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对玉米弯孢菌叶斑病田间发生动态进行研究,为生产上防治该病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田间调查和人工接种的方法,调查玉米弯孢菌叶斑病在田间的病株发病率、病叶发病率和病情指数的变化规律,研究该病在田间的发病规律;通过测定不同生育期玉米叶片上病斑的产孢量和病斑面积,研究玉米不同生育期的抗病性。【结果】在四川雅安生态条件下,玉米弯孢菌叶斑病的始发期为5月中旬,从5月下旬至7月中旬病情指数迅速增长;玉米孕穗期叶片病斑面积和产孢量最大,大喇叭口期次之,苗期最小;玉米下部叶片上病斑的产孢量和病斑面积大于上部叶片病斑的产孢量和病斑面积。【结论】在四川雅安生态条件下,玉米弯孢菌叶斑病的始发期为5月中旬;玉米苗期最抗病,孕穗期最感病;下部叶片较感病,上部叶片较抗病。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玉米弯孢菌叶斑病田间发生动态进行研究,为生产上防治该病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田间调查和人工接种的方法,调查玉米弯孢菌叶斑病在田间的病株发病率、病叶发病率和病情指数的变化规律,研究该病在田间的发病规律;通过测定不同生育期玉米叶片上病斑的产孢量和病斑面积,研究玉米不同生育期的抗病性。【结果】在四川雅安生态条件下,玉米弯孢菌叶斑病的始发期为5月中旬,从5月下旬至7月中旬病情指数迅速增长;玉米孕穗期叶片病斑面积和产孢量最大,大喇叭口期次之,苗期最小;玉米下部叶片上病斑的产孢量和病斑面积大于上部叶片病斑的产孢量和病斑面积。【结论】在四川雅安生态条件下,玉米弯孢菌叶斑病的始发期为5月中旬;玉米苗期最抗病,孕穗期最感病;下部叶片较感病,上部叶片较抗病。  相似文献   

3.
《新农业》2015,(9)
<正>玉米弯孢菌叶斑病又称黄斑病,俗称黄叶病,是近年来辽宁地区玉米上继大、小斑病、锈病之后的又一重要病害。该病主要危害叶片,也危害叶鞘和苞叶。抽雄后病害迅速扩展蔓延,植株布满病斑,叶片提早干枯,一般减产20%~30%,严重地块减产50%以上,甚至绝收。1症状叶部病斑初为水渍状褪绿半透明小点,后扩大为圆形、椭圆形、梭形或长条形病斑,病斑长2~5毫米、宽1~2毫米,最大的  相似文献   

4.
以8个黑龙江省主栽玉米品种为鉴别寄主,对不同来源的玉米弯孢菌叶斑病菌[新月弯孢菌Curvularialunata(Wakker)Boed.]菌株进行了致病力分化测定。结果表明,不同菌株间存在明显的致病性差异,不同菌株在相同寄主上能产生不同类型的病斑,病斑大小、形状、边缘颜色、晕圈大小存在较大差异,说明菌株间有明显的致病力分化现象。  相似文献   

5.
玉米在生长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各种各样的病害,其中玉米的斑病经常会阻碍玉米的健康生长,下面介绍4种玉米主要斑病害及其防治方法,以便于农民朋友更好地对玉米斑病害进行防治。一、玉米弯孢菌叶斑病玉米弯孢菌叶斑病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在华北地区发生的一种危害较大的新病害,抽雄后病害迅速扩展蔓延,植株布满病斑,叶片提早干枯,一般减产20%~30%,严重地块减产50%以  相似文献   

6.
利用综合感病指数评价品种资源抗病性模型对106份玉米品种资源进行抗弯孢菌叶斑病鉴定,选出高抗弯孢菌叶斑病玉米资源57份,抗弯孢菌叶斑病玉米资源14份。  相似文献   

7.
1.玉米叶斑病玉米叶斑病主要有:玉米大、小斑病,褐斑病,弯孢菌叶斑病等,常造成玉米叶片发黄干枯,中后期植株死亡。防治方法:①防治大小斑病可用50%多菌灵或90%代森锰锌800倍液喷雾。  相似文献   

