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客观评价参试品系特性与生产利用价值,为早熟棉花新品种的审定推广提供科学依据,以辽棉品系、外来品系与对照辽棉23为试验材料,进行区域生产试验,根据2018年、2019年、2020年实际生产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辽棉品系棉花具有早熟、高产、结铃性强的特点,适合锦州地区种植和推广。  相似文献   

2.
正1选育过程辽棉29号是辽宁省经济作物研究所2006年以特早熟高产兼抗枯黄萎病品系辽7083为母本,以品系辽2258为父本组配的杂交种,该杂交种杂种优势强,具备高产、早熟、抗病、优质等优良特性。2008~2010年参加品系比较试验。2011~2012年参加辽宁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2012年参加辽宁省棉花品种生产试验。2013年通过辽宁  相似文献   

3.
辽棉28号是辽宁省经济作物研究所于2001年以特早熟高产兼抗枯黄萎病品系辽1284为母本、以早熟高产优质品系锦1784的提高系为父本进行杂交,经8代选育而成的抗病棉花新品种。2012年12月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4.
辽棉25号(辽3045),是辽宁省经济作物研究所2001年以早熟抗病品系辽206为母本、以中熟高产优质品种中棉35号为父本进行杂交,经过9代选育而成的特早熟抗病棉花新品种,2011年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5.
1 选育过程 辽棉28号是辽宁省经济作物研究所以特早熟高产兼抗枯黄萎病品系辽1284为母本,以锦州农业科学院育成的早熟高产、优质品系锦1784的提高系为父本,于2001年配制杂交组合,通过南繁北育,早期低世代对生育期、优良纤维品质、产量为目标进行选择,后期高世代在抗病性、结铃性及衣分等方面进行多年综合选育而成.通过多年选择,使早熟性、抗病性、丰产性、纤维品质等性状得到了综合改良.2007年将该品系定名为辽7083,具备早熟、抗病、优质、高衣分等优良特性,达到了综合性状同步改良的目的.2008~2009年参加品系比较试验.2010 ~ 2011年参加辽宁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2011年参加辽宁省棉花品种生产试验.2012年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  相似文献   

6.
《现代农业科学》2007,(1):14-15
“盛杂棉1号”是湖北盛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棉花研究所选用高产优质棉花品系H818为母本.以抗病棉花品系1819为父本配制的抗虫杂交棉强优势新组合。[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棉花“石杂2”是以超鸡角叶材料“NT-2”为父本、“JM-2”为母本的杂交组合,是石河子农科院棉花所选育的抗病、早熟、高产、优质的新品系。  相似文献   

8.
辽棉18号(原品系名辽101)是辽宁省经济作物科学研究所以87-7109为母本,以1038-6为父本,配制的杂交组合,经人工病圃多年定向胁迫筛选育成的棉花新品种,该品种高抗枯、黄萎病,纤维品质优良,增产潜力大,是目前棉花生产上具有较高推广利用价值的棉花新品种。2002年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 特征特性辽棉18号在特早熟棉区生育期123~125d,比辽棉15号早2~3d,在黄河流域棉麦(油)夏套种100~105d。该品种植株呈塔形,辽宁棉区打顶后株高65cm左右。出苗好,前期发育快,长势旺而稳键,开花结铃集中,铃期发育快,铃重增长迅速,铃壳薄,…  相似文献   

9.
“辽豆三号”原品系名“辽77—3072”,又名“辽农三号”,是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原子能农业利用研究所用辐射与杂交相结合的方法育成的。该品种经过品种比较试验、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增产效果比较显著,农艺性状和品质较好。1983年12月经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决定命名推广。一、选育经过选育出高产稳产、蛋白质或油分含量较高和抗病的新品种是当前大豆育种工作的攻关任  相似文献   

10.
采用室内生物测定和田间棉铃虫危害调查方法,分析了辽宁省经济作物研究所转育的3个转基因棉花品系(4830,4877,4786)和美国构建的Bt基因棉花品系新棉33B的不同器官的抗虫性,结果表明,棉花不同器官抗虫性不同,功能叶抗虫性最强;转基因棉花4830和新棉33B抗虫性强弱没有显差异,并均高于转基因棉4877,4786,这说明中国转基因抗虫棉与美国抗虫棉具有等同的杀虫效果,转基因棉花的蛋白毒性在棉铃虫体内具有一定的残效。在田间小区种植中,4830,4877,4786和33B均表现出了对棉铃虫幼虫较高的抗虫效果,两次调查中(7月5日,7月14日),4830,4786,33B品系均未发现棉铃幼虫,顶尖蕾铃也未发现受害现象,在4877品系中发现了少理的低龄棉铃幼虫,蕾铃受害率为3.01%,辽棉15号(CK)蕾铃受害率为10.6%,各品系之间抗性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11.
棉蚜种群密度对其转主取食适合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种群密度对棉蚜(Aphis gossypiiGlover)转主取食适合度的影响,通过室内转接试验,研究了采自棉花和黄瓜的棉蚜品系分别以不同种群密度转接到棉花和黄瓜上的成虫留居率和种群增长率。结果表明:种群密度对于两品系棉蚜的成虫留居率均没有显著影响;在不转换寄主的情况下(棉花品系/棉花、黄瓜品系/黄瓜),种群密度对于两品系的种群繁殖率均没有显著影响;寄主转换后(棉花品系/黄瓜、黄瓜品系/棉花),种群密度对两品系的种群繁殖率有显著影响,均表现为以30头/株转接,种群繁殖率显著高于以10、50、70头/株转接,而后三者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棉花品系/棉花的种群适合度显著高于棉花品系/黄瓜种群,黄瓜品系/黄瓜的种群适合度显著高于黄瓜品系/棉花种群。  相似文献   

