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与整体效益、加快开发区科学发展等方面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张慧  赵俊三  李红波  周豹 《安徽农业科学》2013,(36):13994-13997
针对于低丘缓坡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需要进行低丘缓坡资源的建设适宜性评价,有必要把生态学的概念引入其中,以减少开发过程中带来的弊端.提出了基于“生态位”元胞自动机(CA)的新模型,同时将该模型应用于拥有典型的低丘缓坡资源,处于云南省中部的安宁市,探讨了如何通过“生态位”元胞自动机和GIS的结合对安宁市低丘缓坡资源进行建设适宜性评价,根据元胞在t时刻的适宜建设的概率,将元胞的建设适宜性分为4个等级,即高适宜(S1)、中等适宜(S2)、勉强适宜(S3)、不适宜(N),从而得出安宁市低丘缓坡资源建设适宜性结果,为更加合理地利用低丘缓坡资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新中国50年土地(利用)规划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54年,土地规划作为一门科学引入我国,1956年在东北农学院开设了我国第一个土地规划专业,此后在一些大学曾开过土地规划课程。改革开放前,土地规划属于工程技术类,规划的重点是农用土地的勘测和土地规划设计与实施。改革开放后,“土地规划”改称为“土地利用规划”属于经济管理类,土地利用规划发展内容拓展,土地利用方法向规划的模型化和信息化方向发展。土地利用规划在实践中也表现出诸多问题,基础理论尚不完善,规划的目标、体系、方法等缺少科学性,规划编制和实施过程缺乏规范化和法制化,规划人员素质不高,技术落后等。在未来的发展进程中,可持续发展的土地利用规划将成为普遍共识,土地利用规划将逐步完善体系建设,建立土地利用规划的实施保障体系,搞好土地利用规划编制的基础工作,提高科学性和标准化水平。  相似文献   

15.
学界对于农地产权问题的相关争论,多集中于农地公有制还是私有制更能促进公平与效率.本研究梳理了农地产权问题的不同观点,并分析了这些观点分歧的原因.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论证了我国农地产权制度的实践困境不在于“姓公”与“姓私”,而在于农地管理主体(政府)、开发主体(商人)以及经营主体(农民)各自权益边界不清,导致投机盛行,不利于社会公平与效率.为此要突破认识障碍,搁置农地公属私属之争,凝聚“确权”共识.即,以明确使用权而未必是所有权来充实土地权益内容;通过明确的权益边界,排除农地相关主体在使用和处置农地过程中的投机行为,维护公平与效率.  相似文献   

16.
任志武  黄义忠 《广西农业科学》2010,41(11):1252-1254
介绍了云南省城乡建设用地概况及"城增村减"项目的主要类型,指出云南省增减挂钩政策在实施中存在挂钩项目实施规模小,总体效益不突出;投资主体较多,资金缺乏有效整合;利益分配体系欠完善,农民权益得不到保障;对政策认知程度不足,项目监督检查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提出统筹规划,整村推进;加大资金整合力度,完善项目运作模式;健全挂钩实施办法,保障农民合法权益;加大宣传力度,健全监督管理制度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基层专业技术人员不足严重制约着我国土地管理工作的健康发展。基于继续教育理念开展建设网络课程建设,已成为强化我国县级土地管理从业人员职业素质的有效途径之一。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资源学“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实践表明,按照县级土地管理工作职业要求,系统组织课程内容,选择开放式课程平台,是此类课程建设成功的关键。上述经验也可为我国同类课程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基于南京市浦口区217个农户样本的实地调研数据,分析林改后平原林区林农的经营态度倾向。研究发现,由于城镇化致使预期林地增值,平原林区林农普遍无转出林地倾向。其次,由于林业比较收益较低,林业劳动人口呈老龄化趋势,加之平原林区"小、散、弱"的特点,经营成本较高,致使约五分之一林地出现闲置现象。再次,由于林农在一定程度上的短视性,部分林农将林地承包给林业公司经营时未考虑林地增值,自身利益受损。最后,林业专业合作社可能较好地适应平原林区林业经营需要,但是林业合作社的服务范围、质量以及利益分配影响合作社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中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计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扩展性支出系统对中国农村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收入弹性和价格弹性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近年来中国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得到了普遍提高,但整体上尚未摆脱以生存性为主的消费模式;消费支出主要集中在食品、教育和居住方面。要提高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必须发展经济,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加快改革,完善政府的宏观调控体系;改善农村的基础设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