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惠安县沙地木麻黄台湾相思混交林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惠安县沙地15a生的木麻黄台湾相思混交林防风效果和土壤理化性质测定结果表明:木麻黄台湾相思混交林防风功能大于木麻黄纯林。木麻黄台湾相思3∶3混交林与木麻黄台湾相思2∶2混交林风降率分别比木麻黄纯林提高了15.9和7.2个百分点;木麻黄台湾相思混交林土壤理化性质优于木麻黄纯林。木麻黄台湾相思混交林土壤容重小而土壤持水量和孔隙度大、土壤有机质和N、P、K等营养成分高于木麻黄纯林,两种类型的混交林以木麻黄台湾相思按3∶3的比例混交改善土壤结构和肥力条件更好。  相似文献   

2.
郭清明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3):202-203
为改变福建沿海防护林造林树种匮乏的局面,应用马占相思、厚荚相思和大叶相思在沿海沙地开展造林选择试验,结果表明:参试的3种相思造林6a保存率都在90%以上,生长量表现为厚荚相思〉马占相思〉大叶相思〉木麻黄;马占相思、厚荚相思和大叶相思6a生时防风效能分别为56.6%、71.6%和74.4%;3种相思6a生林分与同龄木麻黄相比,土壤肥力都得到不同程度提高。马占相思、厚荚相思和大叶相思可作为沿海防护林更新树种。  相似文献   

3.
施成坤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7):140-141
针对闽南沿海地区大面积发展桉树纯林引起地力下降、病虫害及水分过度丧失等问题,在闽南海岛东山县丘陵山地进行了桉树与木麻黄带状混交造林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桉树与木麻黄混交能提高桉树生长量,丰富林下植被,形成较为稳定的复层林,而且混交林土壤的持水能力、土壤结构得到改善,土壤肥力增强。建议在闽南地区推广营造桉树木麻黄带状混交林。  相似文献   

4.
马尾松大叶相思混交林生长及土壤肥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丽红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6):109-110,50
在较为贫瘠的迹地上开展马尾松与大叶相思单行、带状混交及马尾松纯林造林对比试验,对10年生试验林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马尾松与大叶相思带状混交,各个树种保存率高、生长量大,与马尾松纯林相比较,带状混交林中马尾松生长状况表现出明显优势,混交林林内小气候条件适宜,土壤理化性质良好,改善土壤肥力效果明显.马尾松与大叶相思单行混交,马尾松受压严重,保存率、生长量低,应及时采取对大叶相思进行适度修枝,增加林内透光度,促进马尾松生长.  相似文献   

5.
滨海沙地后沿几种木麻黄混交林防护功能与土壤性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茂瑾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3):188-189
针对沿海防护林树种单一化的现状,在惠安赤湖林场海岸后沿沙地开展木麻黄分别与台湾相思、柠檬桉和尾细桉混交造林研究,结果表明:木麻黄与台湾相思、柠檬桉和尾细桉混交后,防护功能增强,土壤物理和化学性质得到改善;参与试验的3种混交林中,以木麻黄与台湾相思混交对防护效果的提高及土壤肥力的改良作用最明显。  相似文献   

6.
木麻黄混交林防护效能和改土效果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木麻黄分别与厚荚相思、刚果12桉、湿地松混交造林研究表明,与木麻黄纯林相比,木麻黄混交林能有效提高防风固沙效能和改善土壤的肥力状况,其中以木麻黄与厚荚相思混交表现得最明显,其次为木麻黄与刚果12桉混交.木麻黄与厚荚相思混交林是沿海地区理想的防护林类型.  相似文献   

7.
针对福建沿海防护林树种单一化严重,林分结构简单,防护林生物多样化和生态系统稳定性差的现状,开展沙质海岸造林新树种选择研究,筛选适合于沿海特殊生境生长的优良种植材料。结果表明,厚荚相思、马占相思和大叶相思在沿海恶劣环境下具有较高的生产力,厚荚相思平均胸径、树高、单株材积和蓄积量分别是木麻黄的2.0倍、1.6倍、6.6倍和6.0倍;马占相思上述生长指标分别比木麻黄大76.7%、53.3%、494.5%和451.3%;大叶相思生长量与木麻黄相接近。厚荚相思、马占相思和大叶相思防护功能强,林内相对风速分别下降71.6%、56.6%和74.4%,而且3个树种能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肥力。以厚荚相思和马占相思构建防护林可形成持续稳定的生态防护屏障。  相似文献   