12.
辽豆4号(原品系编号为辽81—5052)大豆新品种于1989年12月由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推广。一、选育经过辽豆4号是铁岭市农科所在1975年以丰产、秆强、株型好、抗逆性强的铁丰8号(通州小黄豆×荆山璞)为母本,以曾创世界高产纪录、花荚数量多的日本十胜长叶品种和具有多花多荚配合力高的优良中间类型材料“5621”血缘关系的7116—10—3〔(丰地黄×5621)×十胜长叶〕品系为父本,进行复合杂交育成的,组合号为7556。1978年秋省农科院原子能所从该组合后代中引入4株(当时只纪录组合  相似文献   

13.
辽棉14号是辽宁省经济作物科学研究所从1984年配制的杂交组合“692*1038”后代中选育出的早熟、抗病、丰产、优质棉花新品种,1996年由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正式审定命名。辽棉14号早熟性好,抗病性强,产量优势明显,纤维品质优良,符合国家棉花育种目标要求,在未来的几种中,将广泛地应用于辽宁等特早熟棉共和黄河流域夏播棉区。  相似文献   

14.
辽豆21号(原品系名称辽95024)是由辽宁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在1995年以辽8878为母本,用辽93009做父本,经过有性杂交和系谱选择之后育成的高油大豆新品种,已于2005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转基因棉花品系3H-52抗旱性的改良,在全生育期旱棚种植条件下,对转基因棉花品系3H-52及其受体品系的生理指标和农艺性状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转基因棉花品系3H-52的叶片细胞相对含水量、游离脯氨酸含量较其受体品系WC有所提高,丙二醛含量有所降低,株高较受体品系增加,表明转基因棉花品系3H-52的抗旱性较其受体有一定提高。转基因棉花品系3H-52的皮棉产量和受体品系间差异不明显,该品系还需进一步选育改良。  相似文献   

16.
以10个不同基因型棉花品系为试验材料,采用株式图记载棉株各部位蕾铃发生、生长和脱落情况,以探明棉花在夏播短季栽培条件下的棉铃形成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在时间分布上,现蕾高峰期为播种后第56天至第80天,开花高峰期为播种后第77天至第96天,成铃高峰期为播种后第85天至第101天,各品系生殖器官(蕾、花、铃)数量积累均有显著差异;在空间分布上,P56–3、07单12、07单6和07单7表现为中部成铃最多,其余品系则表现为下部成铃最多;P56–3、07单6和07单7成铃率分布表现“下部果枝内空形”;各品系产量结构有显著差异,品系2003–29单株铃数较其他品系高19.53%~119.55%,籽棉和皮棉产量较其余品系分别高21.82%~106.32%、22.46%~134.05%,在所有参试品系中表现突出,成铃分布均匀,脱落较少,单株成铃数和产量最高,适宜在夏播短季栽培模式下种植。棉花夏播短季栽培成铃主要集中在8月,不能用传统的“三桃”比例来衡量高产优质栽培的成铃结构。  相似文献   

17.
辽宁棉花抗枯黄萎病育种回顾及主要技术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宁省棉花抗病育种从1951年开始至今,已有48年的历史,先后育成了辽棉系列抗枯黄萎病品种和品系近20个,填补了我国短季棉抗黄萎病品种和兼抗品种的空白。并在抗病性与早熟、优质、丰产综合改良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辽棉10号等优良品种在广大的特早熟棉区、黄河流域夏播棉区以及新疆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取得了显著的抗病增产效果和经济效益,并为我国10余个著名抗病品种的选育提供了抗源,这标志着辽宁棉花机病育种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8.
Bt棉不同品系对棉铃虫杀虫效果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转 Bt(Bacillus thuringiensis,Bt)杀虫蛋白基因棉花 (Bt棉 )是第一种不影响害虫天敌 ,且对棉铃虫 (H elicoverpa armigera Hübner )具有杀虫活性的转基因棉花品系〔5〕,由美国孟山都公司生产的 Bt棉品系“新棉 3 3 B”1 998年在我国河北省推广应用。我国“863”项目自主研制的 Bt棉已经有多个品系于 1 998年在我国开始商业化种植 ,并不断有新的 Bt棉品系被选育出来。但在实际应用中发现 ,目前在我国推广应用的国内外培育的 Bt棉品系均存在着对棉铃虫杀虫活性的时空差异〔1,3,4〕,尤其是在我国华北地区 ,Bt棉的杀虫活性在棉铃虫的第三…  相似文献   

19.
鄢陵县过去棉种多、乱、杂、退现象十分严重,影响棉花产量和品质。为了促进棉花生产迅速发展,我们从种子工作入手,采取措施,选育良种,使全县三年实现了棉花良种化.我们的作法是:一、开展科学实验,引进优良品种1975年在河南省农林科学院的具体帮助和指导下,以四级农科网为基地,在城关公社新庄大队科研站,搞了108个棉花新品系比较试验。当年通过田间观察和室内考种,表现较好的有“79”、“77”、“90”三个品系,折合亩产都在200斤皮棉以上,分别  相似文献   

20.
1 选育经过 辽春14号,原代号为“92鉴86”,由辽宁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育成。2001年12月通过辽宁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该品种是通过品种(系)间人工杂交的方法,经过6个世代的系统选育育成。母本是铁春1号,父本是品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