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构建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影响指标,在Pearson相关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岭回归模型,对河北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影响因素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表明,由于农业经营收入的贡献逐年减少,农业结构调整不是影响当前河北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的主要因素;农业与农村经济的发展是影响农民人均纯收入的重要内部因素,其中农业增加值对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影响最为明显;社会经济发展是促进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的重要外部因素,其中农业增加值的比重和农业从业人员的比重对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影响最大。最后,结合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对河北省农民增收的路径进行简单探讨。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影响农民人均经济纯收入倍增的主要产业,以保山典型欠发达山区洼子田村的各产业农民人均经济纯收入与农民人均经济纯收入的数据为材料,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研究粮食、畜牧、烤烟、核桃、长期劳务输出和季节劳务输出农民人均经济纯收入与农民人均经济纯收入增长的关系,确定影响农民人均经济纯收入倍增的主要产业。各产业与农民人均经济纯收入的关联度大小顺序是长期劳务输出季节劳务输出核桃粮食畜牧烤烟,长期劳务输出、季节劳务输出和核桃成为影响农民人均经济纯收入倍增的支柱产业。该研究为保山市乃至类似保山市的低纬高原山区农民人均经济纯收入倍增提供了科学理论和方法支撑。  相似文献   

3.
农民人均纯收入是评价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反映农村经济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利用贵州省2003-2012年统计数据,采用标准差、变异系数、比率与GIS空间分析法,对贵州省10年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时空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贵州省县域农民人均纯收入不断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改善,但农民人均纯收入的绝对差异与相对差异均在扩大;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峰值出现在贵阳市与遵义市且分布较为稳定,中等收入水平的县级行政单位,大致以贵阳市为中心呈同心圆的形式分布,收入较低的区域主要集中在黔东南、铜仁、黔西等较为偏远的地区。  相似文献   

4.
李小健 《广东农业科学》2010,37(10):229-231
对改革开放以来河北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指标从国际和国内视角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定性对比研究。在此基础上,运用灰色综合关联度技术,对河北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及其构成要素的相互关系进行定量分析,并对农民人均纯收入指标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具体预测,提出今后加快农民增收的模式创新和政策导向。  相似文献   

5.
基于ESDA-GIS的长三角县域农民人均纯收入格局时空演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通过ESDA空间分析,研究1989年以来长三角县域农民人均纯收入格局的时空演变及其特征。结果表明:(1)1989年以来长三角县域农民人均纯收入绝对差异逐渐拉大,而相对差异呈阶段性波动降低态势;(2)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呈较强的空间正相关,收入水平相似的地区在空间上集聚;(3)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格局表现为更多的不稳定性,增长热点和冷点区存在跃迁现象,地理位置切换较为频繁,除收入增长次冷区外,各增长类型区的空间集聚趋势增强,随机分布态势减弱。最后,文章得出结论并进行了相应讨论,给出了缩小长三角区域差异,促进区域整体协调发展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以山东省际邻边县域为研究单元,采用极差和自然正交函数(EOF)方法,利用1999-2008 年时间序列数据,对研究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时空特征演化进行分析.分析发现:(1)10年间江苏省的铜山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一直遥遥领先,而最低的县前9年一直位于河南省,2008年位于河北省;(2)山东省际邻边县域农民人均纯收入在地理空间上集中分布,即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较高的县域趋于相邻,而较低的县域则趋于与较低的县域相邻.  相似文献   

7.
采用灰色关联度法对廊坊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并探讨了廊坊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农林牧渔业及非农行业的相互关系,同时对农民人均纯收入指标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提出了促进农民增收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农户家庭人均纯收入影响因素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2001年东部沿海地区和中部内陆地区2个省的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资料,运用OLS方法,对影响农户家庭人均纯收入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地域综合因素大幅度地、显著地影响着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农村非农劳动力数量与农户家庭人均纯收入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高质量的农村人力资本存量可以显著增加农户家庭人均纯收入水平.  相似文献   

9.
运用统计学指数,选取2000~2013年聊城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为研究指标,以聊城市8个县市为研究单元,对聊城市农民收入区域差异的时间和空间格局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时序角度来看,2000~2013年聊城市县域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绝对差异呈阶段性波动态势,而相对差异持续减小;从空间角度来看,县域农民收入空间集聚趋势减弱,从最初的两级分化到三阶梯发展阶段,再到动态发展阶段,最后实现平稳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0.
运用我国31个省(自治区或直辖市)从2000~2007年的相关社会经济数据对取消农业税政策效果进行了实证分析,并运用面板数据(panal data),借鉴"固定效应模型"的计量方法估计取消农业税对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影响大小。研究结果发现,取消农业税促进了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的增长。结合实证模型的结果,提出了增加农民收入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的农村居民消费与收入协整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农村居民消费和收入之间的关系.反映了中国农村经济的基本特征。增加农民收入是提高农民消费的根本途径。现运用协整分析方法和误差修正模型理论.分析我国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水平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关系.力图探寻影响农村消费的关键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水平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之间存在一个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从短期来看,两者之间的关系由短期偏离向长期均衡调整的力度较大.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是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水平的格兰杰原因。它们之间具有因果关系。并基于研究结论.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西部12省市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现状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树成  任美林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0):14926-14928
选取西部12省市的农村居民和各地区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生活消费支出的数据,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居民收入结构对生活消费支出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农村居民的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纯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对生活消费支出都有显著影响,且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都大于1。  相似文献   

