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利用2000—2018年四川省自贡市水稻(Oryza sativa L.)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Walker)]发生历史资料与气象资料研究自贡市气象条件对水稻二化螟发生的影响。通过对水稻二化螟灯下诱蛾量与气象条件的分析,选取相关性显著、生物学意义明确的气象因子,采用多元回归分析建立自贡市水稻二化螟发生气象等级预报模型。结果表明,自贡市冬季平均气温对水稻二化螟发生气象等级影响最为显著,翌年各时段温度、降水和湿度条件次之,且常年较高的冬季气温是导致二化螟发生气象等级多年处于3~4级的最关键气象因素。历史回代检验气象等级拟合准确率达72%,2018年试报检验气象等级准确率达到100%,模型预测效果较好,能够为自贡市开展水稻二化螟防治提供科学的气象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明确湖北省水稻二化螟种群的发生动态,指导开展合理化防治,该研究于2015年在咸宁市崇阳县、孝感市孝南区、随州市曾都区设置诱虫灯,监测水稻二化螟的灯下虫情.监测结果表明,三地二化螟的发生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孝感市孝南区、随州市曾都二化螟的发生呈现明显的"主峰+次峰"现象,而咸宁市崇阳县二化螟发生基数明显较轻,全年具有3个发生高峰,没有明显的"主峰".  相似文献   

3.
利用1971—2016年长沙市常规气象资料,计算综合气象干旱指数,分析长沙地区干旱的时空分布特征及气象成因,并利用2003—2015年森林火灾资料进一步研究干旱对森林火灾的影响。结果表明,近46年来长沙地区干旱频率有所下降,干旱的年代际变化明显,呈三峰型。最长干旱持续天数和干旱总日数的年变化对应较好,长沙、浏阳、宁乡3站年际变化基本一致,且3站干旱分级特征具有较高的空间一致性。长沙地区以夏秋干旱最为常见,持续时间最长,最主要的气象原因为大气环流的影响。干旱情况下,森林等植被含水率下降,下降到一定程度,森林火灾容易发生。最长干旱持续日数和森林火灾发生次数、受灾面积的相关系数超过0.05信度水平。2007年的火灾情况分析表明,森林火灾多发生在干旱条件下的连晴时段内。  相似文献   