8.
玉米弯孢菌叶斑病病原菌与症状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玉米弯孢苗叶斑病是近几年我国玉米生产上发生的一种新病害。本文通过对不同地区病叶标样的病原苗分离与鉴定及病原苗致病力测定,初步明确了新月弯孢苗Curvularia junata(Wak-ker)Boed是黑龙江省玉米弯孢苗叶斑病的主要致病菌。田间症状观察结果表明,不同玉米品种上症状表现有明显差异,根据病斑大小、形状、颜色将病斑分为抗病型(R)、感病型(S)和中间型(M)。  相似文献   

9.
福建省鲜食玉米小型叶斑病的病原菌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鲜食玉米是福建省重要的经济作物。由丝状真菌引起的玉米叶斑病是玉米生产上的重要病害,严重影响了玉米的产量和品质。明确叶斑病的病原菌种类,可以为鲜食玉米病害的综合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采用组织分离法对福州、莆田、漳州、南平和宁德5个地区采集的玉米病叶上典型的小型病斑(病斑长度5mm)进行病菌分离和纯化,结果共获得103株单孢分离菌株。初步形态学观察后选取其中的8株代表性菌株进行鉴定,发现有5个菌株的形态特征与玉米小斑病菌的形态特征相似;而另3个菌株的形态特征与玉米弯孢叶斑病菌的形态特征极其相似。8个菌株接种感病玉米品种后出现了与田间相似的叶斑病症状。rDNA-ITS序列分析结果表明,8个供试菌株中有5个菌株鉴定为玉米小斑病菌Bipolaris maydis,2个菌株为玉米新月弯孢叶斑病菌Curvularia lunata,1个菌株为画眉草弯孢叶斑病菌Curvularia eragrostidis。上述研究结果表明,引起福建省鲜食玉米叶斑病的病原菌为B.maydis、C.lunata和C.eragrostidis。其中C.eragrostidis引起玉米叶斑病在福建省属首次报道。毒力测定结果表明,供试的8个菌株对8个不同玉米品种的毒力表现出多样性。  相似文献   

10.
朱丹  管丽娜 《新农业》2011,(10):18-18
辽西地区玉米的病害主要有大斑病、弯孢菌叶斑病、灰斑病、丝黑穗病和瘤黑粉病,其中各种斑病主要危害叶片,可造成减产5%~30%;丝黑穗病和瘤黑粉病主要危害果穗,发生严重损失50%~80%。如能在各种病害的发病初期及早发现,及早防治,就能够将损失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11.
玉米弯孢菌叶斑病俗称黄斑病,是永胜县继玉米大小斑病及灰斑病之后又一严重危害玉米的叶斑病,近年来呈发展蔓延趋势,一般减产20%~30%,个别地块减产达50%以上,严重影响玉米的产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木霉菌发酵液蛋白对玉米弯孢菌叶斑病的诱导抗性作用。[方法]对玉米叶片离体病斑大小进行比较和经活体诱导后检测抗病性相关基因在mRNA水平上的表达差异。[结果]与对照相比,经发酵液蛋白处理后的离体叶片接种后病斑较小,且防御反应基因的转录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木霉菌发酵液蛋白对玉米弯孢菌叶斑病有较好的诱导抗性作用。  相似文献   

13.
玉 米 弯 孢 菌 叶 斑 病 俗 称 黄 斑 病 、黑霉 病 ,过 去 一 直 危害 很 轻 。 20世 纪 80年代 中 后 期,以 黄 早四 为 亲 本 玉 米 杂 交 种的 扩 大 种 植 ,该 病 日 趋 严 重 ,目 前 已 成为 我 国 玉米 主 产 区 的 重 要 叶 部 病 害 ,对玉 米产 量 影响 很大 。 一、症状 玉 米 弯孢 菌 叶 斑 病 主 要 危 害 叶 片 ,也 危 害 叶 鞘 和 苞 叶 ,初 为 褪 绿 小 点 ,逐渐 扩 展 成 圆 形 或 椭 圆 形 病 斑 , 在 感 病品 种 上 病 斑 较 大 ,宽1~2毫 米 ,长 1~4毫米 ,中 央 苍 白 色 、黄 褐 色 ,边 缘 有 较 宽的 环 带 , 最 外 …  相似文献   

