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河北省耕作制度以小麦+玉米一年两作为主要形式,但光热资源属于一季有余、两季紧张的状态。近年,由于大气温室效应的影响,小麦冬前积温高、苗情旺,管理变得被动。为此,2007年秋河北省提出了"小麦适当晚播、玉米适当晚收"的"两晚"管理措施,以延长玉米生育期和提高千粒重,进而达到玉米增产的目的。推广玉米适当晚收增产技术简便易行,不增加农业生产成本,只通过延长玉米收获期就可以大幅度提高玉米产量。  相似文献   

2.
所谓"两晚",简单讲就是玉米适当晚收,小麦适期晚播. 1 "两晚"技术的优点 这项栽培技术具有四大好处:一是简单易学,容易掌握,不需要增加投资和用工,只需把玉米收获时间和小麦播种时间向后适当推迟几天即可;二是可以提高玉米籽粒的品质和商品性,增加玉米产量,玉米推迟到完熟期收获,晚收7~10d,亩产可增加35~50kg;三是有利于培育小麦冬前壮苗,提高抗寒性和抗逆性,建成合理的小麦高产群体结构,有利于小麦高产;四是可达到节水节支,在足墒播种的前提下,小麦可免浇一次冻水,既节约了水资源,又可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3.
蒋向  姚书俭 《河南农业》2008,(23):38-38
玉米适期晚收、小麦适当晚播增产技术(简称“两晚”技术)是一项适用于河南省冬小麦——夏玉米种植区域的节省性增产技术。该技术能使夏玉米充分利用有限光资源提高单产,冬小麦易于形成高质量群体。节约用水用肥、防止旺长冻害,推厂应用意义很大。  相似文献   

4.
阐述鲁西地区小麦适当晚播技术和玉米适当晚收技术,包括小麦规范化播种技术、氮肥后移技术、田间管理等玉米一增四改技术和适当晚收技术,以为小麦、玉米的稳产、高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政经信息     
《农家参谋》2008,(10):30-31
农业部在全国大力推广"双晚"技术为抓好今年秋收秋种工作,确保秋粮丰收,并为明年夏粮生产奠定良好基础,农业部办公厅日前向全国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大力推广夏玉米适当晚收、冬小麦适当晚播技术(简称"双晚"技术)。夏玉米适当晚收,有利于高效利用有限光热资源,增加粒  相似文献   

6.
通过玉米适当晚收、小麦适期晚播,优化麦玉茬口衔接,利用常年玉米收获与小麦播种之间光热资源,在保证小麦不减产的基础上,使玉米增产。玉米晚收14 d增产7%~16%,同时机械直接收获籽粒每亩较早收减少运输、机械脱粒、人工等50~70元费用。  相似文献   

7.
<正>辛集市常年种植小麦玉米60余万亩,笔者经过多年的试验示范,总结了一项适合本地小麦玉米配套高产栽培技术。即"两适、两配套、两抢、两增、两节、两灭"技术。实施此项技术后,每亩增产小麦30~40 kg,增产玉米50~60 kg,亩节水80 m3,共增收节支150~170元/亩。1"两适"即玉米适期晚收、小麦适期晚播玉米收获期应为10月1~5日,小麦播种期在  相似文献   

8.
收获期对夏玉米千粒重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玉米适当晚收、小麦适当晚播的“两晚”栽培技术,目的是充分利用光热资源,增加玉米产量,搭配实现小麦高产抗旱栽培。以不同熟期的10个夏玉米品种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收获期对千粒重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冀中地区夏玉米的最佳收获期为10月1日之前,同时明确了千粒重的增加与全生育期积温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日平均温度关联不大,长期缺光影响千粒重增加。  相似文献   

9.
<正>晚播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是在小麦不能适期播种的情况下,经小麦栽培学的多年研究而形成的技术。可获得与早茬、中茬小麦相近的单位面积产量。栽培学上把年前主茎叶片仅4片以下,仅有一个或以下分蘖,冬前积温低于420℃的小麦称作晚播或晚茬小麦。聊城市一般指10月15日以后播种的小麦,该技术适合聊城的气候条件、生产条件,与夏玉米直播晚收技术配合使用,可实现小麦、玉米的周年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10.
关中灌区小麦玉米一体化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生产调查分析和试验研究,针对陕西省关中灌区的生态条件和限制小麦、玉米产量高产的障碍因素,对冬小麦、夏玉米周年农艺措施进行统筹调控,从品种搭配、播期调整、群体构建、水肥运筹等方面,总结形成了以“两旱”(小麦早种、玉米早收)为“两晚”(小菱适期晚播、玉米适期晚收)为主体的关中灌区小麦、玉米一体化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1.
今年,山东省的小麦普遍晚收,夏玉米播种比常年晚7天左右。针对今年的特殊气候,山东省农业厅召开了玉米生产技术专家座谈会,分析了播期推迟对玉米生产的影响,提出了一些具有针对性的生产技术措施。省农业厅要求各地要以“一早(早管理)一晚(适当晚收)三防(防芽涝、防病虫害、防倒伏)”为重点,切实加强玉米田间管理。  相似文献   

