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农民合作社是带动农户增收、推进脱贫攻坚和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目前在农民合作社快速发展进程中存在带动农户效果不佳、发展不规范以及发展水平不高等诸多制约因素,其中,农户作为农民合作社的主体,其加入意愿直接影响农民合作社的发展带动能力。以北京市平谷区为例,在实证调研农户加入农民合作社意愿的基础上,分析认为农户对合作社的认知程度、农户的年龄和文化水平、农户的生产规模和交通便利情况、合作社的服务水平、已入社农户对合作社的满意度等都会影响农户加入合作社的意愿。最后,提出了提高农户加入合作社积极性、规范农户参与行为、促进合作社规范提升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农业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其核心价值在于带动农户增收,而合作社带动能力的提升,则有赖于利益联结机制的构建。通过对常熟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利益联结机制的调查研究表明,农民专业合作社利益联结机制的构建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明确的制度建设对于紧密型利益联结的构建、合作社效益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能够有效提升合作社带动能力,促进农户持续稳定增收。本文立足岷县合作社发展现状,分析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浅谈合作社如何规范发展。  相似文献   

4.
提升农户自主发展能力是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举措。当前对于合作社是否能够提升农户自主发展能力学术界尚未形成普遍共识。为增强社会层面对合作社的认同感,本文立足于挖掘和揭示合作社的益贫价值,基于中国西部欠发达地区云南、贵州、陕西及甘肃4省1 553户关于贫困与食物安全综合调研数据,利用倾向得分匹配(PSM)法,通过构建反事实分析框架,实证分析了合作社对农户自主发展能力的提升效应及其异质性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合作社对农户自主发展能力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在使用多种方法的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2)合作社对农户自主发展能力的影响在不同特征的农户间存在显著差异。具体而言,相较于贫困农户、低人力资本禀赋农户、低收入阶层农户,参加合作社对非贫困农户、高人力资本禀赋农户、中高收入阶层农户家庭的能力提升效果更为明显。因此,政府在引导鼓励农户加入或创办合作社保证合作社增量的同时,应重点优化存量,强化小农在业务、资金与管理参与方面同合作社的关联度,减少公共减贫资源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精英俘获”现象。  相似文献   

5.
本文选取新疆棉花种植户数据,综合采用平均处理效应模型、多重处理效应模型和分位数处理效应模型等方法,考察加入合作社对农户收入的影响、异质性及其作用机制。本文主要有如下发现:(1)加入合作社对农户有增收作用,平均意义而言,加入合作社相对于未加入合作社使得农户收入增长约23%。(2)合作社不同参与方式对农户增收的影响存在差异,相对于未参与合作社,消极参与、松散参与和紧密参与对农户的增收作用不断提升,即参与程度越深增收效应越明显。(3)合作社的增收效应随着分位数的提高而提高,即加入合作社实质上对高收入农户的增收作用最明显。(4)合作社通过提升农户的生产效率、交易效率、议价能力和自信水平,进而对农户增收产生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黄慧德  张万桢  刘恩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5):17349-17350,17355
介绍了海南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现状,指出其存在合作规模小、经营效益不高、组织功能较差等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规模化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利用规模效应提高经营效益,发挥规模化合作社组织功能作用,实现耕地规模化经营;把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和小规模合作社合并为规模化合作社,以有效地提高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厘清农民合作社在提升农户自我发展能力方面的实际效果。【方法】基于四川秦巴山区13个贫困县712户农户的调查数据,构建了农户自我发展能力度量体系,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对农民合作社提升农户自我发展能力的效果进行深入分析。【结果】在消除潜在选择性偏差后,农民合作社整体上能够有效提升农户的自我发展能力,且对中、高收入农户的提升效果更为明显,对低收入农户自我发展能力的提升效果较小且不显著。【结论】在贫困地区发展农民合作社、提高所有社员农户的实际参与度是提升当地农户自我发展能力、发挥合作社带动功能、实现地区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实施以来,我国农民合作社数量持续快速增长。截至2018年底,我国依法登记的合作社已达217.3万家,实有入社农户突破1亿户,约占全国农户总数的48.7%。合作社在带动小农户增收致富、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拓展产业融合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特别是在乡村振兴战略要求下,合作社发展仍然面临整体质量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组织制度不规范等问题,普遍存在队伍老化、人才匮乏等制约瓶颈,亟需全面提升带头人的创新思维能力和综合领导能力。为此,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农民合作社发展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秉承“宣传合作社,服务合作社”的宗旨,系统整合中心优势资源,探索出一条合作社人才培养提升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9.
基于对山东潍坊3家果蔬农民专业合作社及80个小农户的调研,以反季节大棚西瓜生产为例,归纳总结了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合作社现代农业生产经营服务带动模式;在此基础上,从提高小农户生产水平、降低小农户生产与销售风险、促进小农户增收等方面分析了其成效,并指出了小农户与合作社衔接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围绕小农户与合作社的衔接模式,提出了明确双方成本投入比例、健全双方利益分配模式、强化合作社之间现代农业发展合作等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宁夏回族自治区提出按照用特色和高品质要求重新谋划定位农业创新发展,推进多种形式新型农业服务经营组织高质量持续发展,各类涉农新型经营企业主体数量规模快速增长,质量效益层次不断稳步提升,经营发展模式实现不断创新,农业功能格局不断拓展,推广“企业+合作社+小农户”等经营模式,在此发展中也存在实力和带动能力较弱、基础设施和装备水平比较低、市场开拓能力弱、信用体系不健全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据此提出了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据统计,截止2012年6月底,小城子镇已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55个,比去年净增18个,成员总数近2641户,带动农户数1000余户。与全县同期相比,发展数量约占10%,成员总数约占15%,带动农户数约占16%,合作社发展势头强劲,带动了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一是加大合作社宣传力度,普及合作社基本知识。一是组织乡干部在全镇上下大力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普法宣传活动;二是以会代训,不断深入宣传合作社法、合作知识和合作社  相似文献   

