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4 毫秒
1.
采用延迟授粉和胚胎学显微观察的方法,研究了黑麦和六倍体小黑麦花粉诱导小麦孤雌生殖的假受精特性。结果表明:(1)用六倍体小黑麦花粉授粉,精子进入胚囊的频率高于黑麦花粉;(2)受粉后2h,一个精核已进入卵细胞质中,极少数精核能够刺激卵细胞单性分裂形成胚;(3)极核正常受精后形成胚乳。  相似文献   

2.
黑麦和小黑麦花粉诱导普通小麦孤雌生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延迟授粉和石蜡切片的方法,研究了黑麦花粉、小黑麦花粉以及黑麦和小黑麦花粉分段授粉诱导小麦孤雌生殖的频率及特点。结果表明:(1)用黑麦花粉授粉时,小麦卵细胞单性分裂的频率以及形成胚乳的频率都比较低。(2)用小黑麦花粉授粉时,较易形成胚乳、卵细胞单性分裂的频率相对较低。(3)用黑麦和小轩麦花粉分段授粉时,不仅易形成胚乳,而且易同时具有胚和胚乳的胚囊。  相似文献   

3.
六倍体小黑麦花粉诱导普通小麦孤雌生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寻找可以提高普通小麦孤雌生殖诱导结实率的授粉者。对普通小麦品种间F1代去雄,然后延迟授以六倍体小黑麦花粉,以诱导其孤雌生殖。结果表明,3个六倍体小黑麦与对照黑麦相比,均能有效提高普通小麦孤雌生殖诱导结实率,差异均有显著意义。在诱导普通小麦孤雌生殖方面,六倍体小黑麦与黑麦相比更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该研究选择畜用黑麦、畜用六倍体小黑麦、畜用八倍体小黑麦、冬小麦4个远缘杂交品种分为3组重复,采用人工去雄的方法进行远缘杂交来研究种属间的远缘杂交结实性。从结果来看,畜用六倍体小黑麦和畜用八倍体小黑麦的结实率最高,并且耔粒饱满度高,而畜用黑麦和冬小麦的组合最低并且差异不明显。畜用六倍体小黑麦和畜用八倍体小黑麦之间,以及畜用黑麦和畜用六倍体小黑麦、畜用八倍体小黑麦之间的差异也很显著。  相似文献   

5.
本方案选择畜用黑麦、畜用六倍体小黑麦、畜用八倍体小黑麦、冬小麦四个远缘杂交品种分为三组重复,采用人工去雄的方法进行远缘杂交来研究种属间的远缘杂交结实性。从结果来看,畜用六倍体小黑麦和畜用八倍体小黑麦的结实率最高,并且耔粒饱满度高。而畜用黑麦和冬小麦的组合最低并且差异不明显。畜用六倍体小黑麦和畜用八倍体小黑麦之间还有畜用黑麦和畜用六倍体小黑麦、畜用八倍体小黑麦之间的的差异也很显著。  相似文献   

6.
利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对水稻双受精过程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开花后0.5 h可见花粉粒在柱头上萌发,形成一定长度的花粉管,但仍未进入胚囊;开花后1~2 h花粉管进入胚囊,但尚未释放精细胞,此时,在卵器内有两条肌动蛋白冠的形成,肌动蛋白冠起始于助细胞的基部,1条终止于卵细胞核的位置,另一条终止于极核附近;开花后2~3 h花粉管释放精细胞,精细胞在肌动蛋白冠的作用下分别进入极核及卵细胞;开花后3~4 h,精核的染色质向卵核扩散,极核内的雄性核仁逐渐变大,最后增大至与极核的核仁差不多大小;开花后4~5 h,精核与极核完成受精作用,形成初生胚乳核,而此时在卵核内出现1个雄性核仁;开花后6 h左右,卵核核仁仍未完成与精核核仁的融合,此时初生胚乳核已分裂1~2次;开花后12 h,精核核仁与卵核核仁融合形成1个较大的核仁,至此合子形成;开花后24 h,合子有丝分裂1次,形成2个细胞的原胚,此时初生胚乳核已分裂形成8~16个游离核,绕胚囊周缘分布。水稻双受精作用属于有丝分裂前配子融合类型。  相似文献   

