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分析复合微生物菌肥配施化肥对芥菜生长及菜地土壤环境的影响,为复合微生物菌肥及化肥减量增效技术在芥菜栽培中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田间设单施100%化肥(T1)、70%化肥+复合微生物菌肥(T2)、85%化肥+复合微生物菌肥(T3)和100%化肥+复合微生物菌肥(T4)4个施肥处理,以不施肥为对照(CK),测定分析各处理芥菜的农艺性状、产量和品质及菜地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养分含量。【结果】T3处理芥菜的株高最高,且显著高于CK(P0.05,下同),单株重显著大于其他处理,公顷产量(29 390 kg)最高,较CK显著提高107.45%,但与其他处理差异不显著(P0.05,下同);粗纤维含量为0.70%,显著低于其他处理;总酸含量(0.10 g/100g)低于其他处理,总糖含量(1.33 g/100g)显著高于T2和T4处理。T3处理菜地土壤中的3种酶活性均最高,其中蔗糖酶活性为110.1 mg/gDW,土壤脲酶活性为0.125 mg/gDW、酸性蛋白酶活性为67.9μg/gDW,与CK和T1处理相比,分别显著提高629.14%和80.79%、135.85%和35.87%及63.22%和5.43%。T3处理菜地土壤的氮磷钾和有机质含量均最低,水解氮含量为136 mg/kg,显著低于其他施肥处理,较T1处理降低9.33%;有效磷含量(19.7 mg/kg)较T1处理显著降低29.64%;速效钾含量(176.0 mg/kg)较T1处理显著降低57.89%,较CK降低58.97%;T3处理能更有效地利用土壤中的养分,减少土壤磷的潜在污染风险。【结论】芥菜栽培采用85%化肥+复合微生物菌肥(600 kg/hm~2)施肥模式可提高产量、改善品质及改良土壤环境、降低水体和土壤磷污染风险。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氮素种类及施氮量对延胡索产量及品质的影响,并为延胡索的优质高产栽培提供氮肥施用依据。采用大田试验,在不同氮素形态及施氮量处理后,比较分析其增产效果,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延胡索中6种生物碱指纹图谱以分析其药用品质。结果表明,施用不同氮素后对提高延胡索产量均起到了显著促进作用,90 kg/hm2尿素处理增产效果最佳,增产倍数达2.730,同比无氮素处理(CK)增加95.0%,CK产量最低;药材折干率对比发现,120 kg/hm2硫酸铵处理折干率最高,达0.589,同比CK增加54.3%,120 kg/hm2硝酸铵处理最低,仅有0.357,同比CK低6.5%;90 kg/hm2尿素处理显著促进了延胡索干物质的累积。延胡索乙素含量分析表明,90 kg/hm2尿素处理组中延胡索乙素含量最高,达0.594 mg/g,同比对照增长23.0%,120 kg/hm2硫酸铵处理组含量最低,仅有0.325 mg/g。药材品质指标对比发现,90 kg/hm2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明无机营养液中添加微生物菌肥对水培樱桃番茄产量、品质和抗逆生理的影响。 【方法】采用水培樱桃番茄,设计 4 个无机营养液中添加微生物菌肥处理,分别为无机营养液不添加微生物菌 肥(T1,对照)、无机营养液添加 0.1% 微生物菌肥(T2)、减少 10% 无机营养液添加 0.1% 微生物菌肥(T3)、 减少 20% 无机营养液添加 0.2% 微生物菌肥(T4),测定樱桃番茄的产量和品质及相关形态生理指标。【结果】 配施微生物菌肥可提高樱桃番茄单株产量,T2 处理单株产量(684.19 g)显著高于 T1 处理(425.97 g),提高 60.62%,T3、T4 处理单株产量分别为 518.93、472.37 g,略高于 T1 处理。T2 处理樱桃番茄成熟果实可溶性固形 物含量(9.17%)略高于 T1(9.00%)、T3(8.83%)、T4(8.40%)处理,VC 含量 (46.14 mg/100g) 和硬度 (0.91 kg/cm2 ) 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整个生育期(14、28、42、56、70 d)叶片游离脯氨酸含量及 SOD、POD、CAT 活 性均处于较高水平。【结论】无机营养液中添加 0.1% 微生物菌肥可以提高水培樱桃番茄产量,有助于改善番茄 果实外观品质和营养品质,增强植株的抗逆性。  相似文献   

