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洞庭湖底栖动物长期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揭示洞庭湖底栖动物种群长期变化趋势及环境影响,利用20多年的监测数据分析洞庭湖底栖动物种群组成、优势种、多样性指数变化动态,并应用典范对应分析(RDA)研究了底栖动物种群结构与环境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1991-2012年洞庭湖底栖动物多年平均种数53种,以水生昆虫(占41.5%)、软体类(占39.6%)为主。全时段水生昆虫种数、密度整体呈缓慢下降趋势;软体动物密度基本平稳,种数整体呈缓慢上升趋势。2010年以后优势种由水生昆虫、软体类与钩虾等为主的清洁型种类向以寡毛类、软体类等为主的清洁型与耐污型种类转变。东洞庭湖底栖动物种数、密度与多样性指数均低于西、南洞庭湖。RDA分析结果显示洞庭湖水体总磷、叶绿素a和透明度是影响底栖动物种群的主要水环境因素。三峡工程运行后入湖水沙减少、水位变化对底栖动物种群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新建元江县跨江大桥对水生生物的影响,对新建元江县跨江大桥段位于元江鲤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范围内进行水生生物调查.参照《内陆水域渔业自然资源调查手册》,采用实地捕捞、市场调查、走访了解等方法进行水生生物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该江段河水水质处于地表水标准Ⅳ类,水生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较多,生物量较高.4个采样点共采集到水生藻类6门48种,以绿藻、蓝藻、硅藻为主,其中硅藻种类最多,绿藻生物量最大.采集浮游动物4大类18种,其中原生动物种类最多,枝角类生物量最大.采集到底栖动物3门11种,其中软体动物种数最多,节肢动物门次之.采集到的水生维管束植物9种.鱼类共调查到20种,以鲤形目最多,鲇形目次之.此次调查结果可为评价大桥施工期和运营期对保护区水生生物的影响提供依据,并协助制定科学有效的水生态保护补偿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秦岭丹江流域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特征和多样性规律,为水域生态学研究提供基础资料,也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要水源区生态环境评估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4年春季在秦岭丹江流域,选取6个样区16个样点,采集样品,调查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和分布特征。【结果】鉴定出底栖动物18种,隶属3门4纲14科,其中水生昆虫类最多,分属10科13种,占总数72.2%;软体动物3种;寡毛类2种。四节蜉属(Baetis)动物的出现频率最高,达68.8%。春季丹江流域底栖动物的优势种为卵萝卜螺(R.ovata)、四节蜉(Baetis)、摇蚊幼虫(Chironomid larvae)、克拉伯水丝蚓(Limnodrilus ciaparedianus),食底泥者是秦岭丹江流域底栖动物主要的功能摄食类群,共有8种。丹江流域底栖动物平均密度为50头/m2,单因素方差(ANOVA)分析表明,底栖动物Shannon-Weiner、Pielou、Simpson指数在不同样点之间差异不显著。【结论】秦岭丹江流域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相对稳定但分布不均,反映出水域生态环境优劣差异。建议应加大对秦岭丹江流域生态系统的治理,控制污水排放量,构建一个和谐稳定的丹江流域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浑河底栖动物种类,评价浑河的水体质量。[方法]2016年7月(丰水期)和10月(枯水期)对浑河水域8个采样点(实际为6个采样点)的底栖动物物种多样性进行了调查,以此推测该区域水体质量。[结果]经定性和定量分析发现,底栖动物3门5纲8目10科32种,其中出现最多的类群是水生昆虫,占种类数量的68%,环节动物占13%,软体动物占16%,其他节肢动物占3%。浑河水域均受到不同程度污染,在丰水期时,东洲区水域污染严重,下游污染较轻;在枯水期时,中游和下游进行施工和蓄水等处理,改变了底栖动物的生存环境,造成其种类和数量不符合季节的改变。人为活动因素对部分河流附近环境的改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季节性的变化;枯水期整体水质稍好于丰水期。[结论]该研究为维持浑河生态健康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对峡江水利枢纽施工期间库区7个监测断面的水生生物及水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库区水体中浮游动物共4大类27种,以轮虫类为优势种,占总数的40.74%;浮游植物8门50种,硅藻以占种数的60.00%和占种数22.00%的绿藻位居生物量的前两位;底栖动物在枯水期与丰水期时空分布变化明显,临近坝址段的水体底栖动物密度与生物量较大,同时由于水流在调查范围内变化较大,而水流过急以及卵石为主的底质,导致个别调查点未检测出底栖动物;对水质样本采样内梅罗指数计算分析,在将水污染指标按用途分三大类的条件下,监测点基本处于污染水平。其中ST5的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等于2.14,呈最高水质污染水平。  相似文献   