12.
1近年小麦生产上主推技术 1.1"两晚"技术。即玉米适期晚收和小麦适期晚播配套技术。晋州市种植的玉米品种主要有郑单958、浚单20等,生育期在100d左右,籽粒灌浆期需要50~52d。而晋州市播种期多在6月10~15日,其收获期应当为9月25日~10月1日。  相似文献   

13.
通过选择优质高产的小麦品种和耐密紧凑型优质高产玉米品种,采取小麦玉米适期播种,科学合理施肥,施足基肥,各适期追肥,改革种植模式,小麦等行距播种、玉米麦后直播,小麦适时收获、玉米适时晚收技术等优质小麦玉米高产栽培综合技术,取得小麦玉米优质高产。  相似文献   

14.
小麦、玉米是濮阳市的主要粮食作物,为充分利用光热资源和节约水资源,进一步挖掘两大作物的增收潜力,大力推广以玉米晚收、小麦晚播为主要内容的"两晚"增收技术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5.
针对黄淮海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轮作区,生产上小麦早播晚收、玉米晚播早收和缺乏适宜机收籽粒玉米品种,不利于黄淮海区实现玉米机收籽粒的问题。全国农技中心在前期工作基础上,于2016年开始在河南开展了小麦玉米双机收模式试验,以筛选适宜的小麦玉米品种、确定合理的小麦玉米茬口、优化集成配套技术,为黄淮海区实现大面积玉米机收籽粒和小麦玉米轮作全程机械化提供依据。试验表明,通过培育选用早熟、籽粒脱水快、站秆能力强、抗逆、高产的玉米品种和早熟、耐晚播、高产、优质的小麦品种,配套小麦晚播早收、玉米早播晚收的"双早双晚技术",能够在黄淮海区实现大面积玉米机收籽粒和小麦玉米轮作全程机械化。  相似文献   

16.
<正>小麦是平山县的主要粮食作物,常年播种面积24.6亩,种植模式以小麦与玉米(花生等)轮作为主。生产中,由于玉米(花生)选择品种不合理或区域积温不足,造成不能适时收获,从而使小麦播种偏晚,形成晚播麦,影响小麦产量,形成低产田。因此,结合全县的小麦生产状况、区域分布和小麦高产主推技术要求,就晚播小麦表现和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供  相似文献   

17.
晚播麦春季管理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两晚”技术(夏玉米晚收、冬小麦晚播)作为河北省粮食生产中增产节水的关键技术,正在全省大力推广.据统计,2008年全省小麦播种面积3628万亩,适时晚播面积达3100万亩,占总播种面积的85.4%,比上年增加1450万亩。相关配套管理技术的普及推广对实现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于20072009年在洛阳研究了播期对不同生态型和筋力型冬小麦品种加工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生态型小麦品种的弱化度均表现为适播处理显著高于早播和晚播处理;在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和粉质指数方面,半冬性品种均表现为晚播处理显著高于早播和适播处理,弱春性品种均表现为适播处理显著高于早播和晚播处理;不同筋力型品种的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和粉质指数均以晚播处理较高,而中筋品种和弱筋品种的弱化度以适播处理较高;半冬性小麦品种的拉伸阻力、延伸度和拉伸比均以早播处理较高,拉伸面积和最大拉伸阻力均以晚播处理较高;弱春性小麦品种的拉伸面积、拉伸阻力和拉伸比均以晚播处理较高,最大拉伸面积以早播处理较高,而延伸度以适播处理较高;不同筋力型品种的拉伸面积均以晚播处理较高。  相似文献   

19.
<正>辛集市常年种植小麦60万亩,种植玉米48万亩,是粮食生产大县。辛集市技术指导员自2007年开始推广两晚技术。根据辛集市马兰农场小麦播期试验和王口、小辛庄大面积推广"两晚两适"增产技术表明,玉米亩增产30 kg左右,小麦亩节水50~100 m3,节约纯氮2.3 kg,亩增收节支70元左右。2007年在马庄  相似文献   

20.
伊川县属豫西丘陵地区,近年来,夏玉米生产中普遍存在收获偏早的问题,使玉米不能充分成熟,增产潜力得不到充分发挥。小麦播种偏早易形成旺苗、假旺苗。应合理采取夏玉米适期晚收增产技术,合理搭配品种,合理安排玉米收获期及小麦播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