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曲靖市麒麟区生态安全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曲靖市麒麟区为研究对象,以生态安全的相关安全评价理论为基础,采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和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提出的“压力(Press)—状态(State)—响应(Response)”模型,依据适用性、完备性、超前性和可操作性等原则构建了包括3个层次,共24个指标的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曲靖市麒麟区2004~2008年的生态安全现状进行评价,城市生态安全综合指标得分从2004年的2.92下降到2008年的-3.64,其中2004~2006,2007~2008年份内,下降速率相对较慢,分别为55.82%,29.08%。而2006~2007年份内,下降速率相对较快,为318.6%。各年的生态安全综合得分排序为2004>2005>2006>2007>2008。并提出了提高曲靖市麒麟区城市生态安全水平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以永福县为例,基于演化PSR模型,结合EES和PRED模型框架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与变异系数法确定指标权重,利用综合指数法分析其土地生态安全变化趋势,并运用灰色关联法探究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永福县2006—2018年土地生态安全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安全等级由较不安全向较安全转变,2006—2010年土地生态安全综合评分起伏变化较大,2010—2018年总体呈上升趋势;各子系统安全指数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但一直处于不安全与较不安全状态;人口压力、经济压力、环境压力及资源状态是影响土地生态安全水平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在寻求经济最大化的同时,对土地、资源、生态、环境等进行保护以使社会经济处在可持续发展的状态,而对土地生态安全进行评价并为其提供基础数据和研究方向。运用专家咨询法和压力—状态—响应模型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使用逼近理想点排序法对2004—2012年间神农架林区及其压力-状态-响应等3个子系统的土地生态安全状况进行研究与分析。结果显示,神农架林区的土地生态状态在2004—2008年呈波动下降趋势,2008—2012年呈上升趋势。就各子系统而言,压力层于2004—2008年急剧下降,2008—2012年回升,状态层呈"W"形,2007年达到顶峰,2006年和2008年为谷底;响应层波动上升。影响评价结果的指标因素主要有单位面积化肥施用量、第一产业增长速度、人均GDP、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工业污染治理项目投资额等。通过对神农架林区的土地生态安全进行评价和研究,可为神农架林区的平衡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云南省昆明市生态安全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常宇飞  施玉  丁伟  赵小飞  柏家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5):17260-17261,17269
以云南省昆明市为研究对象,采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和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提出的"压力(Pressure)-状态(State)-响应(Response)"模型,以生态安全的相关安全评价理论为基础,构建了包括3个层次、共29个指标的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2006~2010年昆明市的生态安全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2006~2010年城市生态安全综合指标得分分别为-0.546、-1.240、2.865、1.636、2.239,生态安全综合得分呈下降-上升-下降-上升趋势。可见,昆明市生态安全总体状况呈波动状态,存在不安全因素,因此昆明市在生态环境建设上应加大投入。  相似文献   

