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杂粮种植分散、栽培面积小、种植地区机械化作业差,再加上当前推广的小杂粮品种不适合机械化,农业合作社和农机户对小杂粮生产机械经济积极性差等原因,小杂粮的很多生产环节(种植、田间管理、收获等)依然处于手工或传统农具作业阶段。小杂粮生产机械化程度低、劳动强度大的状况,农村劳动力匮乏难以支持人工种植、人工收获的小杂粮生产方法,昂贵的人工费用和繁重的体力劳动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农民对小杂粮实施人工种植的积极性,对机械化生产技术的需求也日益增大。那么,在这样的环境下,是否能够实现对小杂粮的机械化生产,即是小杂粮产业能否得到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文章重点对小杂粮机械化生产现状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与探讨,并提出了针对小杂粮的机械化生产技术,旨在促进小杂粮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2.
近些年,杂粮产业已成为全县支柱产业,显著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为推动进一步发展兴县特色农业产业,当地政府十分重视绿色小杂粮的生产工作。绿豆是绿色小杂粮的重要豆类作物,栽培面积持续扩大。该文介绍了绿豆的植株特性,从种子选择、整地施肥、科学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绿色小杂粮绿豆高产种植技术,以期提高绿豆种植效益,加快绿色小杂粮产业发展步伐。  相似文献   

3.
针对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脆弱的现实情况,立足于小杂粮的资源特点和生产现状,构建的小杂粮生产可持续发展技术体系注重建设基本农田,改善耕地质量;强调保护性耕作和种植,加快小杂粮优良品种选育、繁殖和推广进程,辅以合理的轮作倒茬技术。同时应突出绿色产品产出,持续提高降水利用效率,促进加工增值增效,从而确保小杂粮生产实现高产、优质、高效,最大限度地降低对资源环境的负面影响,实现小杂粮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鄂尔多斯市小杂粮生产、加工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鄂尔多斯地区小杂粮种植历史悠久、品质优良,小杂粮种植区域主要分布于梁外地区、丘陵沟壑山区.小杂粮食品加工企业的加工由简单的原粮销售转到深加工,包装形式也不断更新换代,其产品在当地占有一定地位,并不断向外地开拓市场.  相似文献   

5.
山西省榆社县河峪小米专业合作社是全国农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该社成立于2004年8月,以种植、加工、销售绿色无公害农产品——河峪小米等小杂粮为主,是所在市、县农村经济发展的龙头企业之一,是晋中市政府优势农产品区域规划项目区。该合作社成员的出资总额为100万元,自成立以来,通过积极引导农户发展种植以河峪小米为主的小杂粮产业,以全方位帮助农民增收为立足点,以带动更多的农民富裕为根本目标,  相似文献   

6.
会宁种植小杂粮已有2000多年历史,以绿色和无污染著称,被中国特产之乡推荐委员会命名为“中国小杂粮之乡”,现在已经开发出来的小杂粮产品就有20多种。当地群众在种植小杂粮作物上总结出丰富的耕作经验,传统种植方式和科学种植方式相结合,使得会宁小杂粮著称全国。一、会宁小杂  相似文献   

7.
小米是我国北方传统种植的小杂粮作物之一。本文主要结合靖远县小米种植实际情况,就小米机械化精量播种技术进行总结,希望能对靖远县小米产业全程机械化发展有一定的优化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正>小杂粮是小宗粮豆作物的俗称,泛指生育期短、种植面积小、地域性强、种植方法特殊、有特种用途的多种粮豆,可以说除水稻、玉米、小麦、油菜、大豆和薯类六大作物外的粮豆作物均属小杂粮。小杂粮主要包括荞麦、燕麦、高粱、籽粒苋、青稞、绿豆、黄豆、豌豆、蚕豆、菜豆、扁豆和豇豆等。小杂粮生长环境独特,富含营养元素,是名副其实的天然无公害绿色有机珍品。我国小杂粮的种植和食用历史悠  相似文献   

9.
繁峙县立足县情,围绕农民增收总目标,重点在“花、白、绿”三色上做文章,大力发展肉牛、奶牛养殖,粉丝、淀粉加工以及以中药材、小杂粮为主的绿色产品加工,让农民鼓起钱袋子。截至目前,该县奶牛养殖达到1167头,肉牛达5万多头,粉丝(淀粉)产值达5000多万元;小杂粮种植达13万亩,以黄芪为主的中药材种植达5.7万亩。2006年,该县农民年人均收入达1989元,今年预计可达2148元。  相似文献   

10.
小杂粮是小宗粮豆作物的俗称,一般指种植面积少、种植地区和种植方法特殊、有多种特殊用途的作物。小杂粮营养价值高,是一种药、食双重功效兼备的重要新型食品资源,其种植地偏僻,远离污染,属于天然无公害绿色食品,在现代绿色保健食品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1.
山区小杂粮生产优势及发展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陕西省镇巴县地处大巴山腹地 ,在粮食生产中 ,半山、高山区小杂粮作物占全县播种面积 5 % ,根据其经济价值、营养及市场产业发展前景 ,从山区发展小杂粮的有利条件和环境入手 ,在种植方式、品种、管理以及绿色产业生产要求 ,提出发展小杂粮的生产措施 ,使该作物真正造福于人民 ,为山区致富做贡献。  相似文献   