4.
冰雹是从冰雹云内降落到地面的固体降水物,是一种严重的农业气象灾害。冰雹天气是在中小尺度天气系统背景下产生的,其发生发展具有局部性、突发性和短暂性等特点。本文利用常规气象单收站和天气雷达资料,对2010年6月28日发生在垦区的这次冰雹天气进行分析和总结,为预测冰雹天气的发生发展和指导防灾减灾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广德县2代二化螟发生特点、影响因素及控害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10余年来,在气候的大环境下,由于午季作物种植制度的变化、水稻品种由"三系"到"两系"的变更等因素的共同推动,二化螟各代的发生均有一定变化,2代二化螟发生期提前、高量发展,同时由于完全3代的出现,对作为承上启下的2代二化螟的防治显得尤为重要。该文阐述了广德县近几年2代二化螟的发生特点、影响因素,提出了相应的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6.
虞根聪  赖朝晖  李婷 《浙江农业科学》2019,60(10):1785-1787
收集整理象山建国后水稻耕作制度和二化螟发生危害关系历史资料,以及近几年象山县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附近区域水稻种植情况和冬后残留虫量、灯下一代二化螟高峰量、高峰期,以及螟害率等数据,点面结合对水稻耕作制度变化对二化螟发生关系进行深入探讨,结果表明,单双混栽比与二化螟冬后残虫量、一代蛾高峰量和全年诱虫量存在明显相关性,减少单双季混栽可以有效减轻为害。鉴于当前二化螟对主要防治药剂的抗药性水平较高,仅靠化学农药已难以控制重发区二化螟为害的局面,综合防控将成为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7.
二化螟中期预测模型及种群变动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北碚区龙云测报点1972~1986年的灯下诱蛾和气象资料,双季稻、杂交稻和冬干田比例以及水稻占田期和移栽叶龄变化等资料,采用逐步回归和相关分析方法组建二化螟中期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农事技术措施的重大变化是影响二化螟种群变动的主要原因。所建模型可单独使用或分类平均集成使用,后者更能提高测报结果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水稻二化螟是危害湖南耒阳市水稻的重要害虫,受气候、耕作制度、害虫抗药性及施药方法等因素的影响,二化螟近年在该市中晚稻田爆发,严重危胁水稻生产安全和质量安全。对二化螟越冬基数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研究表明:越冬基数与上年10月至当年2月期间的日平均气温和12℃有效积温呈正相关,与当年1、2月的降雨量和相对湿度呈负相关,与上年第四代幼虫密度和当年一代幼虫密度呈正相关;通过回归分析建立气象因子与越冬基数的回归模型,为二化螟的预测预报、发生趋势以及可持续综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选取2013年3个站址相同的气象辐射站和基准辐射站的观测资料,对比分析国产辐射观测仪器与世界先进仪器两类仪器的观测差异,同时对影响观测的气象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漠河站和温江站的总辐射、直接辐射、散射辐射与基准辐射站的平均相对差值均在±3%的范围之内,观测质量较好,但反射辐射和净辐射的平均相对差值接近或大于±10%;而焉耆气象辐射站与基准辐射站观测存在一定的系统偏差。气象辐射站与基准辐射站的观测差异具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差值与相对差值表现出相反的日变化特征,分别在日出以后随着太阳辐射的增强而逐渐增大(减小),并在中午时刻达到最大值(最小值),此后,逐渐减小(增大),在夜间达到最小值(最大值);气温、相对湿度和大气能见度对辐射观测质量有明显影响,当出现较高或较低的气温、较高的相对湿度或较低的大气能见度时,气象辐射站和基准辐射站的观测差异均较大。  相似文献   

10.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气象事业受此影响,也得到了迅猛地发展,其技术水平不断地提升。气象自动站在新的发展形势下,其设备不断地进行更新换代,如传感器型号、功能以及配置等,这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气象观测水平。但是气象自动站在工作过程中,传感器故障问题出现,影响到了气象自动站的工作情况,需要对故障做好有效地解决。本文对气象自动站传感器的常见故障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传感器维修策略。  相似文献   

11.
<正>随着海岛旅游业和渔业生产的不断发展,海洋气象服务已成为气象服务的重要领域。本文利用石城岛、王家镇、庄河港区域自动站建站以来风观测资料,分析了两个海岛和港口大风日数、平均风速,最大风速变化特征,对比分析海洋大风发生规律和特征,同时对基层海洋气象服务现状和发展进行了探讨。海水养殖,渔业生产、港口交通及海岛旅游业的发展直接受到气象条件的影响和制约,尤其是海上大风更是影响海上交通和渔业生产的"主要杀手"。随着海上生产的不断发展,海洋气象服务已成为气象服务的重要领域。本文主要利用石城岛、王家镇、庄河港辖内区域自动站风观测资料,通过对各站大风日数、平均风速,最大风速的发生规律和特征对比分析,为海上大风的  相似文献   