8.
沙质海岸木麻黄马占相思混交林生产力和生态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当前沿海沙质海岸造林树种单一,防护林林分结构简单、生物多样性差和生态稳定性不强的现状,于1996年在福建惠安县赤湖林场开展木麻黄马占相思混交林和木麻黄纯林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混交林中木麻黄保存率、树高、胸径生长量均大大超过木麻黄纯林;混交林防护效益明显大于木麻黄纯林;混交林林地土壤肥力高,改土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桉树人工混交林林分生长与土壤养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桉树人工混交林中各树种的生长状况、蓄积量和土壤养分含量,探索适于桉树生长的最佳混交模式。【方法】在广东省雷州半岛,选择尾巨桉(DH32-29)分别与团花、马占相思、湿加松混交的试验林和桉树纯林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样法测定各树种的胸径、树高、枝下高和冠幅;并在各样地四角以及中心设5个土壤采样点,采集表层0~20 cm的土壤,测定试验林地土壤pH及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效硼含量。【结果】(1)团花、马占相思、湿加松均可促进桉树胸径、树高和单株材积生长,促进作用大小表现为马占相思团花湿加松;4个林分间桉树胸径存在显著差异,树高、枝下高、冠幅和单株材积均存在极显著差异。(2)团花和马占相思的平均胸径、平均冠幅和平均单株材积皆大于同一林分内的桉树,而湿加松的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平均冠幅和平均单株材积均远小于同一林分内的桉树。(3)各类型混交林中,桉树的单位面积蓄积量大小为桉树湿加松混交林桉树马占相思混交林桉树团花混交林,混交树种的单位面积蓄积量大小为团花马占相思湿加松,总的单位面积蓄积量则以桉树马占相思混交林最大,桉树团花混交林次之。(4)桉树与团花混交后,林地土壤pH及有机质、碱解氮、速效钾含量均极显著高于桉树纯林地;桉树与马占相思混交后,林地有机质、碱解氮、全钾和速效钾含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桉树纯林地;桉树与湿加松混交后,林地仅土壤pH和全磷含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桉树纯林地。【结论】桉树与马占相思混交后,桉树的胸径、树高、单株材积生长最好,林分整体蓄积最大,林地表层土壤养分含量最高,林分质量最好,林分结构最稳定。  相似文献   

10.
木麻黄造林措施和混交造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茂瑾 《安徽农学通报》2008,14(17):183-184
针对当前滨海沙地木麻黄防护林更新困难的现状,开展不同营林措施对木麻黄造林的影响,以及不同树种混交更新效果的研究,结果表明:木麻黄二代更新采用挖大穴整地、下客土伴磷肥,可以大幅度提高造林成活率和生长量,林分短期内郁闭成林,防护功能早发挥,木麻黄采伐迹地更新选用木麻黄与相思或桉树混交,能促进木麻黄快速生长且林地理化性质得到改善,土壤肥力增强。  相似文献   

11.
马尾松火力楠混交林生长量和土壤理化性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施清华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4):144-145,212
在马尾松采伐迹地上开展马尾松与火力楠单行、带状混交及马尾松纯林造林对比试验,对10年生试验林研究结果表明,混交林中马尾松生长量大于纯林,火力楠对马尾松生长起着辅佐作用.采用马尾松与火力楠带状混交,各个树种保存率高、生长量大,与马尾松纯林相比较,带状混交林中马尾松生长状况表现出明显优势,混交林林内小气候条件适宜,土壤理化性质良好,改善土壤肥力效果明显.马尾松与火力楠单行混交,马尾松保存率和生长量不如带状混交类型.  相似文献   

12.
雷州林业局桉树混交造林模式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10种桉树与相思混交模式林分的生长量、生物量、经济效益、土壤性质等方面的研究表明:桉树与相思混交能够提高混交林中桉树的胸径和材积生长量,但在造林密度相同的条件下,混交林分无论从产量还是从经济效益上都不如桉树纯林高,营造混交林能够很好地维持地力,提高林地土壤养分含量。  相似文献   

13.
在闽清美菰国有林场开展了马尾松与台湾赤杨混交造林试验,马尾松与台湾赤杨采取9:1和7:3这2种比例插花混交,以马尾松纯林作为对照.结果表明,马尾松-台湾赤杨混交林中,马尾松的平均胸径、树高、单株材积和蓄积量均大于马尾松纯林,马尾松-台湾赤杨混交林中马尾松的生长量与马尾松纯林有显著差异.马尾松-台湾赤杨混交林土壤的肥力状况优于马尾松纯林;马尾松-台湾赤杨混交林内植物种类比马尾松纯林多,植物多样性指数大于马尾松纯林.  相似文献   