12.
正农民专业合作社是连接家庭经营的小农户与市场的桥梁,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提升农业产业发展、促进农业科技推广、增加农民收人的重要手段。甘肃省临洮县将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质量作为促进全县农业产业发展、增加农户收入、加快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一项有效措施,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促进农民合作社规范实施为目标,积极探索农民合作社运行机制和经营模式,强化指导监督,创新服务方式,大力提升合作社质量,增强合作社服务带动作用,全面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相似文献   

13.
农民合作社是助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关键主体,也是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重要力量.调研发现,河南省农民合作社存在基础服务型与多元服务型两种模式,其在引导带动、农产品增值、村社协同共建等方面均有相应的做法及成功经验,但也存在一些困境,如政策落实不到位,内部管理不够规范,农户缺乏合作意识,合作社与农户利益联结不够紧密,专业人才匮乏等.因此,农民合作社提升服务能力需要完善相关政策措施,重视合作社组织内部构建,培养农户合作意识,重塑利益联结机制,完善人才培养体系等.  相似文献   

14.
贫困农户参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减贫增收的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农村减贫中的作用及对贫困社员的增收作用机制,构建了能力视角下的贫困农户参与合作社减贫的内在机理与理论框架,并根据实地调查数据采用描述统计、相关分析和路径分析等方法,以信息获取能力、技术应用能力和需求表达能力3个社员能力维度,检验其在合作社中贫困农户的参与行为和减贫增收之间的中介效应。结果表明:1)贫困社员收益的提高程度不仅取决于其在农民专业合作社中的资本参与和农业生产经营等业务参与行为,更取决于社员个人能力的提高程度;2)在贫困社员三个维度的能力中,技术应用能力的提高对其收益提高的影响程度最大;3)为了促进社员稳定可持续减贫与合作社的辐射带动作用,在鼓励贫困农户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同时,更应注重提升社员的各维度能力。  相似文献   

15.
不同类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对农民增收的影响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与分析了嘉贤稻鸭共作、练湖病虫害防治、为民机插秧等3个专业合作社产生的背景与现状、运作机制和对农户增收的带动效果。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合作社对农户增收的带动效果不同,嘉贤稻鸭共作合作社〉为民机插秧合作社〉练湖病虫害防治合作社,表现出了“加工销售”型合作社带动农户增收的效果好于“服务型”合作社的特征;专业合作社对农户增收的带动效果与农户从业者的年龄和文化水平有关,专业合作社对“老弱型”农户增收的带动最大,其次为“一般型”农户,随后才是“健壮型”农户。  相似文献   

16.
农民合作社是广大农民群众在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是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中坚力量。2020年,农民合作社保持规范运行、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实现了整体发展质量稳步提升。组织农民优势凸显。到2020年11月,全国农民合作社达224.1万家,坚持以农民为主体,辐射带动近一半的农户。农民合作社加强社际联合,通过共同出资、共创品牌、共享收益,组建联合社1.3万余家,社均带动12家单体合作社,经营收入是单体合作社近4倍。贫困地区共培育发展农民合作社72万家,吸纳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入社发展乡村产业。  相似文献   

17.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快构建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合作与联合是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的重要一环,是有效提升农民合作社经济发展实力、市场竞争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实现农民合作社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在过去较长一段时间里,针对单体合作社经济实力不强、服务带动能力...  相似文献   

18.
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农业经营体制机制的创新和发展方向,对于新时期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转型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龙头企业带动型、合作社联动型和合作社一体化三种农业产业化模式基本内涵的阐述,运用完全静态信息博弈模型,探讨三种农业产业化模式中的农户利益所得。研究表明,合作社一体化是最优的农业产业化模式,农户在其中获得最大化收益。但采用平均定价法不如采用区别定价法,平均定价法低使得生产低质量产品的农户发生"搭便车行为",削弱了农户入社积极性与合作社的惠农效应;而区别定价法则促进龙头企业与合作社之间的竞争,有助于合作社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随着流通中介组织的进一步发展,农业产业化模式最终会演变为合作社一体化或农工商一体化模式。因此,未来需要进一步规范和加快合作社发展,将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作为提高农户生产效益的有效途径;根据不同地区农业经济的发展阶段和现状,合理选择农业产业化模式。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迅速发展的现实背景下,以陕西省杨凌示范区的合作社发展实践为例证,构建农 民专业合作社绩效评价指标,采用结构方程模型,通过农户视角分析农民专业合作社绩效及其影响因素路径和相互 关系。结果表明,合作社对于稳定价格作用大于增收效应;各因素对于合作社绩效的影响力由大到小依次为农户个 体特征、农户生产特征、农户对合作社认知、产品特性和农户对合作社满意度,影响路径系数分别为0.505、0.426、 0.403、0.272、0.157;其中社员平均受教育水平、生产种植规模、借款比例以及对合作社的了解及关心程度对于合作社 绩效的影响力较大。  相似文献   

20.
正近年来,长岭县按照"政府扶持、部门指导、多元创办、典型示范"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全县呈现出合作社数量不断扩大、覆盖领域不断拓展、规模层次不断提升的良好局面。截至目前,全县合作社已发展到1924个,合作社成员达到25000多人,带动7万多农户。该县重点采取三种方式加快发展各种类型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兴办合作社。兴源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