6.
2014年10月对辽宁省境内的蒲河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以下简称底栖动物)群落结构进行了调查研究,共采集到底栖动物3门5纲12目22科39属44种。其中,节肢动物门35种,占总种类数的80%,环节动物门5种,占11%,软体动物门4种,占9%。优势种有小云多足摇蚊、溪流摇蚊、霍甫水丝蚓、负子蝽、划蝽、绿倒毛摇蚊、浅白雕翅摇蚊、苏氏尾鳃蚓。采用EPT百分比、BMWP-ASPT、Berger-Parker指数和BI指数对蒲河水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BI指数法结合指示生物法更适于蒲河流域水质生物评价,蒲河流域整体水质存在污染,且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需要进行水生态修复与重建。  相似文献   

7.
【目的】罗梭江桥工程跨越罗梭江鱼类州级自然保护区,为了解罗梭江桥工程建成后对水生态的影响,对桥梁工程区域水生生物资源进行调查。【方法】参照水环境监测规范SL 219—98采集水样,根据国家标准进行分析评价;依据《内陆水域渔业资源调查手册》,采用实地捕捞、市场调查和走访了解等方法进行水生生物的调查研究。【结果】共检测出浮游植物计5门36属,组成以硅藻门为主,生物多样性指数为1.98~2.62;检测出浮游动物95属165种,原生动物种类最多,以浮游动物综合分析江段水质,调查区域属轻清洁水体;检测出大型底栖动物26种,种类最多的是软体动物门;采集到鱼类34种,隶属于4目13科30属,土著鱼占比79.41%,为典型的东南亚热带鱼类区系类型。【结论】调查区水生生物资源现存量丰富,跨江建桥对水体影响非常有限,而且大多能在短期恢复。  相似文献   