14.
杉木马尾松鹅掌楸多行混交林与杉木马尾松多行混交林对比试验研究表明,杉木马尾松鹅掌楸混交林中杉木、马尾松平均单株生长量大于杉木马尾松混交林中对应的树种,杉木马尾松鹅掌楸混交林单位总蓄积量高于杉木马尾松混交林。杉木马尾松鹅掌楸混交林土壤比杉木马尾松混交林疏松透气,土壤中的有机质、水解性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等含量大于杉木马尾松混交林,杉木马尾松鹅掌楸混交林土壤肥力比杉木马尾松混交林高。  相似文献   

15.
针对沿海地区防护林树种单一,人工林结构简单、生态稳定性不强的局面,开展木麻黄与柠檬桉混交造林研究,结果表明:木麻黄与柠檬按混交后,木麻黄生长量增加,混交防护林防风效能增强,而且土壤物理性质得到改善,肥力增加。木麻黄与柠檬桉插花混交是沿海防护林营造的一种合适结构模式,柠檬桉为木麻黄较为理想的伴生树种。  相似文献   

16.
沙岸木麻黄柠檬桉混交林生态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柳清 《安徽农学通报》2008,14(23):154-155
针对沿海地区防护林树种单一,人工林结构简单、生态稳定性不强的局面,开展木麻黄与柠檬桉混交造林研究,结果表明:木麻黄与柠檬按混交后,木麻黄生长量增加,混交防护林防风效能增强,而且土壤物理性质得到改善,肥力增加。木麻黄与柠檬桉插花混交是沿海防护林营造的一种合适结构模式,柠檬桉为木麻黄较为理想的伴生树种。  相似文献   

17.
在木麻黄海防林下分别采用单种乡土树种和多种乡土树种与木麻黄混交2类方式进行种植,对乡土树种的存活率、生长情况以及环境因子等进行了持续性的观测,并对2类种植方式样地中的乡土树种的生长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木麻黄海岸防护林中混交种植的乡土树种大都能够成林。经过5 a的生长,7种乡土种树木中草海桐和露兜的存活率最高(48.89%),水黄皮次之(42.22%),海棠果的最低(13.33%)。多种混交样地植物平均株高、基径分别从75.2、1.3 cm增长至185.4、5.1 cm。4种乔木树种中水黄皮的生长量增量最大,其次为海棠果和黄槿,小叶榕的生长量增量相对较小;3种灌木中草海桐的生长量增量较大,苦郎树、露兜次之。水黄皮和小叶榕的平均相对生长量增量和光合作用强度均表现为多种混交样地大于单种混交样地,且2种类型样地中水黄皮的各类生长指标均大于小叶榕。多种混交样地和单种混交样地的土壤含水量与土壤pH值均有显著提高。乡土树种在混交林中生长良好,且显著地改善了混交林的土壤环境,可用乡土树种构建混交林型的海防林。  相似文献   

18.
马尾松疏林地套种木荷对林分生长和土壤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傅家齐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13):126-127
针对闽南丘陵山地马尾松造林地由于经营不善或造后失管而形成疏林地的状况,采用木荷进行套种改造,对形成的马尾松木荷混交林进行生长量和土壤理化性质的测定,并与未套种的马尾松疏林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马尾松疏林经过木荷套种改造,马尾松生长量得到一定的提高,土壤容重降低、持水量、孔隙度、有机质和速效磷等指标都有所增加,土壤变得疏松且肥力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19.
为筛选出一些较适宜于福建省东南沿海木麻黄轮作或混交树种,研究了福建省长乐市滨海沙地厚荚相思等5个树种的土壤剖面变化及土壤的表聚性特征。结果表明:各树种对林地土壤水分影响不明显;在0~20 cm的土壤层,pH值高低依次为巨尾桉、马占相思、厚荚相思、卷荚相思、木麻黄,与木麻黄林地相比,经t检验,卷荚相思等4个树种的土壤pH值的差异达显著水平;相思类树种林分的土壤养分都大于巨尾桉和木麻黄林下的土壤养分;巨尾桉的全氮量表聚性系数和卷荚相思的全磷表聚性系数分别只有0.26和0.29,不具有表聚性特征,而其它树种各养分都具有表聚性特征。  相似文献   

20.
为探索火炬松与台湾相思最佳混交途径,在罗源国有林场开展火炬松与台湾相思比例为2∶2的行状混交和比例为4∶4的带状混交试验,火炬松纯林作为对照。结果表明,火炬松与台湾相思混交后,火炬松的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和单株平均材积的生长量均较火炬松纯林有所增加,其中带状混交方式的火炬松生长量增加更多,与火炬松纯林相比,其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和单株平均材积分别增加了16.8%、18.3%和59.5%;火炬松与台湾相思混交林的土壤通透性优于火炬松纯林,而且土壤中有机质、水解性N、速效P和速效K的含量也高于火炬松纯林。由此可见,火炬松与台湾相思采用4∶4的带状混交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