4.
为缓解日光温室土壤连作障碍,探索外源微生物菌肥添加对土壤生物环境影响特征,试验研究了5种固体菌肥对设施土壤生物活性及菜豆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菌肥施入初期,速溶性菌肥TR4显著增加了土壤细菌数量、微生物量氮(SMBN)含量,有机肥型菌肥TR3的土壤微生物量碳(SMBC)和微生物量碳/氮(SMBC/N)、蔗糖酶活性显著增加,到菜豆拉秧时,5种菌肥均能显著提高土壤微生物数量、SMBC、SMBN、土壤脲酶活性和菜豆产量,其中以TR3产量最高,相关分析表明,菜豆产量与SMBC含量脲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通过隶属函数综合分析土壤生物活性:依次为XTR3XTR5XTR2XTR1XTR4XTR6CK,表明在日光温室土壤中使用生物菌肥较常规施肥可以提高土壤生物活性,以TR3菌肥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5.
【目的】明确微生物菌肥在韭菜生产中的应用价值,基于韭菜优质安全生产和韭菜迟眼蕈蚊(Bradysia odoriphaga)防治筛选微生物菌肥与化肥配施的最佳方案。【方法】以雪韭 791 为试验对象,以 100% 推荐用量 化肥处理为对照(T1),设置 8 个处理,分别为 100% 推荐用量的化肥配合 30%、50%、70%、100% 推荐用量 的微生物菌肥(T2~T5)、100% 推荐用量的微生物菌肥配合 70%、50%、30% 和 0% 推荐用量的化肥(T6~T9), 通过室内单因素试验评估不同施肥方案对韭菜生长性状的影响,并通过田间试验验证较优施肥方案对韭菜产量、 品质及韭菜迟眼蕈蚊发生的影响。【结果】室内试验结果表明,微生物菌肥可有效提升韭菜生长性状,韭菜株 高、茎粗、最大叶宽、单株质量和须根数量显著增加;其中,T5、T6 和 T7 处理韭菜生长性状最佳,株高表现 尤其突出,分别为 27.87、27.59 和 28.84 cm,与其他处理差异显著;单株质量较大,分别为 0.99、0.93 和 0.94 g, 与除 T4 和 T9 以外的其他处理差异显著;T5、T6 和 T7 三组处理间生长性状无显著差异。基于以上结果和经济 效益角度,选择 T6 和 T7 为较优施肥方案进行田间试验。T6 方案的田间处理(FT6)结果显示,韭菜单株质量、 茎粗、假茎长度、株高、最大叶宽和须根数分别较 FT1(CK2)提升 29.41%、1.70%、12.19%、7.58%、17.23% 和 40.60%;T7 方案的田间处理(FT7)结果显示,韭菜单株质量、茎粗、假茎长度、最大叶宽和须根数量分别 较 FT1(CK2)提升 23.22%、4.21%、11.94%、9.47% 和 16.99%,提升幅度低于 FT6;FT6 和 FT7 处理韭菜产量 分别较 FT1(CK2)提高 48.39% 和 12.99%,且可溶性糖含量分别比 FT1(CK2)提高 32.72% 和 10.45%,可溶 性蛋白质含量分别提高 6.76% 和 6.60%,韭菜品质显著提高。FT6 和 FT7 处理均可抑制韭菜迟眼蕈蚊发生,抑 制率分别为 50.15% 和 22.16%。综上,FT6 处理优于 FT7。【结论】微生物菌肥与化肥配合施用相较于单独施用 化肥可有效提高韭菜产量、品质,并抑制韭菜迟眼蕈蚊发生,最佳推荐配比为 70% 推荐用量的化肥配合 100% 推荐用量的微生物菌肥。  相似文献   

6.
以生菜(Lactuca sativa L. var. ramosa Hort.)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微生物菌肥对冀西北坝上地区生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菌肥能促进生菜生长,提高其产量,改善其品质;其中,处理M2Y2[底施木美土里微生物菌肥1 200 kg/hm2(M2)+叶面喷施育苗宝贝微生物菌剂1∶200(Y2)]生菜的株高、地上部鲜重、地上部干重、根系活力、地下部鲜重、地下部干重和产量均显著高于CK,比CK分别提高了18.27%、61.04%、88.20%、101.43%、59.34%、125.00%和64.74%,处理M2Y2生菜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维生素C含量也明显高于CK,较CK分别增加了63.59%、42.35%和117.32%,而亚硝酸盐含量则显著低于CK,比CK降低了66.07%。施用效果最好的为处理M2Y2,其次为处理M1Y2,即底施木美土里微生物菌肥600 kg/hm2(M1)+叶面喷施育苗宝贝微生物菌剂1∶200(Y2)。  相似文献   