14.
玉米灰斑病又称尾孢叶斑病、玉米霉斑病,近年发病呈上升趋势,对夏玉米常造成严重危害。玉米灰斑病主要发生在玉米成株期的叶片上,也侵染叶鞘和苞叶。一般7月上中旬开始发病,8月中旬到9月上旬为发病高峰期。病斑初期为水渍状淡褐色的斑点,有退绿的晕圈,  相似文献   

15.
由于近几年气候变化异常 ,导致老病害加重 ,新病害增多 ,特别是番茄细菌性叶斑病危害比较严重。几年来 ,通过大量的生产实践 ,对棚室番茄细菌性叶斑病的症状及防治方法有了较深入的了解 ,具体防治方法如下 :一、棚室番茄细菌性叶斑病的识别1 发病时期从苗期开始就有表现 ,同一植株叶片先感病 ,茎和花后感病。2 发病部位叶片、茎、花均感病 ,发现一株感病后蔓延速度快。3 发病症状叶片表现 :有黑褐色小圆点 ,周围有黄色晕圈 ,病斑基本不扩大 ,但蔓延速度很快。茎上表现 :有黑褐色不规则条斑 ,病斑只侵染表层 ,不向里发展。花上表现 :花萼…  相似文献   

16.
为了明确不同因子对玉米弯孢菌叶斑病发生的定量影响,采用室内离体叶片及田间接种方法,通过人工控制不同生育期及接种条件,定量研究了不同因子对玉米弯孢菌叶斑病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感病性随生育期的延长而增加,单位面积叶片上的病斑数随接种浓度的增大而增加,并随接种浓度呈直线增长。当叶面保湿时间大于8 h时,叶面保湿时间越长病斑数越多,其变化呈逻辑斯蒂模型趋势。温度对病害的潜育期有重要影响,在10~35℃时,温度越高潜育期越短。不同接种量对玉米弯孢菌叶斑病的病情发展动态有重要作用,低浓度下接种,病害的病情发展曲线近似为直线,增长较为平缓;高接种量条件下,病情增长较为迅速,接近S型曲线。  相似文献   

17.
玉米弯孢菌叶斑病又称黄斑病,俗称黄叶病,是近年来沈丘县玉米上继大、小斑病、锈病之后的又一重要病害.该病在玉米抽雄后迅速扩展蔓延,叶片布满病斑,提早干枯,一般减产10%~30%,严重地块减产在50%以上.  相似文献   

18.
商丘市主推玉米品种对4种玉米病害的抗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9—2012年对商丘市主推的61份玉米品种进行抗锈病、小斑病、弯孢菌叶斑病和粗缩病的抗性鉴定,结果表明:高抗茎腐病的品种有13个,抗茎腐病的品种有9个,中抗茎腐病的品种有25个,中感的有3个,感的有7个,高感的有4个;高抗小斑病的品种有0个,抗小斑病的品种有10个,中抗小斑病的品种有18个,中感的有25个,感的有8个,高感的有0个;高抗弯孢菌叶斑病的品种有1个,抗弯孢菌叶斑病的品种有8个,中抗弯孢菌叶斑病的品种有21个,中感的有13个,感的有9个,高感的有9个;高抗粗缩病的品种有31个,抗粗缩病的品种有9个,中抗粗缩病的品种有9个,中感的有4个,感的有5个,高感的有3个。  相似文献   

19.
玉米弯孢菌叶斑病的发病因素及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弯孢菌叶斑病[Curvularia lunata(Wakker)Boed]是近几年东昌府区玉米上发生的一种新病害,该病发展速度快,危害重.据1998、1999年9月上旬调查,全区2.7×104hm2玉米均不同程度受到侵染危害,一般减产15%~30%,重病田减产50%以上.弯孢菌叶斑病已成为玉米生产的又一重大障碍.  相似文献   

20.
对4个玉米品种小斑病和弯孢霉叶斑病的发生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005年,聊城市玉米小斑病比弯孢霉叶斑病发生早且重,发生弯孢霉叶斑病的叶片常从中下部开始,而发生小斑病的叶片基本上是从下部1~3片叶开始逐渐向上蔓延。抗病品种从病害始发期至生育后期流行曲线平缓,感病品种的病情发展快,流行曲线上升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