5.
基于DPSIR模型框架,构建农业水土资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宁夏地区农业水土资源安全进行定量评价,探讨宁夏农业水土资源发展路径。结果表明:2004—2014年宁夏农业水土资源安全变化过程中,驱动力指数和状态指数呈稳步上升态势,分别由2004年的-1.172和-1.067上升到2014年的1.754和1.540;压力指数总体下降趋势明显,但压力指数是个负向指标,表明水土资源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宁夏环境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反应敏感,影响指数没有明显规律;响应指数除2013年异常外,其余年份平稳上升。宁夏地区2004—2014年农业水土资源安全指数大体可分为3个阶段:2004—2008年,安全指数从-0.434变化到0.091,虽然5 a中有3 a都处于低级,但整体呈上升态势;2008—2010年从0.091下降到-0.344,形势不容乐观;2010—2014年,由-0.344上升到0.659,安全指数中级以上年份达到80%。灰色预测结果显示,2015—2020年宁夏地区农业水土资源安全潜力呈稳步上升趋势,有望由2015年的0.523提高到2020年的1.204,安全指数均为高级。虽然宁夏农业水土资源安全水平实现了等级跨越,但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仍有极大的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6.
上海市水环境生态安全预警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珺  何焰  由文辉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4):11686-11689
针对上海市水环境生态系统在水系分布、水资源及其利用、水污染、水利工程建设和生态系统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从“状态-压力-响应”指标层出发,建立了上海市水环境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评价结果豆示,2003~2006年上海市水环境生态安全评价综合值逐年上升,表明水环境生态安全总体形势趋于好转;但状态评价值逐年下降,表明上海市水环境生态系统持续受损,而压力评价值和响应评价值的逐年增加是上海市水环境生态安全综合评价值呈上升趋势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基于PSR模型的重庆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及障碍因子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PSR模型,从压力、状态、响应3个方面选取21个指标构建重庆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对2007—2016年重庆市土地可持续利用水平进行评价和分析;引入协调度指数对土地可持续利用系统协调性进行评估;运用障碍度模型对制约土地可持续利用的主要障碍因子进行诊断。结果表明,2007—2016年重庆市土地可持续利用总体水平呈波动上升态势,综合指数由0.393上升到0.693,经历了较低—中等—较高的发展过程。压力指数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增幅为1.59%,状态指数急剧上升后又略微下降最后呈缓慢上升态势,增幅为3.93%,响应指数呈稳步缓慢上升态势,增幅为1.80%。2007—2016年重庆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系统的协调性一直处于较高水平,且协调度指数和土地可持续利用水平综合指数大致呈"同增同减"态势。系统压力的障碍度经历了上升—下降—上升3个阶段,总体呈上升趋势;系统状态的障碍度呈先升后降态势;系统响应的障碍度总体呈下降趋势。影响重庆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的主要障碍因子包括人均耕地面积、土地复种指数、投肥水平、地均GDP、森林覆盖率等。为了促进重庆市土地可持续利用水平不断提高,需降低经济增长对土地资源的过度消耗,提高土地利用集约度。同时,加大土地整治和环境治理力度,继续增加生态环境保护投入,从而提高土地质量,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8.
刘艳  桂智凡 《安徽农业科学》2013,(28):11536-11539
采用“自然一经济一社会”评价指标体系框架确定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进行数据的分析处理,运用综合指数法计算黄石市的土地生态协调程度,评价黄石市2004—2011年土地生态安全状况。结果表明,黄石市土地生态综合系数从2004~2010年呈上升趋势,在2010年达到最大值0.5871,2011年下降到0.3795,均在较安全级以下;不同年份的生态安全的主要影响因素有所差别,影响最大的因素是社会因素,其次是自然因素、经济因素;2004~2011年黄石市土地生态安全协调度均在初级协调及其以下,2005~2007年处于失调状态;2008~2011年协调度较稳定。  相似文献   

9.
王鹏  况福民  邓育武  田亚平  谢卫妮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4):1799-1801,1860
根据湖南省区域环境及土地利用特点,运用P-S-R模型建立湖南省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的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法计算各指标权重和研究区域的土地资源生态安全值,对其2001~2010年的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状态进行动态综合评价,划定安全等级。结果表明,湖南省土地资源生态安全压力指数呈减小趋势;2001~2010年湖南省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状态指数总体为增加趋势,但是在2006~2008年出现小幅度下降;湖南省土地资源生态安全响应指数呈上升趋势;综合安全指数变化表现为增加趋势,但是至2010年仍为临界安全。湖南省土地资源生态安全面临的压力仍较大,区域土地资源状态仍不乐观,在人类的干预和维持下,生态安全受人类的影响逐渐加大。  相似文献   