7.
微生物菌肥对花生主要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微生物菌肥在花生上的应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微生物菌肥对花生单株结果数、饱果数、单株生产力等主要性状影响较大,对花生产量增产明显,在不同微生物菌肥处理中,5号菌肥荚果、籽仁产量4 150.0005kg/hm2和3 129.1004kg/hm2,分别比对照增产9.93%、11.56%,较对照增产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8.
复合微生物菌肥对连作草莓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研究了复合微生物菌肥对连作草莓营养生长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菌肥处理明显促进草莓营养生长,提高草莓产量和果品质量.其中,菌肥浓度37.5kg/hm2处理的草莓产量最高,前期产量和总产量分别较CK提高了6.74%和5.54%;菌肥处理草莓果实的糖酸比、可溶性固形物和Vc含量分别较CK提高了11.5%、20.0%、17.2%和30.2%,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新型复合微生物肥料对冬小麦生物学性状及生防效果的影响,为利用抗逆性强、耐存储的芽孢杆菌研发新型复合微生物肥料及其大面积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田间试验方式,设不施肥(CK)、常规施肥(复合肥750 kg/ha)和施用新型复合微生物肥料(施用量750 kg/ha)3个处理,分别测定不同处理越冬前和孕穗期的小麦叶面积、单株干物重和叶片叶绿素含量,并调查小麦根部孢囊线虫侵染情况、生物学性状、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结果]新型复合微生物肥料可在孕穗期极显著(P<0.01,下同)增加冬小麦的叶面积、单株干物重及叶片叶绿素含量,并显著提高冬小麦的次生根数、分蘖数、孕穗数、穗粒数、公顷穗数和千粒重(P<0.05,下同),但对株高和穗长无显著影响(P>0.05,下同);新型复合微生物肥料对冬小麦孢囊线虫具有较好的防效,土壤有效孢囊数量较CK极显著减少39.02%.与CK相比,施用新型复合微生物肥料的冬小麦平均显著增产44.6%,但与常规肥料处理差异不显著.[结论]底施新型复合微生物肥料不但有改善冬小麦生物学性状和增产的作用,而且对冬小麦孢囊线虫病具有一定的防效.  相似文献   

10.
试验分析不同菌肥(剂)对豌豆植株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菌肥(剂)的5个处理豌豆植株鲜重、根瘤数量、根瘤鲜重及产量均高于不施用菌肥(剂)的处理,处理2 (R1)和处理6 (R5)极显著高于处理1 (CK)。可在生产上推广应用河北益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的菌剂和河北农旺肥业有限公司提供的豆粕生物有机肥。  相似文献   

11.
12.
《Science (New York, N.Y.)》1980,207(4436):1161-1162
  相似文献   

13.
14.
壳聚糖对番茄枯萎病菌的拮抗作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含毒介质法研究了壳聚糖对番茄枯萎病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浓度大于1 mg/mL的壳聚糖能明显抑制菌丝生长,各设定浓度均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孢子萌发,而且抑制效果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大而增强;浓度大于0.1 mg/mL的壳聚糖处理可诱导初生菌丝发生肿胀、分枝增多且茵体分隔增加及体细胞变短等形态学变化.壳聚糖的抑菌作用机制与其增加茵丝细胞膜的透性有关.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道了海岛棉(Gossypium barbadense,(AD)_2)、与瑟伯氏棉(C.thurberi,D_1)、辣根棉(G.armourianum,D_(2-1))、裂片棉(C.lobatum,D_7)和松散棉(C.laxum,D_8)等4个D染色体组的杂种三倍体F_1主要形态遗传变异及其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Ⅰ染色体配对的研究结果。这4个种间杂种F_1,有的表型象海岛棉,有的象野生二倍体棉,有的表现为中间型。每细胞染色体平均构型依次为:12.83Ⅱ+13.27Ⅰ+0.024Ⅲ;12.10Ⅱ+14.84Ⅰ;12.44Ⅱ+14.24Ⅰ+0.02Ⅲ和12.70Ⅱ+13.40Ⅰ+0.025Ⅲ+0.033Ⅳ;完全配对成13Ⅱ和13Ⅰ的细胞,其比例分别为60.3%、19.9%、42.2%和45.9%。这表明:在这4个D染色体组棉种中,以瑟伯氏棉与海岛棉的关系最为密切,其次为松散棉、裂片棉,而辣根棉的关系最远。本文还讨论了这4个D染色体组种与海岛棉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记述浙江林学院等采自莫干山的象虫总科共10种,其中象虫科9种,卷象科1种。  相似文献   

17.
重点介绍了美国农场经营管理的基本做法和经验,即以经营中型规模农场为主体;由市场来确定种植计划;主要以一种作物为主要种植对象;农业保险;农业协会;农业社会服务,为农民解决了后顾之忧;重视农科教三结合;坚持用养结合,保护环境.  相似文献   

18.
19.
介绍了美国农业部有关信息机构的主要工作;美国农业部的经济信息调查内容;美国农业部统计信息调查方法;美国农业信息的分析和发布;有关的信息保密规定;美国农业部农业市场服务局的"市场新闻报告"等六方面的情况.  相似文献   

20.
竹节参脂溶性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分析竹节参脂溶性的化学成分。[方法]用索氏提取法提取竹节参的脂溶性成分,通过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分离并分析鉴定组分。[结果]共检测出27个峰,鉴定出23种化合物,占总脂溶性成分的93.41%。竹节参地上部分脂溶性成分主要为1-十八碳烯(18.06%)、3-甲基-2-丁酮(12.88%)、3-甲基丁酸(8.40%)、正己酸(6.60%)、辛酸(6.41%)、异丙基乙醚(6.08%)、2-乙氧基戊烷(5.08%)、十二烷(4.93%)、可巴烯(4.17%)。[结论]该试验检测出了竹节参脂溶性化学成分的主要类型及含量,为综合开发利用竹节参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