7.
为推进海州常山杂交育种进程,以11个地理种源为试材,采用荧光显微镜及石蜡切片法观察授粉受精过程,亦对21个种内杂交组合进行人工杂交授粉,统计座果率探究杂交亲和性。结果表明:授粉0.5 h,母本柱头上花粉未萌发;授粉1 h有少量花粉萌发;授粉2 h花粉管生长至花柱基部;授粉4 h,花粉大量萌发,花粉管伸入胚珠;授粉8 h,大量花粉管达花柱基部,胼胝质增多;花粉管伸入胚囊发生在授粉后1 d,精细胞与卵细胞、极核融合发生授粉后2 d,授粉后3 d合子开始原胚生长。杂交组合座果率分布范围0.00%~73.33%,母本座果率分布为0.00%~52.94%,父本座果率在0.00%~46.08%,通过正反交可提高座果率0.00%~363.00%。  相似文献   

8.
热研2号柱花草传粉受精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石蜡切片和压片等方法观察热研2号柱花草传粉受精过程花朵形态变化及双受精作用过程。凌晨6时绝大多数花蕾已进行自花授粉,花粉粒在柱头上经过2~3h后萌发。授粉后2~3h,花粉管沿子房内壁生长进入胚珠,进行珠孔受精。开花后5~6h,精卵细胞融合,几乎同一时间精子与极核融合。  相似文献   

9.
本文应用光学显微镜和石蜡制片法,对糜子的受精过程与胚的发育进行研究,结论如下:开花2h 后后,精核进入卵细胞;开花4h 后,精核的染色质逐渐分散,并出现核仁,受精卵内有一大而明显的雌性核仁和一较小的雄性核仁,此时合子形成,开花10h 后,合子进行1次分裂,糜子合子静止期长达4h 左右。2细胞原胚时,胚乳处于6个游离核时期。糜子的胚胎发育为紫菀型。合子无极性,第1次分裂为横分裂。胚发育经过原胚、椭圆形胚再经胚分化期和成熟期发育为成熟胚。受精前,两极核紧贴,不合并,位于卵细胞的合点端。受粉2h 后,精子进入一个极核,精核与极核融合过程同精核与卵核的融合过程相同;开花4h 后,形成初生胚乳核;开花5h 后初生胚乳核进行第1次分裂;胚乳发育为核型,游离核分裂为有丝分裂,球形胚期胚乳开始细胞化。  相似文献   

10.
本实验用10个普通小麦和黑麦的双单倍体与5个六倍体小黑麦进行杂交。结果表明:普通小麦和黑麦的双单倍体与六倍体小黑麦杂交结实率平均为1.25%。亲本组合对3种间杂交结实率有很大的影响;F_1代植株染色体数目变化于41~49之间,大部分为2n=44~47。由于大量非整倍体的存在,F_1代各组合植株很不一致,育性降低。F_2代表现出广泛分离,并普遍存在超亲现象。在各组合中,大部分为小黑麦型,还出现中间型、普通小麦型、硬粒小麦型、分枝小黑麦型等类型。在 F_2代中,具有2n=42的植株占47.22%,育性恢复达58.88%。选择到综合性状优良的六倍体小黑麦材料。试验表明普通小麦和黑麦的双单倍体与六倍体小黑麦3种间杂交是改良六倍体小黑麦有希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通过光学显微观察,大麦双受精过程如下:授粉后35分钟,花粉管进入胚囊;45分钟释放出两个精子;50分钟,一精子先与卵细胞融合,另一精子移向中央细胞的二极核;55分钟,精子附卵核上,另一精子附于一极核上,同时还观察到一精子附于两极核上的现象;60分钟,精子仍贴附在卵核上,另一精子与二极核之一融合;90分钟,精子开始与卵核融合,初生胚乳核形成,其核中的三个核仁未融合;120分钟,精子与卵核融合,初生胚乳核分裂,但未见核仁融合。  相似文献   