13.
王建辉 《安徽农业科学》2012,(11):6857-6858
基于统筹城乡视角,研究影响我国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因素。选取1985~2008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性消费支出的相关数据,建立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和人均生活性消费支出的回归模型,运用计量软件对其进行回归分析和误差修正模型检验。分析结果表明,农村居民当期消费与当期收入、滞后1期的消费、滞后1期的收入之间不仅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而且存在短期均衡关系,当期收入是决定本期消费的主要原因。提出了推进农业现代化、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化合作组织、完善农村土地流转机制、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等政策建议,以提高我国农村消费水平。  相似文献   

14.
基于ELES模型的我国农村居民消费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晓红  赵玉阁 《广东农业科学》2012,39(6):197-200,216
以中国统计年鉴为基础,利用扩展线性支出系统(ELES)模型,并借助SPSS13.0统计软件,对2002—2009年我国农村居民各项消费的边际消费倾向、需求收入弹性、基本需求进行了动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农村居民各项消费支出与纯收入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农村居民边际消费倾向较低,且呈下降趋势,其中食品、居住分别稳居第1、2位,交通通讯与文教娱乐分别位居第3、4位;交通通讯收入弹性最高,其次是居住,文教娱乐的收入弹性在2009年跃居第2位,且呈增加趋势;农村低收入户尚未满足基本需求,收入差距在进一步扩大,且农村居民在满足基本需求后,用于提高生活质量的消费比例在不断下降。  相似文献   

15.
窦金波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1818-1821
为了揭示1978~2006年期间贵州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以及贵州与全国农村居民收入差距总体上不断扩大和2006年之后差距开始趋向缩小的内在原因,笔者对贵州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构成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为提高贵州城乡居民收入研究作参考。结果表明:贵州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低,主要表现为工资性收入低和家庭经营收入的农业收入低,这与滞后的工业化、城市化以及生态环境脆弱的地理环境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6.
陶爱祥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8):15985-15987
以江苏省为例,选取农民人均纯收入、农村固定资产投资水平、人均受教育水平、农业科技水平、城镇化水平、工业化水平、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水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8个指标,依据2002~2009年《江苏统计年鉴》和江苏省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相关数据,采用灰色理论,分析了影响农民纯收入的因素。结果表明,按影响农民人均纯收入程度从大到小排序,依次是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水平、城镇化水平、农民受教育水平、工业化水平、人均GDP、农村科技人员数量、乡村固定资产投资水平,即r06〉r04〉r02〉r05〉r07〉r03〉r01。结合具体实际,具体分析了影响农民收入增长各个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提高农民收入,实现农民增收。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7.
针对小农户融入农产品供应链发展对农户减贫增收效应问题,以西部12省(区、市)为例,根据2002-2012年的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对我国欠发达地区农产品供应链发育度与农户减贫增收之间的关联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产品供应链发育度与农户人均纯收入之间存在明显的正向关联效应;在构建的农产品供应链发育度评价指标体系中,第一产业产值比、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人均农业GDP、平均农膜用量、平均柴油用量、灌溉面积比对欠发达地区农户减贫增收均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8.
蒿建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1,(10):6240-6242
通过对陕西省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现状分析发现,陕西省农村居民收入不仅低于全国平均收入水平,更远远低于发达地区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和城镇居民收入水平,在低收入的背后是各收入组、各地区间农村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的事实。在此基础上,从文化差异、地区经济差异和产业结构差异3个方面阐述了陕西省农村居明收入差距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缩小收入差距,增加陕西农民收入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湖南省农村居民消费函数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辉民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8):15976-15978,15981
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依据1978~2009年《湖南省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相关消费数据,选取湖南省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和人均储蓄存款余额3个指标,采用广义差分法,运用EVIEWS6.0对湖南农村居民人均居民消费与人均纯收入进行单位根及协整检验,并结合莫迪格利安尼消费理论、杜森贝里消费理论、凯恩斯的绝对收入理论拟合湖南省农村消费函数模型,找出了适合湖南省农村消费函数模型。结果表明,凯恩斯的绝对收入消费函数模型通过统计检验和计量检验,相对收入假设消费函数模型、生命周期消费函数模型未通过检,绝对收入消费理论比较适合描述湖南省农村消费与收入的相关关系。针对湖南省农村居民边际消费倾向较低的现状,提出了扩大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建议:一是发展特色经济,提升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二是完善农村保障制度,稳定农村居民消费信心;三是改善农村流通制度。  相似文献   

20.
官琳琳  门可佩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1):15449-15451
简述了中国农村的现状,介绍了聚类分析的原理。根据相关统计资料,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对中国各地区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可划分为4类:第1类为北京、上海,此类地区综合经济实力处于全国前列;因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也位于前列;第2类为天津、江苏、浙江,3省具有优越的农业生产条件,农业基础较好,农村居民收入来源稳定;第3类为辽宁、山东、福建、广东,4省均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具有丰富的海洋资源,适宜于农作物生长,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相对较高;其他各省(区)归于第4类,由于受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的影响,农业产值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均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