8.
2014年4月对黑河流域(秦岭段)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和分布特征进行野外调查,鉴定出底栖动物15种,隶属3门4纲12科。在各类群生物中,水生昆虫占绝大部分,共9科12种,其他各类群所占比例都不足7%。黑河流域优势种为四节蜉(Baetis)、新石蝇(Neoperla)、蜉蝣(Ephemera)、扁蜉(Ecdyrus)、优势度分别为0.51、0.05、0.05和0.03。底栖动物密度变化范围在19~104 ind·m-2之间,四节蜉(Baetis)的出现频率最高为88.9%。食底泥者是底栖动物主要的功能摄食类群。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表明:黑河(秦岭段)底栖动物物种多样性指数、物种均匀度和物种丰富度指数在不同采样位点之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秦岭水域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特征和多样性规律,于2014年4月采集调查秦岭水域底栖动物样本并对其群落结构和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共鉴定出底栖动物33种,隶属3门5纲17科,其中,水生昆虫占绝大部分,共12科;底栖动物密度为0~145ind/m~2。其中,四节蜉(Baetis)出现频率最高,食底泥者是底栖动物主要的功能摄食类群。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表明,秦岭水域底栖动物物种多样性指数、物种均匀度和物种丰富度指数在不同采样位点之间差异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老窝河底栖动物资源状况。[方法]在2007年4、11月,调查了老窝河大型底栖动物资源。调查采样依据海拔高度变化设置了5个断面,共计40个样本。[结果]采集到底栖动物20种,其中节肢动物17种,占总种数的85%,以水生昆虫为主;软体动物2种,占总种数的10%;扁形动物1种,占总种数的5%。老窝河各断面秋季底栖动物的平均密度高于春季,春、秋季各断面的平均密度均以LWH1、LWH2、LWH3断面高。生物量与密度变化大体相似。LWH1、LWH2、LWH3断面的多样性指数、均匀度和丰富度高于LWH4和LWH5断面。[结论]老窝河海拔高度的变化影响了底栖动物种类分布的格局,使底栖动物密度、生物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钱塘江西湖段鱼类群落结构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16—2018年对钱塘江西湖段鱼类进行分季节采样调查,共采集到鱼类31种,隶属7目9科27属,其中鲤科(Cyprinidae)鱼类最多,有21种,占总物种数的67.74%;按生态类群划分则以淡水定居性、中下层、杂食性鱼类为主;优势种为鲫(Carassius auratus)、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刀鲚(Coilia nasus)、鳙(Aristichthys nobilis)、窄体舌鳎(Cynoglossus gracilis)。与历史记录相比,鱼类资源衰退较为明显,仅江海洄游性鱼类及河口性鱼类就减少了16种,且存在资源小型化、物种单一化的问题。Jaccard相似性系数显示任意两年之间的鱼类物种组成均处于中等不相似水平,ABC曲线也显示2016和2018年鱼类群落较稳定而2017年处于受干扰状态。鲢、鲫和鳙为该江段目前最主要的鱼类资源,分别占渔获物总质量的49.65%、20.14%和16.19%,其中鲢和鳙完全依靠增殖放流补充。绝大多数钱塘江传统土著经济鱼类虽有长期增殖放流的补充,但未在该江段形成优势种群。鱼类多样性指数虽有一定的季节及年际波动,但其变化未达到显著水平,鱼类群落结构的季节变化则与鱼类自身生活习性及水域内水文地理特征均有一定程度的关系。建议对钱塘江河口段持续开展全面的鱼类群落及鱼类生境调查,为制定细化的鱼类保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通过巢湖2018年水质与水生生物资源调查,对水质状况,浮游生物、底栖动物、鱼类种类组成,密度与生物量、优势种类等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巢湖2018年夏季浮游植物为118种(含变种),隶属5门26科60属,细胞丰度与生物生物量平均值分别为3.1×107 cells/L,平均生物量为5.7 mg/L;浮游动物140种(含属),其中枝角类、桡足类各9种,轮虫24种,纤毛虫98种(含属),平均丰度1898.9 ind./L,生物量为4.4mg/L;底栖动物为16种(含属),平均密度为495.5 ind./m2,平均生物量为42.04 g/m2;鱼类47种,隶属于8目15科,优势鱼类为刀鲚Coilia ectenes、鳙Aristichthys nobilis、鲫Carassius auratus、鲤Cyprinus carpio、翘嘴鲌Culter alburnus、太湖新银鱼 Neosalanx taihuensis等,各样点浮游生物与底栖动物有明显差异。在巢湖流域未来管理中,综合运用食物链调控技术、提高污水排放标准等生态修复工程,以提升巢湖生态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桂江浮游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采集8 个断面水样,定性、定量测定浮游生物,共鉴定出浮游植物7 门57 属,其中,优势门为硅藻门,共15 属、占总属数的26.32%,平均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4.19 万个/L 和0.11mg/L,平均Shannon-Weiner 多样性指数(H)、Pielou 均匀度(J)、Margalef 种类丰富度指数(R)分别为1.25、0.65 和1.67;鉴定出浮游动物4 类33 属,优势种为原生动物和枝角类,各12 属、均占总属数的36.4%,平均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25.5 个/L 和0.65 mg/L,平均Shannon-Weiner 多样性指数(H)、Pielou 均匀度(J)分别为1.13、0.81。结果表明,现阶段桂江浮游生物多样性水平和丰富度较高,但沿岸居民区相对密集、人类活动频繁的江段浮游生物多样性和丰富度较低。  相似文献   

14.
松花江干流嫩江至同江段鱼类物种资源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解松花江鱼类种类组成的现状及变化趋势,笔者于2010年5-10月,通过走访当地居民、农贸市场调查、标本采集等形式对松花江干流嫩江至同江段鱼类资源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调查区域共发现鱼类69种,隶属于2纲8目18科,占黑龙江省鱼类种类的63.9%,其中鲤科鱼类的种数最多,计有35种,占50.7%,多为重要的经济鱼类;其次为鳅科,计有7种,占10.2%;鲑科和鲿科各4种,各占5.8%,其他鱼类14科19种,占27.5%。调查结果显示,松花江干流嫩江至同江段的鱼类资源有减少的趋势,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5.
瓯江干流丽水段渔业资源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3月、2009年6月—2010年2月,作者在瓯江干流丽水段设3个采样点,每月一次对瓯江干流丽水段的渔业资源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共采集鱼类标本2 579尾,分别隶属于5目,13科,41属,53种。其中,鲤形目鱼类种数最多,鲤科鱼类37种,占样本总数的69.81%,其次是鲇形目和鲈形目;鳗鲡目和合鳃鱼目种数较少,仅1种。全年优势种为圆吻鲴(Distoechodon tumirostris)、大眼华鳊(Sinibrama macrops)和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分别占样本总数的33.00%、12.52%和11.36%;Margalef丰富度指数(D)2009年7月~翌年1月呈递减趋势,其中2009年7月最高。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月变化幅度不大,只是2009年7月和8月稍高。Pielou均匀度指数(J’)全年较恒定。瓯江干流丽水段主要经济鱼类有唇鱼骨、鮠科鱼类(黄颡鱼等)、斑鳜和鳜等。2009年6月平均密度最高为15.53尾/网,全年在st.2采到的鱼类种数最多(40种),在st.3采到的鱼类种数最少(27种)。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长江如皋江段仔稚鱼资源现状,探索仔稚鱼物种组成、生态类型、群落特征及仔稚鱼丰度时空特征,为长江近河口段仔稚鱼资源监测提供基础数据。【方法】采用鱼类早期资源调查方法对仔稚鱼进行采样调查,将仔稚鱼样品在Olympus SZX 16体视解剖镜下进行种类鉴定,对部分形态特征残缺难以辨认及不确定种类的仔稚鱼进行细胞色...  相似文献   