10.
赵小飞  丁伟  施玉  于龙  柏家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3):11814-11816,11826
采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和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提出的"压力(Pressure)—状态(State)—响应(Response)"模型,建立了楚雄州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楚雄州2005~2009年的生态安全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压力指标、状态指标和响应指标分别由-3.748、-2.073、-2.362增长至3.492、1.988、3.745,生态安全综合指标从-4.648提高至5.190。各年的生态安全综合得分排序为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可见楚雄州生态安全总体状况较好,经济和社会发展在现有生态环境的承载力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11.
针对北京市朝阳区的生态安全现状和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选择15个特征性专项指标,构建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项指标权重的基础上,结合综合评价法评价朝阳区2007—2010年的生态安全状况。结果表明:2007—2008年生态安全指数分别是0.531 5和0.547 0,生态安全都为较差状态;2009—2010年的生态安全指数分别是0.554 7和0.555 6,其生态安全都属于一般状态。整体来看,朝阳区生态安全指数较低,生态安全状态较差,但总体生态安全状况在逐年变好。依据所得到的结果和朝阳区的生态现状,为朝阳区的生态建设管理和决策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2.
基于P-S-R模型的陕西省土地资源生态安全动态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利用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对陕西省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进行动态评价,以期为陕西省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参考。【方法】基于P-S-R模型,以国家土地资源安全评价应用性评估指标体系为基础,结合研究区域土地资源生态特点,构建陕西省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以1997~2006年陕西省土地资源数据为例,对其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的变化进行定量评价。【结果】1996~2006年,陕西省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系统压力指数整体上呈减小趋势;土地资源状态系统安全指数波动显著;土地生态安全响应指数呈明显增长趋势;土地生态安全综合指数变化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1996~1999年),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综合指数波动明显,但总体上呈下降趋势,安全等级由临界安全转为较不安全,第二阶段(1999~2006年),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综合指数逐年上升,安全状态也由较不安全升至临界安全。【建议】应继续坚持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的政策,坚持退耕还林为主的生态环境建设,推进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控制建设用地规模,从根本上降低区域土地资源生态压力,维护区域土地资源的生态安全。  相似文献   

13.
基于P—S—R模型的陕西省土地资源生态安全动态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利用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对陕西省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进行动态评价,以期为陕西省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参考。【方法】基于P—S—R模型,以国家土地资源安全评价应用性评估指标体系为基础,结合研究区域土地资源生态特点,构建陕西省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以1997~2006年陕西省土地资源数据为例,对其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的变化进行定量评价。【结果】1996~2006年,陕西省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系统压力指数整体上呈减小趋势;土地资源状态系统安全指数波动显著;土地生态安全响应指数呈明显增长趋势;土地生态安全综合指数变化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1996~1999年),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综合指数波动明显,但总体上呈下降趋势,安全等级由临界安全转为较不安全,第二阶段(1999~2006年),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综合指数逐年上升,安全状态也由较不安全升至临界安全。【建议】应继续坚持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的政策,坚持退耕还林为主的生态环境建设,推进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控制建设用地规模,从根本上降低区域土地资源生态压力,维护区域土地资源的生态安全。  相似文献   

14.
以黑龙江省东部煤炭城市鸡西市为例,选取16个典型评价因子,遵循客观、科学、简明可行原则,利用压力-状态-响应(PSR)框架结构模型构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极差法对评价指标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以熵值法计算各评价指标的权重,最终确定2008—2014年研究区土地生态安全综合指数。结果显示:鸡西市土地生态安全综合指数呈现逐年提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袁欢  郑钦玉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8):15806-15808,15811
在生态足迹模型基础上,运用“能值一生态足迹”模型计算重庆市2004~2008年的生态承载力和生态足迹,并引入生态压力指数、生态足迹多样性指数以及生态协调系数,构建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对区域的生态安全现状进行动态分析与评价。计算结果表明重庆市2004~2008年的人均生态足迹呈上升趋势,持续出现生态赤字,生态压力指数呈快速增长,生态足迹多样性指数存在小幅波动,现有的生态安全的发展趋势不容乐观,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承受能力不相协调。  相似文献   

16.
为促进贵州省工农业生产的合理布局及生态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以贵州省88个县(市、区)为研究对象,根据自然-社会-经济系统构建生态安全预警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确定指标基础权重,运用惩罚型变权模型对贵州2007—2013年88个县(市、区)生态安全状况进行预警研究。结果表明:2007—2013年贵州省生态安全预警指数变化介于0.4~0.7,该时段生态安全预警指数平均值依次为0.62、0.61、0.58、0.61、0.55、0.63和0.63,生态安全状况总体呈先降后升趋势。研究区中警区面积呈先增后减趋势,从2007年的114 117.45km~2增加至2011年的171 152.76km~2,再减少至2013年的85 495.56km~2;轻警区面积呈先减后增趋势,从2007年的62 050.51km~2减少至2011年的4 858.6km~2,再增加至2013年的90 515.8km~2。在县域尺度上,研究区绝大部分县(市、区)生态安全预警指数呈上升趋势;南明、云岩、钟山和红花岗等地生态安全预警指数总体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