12.
太和樱桃胚胎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太和樱桃大鹰紫甘桃品种雌雄配子体、授粉受精和胚的发育阶段及时间。结果表明,3月初花粉粒发育成熟,3月13日开花时胚囊发育成熟,授粉后26h花粉管进入子房,然后进行双受精作用,形成初生胚乳核和合子。至4月初合子发育成原胚,原胚经分裂与分化,形成幼胚,4月中旬胚发育完全。胚胎发育与樱桃结果关系密切,树体营养和外界气候条件对胚胎发育过程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3.
观察了葡萄双受精过程中雌雄性核的融合。结果表明:花粉管通过珠孔穿入退化助细胞,释放出二精子;精子核接近并贴附在卵核和次生核上,二者核膜融合,精核沉入卵核及次生核,染色质松解,并与雌性核染色质融合,出现雄性核仁,两性核仁融合,形成合子及初生胚乳核。卵核完成受精较次生核晚。受精属有丝分裂前型。精核进入卵核前看到了它的核仁。少数胚囊具有两套卵器。  相似文献   

14.
陆地棉花粉管通道形成时期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石蜡切片法观察陆地棉的花粉管生长、受精和受精卵分裂过程及花粉管通道形成时期。结果表明:①授粉后15 h花粉管通过珠孔进入胚囊;②授粉后18~21 h,精子和卵细胞开始融合,24 h后形成一个核仁的受精卵;③授粉后48 h,始见胚分裂;授粉后72 h,早期胚形成;④应用花粉管通道法对棉花导入外源DNA的适宜时期为授粉后18~48 h。  相似文献   

15.
从胚胎学方面研究了粘果山羊草细胞质的小麦雄性不育系K83(21)35A与保持系83(21)35B杂交的双受精过程,胚和胚乳的发育特点,以及单倍体胚和孪生胚发生的规律。结果表明:双受精过程、胚和胚乳的发育与普通小麦自交相似。n型单倍体胚来自助细胞的孤雌生殖;n-n型双胚来自助细胞和卵细胞的孤雌生殖;2n-n型双胚中的单倍体胚来自助细胞,二倍体胚来自受精卵。适当延迟授粉,能提高单倍体发生的频率。  相似文献   

16.
利用石蜡切片法对丹参不同时期花器官进行了解剖学研究。结果表明:丹参单珠被,薄珠心,倒生胚珠,有承珠盘结构。孢原细胞位于珠心一层表皮下,直接行使大孢子母细胞功能。大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合点端或合点端第二个大孢子为功能大孢子,胚囊发育为蓼型。胚囊中卵细胞存在极性。助细胞在卵细胞产生极性分化前解体,即助细胞寿命较短。反足细胞在成熟胚囊中退化。极核在受精前融合,核中出现多个小核仁。  相似文献   

17.
本文首次对番茄大孢子的发生和胚羹发育的细胞学过程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番茄为弯生胚珠,同一子房内数以百计的胚珠着生于同一中轴胎座上。大孢子和胚囊发育的类型为单孢子胚羹,薯型。其主要特点在于,由大孢子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的单倍体的四分孢子呈直线排列,然而只有靠近合点端一个最后发育成大孢子,其余三个相继退化。大孢子经过3次连续的有丝分裂,形成一个含有8个单倍体细胞核的胚囊。即雌配子体,经过进一步发育,番茄的成熟的雌配子体包括:1个卵细胞,2个助细胞,3个反足细胞和一个具有2个极核的中心细胞。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禅寺丸大小孢子发生及雌雄配子体发育过程,并观察是否存在花粉及胚囊败育现象,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法对其大、小孢子发生和雌、雄配子体发育的过程进行观察。结果表明:禅寺丸花药四室,花药壁由表皮、药室内壁、中层和腺质绒毡层组成;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为同时型,四分体的排列方式为四面体型;成熟花粉粒为2-细胞型,有3个萌发孔;不同药室间及同一药室内的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不同步,且有巨大花粉(未减数花粉)的产生。子房8室,中轴胎座,胚珠倒生,双珠被,薄珠心和单孢原细胞;大孢子四分体直线排列,功能大孢子位于合点端,蓼型胚囊。禅寺丸花粉和胚囊发育过程多数正常,不仅可作为授粉树种,也可作为优良的杂交母本。  相似文献   

19.
In flowering plants, guidance of the pollen tube to the embryo sac (the haploid female gametophyte) is critical for successful fertilization. The target embryo sac may attract the pollen tube as the final step of guidance in the pistil. We show by laser cell ablation that two synergid cells adjacent to the egg cell attract the pollen tube. A single synergid cell was sufficient to generate an attraction signal, and two cells enhanced it. After fertilization, the embryo sac no longer attracts the pollen tube, despite the persistence of one synergid cell. This cessation of attraction might be involved in blocking polysperm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