12.
山西省榆社县新绿洲杂粮开发专业合作社,占地面积2800平方米,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集种植、收购、加工、销售为一体,建有小米加工车间、分检车间、包装车间,总资产216万元。合作社以黑小米、黑玉米、黑芝麻、大黑豆为主要开发产品,形成“黑色”系列小杂粮基地,并兼收其他小杂粮,经科学加工,精致提炼,  相似文献   

13.
阜蒙县小杂粮生产利用现状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静 《现代农业》2011,(11):70-71
小杂粮泛指生育期短、种植面积小、种植地域性强、种植方法特殊、有多种用途的多种粮豆作物。一般是指玉米、小麦、水稻、大豆等以外的其它小作物,主要包括红小豆、绿豆、黑大豆、青皮豆、芝麻、糜子、谷子、荞麦、大麦、高粱等作物。阜蒙县小杂粮主要以春播为主,以夏播为辅。小杂粮作为医、食双重功效兼备的重要新型食品资源,在现代绿色保健食品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4.
正小杂粮不仅是当地的主要农作物,也是重要的经济作物,除供当地农民自己食用外,也作为主要农产品销往外地市场。小杂粮营养丰富,食味独特,可以加工制成各种食品,有的还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和食疗保健作用,历来为群众所喜爱。随着人们的健康需要和膳食结构的改善,小杂粮的需求数量越来越大,名优产品更是供不应求,因此,目前小杂粮生产发展态势良好。小杂粮俗称小宗粮豆作物,泛指生育期短,种植面积小,种植地域性强,种植的方法特殊,有特种用途的多种粮  相似文献   

15.
探讨了绿色小杂粮的营养价值,总结了秦巴山区发展绿色小杂粮的历史与现状,分析了秦巴山区发展绿色小杂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为秦巴山区小杂粮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正>前言:佳县是陕西省主要的优质小杂粮生产基地及外销基地。近年来,佳县持续推进优质小杂粮生产及其产业化发展,促进了农民增收和小杂粮生产加工农业产业化企业的发展壮大,但在生产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影响和制约了优质小杂粮生产效益的提升和产业化的进一步发展。1优质小杂粮生产现状小杂粮是佳县传统种植的粮食作物,栽培历史十分悠久,全县范围均有分布。常年种植面积在35万亩左右,主要有谷子、糜  相似文献   

17.
<正>小杂粮是小宗粮豆作物的俗称,是种植面积少、种植地区和种植方法特殊、有多种特殊用途的作物。小杂粮营养价值高,兼备药、食双重功效,在现代绿色保健食品中占有重要地位。小杂粮适应性强,栽培容易,适于生产条件差的边角地、丘陵山地、新垦荒地和一些旱薄地种植,也可以与大宗作物如小麦、玉米等实行间作、套种、混种,提高土地利用率,优化粮食产量结构。既可以大面积种植,也可以利用地埂地堰等农田隙地和房前  相似文献   

18.
阜蒙地区小杂粮生产利用现状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翔 《现代农业》2009,(11):68-69
小杂粮泛指生育期短、种植面积小、种植地域性强、种植方法特殊、有多种用途的多种粮豆作物。一般是指玉米、小麦、水稻、大豆等以外的其它小作物,主要包括红小豆、绿豆、黑大豆、青皮豆、芝麻、糜子、谷子、养麦、大麦、高粱等作物。阜蒙地区小杂粮主要以春播为主,以夏播为辅。小杂粮作为医、食双重功效兼备的重要新型食品资源,在现代绿色保健食品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9.
由于传统的种植习惯和特殊的地理气候,阳泉市小杂粮生产相对稳定,播种面积基本维持在20万亩左右,约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25%,产量保持在3 500万千克左右.由于其产地大都地处偏远山区、高寒地区,山高水清,土壤和空气几乎没有受到污染,所以小杂粮在绿色食品品种开发上具有天然优势.近几年来,阳泉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小杂粮生产、加工,不断引进新品种,形成了-批优质高效的小杂粮生产基地,同时加快龙头企业的发展,形成三来食品、西回小杂粮基地有限公司、西烟小杂粮等龙头加工企业,并形成了一定的品牌,为阳泉市今后的小杂粮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自2016年起国家正式取消玉米最低收购价,这使得以种植玉米为主的农民家庭收入有所下降,导致农村脱贫攻坚的任务更加艰巨了。文中以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山西省和顺县为研究对象,通过筛选小杂粮新品种、示范农业种植新技术、采用机械化生产作业、百亩连片规模种植、提升农产品加工与包装、农超对接以及农村电商等集成技术的综合运用,实现了政府满意,农民增收,企业增效的三赢目标。实践结果表明,小杂粮提质增效项目实现了农民增收,试验村的脱贫户达到63.4%,龙头企业有了稳定的原料生产基地。科技人员对农民产前、产中、产后全方位科技服务,尝试探索产业精准扶贫模式,从而建立产业振兴的长效机制。以期为政府政策制定提供理论借鉴,也为其他地区精准扶贫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