17.
抚河源头水生生态环境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研究抚河源头水体中浮游动植物的种类及湿地植被分布状况,科学评价抚河源头水生生态环境。[方法]在形成抚河源头活水的抚河第一流——广昌驿前血木岭海拔900m以上的山涧溪流处随机设置10个采样点,在丰水期进行为期3个月的浮游动植物群落及湿地植被调查。同时研究水温、pH值、总氮、总磷和高锰酸盐指数等。[结果]共检出7大类浮游动植物45种,其中绿藻数量较多,河生集星藻等优势种明显,未检出甲藻门、枝角类以及轮虫等浮游动植物;湿地植物不仅有大型的乔木,还有灌木、草本及藤本植物,初步统计植物隶属36科46属,共计50种。[结论]抚河源头水生生态环境良好,水质为Ⅰ类水。  相似文献   

18.
长江下游近岸渔业群落多样性时空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1至2008年对安庆、常熟和崇明3个断面的插网渔获物进行了连续调查,以此研究长江下游近岸渔业群落多样性的时空特征。研究期内共计采集鱼类80种,甲壳类14种,水母类1种,分别隶属于15目34科74属。安庆共记录52个物种,隶属于7目14科39属,常熟共记录55个物种,隶属于12目23科46属,崇明共记录31个物种,隶属于9目18科28属。安庆和常熟淡水物种比例分别为92.31%和70.91%,崇明咸水物种比例为90.32%。各断面均为底栖物种占优势,比例为38.18%~64.52%;肉食性和杂食性物种所占比例接近,合并为88.46%~100%。长江下游水域渔业群落多样性表现出逐渐由淡水型向咸水型过渡的空间特征,季节特征则表现为夏季和秋季物种数较多,春秋两季的渔获规格及多样性指数较大。年间变动趋势表明实施春季禁渔后安庆和常熟断面群落多样性水平显著提升并趋于稳定,渔获量大幅增加,崇明断面各项指标波动剧烈,尚无好转迹象。  相似文献   

19.
于2010年5月对青海省黑河上游水生生物进行了调查,共采集到浮游植物4门39种,其中硅藻门25种,占64.10%,绿藻门7种,占17.95%,蓝藻门6种,占15.39%,隐藻门1种,占2.56%;浮游植物数量为23.63 ~ 137.66万个/L,平均为91.30万个/L,生物量为0.1796~1.0841 mg/L,平均为0.7306mg/L.采集到浮游动物3类13种,其中原生动物5种,占38.46%,轮虫7种,占53.85%,桡足类1种,占7.69%;浮游动物数量为1.52~ 11.22个/L,平均为6.06个/L,生物量为0.0076~0.0957 mg/L,平均为0.0353 mg/L.采集到鱼类4种,黄河裸裂尻鱼Schizopygopsis pylzovi Kessler为新增补记录.物种丰富度指数(D)为0.5247,香农-纳威生物多样性指数(H)为0.7887,物种丰富度和生物多样性指数均偏低.  相似文献   

20.
根据2010年4-9月对韭山列岛海洋生态自然保护区海域的渔业资源状况调查及分析资料,对该保护区的渔业资源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春、夏季调查海域共采集水生生物93种,隶属于5门、8纲、24目、55科,其中鱼类种类最多共有34种;春季共采集水生生物71种,隶属于5门、8纲、23目、47科,其中鱼类种类最多共有29种;夏季共采集水生生物66种,隶属于5门、7纲、18目、39科,其中虾蟹类种类最多共有26种.拖网渔获水生动物的优势种:春季优势种为中华栉孔(缎)虎鱼、日本鼓虾、葛氏长臂虾、口虾蛄、龙头鱼和日本蟳;夏季优势种为龙头鱼、棘头梅童鱼、口虾蛄、中华管鞭虾和小黄鱼.扫海面积法估算调查海域的渔获水生生物的资源量,春季资源量最为丰富的为小黄鱼,资源量达到89.62 t(6 866.35×104 ind);夏季资源量最为丰富的是棘头梅童鱼,资源量高达1 996.59 t(19 510.32×104 in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