12.
天气状况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活动,对于农业经济、工业发展等各行各业也有着重要作用。天气预报已成为了各行各业进行生产和人们出行获取气象信息的主要途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气象自动站已经被广泛应用到气象观测过程中,但是由于其仪器复杂多样,故障也极易发生。故而,本文将从气象自动站的结构组成分析作为出发点,浅要分析气象站仪器故障和故障处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水稻二化螟是水稻生产上的重要害虫之一。由于受耕作制度变化、气候条件和害虫抗药性等因素的影响,水稻二化螟的发生与危害日趋严重,给水稻生产造成了较大的损失。为进一步控制二化螟危害,探索防治二化螟的新途径,现将水稻二化螟发生特点及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永康市种植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早稻、绿肥、冬作(麦、油)种植面积税减,经济作物及单季稻比例迅速增加,水稻二化螟各代情况也随之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通过近4年的调查分析与研究表明,第1代二化螟发生明显加重,已连续5年大发生;第2代、第3代二化螟则表现为前峰轻,后峰重。针对二化螟蛾峰多,蛾峰时间长,早稻面积小,单位面积受虫量大,危害重的特点,提出了相应的二化螟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5.
介绍广德县水稻二化螟的发生特点,分析其发生趋势变化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治策略,以为当地水稻二化螟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水稻二化螟测报的时效性和准确性,进一步了解二化螟性诱剂在水稻二化螟测报与防治上的应用效果,特进行了二化螟性诱剂与灯光诱捕的测报效果对比试验以及二化螟性诱剂防治效果示范试验。结果表明,二化螟性诱剂具有较强的诱蛾能力,受环境条件的影响较小,其监测的二化螟消长动态与采用测报灯监测和田间实际发生情况均相吻合,且世代明显、清晰,始盛期和高峰期显著。同时,二化螟防治性诱剂对二化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可作为绿色防控二化螟的有效手段在水稻生产上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水稻二化螟是水稻生产上的重要害虫之一.由于受耕作制度变化、气候条件和害虫抗药性等因素的影响,水稻二化螟的发生与危害日趋严重,给水稻生产造成了较大的损失.为进一步控制二化螟危害,探索防治二化螟的新途径,现将水稻二化螟发生特点及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利用如皋蔬菜大棚小气候站的气象数据,分析了棚内小气候因子日变化和季节变化的特征,并与同期棚外相关要素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晴天时棚内气温变化幅度较大,升温和降温均较明显,多云天气变化幅度小于晴天,阴天棚内气温基本趋于平稳,大棚具有明显的增温效果;相对湿度昼夜变化较大,白天较低,夜间相对湿度基本维持在94%以上;地温的变化曲线和气温基本一致;光合有效辐射晴天高于多云和阴天。开发了小气候站实时资料查询、气象要素模拟、作物灾害气象灾害指标库、服务产品的制作与发布应用平台,可以更好地开展精细化的设施农业专业气象服务,提高气象为农服务效能。  相似文献   

19.
基于江西省85个气象站1961~2017年的气象数据,采用气候倾向率、Manner-Kendall突变检验、Morlet连续小波分析、相关分析、ARCGIS空间插值等方法,分析了江西寒露风初日、寒露风日数、寒露风站次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寒露风初日在西北部早,在南部迟,日数在西部多,在东部少,发生频率在北部和南部低,在中部高;在气候变化背景下,寒露风的初日呈推迟趋势,总日数、总站次、轻度站次和重度站次呈增加趋势,寒露风最严重年代出现在1981~1990年,最少年代是1961~1970年;寒露风初日突变在1999年,寒露风总日数、总站次、轻度站次和重度站次突变在1992年,而中度站次则无突变;9月平均气温与寒露风初日具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而与寒露风总日数、总站次、轻度站次、中度站次和重度站次具有明显的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0.
江西省寒露风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基于江西省85个气象站1961~2017年的气象数据,采用气候倾向率、Manner-Kendall突变检验、Morlet连续小波分析、相关分析、ARCGIS空间插值等方法,分析了江西寒露风初日、寒露风日数、寒露风站次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寒露风初日在西北部早,在南部迟,日数在西部多,在东部少,发生频率在北部和南部低,在中部高;在气候变化背景下,寒露风的初日呈推迟趋势,总日数、总站次、轻度站次和重度站次呈增加趋势,寒露风最严重年代出现在1981~1990年,最少年代是1961~1970年;寒露风初日突变在1999年,寒露风总日数、总站次、轻度站次和重度站次突变在1992年,而中度站次则无突变;9月平均气温与寒露风初日具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而与寒露风总日数、总站次、轻度站次、中度站次和重度站次具有明显的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